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世紀末日本統治台灣,台灣的殖民地建築具備日本特殊的殖民統治經驗,日治時期以閩南、日本、西洋的文化為主要建築構想,且引進了鋼筋混凝土技術。
戰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 ...
臺灣建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進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6年3月3日)參考文獻應符合正確的引用、腳註及外部連結格式。
此條目介紹的是臺灣歷史上各式的建築型態。
關於1948年日本建築史學家藤島亥治郎所編關於臺灣建築研究的書籍,請見「臺灣的建築」。
關於同名雜誌,請見「台灣建築(雜誌)」。
臺灣
臺灣概況
臺灣人民-臺灣人口
臺灣經濟-臺灣奇蹟
臺灣能源-臺灣交通
臺灣政區-臺灣城市
臺灣政治-臺灣政府
臺灣政黨-臺灣選舉
臺灣法律-臺灣總統
臺灣外交-臺灣軍事
臺灣族群-臺灣原民
臺灣人權-臺灣權益
臺海現狀-臺灣問題
臺灣紀錄-臺灣之最
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文化
臺灣語言-臺灣文學
臺灣宗教-臺灣喪葬
臺灣古蹟-臺灣遺址
臺灣國寶-民俗文物
臺灣節日-民俗陣頭
臺灣教育-臺灣體育
臺灣媒體-臺灣郵票
臺灣料理-臺灣茶藝
臺灣小吃-臺灣夜市
臺灣建築-臺灣眷村
文化活動-觀光景點
購物中心-百貨公司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臺灣流行文化
臺灣藝術
臺灣音樂-臺灣舞蹈
臺灣戲劇-臺 劇
臺灣電影-臺灣攝影
臺灣漫畫-臺灣動畫
臺灣地理
臺灣天文-臺灣氣候
臺灣地質-臺灣地震
臺灣斷層-臺灣火山
臺灣生態-臺灣濕地
臺灣山峰-臺灣山脈
臺灣湖泊-臺灣水庫
臺灣河流-臺灣溫泉
臺灣島嶼-臺灣海岸
特有生物-保育物種
棲息環境-保護 區
臺灣國家自然公園
臺灣國家森林遊樂區
臺灣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直轄市風景特定區
縣市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歷史
史前時期-大肚王國
荷西時期-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各分類歷史
臺灣主題首頁
臺灣建築在每個時代的建築造型、風格、結構與功能,及其所展現出的社會、文化、宗教、政治、經濟、藝術等意義與內涵非常多元豐富。
以台灣歷史上各種具體建築案例等層面來觀察分析,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時代的浮腳樓式(干欄式)建築。
原住民建築是台灣南島語系建築。
荷西時期基於殖民與傳教活動各在臺灣南北構築要塞、教堂;明鄭時期視臺灣為反清復明基地,閩南式建築就此引進。
清治時期的建築主要走向為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性,清末洋務運動對船堅砲利的嚮往,砲台建築更加興盛。
19世紀末日本統治台灣,台灣的殖民地建築具備日本特殊的殖民統治經驗,日治時期以閩南、日本、西洋的文化為主要建築構想,且引進了鋼筋混凝土技術。
戰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台灣出現中國古典風格的流行,又經由美援引入了國際主流的現代主義風格。
在現代,臺灣的建築走向多元化,各種風格的建築都可普遍的看見[1][2][3][4]。
目次
1史前時期
1.1穴居
1.2干欄式建築
2原住民建築
2.1石造建築
2.2木竹造建築
2.3半穴居
2.4豎穴居
2.5會所
2.6公廨
2.7其他設施
3荷西時期(1622-1662)
4明鄭時期(1662-1682)
5清治時期(1683-1895)
5.1台灣-閩南式建築
5.2客家建築
5.3福州式建築
5.4潮州式建築
5.5嶺南式建築(粵語:嶺南建築)
5.6其他風格建築
5.7西洋式與漢洋混合建築
5.8防禦工事
5.9傳統漢人民居
6日治時期(1896-1945)
6.1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6.2異風風格建築
6.3現代風格建築
6.4台式建築
6.5台洋折衷建築
6.6日式與和洋折衷建築
6.7興亞式與帝冠樣式建築
7戰後民國時代(1946-)
7.1戰後早期的折衷建築
7.2復古中國宮殿式建築(北方宮殿式建築)
7.3現代工法的傳統建築
7.41980年代前的現代建築
7.51980年代以來的現代建築
8相關事項
9參考文獻
9.1書目
史前時期[編輯]
主條目:台灣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的臺灣建築,需要由考古遺址來認識,這時期的建築最早有岩洞,接續干欄式建築、石造建築。
主要為南島語族的建築[5]。
穴居[編輯]
史前人類常用天然岩洞作為起居據點;以臺灣最古老的長濱文化為例,最早發現居住的洞穴為台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
該遺址的距今約三萬年至五千五百年之間;為一海蝕岩窟;高約十多公尺,洞內可容納約十人。
干欄式建築[編輯]
主條目:干欄式建築
遍佈於廣大史前時代的太平洋地區與印度洋地區;其型式非常多種。
而原住民多利用於長老會開會處所、乘涼處、祭祖活動場所中。
干欄屋除了透氣涼爽外,也有避免瘴氣,潮濕,淹水,並防止蟲蛇進入的功能,另外,在架設上也較為簡易。
八仙洞遺址
卑南遺址
卑南遺址月形石柱
《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描繪的平埔族干欄屋
17世紀書籍中的原住民建築插圖
19世紀末的木屋
太魯閣族干欄屋
達悟族野銀部落今況,現代與傳統建築並存
原住民建築[編輯]
主條目:臺灣原住民
漢住民與原住民在面對自然環境、氣候變化,多半師法自然:稻、木、竹、藤、茅、草、石、岩、土等材料為基本建材。
其多元樣式與風格依照各地族群順應自然環境、氣候變化與文化影響而各有不同,是原住民族與自然環境經長時間相互影響所形成具有歷史、美學的一種體現,不僅表現在建築物的外觀,同時也表現在建築物的平面型態、立面結構、內部隔間、建築材料,附屬建築和住居配置[6]。
例阿美族因屬大型群居民族,發展出具規模的社區,中央設有公舍、廣場為統治中心,四周廣植竹林,並有守衛台與壯丁營以禦外侮。
[7]泰雅族與賽夏族則使用木材與竹子建屋;遠居海島的達悟族則面對強烈季風、颱風則發展出低於地平面的「豎穴居」[8]。
臺灣原住民的建築類型,可概略分為:地上浮腳樓、土臺屋、地面屋、地穴屋、地下屋及橫穴屋等[9]。
石造建築[編輯]
主條目:石板屋
排灣族及魯凱族則多取板岩、石岩或以石板砌牆以茅草為屋頂的石板屋,貴族住屋更飾以精緻的木雕。
石板屋其特色在於黑色的建材利於隱匿於環境保護中,而層疊的石板則仿生自蛇鱗的百步蛇神崇拜。
[10]
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屋
排灣族老七佳部落石板屋聚落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面浮雕祭屋(Qaqqayaman祭屋)
斯卡羅人瑯嶠十八社的建築
魯凱族好茶舊社
魯凱族得樂的卡部落遺址
排灣族來義社石板屋
屏東公園的石板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的排灣族石板屋
排灣族老七佳部落頭目家屋
排灣族佳平金祿爾頭目舊家屋內部的祖靈柱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排灣族草埔社住屋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魯凱族多納社貴族住屋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魯凱族多納社貴族住屋內部
1875年繪製的獵人屋子
木竹造建築[編輯]
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
