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 依附理論系列(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排除依附型態(dismissing attachment):這種人對自己抱持著正向的看法,但是卻不信任其他人,為了保護自己,他們會逃避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傾向於 ...
052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52專欄精神心理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依附理論系列(二)貓心——龔佑霖・2016/10/13・3558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SR值560・八年級+追蹤編按:在本系列的第一篇〈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中,提及了依附理論從最初的嬰兒對於母親的依賴,延伸到後來運用在愛情世界裡,簡單地介紹了古往今來(?)依附理論的研究脈絡。
在上篇文章的最後,作者也提到了近代心理學家將依附傾向分成了四個類型,或許你會好奇這些類型該怎麼區分?而自己又屬於哪種依附傾向?就讓作者繼續帶我們看下去。
從類別區分到向度區分當前最主要的依附研究,大多採取向度的測量而非類別的測量,也就是說,我們不再把人分為絕對的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類型等等,而是以一個人在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向度上的得分,把人的依附類型畫在一個2×2的座標軸上。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依附理論,不再採取「類型」做為區分依附類型的標準,而改以「程度」做為區分的方式呢?原來,那是因為原本所採取的類型區分,在研究上會遇到一些問題[1][2],例如,原本的類型分類,其實是假設了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等三個類型之間是沒有關連的;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辦法確定一個人的依附特質是不是能夠完全地歸類成某個類型;而且,即使我們成功地把一個人區分成某一個依附類型,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他的焦慮程度有多高?逃避程度有多高?不同依附類型並非是截然獨立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圖/wikipedia因此,為了更為詳細的測量依附特質,就有一群心理學家[1][2][3],將哈珊與薛佛當初編制的三種依附類型測量[4]拆解成好幾個句子,並讓受試者針對每一個句子做評分,從而得到更詳盡的成人依附特質。
而布倫南、克拉克與薛佛則進一步將當前採用的所有依附量表,進行統計上的因素分析,得到了兩大依附向度,分別為「焦慮向度」與「逃避向度」[5],而這份量表也成了當前最常被採用的依附量表。
根據他們所編製的兩向度量表,可以將依附風格分成四種類型,分別為:●高焦慮低逃避的焦慮依戀(又稱焦慮 / 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低焦慮、高逃避的逃避依戀(avoidant)●低焦慮、低逃避的安全依戀(secure)●高焦慮、高逃避的矛盾依戀(又稱紊亂型依附風格,disoriented/disorganized)圖/作者繪製。
而國內的學者林佳玲亦曾翻譯、編修該量表,根據她的研究結果,這份編修後的量表在國內的研究上也具有良好的效度,能夠有效測量國內受試者的依附程度[6]。
或許你會問我說,到頭來還是把依附風格給分類了呀!不過這和原本的類型學假說是有所不同的,過去的類型是用完全獨立、不同分類的觀點來看待不同類型的人;但現在的看法則是依造傾向性的方式來看不同依附向度的人。
就好像在台灣的統獨議題上,有些人是極端的獨立派、有些人是極端的統一派、有一些人則是站在中立的位置上一樣,我們還是可以依照傾向來把一個人分成不同的依附類型,只是這個類型區分並非絕對的,而是傾向性的區分方式。
除此之外,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主要的依附風格(globalattachmentstyle),但是針對不同的互動對象時,仍會發展出特定關係的依附風格(relationship-specificattachmentstyles)[7],例如你可能和家人互動時是焦慮型依附風格,但是你卻和伴侶建立起安全型的依附關係。
