解析你的依戀型態:你需要的不是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 - 女人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透過心理學解析三種依戀型態,或許你需要的不是新的親密關係,而是認識自己。
公號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 ...
逛逛WomanyShop
主題分類
特色專題
熱門單元
關注興趣
女力職場
自我成長
人際關係
生活風格
美妝保養
時尚精品
身體康健
女子旅行
女子理財
最新文章
更多服務
女人迷課程
你值得擁有
名家專欄
試用體驗
活動講座
性別駭客松
WomanyShop
熱烈討論
官方App
吾思品牌
女人迷香港
性別力
回家吧
臉紅紅
產品
課程
女人迷
性別力
回家吧
臉紅紅
透可室
解析你的依戀型態:你需要的不是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
22
2021.12
Wednesday
宜知福惜福
人生每一瞬都能是火花
我們用一輩子去尋找生命的意義,但或許「生命」就是你正在做的小事,是這些小事讓你有了「想活著」的動力。
了解更多
女人迷womany.net
2019/11/28
關係
解析你的依戀型態:你需要的不是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
byKnowYourself
2018/02/27
為何你總在愛裡受傷?透過心理學解析三種依戀型態,或許你需要的不是新的親密關係,而是認識自己。
公號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在對於愛情的研究中,依戀理論影響深遠。
心理學家將人們分為不同的依戀類型,認為它們是從我們嬰兒時和父母的相處中發展出來的,並由此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我們公號在過去推出依戀類型測試時,有很多小伙伴做過後都來問,為什麼我測出來是兩種類型的交叉?這是因為,新近的研究傾向於認為依戀類型不是絕對的分類,而是每個人都在坐標軸中的某個位置。
你可能是非常典型的某一類依戀,也可能是兩種類型的交叉。
另外一種大概率的可能是你的自我認知還不穩定,自我形像還不清晰,還需要更多自我探索。
圖片|來源依戀理論的形成和發展1.兒童的依戀類型上世紀60年代,英國心理學家JohnBowlby發現,哺乳動物的幼崽自身沒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獲得父母關注的幼崽則比較有機會獲得照顧,最終存活下來,所以,幼崽會通過哭泣、尖叫、糾纏等方式,來拒絕和父母的分離——我們人類也是如此,嬰兒對其主要照料者(一般為父母)的依賴會以不同的模式表現出來。
「害怕與父母分離、害怕被父母拋棄」,是進化造成的人類的天性。
1978年,他的學生MaryAinsworth繼而根據當嬰兒需要父母時,父母對嬰兒的行為和回應程度,提出了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 (Ainsworth,1978)。
如果當嬰兒需要照顧時,父母總是在嬰兒身邊的、有回應的、給孩子注意力的,嬰兒就會感受到安全、愛和自信,這種嬰兒會比較不拘謹、愛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發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戀。
如果大人對孩子的照顧時有時無,行為無法預測,嬰兒就會開始用各種行為試圖找回自己的父母。
由於不確定照料者什麼時候會回應,嬰兒會表現出緊張和過分依賴,發展成「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依戀。
如果當嬰兒需要的時候,父母總是不出現,態度是冷漠和拒絕的,嬰兒就會認為他人是無法信賴的,從而對他人充滿懷疑,甚至陷入抑鬱和絕望,發展成「迴避型」(Avoidant)依戀。
MaryAinsworth認為,這三種依戀類型形成後,嬰兒在之後對人際關係的處理、對新環境的反應上都會體現出差異。
當孩子麵對新環境時,安全型的兒童會向父母尋求支持,但很快就會安靜下來,勇於探索新環境;焦慮-矛盾型的兒童則會不敢面對,轉而對父母大哭大鬧;迴避型的兒童即便是在害怕的情況下,也會和父母保持距離,不向父母尋求幫助和安慰(Ainsworth,1978)。
2.成人的依戀類型後來研究者發現,依戀類型也同樣適用於成人。
1987年,Hazan和Shaver發現,成人在處理親密關係時也會表現出類似的反應方式,並且和童年時受到的父母對待方式和依戀模式一脈相承。