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
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的雕刻柱
近年重建的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
黎芳拍攝的邵族水社建築
排灣族高士佛社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邵族家屋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邵族家屋內部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賽夏族家屋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賽夏族家屋內部
1871年南台灣的平埔族與建築
1871年荖濃的平埔族建築
1874年斯卡羅人的傳統土角厝樣式
半穴居[編輯]
布農族的建築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布農族中心崙社住屋
武荖坑風景園區內仿建的泰雅族家屋
梨山文物陳列館內仿建的泰雅族半穴居
賽德克族巴蘭部落的建築
豎穴居[編輯]
達悟族野銀部落
達悟族家屋外觀
達悟族家屋與其周遭
達悟族家屋內部
達悟族紅頭部落(Imaorod)
會所[編輯]
主頁面:維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會所制度
鄒族達邦部落聖所(kuba,庫巴)[11]
撒奇萊雅族會所(dadek)
阿美族會所(talo'an、soraratan、adawang、sefi)
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少年會所(Dakuvan/Takuvan,達古範)[12][13]
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成人會所(Palakuan,巴拉冠)[12][13]
卑南族南王部落成人會所,於九族文化村內仿建
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Taromak、大南社)青年會所(alokuwa),於九族文化村內仿建[14]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鄒族集會所
卑南文化公園內仿建的卑南族少年會所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卑南族少年會所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卑南族南王部落成人會所內部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青年會所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青年會所內部
近年重建的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聚會所
公廨[編輯]
主條目:公廨(原住民族)
1877年的平埔族公廨
近年新建的荖濃部落大武壠族公廨
近年新建的六重溪部落大武壠族公廨
近年新建的小林部落大武壠族公廨
其他設施[編輯]
穀倉:特別重視防鼠、防蟲、防潮以及防火,以確保糧粟不會腐敗或意外減少,而有防鼠板、蛇鼠板等特殊構件。
多數都是獨立設置於家屋外的高架式穀倉,多數排灣族、布農族聚落的穀倉則設置於家屋內,邵族則是改以方箱承裝糧粟[15]。
達悟族船屋:船屋作為放置漁船的地方,搭建在村落與港口之間,係以木材為支柱搭成帳篷的尖頂,上覆萱草[16]。
達悟族涼台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
泰雅族篝火屋(ngasalpnhwan)[17]
鄒族涼亭(hufu)[18]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魯凱族穀倉
泰雅族司馬庫斯部落的穀倉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鄒族獸骨架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達悟族船屋
達悟族的涼台
九族文化村內仿建的排灣族頭骨棚架
泰雅族司馬庫斯部落的瞭望台
荷西時期(1622-1662)[編輯]
主條目:臺灣城堡列表
十六世紀臺灣進入大航海時代,為西方列強所領;此時期建築多為統治核心的堡壘為主,集合了統治中樞、要塞、起居等功能。
最主要有風櫃尾城、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聖薩爾瓦多城、聖多明哥城。
荷蘭屬於西歐國家,特別喜歡用紅磚作為主要材料;西班牙屬南歐國家,建材則喜愛用石材。
兩個國家為鞏固勢力都選港口作為據點,建造了軍事堡壘。
設計上都採用平面四方形,角隅通常則突出五角形的稜堡,主要用於安裝大砲。
荷蘭人於17世紀在今天安平一帶建造了熱蘭遮城;後又建了普羅民遮城。
西班牙則在北部雞籠港外社寮島建了聖薩爾瓦多城;後在滬尾(今淡水區)建造了聖多明哥城。
這個時期讓臺灣建築走向歐化的最高峰。
此時期的建築多為臺灣進入信史的第一代建築代表作,其遺跡多已列為國定古蹟[19]。
風櫃尾荷蘭城堡(1622)
熱蘭遮城(Zeelandia,1624),今台南安平古堡
聖薩爾瓦多城(San.Salvador,1626)
諸聖堂(TodoslosSantos,1626)[20]
聖多明哥城(SanDomingo,1628),也稱紅毛城
荷蘭臺灣長官公署(1635),疑似由勒蒙(DaviddeSolemne)設計[21][22]
菲立辛根堡(Vlissingen,1636)
普羅民遮城(Provintia,1653),今台南赤崁樓
熱蘭遮市鎮(大員市街),今台南市安平區延平街,是台灣第一座在西方近代觀念下進行規劃的城市[23]。
城堡(castle)、堡壘(fortress)、街市、公共設施、商館、住宅、教堂、修道院、營舍及學校等等。
1635年熱蘭遮城上層主堡,以及前方的荷蘭臺灣長官公署
荷蘭人於1624年建熱蘭遮城原貌,今安平古堡
荷蘭人建「大員市街」,今台南市安平區延平街
1871年的熱蘭遮城舊照
1871年的熱蘭遮城北門舊照
19世紀地圖中的普羅民遮城與熱蘭遮城
普羅民遮城稜堡遺構,今赤崁樓的一小部分
聖薩爾瓦多城模型
聖薩爾瓦多城附近的諸聖堂(TodoslosSantos)考古發掘坑
西班牙人於1628年建紅毛城,毀後由荷蘭人重建
明鄭時期(1662-1682)[編輯]
台灣漢人受中國閩粵建築風格影響,採用台灣本地建材,應用部份平埔族人營建技術,創建台式漢人建築樣式。
這些建築空間歷經清治以來多次的翻建,明鄭時期之外貌與格局大多已難見,但清代建築大多沿襲明代,因此仍可由早期清治建築揣知明鄭建築的樣貌[24]。
台南北極殿(1661)重建於1709年。
台南府城媽祖廟(1662),今開基天后宮,為台南府城最早民設媽祖廟,重建於1926年。
台南孔廟(1666),重建於1751年。
李茂春故居夢蝶園(1666年),今台南法華寺,重建於1959年。
北園別館(1680),今台南開元寺
臺南北極殿,始建於1661年,重建於1709年
開基天后宮,始建於1662年,重建於1926年
鄭成功祖廟,始建於1663年
大明寧靖王府邸,今大天后宮,始建於1665年,重建於清治時期
台南祀典武廟,始建於1665年,清治時期多次重新修建
台南孔廟,始建於1666年,重建於1751年
李茂春故居夢蝶園,今法華寺,始建於1666年
李茂春故居夢蝶園,今法華寺,始建於1666年,現貌重建於1959年
承天府城隍廟,今臺灣府城隍廟,始建於1669年,重修於清治時期
開基武廟,始建於1669年,現貌重建於二戰之後
觀音宮,今大觀音亭,始建於1678年,重修於清治時期
北園別館,今開元寺,始建於1680年,重建於清治時期
五妃廟,始建於1683年,廟增建於1746年
總趕宮,始建於明鄭時期,重修於清治時期
開基開山宮,始建於明鄭時期,現貌重建於1996年
清治時期(1683-1895)[編輯]
台灣-閩南式建築[編輯]