焦慮與逃避向度的意涵圖/FreelyPhotos那麼,焦慮和逃避這兩個向度所代表的意涵又是什麼呢?國內學者孫頌賢將這兩個向度的概念整理如下(改寫自原論文p.22)[8]:焦慮(anxiety) :當一個人在和伴侶互動時,常常會擔心失去這段感情,而時常對於彼此的分離感到擔憂與焦慮。
這種分離可以是實際上的分離(如暫時無法碰面),也可以是想像中的分離(如對方在一段時間內都未讀自己的訊息)。
尤其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中時,更容易感受到此種焦慮感。
如:「我很害怕聯絡不上對方」、「我需要對方不斷保證他/她是愛我的」、「我很難忍受彼此分離」。
逃避(avoidance) :當一個人在和伴侶互動時,會擔心對方不願親近自己;也因此,這個人也不願意與對方太過親近,甚至會刻意疏遠對方、維持一定的距離。
例如:「我擔心彼此的關係太過緊密,這樣我會很不安。
」「當對方太親近我時,我會試圖躲開。
」因此,所謂的焦慮型依附,指得就是在依附量表中焦慮分數得分較高、逃避分數得分較低的一群人;逃避型依附則是在逃避分數得分較高、焦慮分數得分較低的另一群人;而安全型依附則是在兩個分數上得分都較低的那群人。
關於這三種依附類型,分別會在不同互動情境當中表現出不同的特性,後面的文章會慢慢介紹;至於量表當中還有一種類型的人,我們稱之為矛盾型依附或是紊亂型依附,則是在焦慮和逃避向度上得分都較高,關於這一種類型的人,如同前一篇文章所提到的,他們沒有特定的反應模式,而是依照環境表現出焦慮的特性或是逃避的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不同的依附類型在焦慮與逃避分數上,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並不是類別上的差異[9],也就是說,一個安全型依附的人和一個逃避型依附型態的人,他們只是對於能不能和他人太親密這一點有著程度上的差異而已,並不是兩個本質上完全不同的人。
依附類型的不同,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並非本質上的不同,就好像我們都活在同樣的世界當中,只是看到了不同的景色罷了。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巴塞洛繆與霍洛維茨:另一種雙向度依附風格區分方式除此之外,心理學家巴塞洛繆與霍洛維茨[10]採取了另外一種模式來闡釋依附理論,他們透過訪談法,結合鮑比的理論,發展出了「內在自我意象」與「內在他人意象」兩軸的依附理論。
所謂的內在自我意象指得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個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呢?對自己是有自信的呢?還是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呢?同樣的,內在他人意象則是自己對周遭他人的看法,一個人是怎麼看待其他人的呢?其他人是友善的嗎?或是充滿敵意的呢?由這兩個向度,也可以將依附理論分成四種類型:安全依附型態(secureattachment):認為自己是可愛的、值得被愛的,他人也是值得信任且會給予自己回應的,這種人在人際關係中能夠獨處,同時也能享受親密。
焦慮依附型態(preoccupiedattachment):這一種類型的人對自己的看法是負面的,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但他們卻對其他人抱持著正向的看法,認為他人是值得相信的。
但是這種人因為對自己的自卑,認為其他人比自己好,因此在關係中很擔心會被拋棄,必須不斷尋求他人認同以獲得肯定。
排除依附型態(dismissingattachment):這種人對自己抱持著正向的看法,但是卻不信任其他人,為了保護自己,他們會逃避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傾向於保持界線與獨立。
逃避依附型態(fearfulattachment):這一類型的人,對於自我和他人都帶著負向的看法,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他人也難以信任,雖然他們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但為了避免預期中的傷害,他們會逃避關係來保護自己。
總結而言,這一篇文章是針對目前主要採行的依附理論量表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從下一篇文章開始,我將回顧近年來對於依附理論如何應用在生活中各個層面的研究,幫助讀者更了解不同依附模式會在各種情境當中展現出怎麼樣的互動模式。
附註無論是你在本系列文章,或是其他書籍當中讀到的「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紊亂型依附」,都是採取傾向性、向度化的測量,均為光譜的概念,而非絕對的分類,特此註明。