比如,都會因為另一方在身邊,並及時回應自己而感到安全;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很緊密,都有身體上的接觸;當無法「聯繫」到對方時,都會覺得不安全;都會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新發現;都會喜歡對方的長相,相互迷戀,為對方專注;都會有一些「babytalk」:用孩子的方式對話(Hazer,1987)。
1990年,Bartholomew從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出發,提出了成人的四種依戀類型 ——他根據迴避的原因,將迴避型分為兩種:一種人既期待親密,又害怕被拒絕和欺騙,因此不願意與他人親近,稱為「恐懼型」(fearful);另一種人完全不願意與他人親密和相互依賴,稱為「疏離型」 (dismissing)。
除此之外,他還將「焦慮-矛盾型」改名為「痴迷型」(preoccupied)(Bartholomew,1998)。
這四種依戀類型的,是由兩個維度區分出來的:「迴避親密」與「焦慮被棄」。
「迴避親密」程度高的人,在與人親密時會感到不舒服,程度低的人則會在親密關係中感到輕鬆;「焦慮被棄」程度高的人,會害怕他人離開自己、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注意力,程度低的人則不會擔心(Bartholomew,1998)。
推薦閱讀:《喜歡你》讀依戀關係:一個人擁抱孤獨,兩個人自在陪伴從上圖中,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出四種類型是如何根據兩個維度分類的:低焦慮、低迴避的人是安全型,他們容易與人親密,並安心地依賴和被依賴,不擔心會被拋棄;高焦慮、低迴避的人是癡迷型,他們渴望與人親密,但總是發現、懷疑和恐懼另一半並不想達到同樣的親密;低焦慮、高迴避的人是疏離-迴避型,他們感到與人親密是不舒服的,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高焦慮、高迴避的人是恐懼-迴避型,他們期待親密但又恐懼親密,因此還是拒絕與他人親近。
如我們在文章一開始所說,研究者如今更傾向於認為,每個人的依戀類型都不是絕對的,而是在這個坐標軸上的某一個點。
有的人在某個維度上的位置居中,所以他們會被認為是兩種類型的交叉;有的人在兩個維度上都居中,那麼他們被認為不屬於任何一種依戀類型。
同時,這個位置也是可以浮動的,隨著自身經歷的變化,我們自身的迴避和憂慮水平都會發生變化。
(Bartholomew,1998)不過,大多數人仍然會處在四種區間中的一種裡,他們在親密關係中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不同依戀類型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總的來說,安全型的人是在親密關係中滿意度最高的,他們能夠舒服地待在一段親密關係裡;而不安全型則不然。
我們以迴避型和安全型,迴避型與痴迷型的比較,可以比較好地理解這四種類型各自的表現。
迴避型(包括恐懼、疏離型)與安全型的比較:SharonDekel的研究認為,安全型和迴避型的人都需要親密。
儘管迴避型的人會表現出不希望得到親密,但那隻是他們需求的形式和目標不同。
她比對了迴避型與安全型在親密關係中的不同訴求和表現:1.安全型和迴避型對親密的理解不同。
在描述自己對親密的需求時,安全型的人會強調這幾個方面:分享(sharing,即希望和另一半分享生活、經歷和觀點見解),理想化(idealization,即對另一半有很高的評價和理想化的看法),依靠與獨立並存(dependence&independence),激情(passion),愉悅(fun),關心(caring)。
他們在親密中會希望能夠滿足雙方的需求 (Dekel,2012)。
而迴避型的人,則會強調掌控(holding,即希望能夠對另一半有所掌控),自我驗證(self-validation,即從對方身上獲得對自身的確認),平靜(calmness,不希望與對方發生任何爭執和衝突),輕鬆(easiness,即希望另一半是令人輕鬆的,不對自己提出要求的)。
不同於安全型,他們在親密中主要尋求的是個人的滿足和期待(Dekel,2012)。
2.安全型和迴避型都有對距離的需求。
但安全型的人既強調獨立,又不反對彼此依靠。
而迴避型則過分強調雙方之間清晰的邊界,反對依靠。
3. 安全型的人尋求的關係是「兩個成年人」的模式,他們的交往是成熟的,雙方平等地分享需求,沒有一方凌駕於另一方之上,既彼此依戀,又向外探索。