台灣道署,署後有望寓園,1693年建有澄臺與斐亭,皆已不存[25][26]。
陳世興古宅(約1719年左右)
麻豆郭舉人宅(約1775年)[25]
鹿港日茂行(1784年左右)
鹿港施進益古厝
鳳儀書院(1814年)
大龍峒保安宮(1805-30年),漳派大木結構之代表[14]。
馬興陳宅(1846年)
宜蘭孔子廟(1876年),二戰後重建[25]。
摘星山莊(1871-79年)
彰化鹿港龍山寺,現址創建於1786年[27],泉派大木結構之代表[14]。
永靖餘三館(1884年)
布政使司衙門(1887年),已不存[25]。
臺北府城大天后宮(1888年),已不存。
欽差行臺(1894年)
霧峰林家宅園(1864年後陸續興建)
臺灣巡撫衙門,已不存。
板橋林本源邸五落大厝,建於光緒年間,已不存[25][28]。
萬和宮(約1727年創建,日治時期大修)
臺灣府城大南門(1736年)
艋舺龍山寺,創建於1738年,後歷經數次重修
1752年臺灣縣縣署圖
北港朝天宮(約1773年)[29]
彰化鹿港龍山寺山門
彰化鹿港龍山寺八卦藻井
臺灣府城大東門(約1788年)
鳳山縣新城大東門(約1804年)
鹿港施進益古厝
台北林安泰古厝(1822年)
淡水廳城(竹塹城)東門(迎曦門),1829年
鹽水八角樓(1847年)
梧棲真武宮(1849年創建,1953年重修[30])
新竹潛園爽吟閣(1864年)
筱雲山莊迎賓館(1866年)
霧峰林氏園邸景薰樓(1867年)
赤崁樓文昌閣與海神廟(約1886年[31])
台北城承恩門(1884年)
台灣城北門門樓,今臺中公園望月亭(約1889年)
台北城寶成門(1884年)
枋橋林本源園邸,(約1888年)[32]
臺北城武廟(1889年)
臺北城文廟
磺溪書院(1890年)
臺灣府儒考棚樓閣(約1891年)
欽差行臺(1894年)
台南市二老口街的許廷光宅邸(浣紅閣)
法國外交官于雅樂(法語:Camille_Imbault-Huart)拍攝的台灣長老教會木柵教會
臺南某清代樓閣
一棟在日治時期改造過的傳統漢式建築
客家建築[編輯]
鄞山寺(1824)[33]
南崁褒忠亭(1826),已拆除[33]
金廣福公館(1835)
佳冬蕭宅,始建於咸豐年間
新莊廣福宮(1888)[33]
內埔曾家圍龍屋[34]
屏東六堆忠義祠(約1722年)
桃園壽山巖觀音寺(約1797年)
淡水鄞山寺(1824)
新竹北埔天水堂(約1835年)
新竹北埔金廣福公館(1835)
桃園新屋范姜祖堂(1855年)
桃園李騰芳古宅(1864年)
新竹北埔慈天宮(約1874年)
佳冬步月樓
佳冬西隘門
瀰濃庄東門樓(重建於日治時期)
福州式建築[編輯]
台南延平郡王祠(1875年)
台南延平郡王祠(1875年)
台南延平郡王祠(1875年)
旗後臨水宮(約1879年)
霧峰林家宮保第大花廳(1894年)
潮州式建築[編輯]
新莊慈祐宮(1729年)[35]
台南三山國王廟,創建於1742年[36]。
六堆天后宮(1851年)[37]
嶺南式建築(粵語:嶺南建築)[編輯]
台南兩廣會館(1877年)
台南兩廣會館(1877年)
其他風格建築[編輯]
台北城機器局入口門廳、澎湖總鎮署衙門等有徽派建築常用的馬頭牆
澎湖總鎮署衙門,已不存[38]。
台北城機器局入口門廳(1886)[39]
西洋式與漢洋混合建築[編輯]
烏牛欄教會禮拜堂(1870)[40]
打狗海關稅務司(1871年左右)
淡水馬偕故居(1875)
淡水教士會館(1875)
打狗慕德醫院(DavidMansonMemorialHospital,1881)[41]
羅厝天主堂(1882)[42]
安平稅務司公館(1882)
馬偕賠償教會(1884-1889)[43]
台北城機器局北廠區廠房(1886)[39]
台北城西學堂、番學堂(1890)[39][44][45]
前金天主堂(1861年)
基隆海關(約1868年)[46]
萬金天主堂(1870年)
淡水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1870年)
淡水白樓(約1875年[47])
漁翁島燈塔(1875年)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1879年)
打狗英國領事館(1879年)
滬尾偕醫館(1879年)
淡水牛津學堂(1882年)
淡水女學堂(約1883年)
淡水英國領事館(1891年)
台北六館街(約1892年[48])
台南原德商東興洋行
台南原英商德記洋行
竹南陳汝厚宅
防禦工事[編輯]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1836年)
鳳山縣新城澄瀾砲台(1837年)
四草砲臺(1841年)
旗後礮臺(1875年)
二鯤鯓砲臺(1876年,帛爾陀與魯富設計)
滬尾礮臺(1886年)
西嶼西臺(1889年,鮑恩士設計)
傳統漢人民居[編輯]
漢人移居臺灣後,運用在地材料與技術的風土建築(英語:Vernaculararchitecture)
土角厝(臺灣話:thôo-kak-tshù)又稱「草厝」或「草寮」,為最原始的民宅型態。
紅磚仔厝(臺灣話:âng-tsng-á-tshù)使用紅磚建造成的民宅、府邸。
澎湖硓𥑮石厝
澎湖菜宅
馬崗石頭厝
北台灣唭哩岸石建築[49]
客家竹草建築與「藔」建築[50]
古亭畚(穀亭畚)[51]
探更寮(桶間寮)[52]
柱仔腳厝[53]
傳統土角厝樣式,北台灣
漢化的凱達格蘭族圭武卒社土墼草厝
土角厝
19世紀的茅屋與居民
淡水的茅屋
金瓜石附近的茅草屋頂石屋
坪林的石造建築
瑪陵坑石頭厝
澎湖花宅的硓𥑮石厝
澎湖的菜宅
彰化大村北勢仔的三合院,不同時期的編竹夾泥牆、塗墼、紅磚。
高雄內惟李氏祖厝
探更寮(桶間寮)
日治時期(1896-1945)[編輯]
西洋歷史式樣建築[編輯]
以西洋建築史曾經出現之式樣為藍本作為表現的復古主義建築[54]。
臺北水道水源地唧筒室(1908)
臺北城市區改正計畫建築群[55]
第二代總督官邸(1913),新巴洛克(英語:BaroqueRevivalarchitecture)[24]
台灣總督府(1919),新文藝復興
總督府博物館(1915),新古典
台北州廳(1915),新文藝復興[24]
台南州廳(1915),新文藝復興[56]
專賣局(1922),新文藝復興
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1930),仿羅馬
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1931),仿歌德及仿羅馬[57]
臺北靜修女中校舍,西班牙風格[58]
台南廳長官邸
台南州知事官邸(1901年,明田藤吉設計)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09年,小野木孝治設計)
第一代總督官邸(1901年,福田東吾與野村一郎設計)
基隆車站(1908年,松崎萬長設計)
台中公園湖心亭(1908年)
臺北水道唧筒室(1908年)
新起街市場(1908年,近藤十郎設計)
臺灣鐵道飯店(1908年,松崎萬長設計)
台北電話交換所(閩南語:Tâi-pakTiān-ōeKau-ōaⁿ-sek)(1909年,森山松之助設計,十川嘉太郎負責結構計算),台灣第一棟整體以鋼筋混凝土造的建築[59]
高石組(1910年)
臺南地方法院(1912年,森山松之助設計)
新竹車站(1913年,松崎萬長設計)
大稻埕蓬萊町大聖堂(1914年)
陳朝駿圓山別莊(1914年)
嘉義營林俱樂部(1914年)
台中州廳(1914年,森山松之助設計)
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記念館(1915年,野村一郎與荒木榮一設計)
台北州廳(1915年,森山松之助設計)
台南州廳(1916年,森山松之助設計)
臺中車站(1917年)
台灣總督府(1919年,長野宇平治與森山松之助設計)
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20年,森山松之助設計)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22年,森山松之助設計)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本館(1929年)
台北帝國大學圖書館(1930年)
高雄州廳(1931年),仿羅馬風格[60]