延伸閱讀[1]Collins,N.L.,&Read,S.J.(1990).“Adultattachment,workingmodels,andrelationshipqualityindatingcoupl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8,644-663.[2]Simpson,J.A.(1990).“Influenceofattachmentstylesonromanticrelationship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9,971-980.[3]Mikulincer,M.,Florian,V.,&Tolmacz,R.(1990).“Attachmentstylesandfearofpersonaldeath:Acasestudyofaffectregul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58,273-280.[4]Hazan,C.andP.Shaver(1987)Romanticloveconceptualizedasanattachmentproc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2(3),511-524.[5]Brennan,K.A.,Clark,C.L.,&Shaver,P.R.(1998).“Self-reportmeasurementofadultromanticattachment:Anintegrativeoverview,”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pp.46-76).NewYork:GuilfordPress.[6]林佳玲(2000)。
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7]Baldwin,M.W.,Keelan,J.P.R.,Fehr,B.,Enns,V.,&Koh-Rangarajoo,E.(1996).Social-cognitiveconceptualizationofattachmentworkingmodels:Availabilityandaccessibilityeffec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1,94–109.[8]孫頌賢(2006)。
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關係品質的影響。
[9]Fraley,R.C.,&Waller,N.G.(1998).“Adultattachmentpatterns:Atestofthetypologicalmodel,”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pp.77-114).NewYork:GuilfordPress.[10]Bartholomew,K.,&Horowitz,L.M.(1991).Attachmentstylesamongyoungadults:atestofafour-category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1,226-244.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廢材大作戰!科學實驗室EP5—手作神器如虎添翼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相關標籤:依附理論安全依附排除依附焦慮依附矛盾依附逃避依附熱門標籤:量子電腦BNT疫苗珊瑚諾貝爾獎前列腺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貓心——龔佑霖73篇文章・
50位粉絲+追蹤心理作家。
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RELATED相關文章跟名偵探學習推理—回溯推理與貝氏定理分析(上)跟名偵探學習推理—回溯推理與貝氏定理分析(下)「冬令進補」飲食要控制——高油高鹽恐讓心衰竭患者恐越補「傷心」透過「光線追蹤」技術,模擬真實的黑洞樣貌——黑洞旅行團,出發!(下)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英國「流浪貓口普查」發現:社經條件較差、人口密度高的區域有較多流浪貓333分鐘前煮熟的湯圓為什麼會浮起來?75小時前太空巨獸JWST升空後的150萬里長征——認識韋伯太空望遠鏡(三)421小時前Metaverse?魅他域?它其實不算新玩意!——從電影中辯證什麼是元宇宙21天前核廢料放我家?高階核廢料的危險性與處理方式82天前大坑9號步道有泰國眼鏡蛇?——並沒有!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72021/11/29「恆水創電」聯手比利時Turbulent研發超低落差機組——力拼「微水力發電」扎根台灣!42021/12/15腸道炎會導致憂鬱症?——淺談體內的腸腦軸線,揭露腸道菌的「腦控」機制!42021/12/15012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12專欄數學妙用文明足跡編輯精選電影中的科學跟名偵探學習推理—回溯推理與貝氏定理分析(上)tml・2021/12/21・4111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追蹤本文亦同步刊載於林澤民的部落格,原文標題為〈回溯推論法、貝氏定理、及推理小說〉編按:回溯推理(或稱溯因推理)是從「證據推理到最佳解釋」的反覆過程。