迴避型的人在尋求的,則更多地是一種「嬰兒-母親」的關係,他們在關係中,會努力去滿足一些自己幼年時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其中,疏離型的人更喜歡陷入一種「假性親密」的關係,而恐懼型的人則容易進入戲劇化的、大起大落的關係中 (Dekel,2012)。
(複習一下,迴避型是兒童依戀類型的名稱,疏離型和恐懼型是成人依戀類型的名稱,它們兩種都是由迴避型發展而來,彼此有相似也有不同。
)4.「迴避型的人並不是在抵抗親密,他們對依賴的反抗是一種防禦機制。
」 SharonDekel說,他們的獨立是一種「偽獨立」:只是表現出冷漠和不在意,以此來抵抗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壓力感。
在Bowlby的實驗中,迴避型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並不會表現出不高興或者有壓力。
然而,對這些嬰兒的心率及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水平測試卻顯示出,這些孩子並不是真的感受不到壓力,而是一種防禦機制隱藏了他們的壓力感。
(Bowlby,1969)Fraley等人對「迴避感」高的成人做了實驗,讓他們假設雙親過世,並就此進行討論。
對這些人的皮膚測試顯示,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會感到焦慮和壓力。
而當研究者讓這些人壓抑自己的這種壓力感時,疏離型的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反應,不把注意力放在與依戀相關的想法上;而恐懼型的人則無法做到這一點(Fraley,1997)。
圖片|來源痴迷型與迴避型的比較:1.痴迷型與迴避型同為不安全依戀,他們也擁有一些共同點,比如都有一些沒有實現的希望,自我意識上的焦慮,存在自尊問題等。
(Waller,1994)2.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痴迷型的人總是表現出一種「情感上的飢渴」,以及對依賴和承諾的強烈需要。
他們總是死死地抓住自己的伴侶,希望對方能夠拯救他們,或者使他們完整。
他們擁有過多的對親密的渴求,會用很多行為試圖讓對方開心、獲取對方的愛。
RobertS.Weisskirch針對459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痴迷型的人更愛發色情短信,研究者認為,這可能也是由於他們在約會中的不安全感決定的,發色情短信是他們努力吸引他人注意、保持他人興趣的方式(Weisskirch,2016)。
但是,痴迷型對安全感的渴求和不重視邊界的行為,卻總是把自己的伴侶推開(Waller,1994)。
3.同為不安全型依戀,迴避型的人則總是貶低愛情,喜歡游戲式的親密關係,但正因為如此,痴迷型的人很容易被迴避型的人所吸引。
因為,在和迴避型的人交往的過程中,那種若即若離,時常讓自己焦慮不安的感覺是生動而熟悉的,即便這會使他們感到更不適和焦慮。
他們也很容易陷入「依賴共生」(codependency)的關係之中。
在亞洲地區,不安全型依戀比安全型更多在Hazan和Shaver的研究中,安全型的人佔人群的55%,迴避型(包括恐懼型和疏離型)佔29%,痴迷型的人佔16%。
因此,以往的研究一直都認為,安全型的人佔人群的一半以上(Hazer,1987)。
推薦閱讀:三種影響愛情的依戀型態!用心理學找回感情安全感但2008年,新的研究發現,在美國的數據中安全型的人超過50%,但在其他國家並非如此。
DavidP.Schmitt針對56個國家的樣本數據(來自theInternationalSexualityDescriptionProject,不包含中國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在歐洲、美國以外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南亞、東南亞地區,安全型依戀的人數都不到50%(Schmitt,2008)。
依戀類型受哪些因素影響,是穩定不變的嗎?在前面我們已經說到,與天性(基因、氣質等)相比,照料者的對待是嬰兒依戀類型形成的關鍵因素,而這種影響會一直延續至成年。
RussellA.Isabella通過對嬰兒出生1個月、3個月和9個月時母親表現的記錄,及嬰兒成年之後的依戀類型比對,發現母親對新生兒的行為幾乎可以用來預測成年後的依戀類型:那些母親表現出更敏感的回應、更少的拒絕的孩子,會更多地發展為安全型;反之,嬰兒則會更多地發展為不安全型。
(Isabella,1993)荷蘭學者DymphVandenBoom等人的研究還發現,即便嬰兒的天生氣質偏向焦慮、敏感、易怒,母親仍然可以通過高回應度、高可及性的養育過程對其造成影響。
如果母親在嬰兒出生的第一年,就在嬰兒需要的時候對其表現出更多的注意與回應,那麼從第二年開始,嬰兒就會表現出自信心提高,安全感增加。