異風風格建築[編輯]
以埃及(英語:EgyptianRevivalarchitecture)、印度、瑪雅(英語:MayanRevivalarchitecture)、印地安、拜占庭等非西方古典系統之建築元素為主要特徵,具異國情調的復興式建築(ExoticRevivalStyle)[61][62]。
株式會社華南銀行(約1919),已拆除[63]。
淨土真宗大谷派臺北別院(1936),已拆除。
基隆市瀧川町墓地火葬場(約1936),已拆除[64]
台北放送局演奏所(1930年,栗山俊一設計)
建功神社(1928年,井手薰設計)
臺北信用組合(1933年,井手薰設計)
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1933年)
彰化銀行本店(1936年,白倉好夫與畠山喜三郎設計)
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1937年)
現代風格建築[編輯]
不同於復古主義的現代主義、國際風格、折衷主義、裝飾藝術、摩登建築(英語:Moderne_architecture)、摩登流線型等風格[65]。
臺北新世界館(1920),已拆除[66][67]
花蓮米崙高爾夫球場俱樂部(1928)[68]
臺灣教育會館(1931)
臺南警察署(1931)
花蓮港驛(1931),已拆除[69]
高橋豬之助住宅(1933),已拆除[70]
台北大世界館(1935),已拆除[67]
嘉義郡役所(1921年)右翼由宇敷赳夫設計,左翼則由尾辻國吉設計
新竹州廳(1927年)
臺中市民館(1927年)
臺中娛樂館
鹿港公會堂(1928年)
台北郵便局(1930年,栗山俊一設計)
玉珍齋(1930年)
台南林百貨(1932年,梅澤捨次郎設計)
新竹市有樂館(1933年,陳海沙承造)
台灣總督府高等法院(1934年,井手薰設計)
新化街役場(1934年)
土庫庄役場(1934年)
基隆港合同廳舍(1934年,鈴置良一設計)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糖業館(1935年)
台中放送局(1935年)
西螺金玉成鐘樓(1935年)
專賣局新竹支局(1935年,梅澤捨次郎設計)
鐵路局台北機廠澡堂(1935年,速水和彥(日語:速水和彥)與宇敷赳夫設計)
台北公會堂(1936年,井手薰設計)
高雄稅關廳舍(1936年,池田好治承攬施工)[71]
天外天劇場(1936年,齋藤辰次郎設計)
台南車站(1936年)
台中教化會館(1936年)
台北電話交換局廳舍(1937年,鈴置良一設計)
嘉義警察署(1937年,白倉好夫設計)
台灣銀行本店(1938年,西村好時設計)
吉井百貨(1938年,奧野捨次郎監造)
高雄州商工奬勵館(1938年)
台南合同廳舍(1938年)
高賓閣(1938年,張世藩設計)
電姬戲院(1938年)
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1940年,住谷茂夫設計)
台北帝大工學部(1943年)
台式建築[編輯]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1897年)
大溪簡送德古宅(1898-1902年)
霧峰林家景薰樓後樓(1899年),已不存[72]。
斗六吳秀才宅,約建於清治時期光緒年間,大正年間改建,保留原木構件[25]。
林園安記棧(1902)
台北大稻埕淡水戲館(1909),已拆除。
安平海頭社魏宅
澎湖天后宮(據傳創建於1604年之前,現貌建於1922年[73])
劍潭古寺(1924年改修),已改建[25]。
日本東京新宿御苑臺灣閣(1927,森山松之助)[74]。
臺北州立農業傳習所(1933),仿傳統古厝之外型,已拆除[75]。
新超峰寺(1943)
1903年第5回內國勸業博覽會「台灣館」
北港朝天宮(1907-1912年)
台北大稻埕淡水戲館(1909年)
菁寮金德興藥舖(1910年)
陳德星堂(1912-1914年)
大龍峒保安宮正殿(191917年)
新竹湖口三元宮(1919年)
豐原慈濟宮(1917-1933年)
澎湖天后宮(1922年)
劍潭古寺(1924年)
臺北龍山寺正殿(1924年,王益順設計)
新竹城隍廟(1924年)
樂成宮(1924、29年,陳應彬監造)
日本新宿御苑臺灣閣(1927年)
澎湖觀音亭(1927年)
臺北州立農業傳習所(1933年)
嘉義城隍廟(1937-1940年)
台洋折衷建築[編輯]
臺南神學校校舍暨禮拜堂(190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彰化教會,已改建[76]
淡水姑娘樓(1906)
汐止周再思宅(1909),已拆除[77]。
西螺大承堂,已拆除[78]
大稻埕公學校(1911,松崎萬長),已拆除[25][79]。
澎湖二崁陳宅(1912)
大溪店仔厝(1918-1919)
斗六涵碧樓(陳林寶宅邸,1919),已拆除[80]
淡江中學體育館(1923)
藍家古厝第一進正廳(1923)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1927)[81]。
萬丹萬惠宮(1930),已改建[82]。
毘盧禪寺(1930)
清水三塊厝黃宅瀞園(1934)
台中王田宅(中區第一任街長宅第)
嘉義廳新港支廳廳舍
霧峰萊園五桂樓(1906年)
彰化南瑤宮觀音殿(1916年,陳應彬建造[83])
陳澄波繪製的臺南神學院歷史館(巴克禮故居)[84]
江山樓(1917年)
大溪店仔厝(1918-1919)
鹿港辜家辜顯榮宅邸(1919年)
陳中和紀念館(1920年)
大稻埕辜宅(1920年)
烏日聚奎居(1920年)
大甲王宅順德居[85]
淡江中學八角塔(1924年,羅虔益設計)
後壁黃家古厝(1926年)
周益記(1926年)
中和圓通禪寺(1927年)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1927)
盧纘祥故宅(1928年)
宗聖公祠(1929年)
澎湖水仙宮(1929年)
許梓桑古厝(1931年)
陳德聚堂(1933年重修)
楊梅大和醫院
新莊潮江寺
日式與和洋折衷建築[編輯]
南菜園(1889),已拆除。
北投公共浴場(1913),和洋折衷建築[86]。
永和網溪別墅(1918)
紫藤廬(1920年代)
基隆水族館(1935),已拆除。
基隆顏家陋園,已拆除
尾辻國吉住宅
臺南永福路孫宅
台灣神社(1901年,伊東忠太以及武田五一(日語:武田五一)設計)
桃園車站(1905年)
嘉義神社社務所(1915年)
臺灣總督府商品陳列館(約1916年)
台南神社本殿(1923年)
臨濟護國禪寺本堂(1911年)
鶯料理(約1912年[87])
北投公共浴場(1913)
北投普濟寺(1915年)
吉安慶修院(1917年)
北投佳山旅館(1921年)
金瓜石太子賓館(1922年)
麻豆總爺糖廠招待所
高雄武德殿(1924年)
宮古座(1928年)
紀州庵支店離屋(約1928年)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1930年)
本願寺台灣別院本堂(1932年,松井角平設計[88])
天理教嘉義東門教會(1934年)[89]
台南州台南市武德殿(1936年)
虎尾寺(1936年)
台中刑務所演武場(1937年)
淨土宗台北別院開教院本堂(1937年)
桃園神社(1938年,春田直信設計)
桃園神社社務所唐破風(日語:唐破風)(1938年,春田直信設計)
臺中州產業組合青年道場(1939年,齋藤辰次郎施工)
第二代台中神社(1940年)
逍遙園(1940年)
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1941年)
興亞式與帝冠樣式建築[編輯]
樹林鎮農會,已拆除[90]。
中壢義士堂(1933)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校南樓(1937,筱原武男),已拆除[91]。
臺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子學校校舍(1939,鳩工茸),已拆除[92]。
產業金庫高雄支部,已拆除[93]。
澎湖廳舍(1934年)
臺南市歷史館(1937年)
大阪商船臺北支店(1937年,渡邊節(日語:渡辺節)設計)
高雄市役所(1939年,清水組設計)