福爾摩斯的名言:「當你把一切不可能的情況都排除之後,那剩下的,不管多麼離奇,也必然是事實。
」正點出了「回溯推理」的精隨,以及背後涉及的「貝氏定理」。
本文分為上下篇,上篇將帶領讀者熟悉回溯推理的基本概念,下篇則會運用貝氏定理分析,一窺偵探腦內的判斷機制。
圖/Pixabay「你要知道,我親愛的華生,」他把試管放回架子上去,開始用教授對他班上的學生講課的口氣往下說,「作出一串推理來,並且使每個推理取決於它前面的那個推理而本身又簡單明瞭,實際上這並不難。
然後,只要把中間的推理統統去掉,對你的聽眾僅僅宣佈起點和結論,就可以得到驚人的、也可能是虛誇的效果。
所以,我看了你左手的虎口,就覺得有把握說你沒有打算把你那一小筆資本投到金礦中去,這真的不難推斷出來。
」 「我看不出有什麼關係。
」 「似乎沒有,但是我可以馬上告訴你這一密切的關係。
這一根非常簡單的鏈條中缺少的環節是:第一,昨晚你從俱樂部回來,你左手虎口上有白粉;第二,只有在打台球的時候,為了穩定球桿,你才在虎口上抹白粉;第三,沒有瑟斯頓作伴,你從不打台球;第四,你在四個星期以前告訴過我,瑟斯頓有購買某項南非產業的特權,再有一個月就到期了,他很想你跟他共同使用;第五,你的支票簿鎖在我的抽屜裡,你一直沒跟我要過鑰匙;第六,你不打算把錢投資在南非。
」 「這太簡單了!」我叫起來了。
——柯南.道爾《跳舞的人》回溯推理的偵探:杜彭、福爾摩斯、馬婁所謂「回溯推論法」(abduction)是有別於演繹法(deduction)和歸納法(induction)的一種推理方法,但它常被與演繹法或歸納法混淆。
回溯推論法被提出為一種科學研究的推論方法,就我個人所知,最早見於美國哲學家 CharlesSandersPeirce (1839-1914)1878年發表的科普文章〈IllustrationsoftheLogicofScience–Deduction,Induction,andHypothesis〉。
但在這篇文章裡,Peirce用了hypothesis(假說)這個字來稱呼回溯推論法。
後來他改用retroduction,而且一直到1896年都還用這個字。
要在他1903年的文章,我才看到abduction這個字的出現。
但不論使用哪個名詞,他都把它與演繹法及歸納法並列,作為推論方法的一種形式。
其實就在Peirce還在掙扎著釐清他用不同字眼所指涉的回溯推論法的時候,這個方法的基本形式早就廣泛地被推理小說中虛構的偵探有意識地用作辦案的方法了。
這包括埃德加.愛倫.坡(EdgarAllanPoe)筆下的杜彭(Dupin)和柯南.道爾(ConanDoyle)筆下的福爾摩斯(Holmes)。
杜彭號稱小說界第一位偵探,但他只出現在1841-1844出版的三篇短篇小說中。
反觀福爾摩斯,他一共出現在4篇長篇及56篇短篇裡,其出版年份縱貫1887-1927。
當華生(Watson)已經很清楚地介紹福爾摩斯的探案方法的時候,Pierce還沒拿定用哪個字眼來稱呼這個方法較恰當。
這就難怪華生把福爾摩斯的推理方法稱為「演繹的科學」(thescienceofdeduction)囉。
不僅小說家會把回溯推論法與其它推論方法混淆,即便學界大師也會搞錯。
因果論大師朱迪亞.珀爾(JudeaPearl)便把福爾摩斯的方法稱為歸納法。
他在《因果革命:人工智慧的大未來》(TheBookofWhy:TheNewScienceofCauseandEffect)一書中寫道:「但福爾摩斯真正厲害的,不是由假說演繹出結論,而是歸納。
歸納法的運作方向和演繹法相反,是從證據產生假說。
」沒錯,回溯推論法簡單說是「從證據產生假說」。
但歸納法是要從統計資料產生通則,而回溯推論法則是要從不斷更新的事實推出最可能的解釋。
這些解釋不必是通則:它們可能只是無法觀察到的事實。
科學家要建立通則;偵探對通則沒有興趣,他們有興趣的是事實,特別是未能觀察到的事實。
也是偵探小說作家的雷曼.錢德勒(RaymondChandler)透過他筆下的偵探馬婁(Marlowe)說:「有些事情是事實:在統計的意義上、寫在紙上、錄在帶上、作為證據的事實。
而有些事情之所以為事實是因為缺少了它其它的事情就無法解釋了。
」(《回播》)當然馬婁這話令人想到福爾摩斯的名言:「當你把一切不可能的情況都排除之後,那剩下的,不管多麼離奇,也必然是事實。