並且這種效應在長期仍然發揮作用,他們今後在與同伴玩耍時也會表現出更多積極的互動。
(Boom,1995)。
但同時,依戀類型也被發現會受到成年後的經歷(主要是親密關係經歷)的影響。
2001年,AnnP.Ruvolo等人對301對伴侶的戀愛過程進行了跟蹤。
在他們第一次被評估依戀類型、衝突迴避水平之後的5個月,他們被要求報告關係的現狀並重新評估依戀類型。
結果發現,經歷了關係的破裂、分手後,男性和女性都會更偏向不安全型;複合則會使他們更偏向安全型。
(Ruvolo,2001)這也意味著,成年人的依戀類型是可以改變的。
依戀類型如何改變?安全型的人更容易健康、生活得更幸福、更可能獲得穩定的親密關係,幾乎已經是共識。
那麼,如果做完我們的測試,發現你是不安全型中的一種或兩種,怎樣才能改變成安全型?以下幾種途徑可能會有所幫助:1.設法理解你的過去,給你過去的經歷賦予意義。
理解過去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建立起對自己過往經歷的連貫敘述,這會幫助你理解,為什麼你的童年經歷在今天依然發生著影響。
這個過程可以在諮詢師的幫助下完成,也可以用寫作的方式來進行梳理。
只有當你找到自己的羞恥感、低自尊、不安全感的根源時,你才有可能修復它們。
2.找一個安全型的伴侶,和他建立起長期的戀愛關係。
一個能夠讀懂你的需要、用成熟的方式對待你的人,也能夠幫助你讀懂自己和改變自己。
(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也可以找一個長期的諮詢師。
)對於不安全依戀類型的人來說,安全型的人也許會在一開始接觸時讓你覺得「很無聊」,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有所改變,那麼第一步也許就是忍受這種無聊感,給對方和自己更多接觸的時間和機會。
推薦閱讀:沒有人天生有安全感,一輩子的「安全感」練習3.痴迷型的人需要學會對自己更負責,而迴避型的人需要學會對伴侶更負責。
這就能夠帶來更健康、更獨立的關係,而不是一方過於依賴,或者看似獨立的虛假的自給自足感。
4.了解自己和伴侶的依戀類型,然後坦誠地與對方溝通一些自己的內心戲,向對方解釋自己的行為、情緒背後的想法。
無論何種依戀類型的人,都要理解,愛的語言從來都不是通用的。
每個個體都會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語言」,同一個行為,由不同的人做出來,代表的意義可能截然不同。
每個人都不能強行用自己的語言去解讀對方,並要求對方以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愛意。
比如說,對有的人來說,是否立刻回信息和愛的程度有關,但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兩件事的確無關。
而同時每個人也要願意去體會和理解對方的語言,願意學著至少在一些時候用對方的語言去表達。
參考資料|Ainsworth,MDS,Blehar,MC,&Waters,E.(1978).Wall.s.(1978).Patternsofattachment:Apsychologicalstudyofthestrangesituation.Boom,DC(1995).Dofirst‐yearinterventioneffectsendure?Follow‐upduringtoddlerhoodofasampleofDutchirritableinfants.Childdevelopment,66(6),1798-1816.Bowlby,J.(1969).AttachmentandLoss:Attachment.V.BasicBooks.Dekel,S.,&Farber,BA(2012).Modelsofintimacyofsecurelyandavoidantlyattachedyoungadults:Anarrativeapproach.TheJournalofnervousandmentaldisease,200(2),156-162.Fraley,RC,&Shaver,PR(1997).Adultattachmentandthesuppressionofunwantedthough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3(5),1080.Hazan,C.,&Shaver,P.