高雄車站(1941年,清水組設計)
戰後民國時代(1946-)[編輯]
戰後早期的折衷建築[編輯]
大舞台戲院(1947年,蕭佛助設計)
北埔姜阿新故宅(1949年)
台灣銀行宜蘭分行(1949年)
全美戲院(1950年)
菁寮國小禮堂(1951年)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圖書館(1953年,陳濯設計[94])
屏東市公所(1953年)
台南神學院禮拜堂(1957年)
鹽水歡雅國小大禮堂(1957年)
北門嶼基督教堂
聖母聖心主教座堂(1957年)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1959年,王朝騰承造[95])
台北清真大寺(1960年,楊卓成設計)
路竹車站(1966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復古中國宮殿式建築(北方宮殿式建築)[編輯]
西式主體結構的復古中式建築,以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時期的中國宮殿式建築(北方宮殿式建築)[96]。
國立歷史博物館(1964)
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黃寶瑜)
文藻外語大學正氣樓(1966)[97]
國立國父紀念館(1972,王大閎)
中國文化大學大成館(盧毓駿)
淡江大學宮燈教室
台灣銀行高雄分行(1949年,陳聿波設計[98])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今台北南海學園,1958年,盧毓駿設計)
台中高農中教師會館(今台中高農實習旅館,1961年,修澤蘭設計)[99]
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
梨山賓館(1965年,楊卓成設計)
陽明山中山樓(1966年,修澤蘭設計)
國民革命忠烈祠(1969年,姚元中設計)
圓山飯店的設計係宮殿建築結構的延伸(1973年,楊卓成設計)
台中孔廟大成殿(1976年)
台中孔廟觀德門(1976年)
台中孔廟大成門的歇山頂(1976年)
中正紀念堂(1980年,楊卓成設計)
臺南中國城(1983年,李祖原設計)
鹽水天主聖神堂(1986年,李少峰督建)
國家音樂廳(1987年,楊卓成設計)
國家戲劇院斗栱(1987年,楊卓成設計)
國家戲劇院欄杆(1987年,楊卓成設計)
現代工法的傳統建築[編輯]
新竹南園(1985,漢寶德)
鹽埕三山國王廟(1949年,林本南建造[100])
高雄代天宮(1949年)
三峽長福巖(李梅樹主持建造)
春秋閣(1953年)
指南宮凌霄寶殿(1963年,李重耀設計)
行天宮(1968年,廖石成設計)
高雄三鳳宮(1971年,謝自南設計)
日月潭文武廟(1975年謝自南設計)
台灣民俗文物館(1990年)
台灣賴氏大宗祠(2006年)
新生公園雨前樓與隨月閣庭園(2010年)
南投武昌宮(2010年重建完畢)
南鯤鯓代天府凌霄寶殿(2012年陳碧潭設計)
1980年代前的現代建築[編輯]
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新現代主義建築等。
建國南路自宅(1953,王大閎)[101]
台南巴哈伊中心(1957,賀陳詞)[102]
公東教堂(1958,達興登)
臺東稅捐處(1962,呂阿玉)
石門水庫涼亭(1965,王儀曾)[103]
四結長老教會(1966,劉明國)[104]
聖心女子大學(1967,丹下健三)
聖功女中克彬堂(王秀蓮)[105]
中山北路聖多福天主堂(AnthonyStoner)[106]
衛道中學聖堂(修澤蘭)[107]
台南電信局(金長銘)[108]
台南神學院頌音堂(林慶豐)[109]
高雄四海一家[110]
美軍駐清泉崗基地足跡館[111]
台中南夜大舞廳(王水河)
中研院美國研究所(王秋華)
新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高而潘)[106]
成功大學舊總圖書館(1957年,王濟昌、吳梅興設計)
東海大學舊圖書館(1957年,陳其寬設計)
高雄佛教堂(1958年,陳仁和設計)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1960年,波姆與楊嘉慶設計[112])
豐原車站(1960年)
立法院議事廳(1960年,虞曰鎮設計)[113]
東港天主堂(1960年,陳仁和與路易士設計)
台視大樓(1962年,沈祖海所設計)
路思義教堂(1963年,陳其寬與貝聿銘設計)
中興新村新生報辦公室(1963年,修澤蘭設計)
台北市景美女中圖書館(修澤蘭設計)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4年,陳仁和設計)
虹廬(1964年,王大閎設計)
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4年,張肇康設計)
聖公會聖保羅堂(1965年,陳其寬與沈祖海設計)
玉環天主堂(1965年)
礁溪天主堂(1966年,鄭定邦設計[114])
亞洲水泥大樓(1966年,王大閎設計)
林語堂故居中庭(1966年,王大閎與林語堂設計)
北投聖高隆邦天主堂(1967年)[115]
小馬天主堂(1968年,傅義設計)
國立國父紀念館(1972年,王大閎設計)
中研院美國研究中心圖書館(1972年,王秋華設計[116])
宜灣長老教會(1974年,賴明德設計)
1980年代以來的現代建築[編輯]
1980年代以來現代建築:現代與傳統、國際化與在地化的反思。
澎湖青年活動中心(1984,漢寶德)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2,蔡元良)
台北101大樓(2004,李祖原)
礁溪鄉公所(2005,黃聲遠)
台北北投市立圖書館(2006,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雲林勞工育樂活動中心(2008,廖偉立)
宜蘭蘭陽博物館(2010,姚仁喜)
台中國家歌劇院(2014,伊東豊雄)
高雄市文化中心(1981年,王昭藩設計)
三芝飛碟屋(1981年開工,未完工)
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1983年,漢寶德設計)
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5年,潘冀與王秋華設計)
台中中山堂(1989年)
南埔林宅(1997年,李承寬設計)
長谷世貿聯合國大樓(1992年,李祖原與王重平(英語:C.P.Wang)設計)
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1993年,郭茂林設計)
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年,高而潘設計)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1999年)
高雄85大樓(1999年,李祖原設計)
新北市政府大樓(2003年)
台北101大樓(2004年,李祖原設計)
鷹取PaperDome紙教堂(2006年重建,坂茂設計)
高鐵新竹站(2006年,姚仁喜設計)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2006年,九典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國家體育場(2009年,伊東豊雄與劉培森設計)
宜蘭蘭陽博物館(2010年,姚仁喜設計)
臺灣大道市政大樓(2010年)
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2010年。
團紀彥設計)
大溪齋明寺增建(2010年,孫德鴻設計)