(Whenyouhaveeliminatedtheimpossible,whateverremains,howeverimprobable,mustbethetruth.)」(《四簽名》)在《血字的研究》一書中,福爾摩斯進一步地對華生解釋他的方法:我已經對你說過,凡是異乎尋常的事物,一般都不是什麼阻礙,反而是一種線索。
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能夠用推理的方法,一層層地回溯推理。
這是一種很有用的本領,而且也是很容易的,不過,人們在實踐中卻不常應用它。
在日常生活中,向前推理的方法用處大些,因此人們也就往往容易忽略回溯推理這一層。
如果說有五十個人能夠從事務的各個方面加以綜合推理的話,那麼,能夠用分析的方法推理的,不過是個把人而已。
我也很難指望你能夠弄得清楚。
讓我試試看我是否能夠把它說得更明確一些。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如果你把一系列的事實對他們說明以後,他們就能把可能的結果告訴你,他們能夠把這一系列事實在他們的腦子裡聯繫起來,通過思考,就能得出個什麼結果來了。
但是,有少數的人,如果你把結果告訴了他們,他們就能通過他們內在的意識,推斷出所以產生出這種結果的各個步驟是什麼。
這就是在我說到『回溯推理』或者『分析的方法』時,我所指的那種能力。
《血字的研究》插圖。
圖/Wikipedia偵探小說中,逆向推理首見於愛倫.坡的杜彭。
《血字的研究》中福爾摩斯嘲笑杜彭「賣弄」(showy)、「膚淺」(superficial)、「不入流」(inferior),但也不得不承認杜彭分析問題的天才。
我們讀杜彭的故事,讀到他在首次出現時,精準逆推敘述者思路的情節,可以想像道爾完全是在模仿愛倫.坡。
如果那是賣弄,那福爾摩斯逆推華生思路的賣弄比起杜彭只有過之。
演繹法、歸納法、回溯推論法的差異回溯推論法與演繹法、歸納法的區別可以用不同組合的三段論來闡釋。
演繹法前提1:若A則B前提2:A———————結論:B歸納法前提1:A前提2:B==========={p}結論:若A則B回溯推論法前提1:若A則B前提2:B==========={p}結論:A這裡「==={p}」代表結論不是絕對的,而是只有機率0<p<1的「確定性」。
以邏輯學常用的例子A=「天雨」、B=「地濕」來看。
如果演繹法的兩個前提(「若天雨,則地濕」及「天雨」)都成立,其結論(「地濕」)是百分之百(p=1)確定的,不必用「==={p}」的符號來表示。
我們即使在很多不同的時空裡觀察到「天雨」跟「地濕」的連結,但我們仍然不能藉由資料本身就確定「若天雨,則地濕」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通則。
歸納法出錯的有名例子是「黑天鵝」事件。
當1967年荷蘭探險家WillemdeVlamingh在澳洲看到黑天鵝的時候,歐洲人才知道他們以有限的經驗事實歸納出的「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的結論是錯誤的。
回溯推論法同樣不能導出百分之百確定的結論,但上述回溯推論法的三段論與歸納法有明顯的不同。
光以三段論來看,回溯推論法與演繹法毋寧是比較接近的:它們都以通則「若A則B」為前提,只是演繹法是由A來推論B,而回溯推論法是由B來推論A。
從邏輯上來說,回溯推論法當然是不對的。
我們都知道「若A則B」只能引申出「若¬B則¬A」(¬是邏輯中「非」的符號),亦即「以否定後項來否定前項」(modustollens)而不能以肯定後項來肯定前項。
「地濕」無法推出「天雨」的結論,這是明顯的道理:因為「地濕」有許多原因,「天雨」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既然如此,那回溯推論法究竟有沒有邏輯上的價值?回溯推論法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單一的三段論上面,它仰仗的是當新事實出現時,這三段論的反覆應用。
舉例來說,假設有而且只有三個事實A1、A2、A3能產生B的結果,但它們各自也能分別產生B1、B2、B3的結果。
如此則我們有三個通則:「若A1則B1及B」、「若A2則B2及B」、「若A3則B3及B」。
當我們只觀察到B時,回溯推論法讓我們得到A1、A2、或A3的結論,但卻無法告訴我們其中何者為真。
前提1:若A1則B1及B前提2:若A2則B2及B前提3:若A3則B3及B前提4:B——————————結論:無單一對應結果但當我們觀察到更多的事實時,我們也許就能得到較為確定的結論。
例如我們在觀察到B的同時也觀察到B1,則結論為A1的確定性將會提高。
但即使我們未觀察到B1,如果能觀察到B2、B3的反證,則A2、A3可以被否定,A1的確定性將提高至p=1。
後者的推論方法可以示意如下:前提1:若A1則B1及B前提2:若A2則B2及B前提3:若A3則B3及B前提4:B前提5:¬B2前提6:¬B3——————————結論:A1在福爾摩斯的方法論中,他把A1、A2、A3稱作「理論」(theory),有時也稱作「假說」(hypothesis)或「解釋」(explanation),把B1、B2、B3稱作「資料」(data)。
登門求助的客戶訴說犯罪現場的狀況後,福爾摩斯有了基本資料。