(1987).Romanticloveconceptualizedasanattachmentproc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2(3),511.Isabella,RA(1993).Originsofattachment:Maternalinteractivebehavioracrossthefirstyear.Childdevelopment,64(2),605-621.Ruvolo,AP,Fabin,LA,&Ruvolo,CM(2001).Relationshipexperiencesandchangeinattachmentcharacteristicsofyoungadults:Theroleofrelationshipbreakupsandconflictavoidance.PersonalRelationships,8(3),265-281.Schmitt,DP(2008).Evolutionaryperspectivesonromanticattachmentandculturehowecologicalstressorsinfluencedismissingorientationsacrossgendersandgeographies.Cross-CulturalResearch,42(3),220-247.Waller,NG,&Shaver,PR(1994).Theimportanceofnongeneticinfluencesonromanticlovestyles:Atwin-familystudy.PsychologicalScience,5(5),268-274.Weisskirch,RS,Drouin,M.,&Delevi,R.(2016).Relationalanxietyandsexting.TheJournalofSexResearch,1-9.
關係裡的依戀課題
愈愛愈沒安全感?致焦慮型依戀者:承認脆弱,也是一種愛
從鰻魚媽媽事件看逃避依戀:給孩子學習,而非恐懼
「我愛你,但不能愛得太靠近」致逃避型依戀者:我們會愛,也會受傷
【為你點歌】焦慮依戀與逃避依戀:我們互相欣賞,卻無法好好愛
關係
愛情
親密關係
心理學
依戀型態
英文
逃避依戀
依戀理論
理論
童年
焦慮型依附
依戀型人格
焦慮型依戀人格
逃避型依戀人格
逃避型依戀成因
執行編輯 孟倫
核稿編輯 AudreyKo
吾思傳媒致力提供公開平台,提供多元與共融視角,本文代表作者觀點,幫助更多人成為自己,歡迎你投稿。
作者
KnowYourself
帮每个人学会幸福生活
看更多留言
如果你也相信文字的力量,邀請你以知識為支點,撐起世界。
本網站中所有內容均由女人迷womany.net與其他權利人依法擁有其智慧財產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或發現女人迷文章有侵權疑慮,請來信與本公司相關部門人員接洽,我們會儘快回覆。
womany貼心客服
02-2377-5999
[email protected]
文章列表
延伸文章資訊
- 1情緒教育-以依附理論探究青少年親密關係中之困擾
根據Bartholomew 和Holowitz 的四種依附風格去分析,發現研究對象屬於. 焦慮依附型,對親密關係有負面的緊張感與恐懼分離,這種分離焦慮無法滿足個. 人需求,而沒有歸屬感 ...
- 2依附型態與親密關係的關聯 - 宣真傳道、宣傳真道
看自己和別人都是好的、行的、有價值的;情感較成熟、有彈性;能信任別人,態適度賴,也不怕被人依賴;能給人空間,也能與人親密。 二. 、逃避型. 孩子在媽媽要走的時候和 ...
- 3依附理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依附理論(英語:attachment theory)是一種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理論,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二或多個個體間的感情纽带。 ...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 4369.依附風格(Attachment Styles)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 ...
1.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自我認同感高,對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感到自在,並且認為別人會接納自己的一切。在良性互動的過程中,雙方會有好的回應 ...
- 5親密關係測驗– 測試我和他(她)的依附類型– Meetype
親密關係測驗– 測試我和他(她)的依附類型. attachment test ... 是什麼,讓我們的心無法更親密? ... 不曉得混亂型依附有沒有改善的方法,測驗很準確,謝謝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