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12年,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中鋼集團總部大樓(2012年,姚仁喜設計)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2012年,張瑪龍、陳玉霖與deArchitektenCie設計)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2012年,姚仁喜設計)
高雄展覽館(2013年,COX建築師事務所與劉培森設計)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2014年,劉培森設計)
台中國家歌劇院(2015年,伊東豊雄設計)
富里車站(2016年)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17年,法蘭馨·侯班設計)
臺南市美術館(2018年)
南山廣場(2018年)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陶朱隱園(2019年)
嘉義市立美術館增改建工程(2020年,黃明威與王銘顯設計)
相關事項[編輯]
台灣主題
建築主題
臺灣建築獎
臺灣的建築
臺灣古蹟列表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台灣名園
台灣文化
三合院
店屋
不見天街
WikiProject: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參考文獻[編輯]
^臺灣建築史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10-04.
^徐明松.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ISBN 978-986-6973-93-2(中文).
^台灣戰後初期建築的歷史意義-國立臺灣美術館.www.ntmofa.gov.tw.[2020-08-05].
^林會承.臺灣建築總論.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09-09-24[2020-08-05].
^
史前時期的臺灣建築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5-09.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傳統建築.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傳統建築.[2021-07-08].
^存档副本.[2017年4月25日].(原始內容存檔于2017年4月25日).
^存档副本.[2017年4月25日].(原始內容存檔于2017年4月25日).
^林會承.南島建築.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09-09-24[2020-08-05].
^http://www.e-tribe.org.tw/kungdavane/DesktopDefault.aspx?tabId=100
^庫巴鄒族文化核心-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05-28].
^12.012.1施雨欣.卑南族會所制度.臺灣大百科全書.2009-09-09[2020-09-05].
^13.013.1卡地布巴拉冠落成耆老祭拜祖靈.www.tipp.org.tw.[2021-09-10].
^14.014.114.2李,乾朗.直探匠心:李乾朗剖繪台灣經典古建築.遠流.2019-06-27.ISBN 9789573285854.
^台灣南島建築:穀倉與防鼠板——台灣樣.建築百科.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2021-07-08](中文(臺灣)).
^蝦米.達悟族船屋.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09-09-09[2021-07-08].
^原住民族電視台.白蘭部落打造篝火屋具體實踐文化傳承.原住民族電視台.[2021-09-18](中文(臺灣)).
^茶山涼亭節.www.tipp.org.tw.[2021-09-18].
^淡水紅毛城/緣起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8-04
^陳宗仁.馬地內斯.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12-05-28[2021-06-30].
^許秉翔、陳國偉、王新衡、翁佳音、鄭道聰.台江人文資產保存與荷蘭大員商館興建之研(PDF).國家公園學報.2015,25(1).
^呂理政主編.帝國相接之界:西班牙時期台灣相關文獻及圖像論文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6-10.ISBN 9789576386916.
^黃恩宇.從〈1643年熱蘭遮市地籍登錄簿〉探討17世紀台灣熱蘭遮市鎮的城市空間與街屋建築(PDF).科技部.2019-01-17[20221-06-30].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24.024.124.2李乾朗.台灣建築史.雄獅美術.1979.ISBN 9579420564.
^25.025.125.225.325.425.525.625.7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ISBN 957-9420-56-4.
^狂戀府城:澄臺與斐亭.狂戀府城.2013-09-12[2020-09-01].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ISBN 957-9420-56-4.
^遊園戲夢‧細說林園.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2020-09-01].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ISBN 957-9420-56-4.
^梧棲真武宮.臺中市文化資產處.[2020-08-05].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鐸區聖堂.taipei.catholic.org.tw.[2020-08-05].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ISBN 957-9420-56-4.
^33.033.133.2黃蘭翔.關於臺灣客家建築的根源及其型態的特徵(PDF).臺大文史哲學報.2011,(第七十四期):223-285.
^別名:內埔曾家圍龍屋-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6157798).catalog.digitalarchives.tw.[2020-09-05].
^黃蘭翔.關於臺灣客家建築的根源及其型態的特徵(PDF).臺大文史哲學報.2011,(第七十四期):223-285.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ISBN 957-9420-56-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nchdb.boch.gov.tw.[2020-08-05].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總鎮署.penghu.info.[2020-09-01](英語).
^39.039.139.2俞,怡萍.清末臺灣洋務政策下的建築活動.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2002.
^傅,朝卿.日治時期臺灣建築1895-1945.秋雨文化.1999-05-05.ISBN 9789572863268.
^高雄小故事.crh.khm.gov.tw.[2020-09-01].
^來龍去脈--聖堂建築.lotsu.catholic.org.tw.[2020-09-05].