如果基本資料足夠,他會形成幾個有待進一步驗證的理論。
但如基本資料不夠,他通常不願立刻提出理論,而寧可等待到現場蒐集進一步資料後再提出理論。
此時理論可能仍有好幾個,他會不斷地努力追求新資料,例如拿放大鏡匍匐在地上觀察足跡、塵土、煙灰等等。
這些動作雖然常被蘇格蘭場的警探嘲弄,他的目的就是要有更多的事實資料來讓他增加或減少某些理論的確定性。
到最後如果某理論達到p=1,他就破案了。
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廢材大作戰!科學實驗室EP5—手作神器如虎添翼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相關標籤:偵探小說回溯推理演繹的科學福爾摩斯貝氏定理熱門標籤:量子電腦BNT疫苗珊瑚諾貝爾獎前列腺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tml967篇文章・
370位粉絲+追蹤台大電機系畢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
現任教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府系。
林教授每年均參與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及政大選研中心
「政治學計量方法研習營」(InstituteforPoliticalMethodology)的教學工作,
並每兩年5-6月在台大政治系開授「理性行為分析專論」密集課程。
林教授的中文部落格多為文學、藝術、政治、社會、及文化評論。
RELATED相關文章跟名偵探學習推理—回溯推理與貝氏定理分析(上)跟名偵探學習推理—回溯推理與貝氏定理分析(下)「冬令進補」飲食要控制——高油高鹽恐讓心衰竭患者恐越補「傷心」透過「光線追蹤」技術,模擬真實的黑洞樣貌——黑洞旅行團,出發!(下)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英國「流浪貓口普查」發現:社經條件較差、人口密度高的區域有較多流浪貓333分鐘前煮熟的湯圓為什麼會浮起來?75小時前太空巨獸JWST升空後的150萬里長征——認識韋伯太空望遠鏡(三)421小時前Metaverse?魅他域?它其實不算新玩意!——從電影中辯證什麼是元宇宙21天前核廢料放我家?高階核廢料的危險性與處理方式82天前大坑9號步道有泰國眼鏡蛇?——並沒有!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72021/11/29「恆水創電」聯手比利時Turbulent研發超低落差機組——力拼「微水力發電」扎根台灣!42021/12/15腸道炎會導致憂鬱症?——淺談體內的腸腦軸線,揭露腸道菌的「腦控」機制!42021/12/15
延伸文章資訊
- 1依附理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依附理論(英語:attachment theory)是一種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理論,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二或多個個體間的感情纽带。 ...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 2解析你的依戀型態:你需要的不是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 - 女人迷
透過心理學解析三種依戀型態,或許你需要的不是新的親密關係,而是認識自己。 公號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 ...
- 3依附型態與親密關係的關聯 - 宣真傳道、宣傳真道
看自己和別人都是好的、行的、有價值的;情感較成熟、有彈性;能信任別人,態適度賴,也不怕被人依賴;能給人空間,也能與人親密。 二. 、逃避型. 孩子在媽媽要走的時候和 ...
- 4親密關係測驗– 測試我和他(她)的依附類型– Meetype
親密關係測驗– 測試我和他(她)的依附類型. attachment test ... 是什麼,讓我們的心無法更親密? ... 不曉得混亂型依附有沒有改善的方法,測驗很準確,謝謝站主.
- 5369.依附風格(Attachment Styles)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 ...
1.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自我認同感高,對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感到自在,並且認為別人會接納自己的一切。在良性互動的過程中,雙方會有好的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