^海外遺珍數位學習單元.education.digital.ntu.edu.tw.[2020-09-01].
^許雪姬.西學堂.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20-09-01].
^自由時報電子報.台北地院改建發現清代番學堂遺跡-生活-自由時報電子報.自由電子報.2016-12-07[2020-09-01](中文(臺灣)).
^俞,怡萍.清末臺灣洋務政策下的建築活動.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2002.
^淡水白樓-淡水維基館.tamsui.dils.tku.edu.tw.[2020-08-0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nchdb.boch.gov.tw.[2020-08-05].
^flyingV.flyingV.[2021-07-08](中文(臺灣)).
^廖倫光.近山客家竹草建築與「藔」建築類型研究(PDF).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04-12-10[2021-07-08].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data.yunlin-memory.cool.[2021-07-08](中文(繁體)).
^旅遊|人間福報.www.merit-times.com.[2021-07-08](中文(臺灣)).
^好房網News.橋頭五里林「柱仔腳厝」僅存1戶.好房網News.2014-10-14[2021-09-25](中文(臺灣)).
^傅朝卿.日治時期西洋風情建築(PDF).傅朝卿教授建築與文化資產資訊網.[2020-08-04].
^精選書摘.紙上明治村:臺北城內的店屋混血身世.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2017-01-01[2020-09-01](中文(臺灣)).
^國定古蹟環景導覽-原台南州廳.view.boch.gov.tw.[2020-09-01].
^玫瑰聖母堂.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121-06-18].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自由時報電子報.【教會高中賞建築】教會學校及其建築二三事-生活週報-自由時報電子報.自由電子報.2018-07-22[2020-09-01](中文(臺灣)).
^Lincs.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台北電話交換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2011-10-12[2020-08-10].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鐸區聖堂.taipei.catholic.org.tw.[2020-08-05].
^傅,朝卿.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五南.2017:42.ISBN 9789571191904.
^Commission,PennsylvaniaHistoricalandMuseum.Exoticrevivalstyle.www.designingbuildings.co.uk.[2021-07-03](英國英語).
^華南銀行(在今館前路).臺灣記憶.國家圖書館.[2021-07-03].
^基隆市火葬場新設工事設計圖.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臺灣總督府.1936[2021-07-03].
^傅朝卿.日治時期現代風情建築(PDF).傅朝卿教授建築與文化資產資訊網.[2020-08-04].
^臺灣記憶.臺北新世界館(隨時有活動).國家圖書館.[2020-09-02].
^67.067.1Chen,Kun.偏門研究員KUN:世界館體系的巔峰——臺北大世界館.偏門研究員KUN.2021-07-08[2021-07-09].
^自由時報電子報.日治米崙高爾夫球場俱樂部建物盼列文化資產-生活-自由時報電子報.自由電子報.2019-02-27[2020-09-01](中文(臺灣)).
^花蓮車站.臺灣驛站之旅.[2021-07-09].
^Lincs.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高橋豬之助宅.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2014-01-12[2020-09-01].
^林小昇(linchunsheng).高雄稅關.隨意窩Xuite日誌.[2020-08-10].
^合樸農學市集 »四月【產地拜訪】絲田水舌.[2020-09-01].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天后宮.penghu.info.[2021-06-29](英語).
^來自南方的禮物—新宿御苑臺灣閣-薰風.薰風.2019-05-30[2020-09-01](中文(臺灣)).
^各級農會理事長講習班第三期開班紀念.典藏查詢系統.[2020-09-05].
^彰化教會(寫真帖).賴永祥長老史料庫(ElderJohnLai'sArchives).[2021-07-06].
^|汐止文化網.[2020-09-01](中文(臺灣)).
^西螺大承堂和流逝的歲月.賴永祥長老史料庫(ElderJohnLai'sArchives).[2021-07-06].
^近藤十郎的校園規劃理念.眼底城事.2018-07-17[2020-09-01](中文(臺灣)).
^中華民國文化部.斗六陳林氏寶宅邸舊照(涵碧樓)-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memory.culture.tw.[2021-07-06](中文(臺灣)).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楊梅道東堂玉明屋.國家文化資產網.[2020-09-01].(原始內容存檔于2018-01-25).
^歷史淵源.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2020-09-01].
^彰化南瑤宮>>宮殿巡禮>>觀音殿.mazu.changhua.org.tw.[2020-08-04].
^trista.bianca.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2020-08-09](中文(繁體)).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nrch.culture.tw.[2020-08-07].
^歷史沿革.北投溫泉博物館.2017-12-23[2020-09-02].
^鶯料理跨文化飲食建築更生記-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新南向政策.[2020-08-05](中文(臺灣)).
^Lincs.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西本願寺台灣別院.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2011-01-25[2020-08-04].
^天理教嘉義東門教會創立100周年紀念祭.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2019-06-21[2020-08-05](中文(臺灣)).
^臺灣建築史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10-04.
^Storm.mg.迎向新時代的鋼筋混凝土─臺北州立三中:《紙上明治村2丁目》選摘(2)-風傳媒.www.storm.mg.2018-05-30[2021-06-06](中文(臺灣)).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artistic.finearts.ntnu.edu.tw.[2021-06-06].
^盧,妙芳.高雄建築三百年.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1994:77–79.
^北投埔林炳炎 »1953師範學院圖書館與其同期之櫻.[2020-08-05](中文(臺灣)).
^劉自仁.旗山聖若瑟天主堂.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11-05-18[2020-08-06].
^蔣雅君、葉錡欣.「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PDF).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015,(21):39-68.
^建築物介紹.文藻外語大學.[2020-09-02].
^Kaohsiung100.english.khcc.gov.tw.2019-12-19[2020-08-05](德語).
^臺中教師會館(現臺中高農實習旅館).臺中市文化資產處.[2020-08-05].
^景點資訊.kstown.chukps.kh.edu.tw.[2020-08-04].
^建築師雜誌.[2020-09-01](中文(臺灣)).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之9台南市大同教巴哈伊中心,1957-.www.forgemind.net.[2020-09-01].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台灣女建築家學會.wataiwan.org.[2020-09-01].
^整座教會原地抬起搬移彷彿穿梭時空進入上帝永恆的同在.基督教今日報||.[2020-09-01].
^自由時報電子報.戰後首位女建築師闊別55年見證作品改建-生活-自由時報電子報.自由電子報.2015-02-26[2020-09-01](中文(臺灣)).
^106.0106.1流行思潮的影響與新形式的追尋(1945年到1980年的建築重整).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2020-09-01].
^修澤蘭建築師設計風格獨樹一幟-第2頁-.www.forgemind.net.[2020-09-01].
^傅朝卿.戰後初期現代主義建築(PDF).[2020-09-02].
^戰後建築文件展原鄉與現代.www.ct.org.tw.[2020-09-01](中文(臺灣)).
^朱研.軍旅情事桂永清時期三大建物.高雄畫刊.2002,(11).
^中時新聞網.東亞唯一帳幕式教堂變身美軍足跡館-政治要聞.中時新聞網.[2020-09-01](中文(臺灣)).
^礁溪天主堂─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經典在宜蘭.礁溪天主堂─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經典在宜蘭.[2020-08-04].
^虞曰鎮建築師(1916-1993).陳凱劭的BLOG.2005-11-24[2020-08-04](中文(臺灣)).
^礁溪天主堂─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經典在宜蘭.礁溪天主堂─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經典在宜蘭.[2020-08-04].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鐸區聖堂.taipei.catholic.org.tw.[2020-08-05].
^淡水白樓-淡水維基館.tamsui.dils.tku.edu.tw.[2020-08-06].
書目[編輯]
張省卿著,《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及中區之影響》,2008年,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張省卿著,〈台灣總督府廳舍(1912-1919)﹕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討〉,《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11月,頁285-353。
Nov.2006,Chang,Sheng-Ching.「AdministrativebuildingsoftheTaiwangovernor'soffice,1912-1919:astudyofcentralandlocaladministrativearchitecture」,「FuJenHistoricalJournal」,no.17,Taipei,DepartmentofHistoryofFuJenUniversity,pp.285-353.
張省卿著,〈以日治官廳台灣總督府(1912-1919)中軸布置論東西建築交流〉,《輔仁歷史學報》,第19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7年7月,頁163-220。
July2007,Chang,Sheng-Ching.„ExchangebetweenEasternandWesternarchitecturefromtheperspectiveofthecentralaxisalignmentwiththeexampleoftheadministrativebuildingsofTaiwan’sgovernor’soffice「,「FuJenHistoricalJournal」,no.19;Taipei,DepartmentandGraduateInstituteofHistoryofFuJenUniversity,pp.163-220.
李乾朗.《19世紀台灣建築》.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5.
李乾朗.《20世紀台灣建築》.臺北:玉山社.2001.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79.
李乾朗等.《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市:遠流.2003.
沈祉杏.《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民91.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凌宗魁著,鄭培哲繪.《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新北市:遠足文化.2016.
徐明松.《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台北縣:木馬文化.2008.
張省卿.《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集中區之影響》.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省卿,〈台灣總督府廳舍(1912-1919)﹕中央級與地方級官署建築之探討〉,《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11月,頁285-353。
Nov.2006,Chang,Sheng-Ching.「AdministrativebuildingsoftheTaiwangovernor'soffice,1912-1919:astudyofcentralandlocaladministrativearchitecture」,「FuJenHistoricalJournal」,no.17,Taipei,DepartmentofHistoryofFuJenUniversity,pp.285-353.
張省卿,〈以日治官廳台灣總督府(1912-1919)中軸佈置論東西建築交流〉,《輔仁歷史學報》,第19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07年7月,頁163-220。
July2007,Chang,Sheng-Ching.„ExchangebetweenEasternandWesternarchitecturefromtheperspectiveofthecentralaxisalignmentwiththeexampleoftheadministrativebuildingsofTaiwan’sgovernor’soffice「,「FuJenHistoricalJournal」,no.19;Taipei,DepartmentandGraduateInstituteofHistoryofFuJenUniversity,pp.163-220.
郭肇立.《夢幻博物城:臺博館古蹟建築落成百周年特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2015.
傅朝卿.《日治時期台灣建築》.台北:大地地理.2000.
傅朝卿.《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市:五南.2013.
黃士娟.《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2012.
黃武達.《臺灣建築法制之建構:日治時代(1895-1945)》.新北市:臺灣都市史研究室,都市及建築法治研究室.2015.
黃蘭翔.《臺灣建築史之研究 :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臺北市:南天.2013.
藤島亥治郎.《台灣原味建築》.台北:原民文化.2000.
藤島亥治郎.《臺灣的建築》.台北:台原出版社.1993.
藤森照信.《日本の近代建築》第13刷.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日語).
Meyer,Ulf.ArchitekturführerTaiwan.Berlin:DOMPublishers,2012.
Meyer,Ulf.ArchitecturalGuideTaiwan.Berlin:DOMPublishers,2012.
http://www.fu-chaoching.idv.tw/main.htm
https://archlee.tian.yam.com/posts?page=1
http://www.e-tribe.org.tw/kungdavane/DesktopDefault.aspx?tabId=100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25121410/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10&TypeID=24&SubTypeID=0&RaceID=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25122405/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10&TypeID=24&SubTypeID=2&RaceID=12
閱論編亞洲各國家和地區建築聯合國會員國
阿富汗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巴林
孟加拉
不丹
汶萊
柬埔寨
中華人民共和國
賽普勒斯
埃及
喬治亞
印度
印尼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約旦
哈薩克
北韓
南韓
科威特
吉爾吉斯
寮國
黎巴嫩
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
蒙古國
緬甸
尼泊爾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達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塔吉克
泰國
東帝汶
土耳其
土庫曼
阿聯
烏茲別克
越南
葉門
聯合國觀察員
巴勒斯坦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北賽普勒斯
南奧塞提亞
中華民國(臺灣)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阿克羅蒂里和澤凱利亞
英屬印度洋領地
聖誕島
科科斯(基林)群島
香港
澳門
閱論編臺灣社會運動
人權運動↗(勞工運動↗·原住民族運動↗·農民運動↗·性別平等運動↗)
政治運動↗·司法改革運動↗·媒體改革運動↗·環境運動↗·文化保存運動↗·學生運動↗·食品安全運動↗·體育改革運動↗
建築/古蹟開發爭議樂生療養院 ·文萌樓 ·土城普安堂 ·三井倉庫 ·新北投車站重建選址爭議 ·新莊郡役所列表臺灣文化資產遭破壞列表·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音樂新臺語歌運動語言台灣語言保護·還我母語運動·還我客家話運動·原住民族語運動行政機關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各地方政府文化局相關規範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文化資產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建築&oldid=68684421」
分類:台灣建築台灣傳統民居台灣建築物建築風格建築史隱藏分類: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連結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CS1英語來源(en)CS1英國英語來源(en-gb)CS1德語來源(de)自2016年3月維基百科來源清理CS1日語來源(ja)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日本殖民統治以後的建築
)日治時期的建築依功能區分
- 2高雄市日治時期建築列表 - Wikiwand
此列表列出台灣高雄市日治時期的建築。
- 3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建築 - 维基百科
本分类有以下10个子分类,共有10个子分类。 交. 台灣日治時期交通建築 (2个分类, 85个页面) ...
- 4找尋歷史! 全台灣日式建築看這裡就知道 - 自由時報
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建築有多少呢?日本一級建築士渡邉義孝邀請台灣友人與網友,在谷歌(Google)地圖製作日式建築MAP,地圖中蒐羅近千處的全台各地的日 ...
- 5臺灣日治時期之建築樣式與發展源由概述@ 在城闕兮 - 隨意窩
1.兩大系統: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可區分為兩個重要的系統,第一是由西方人所主導的,如教會、領事館、學校及洋行等;第二為日人所移植的西方式樣建築。由西方人所主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