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 社會自我 - 空境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3、個體無法成功的降低自我差距,會逃離自我覺察。
(二)自我聚焦的人: 1、私我意識:個體能夠內省和時時注意自我的內在狀態。
空境界
跳到主文
無限生命的流轉!!需要社工、前端相關資料的人,可以到右邊找找。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y14Thu200920:08
Ch.3社會自我
Ch.3社會自我
壹、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個體對自己所有個人特性想法的總和。
※自我基模:人們對自己所持的看法,可以引導與自我有關訊息的處理
一、自我概念的開始:
1、將自己視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能力是自我概念發展的第一個步驟,第二個步驟則牽涉到社會因素。
2、鏡中自我:他人可以作為個體如何看待自己的一面鏡子。
二、內省:
1、自我知識源自內省,個體往內檢視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2、情緒預測:預測人們對未來情緒事件將如何感受的歷程。
3、耐久性偏差:人們往往高估自己情緒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性。
4、預測耐久性偏差的原因:
(1)當面臨負向生活事件,人們並未完全認識到心理因應機制所能給予我們的
緩衝支持,人們具彈性。
(2)我們內省未來事件對自己的情緒影響時,太過專注於在特殊事件上,以致
忽略考慮其他生活經驗的影響。
三、知覺自己的行為:
※自我知覺理論:當內在線索難以解釋時,人們往往會藉由觀察自己的行為來解
釋自我。
※當人們被誘導做某件事時,以及當他們不確定自己的感受時,他們會以和行為一致的方式看待自己。
(一)情緒的自我知覺:
1、臉部回饋假說:改變臉部表情,就能使個體情緒產生對應的改變。
2、身體姿勢等其他的表達行為也能提供人們感官的回饋,並影響人們的感受方式。
(二)動機的自我知覺:
1、內在動機:源自個人內在的因素,因為自己的興趣、挑戰或快樂而從事某一活動。
2、外在動機:源自個人外在的因素,為了某個目的或某個利益而去從事某項動時。
3、過度辯護效應:個體因活動結合酬賞或其他外在因素,而減少內在動機的傾向。
4、當人們開始從原先自己所喜歡的任務得到酬賞,有時而會對該任務失去興趣。
5、必須考量每個人對工作的不同動機傾向。
四、他人的影響:
(一)社會比較理論:
1、人們常會用讓自己有別於周遭他人的方式來描述自己,也就是說當你改變某人的社會情境,就可以改變那個人的自我描述。
2、社會比較理論:人們藉由與他人比較來評估自己的能力和意見。
3、人有正確評估自己意見和能力的驅力
4、缺乏直接的物理標準時,人會透過和他人進行比較來評量自己
5、對於自己的能力或意見不確定時,比較會和自己相似的他人來評估自己。
6、後續的研究認為Festinger低估了社會比較的重要性,也顯示:人不只是想要正確的知道自己的表現。
(二)情緒二因論:
1、情緒二因論:情緒經驗是經由兩個因素-生理激發和認知詮釋來解釋生理激發的原因。
2、人們不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態時,有時候會就由觀察他人來解釋自己的感受。
3、後續的研究有些支持情緒二因論,有些則不支持。
五、自傳式記憶:
1、要人們回憶時一般會回憶近期發生的事件,但有兩個例外:
(1)回憶高峰:較年長的人會回溯許多青少年和成人早期的個人記憶。
(2)傾向於回憶具有變遷性的最初。
2、閃光燈記憶:持久的、詳細的以及具有高度轉化性的回憶。
六、文化的觀點:
1、個人主義:獨立、自主、自我依賴。
2、集體主義:互相依賴、合作、社會和諧。
3、文化傾向可以影響我們知覺他人、評估他人,以及表現自己的方式。
貳、自尊
※自尊:自我的情感成份,包含正向、負向的自我評價。
一、自尊的需求
二、性別、種族和文化的影響
三、自我差距理論:
1、個體差異的因素:
(1)個體所經驗到的自我差距有多大。
(2)自我差距對自我的重要性。
(3)我們聚焦在自我差距的程度。
2、實際我:
(1)實際我—應該我的差距:引發罪惡、羞恥有關的情緒,極端的甚至會有與恐懼或焦慮有關的症狀。
(2)實際我—理想我的差距:引發失望、挫折、悲傷有關的情緒。
甚至有憂鬱症狀。
四、自我覺察理論:
(一)自我聚焦情境:
1、自我覺察理論:注意自我會導致人們意識到自我的差距,因而促使個體逃離自我覺察或改變行為的理論。
2、當人們注意自我時,他的行為叫符合個人或社會可以接受的想法。
3、個體無法成功的降低自我差距,會逃離自我覺察。
(二)自我聚焦的人:
1、私我意識:個體能夠內省和時時注意自我的內在狀態。
2、公我意識:個體專注於自己為一社會客體,重視如何被他人看待。
(三)自我調整限制:
1、自我控制理論:
(1)所有的自我控制努力都共用一個儲存槽。
(2)自我控制就像伸縮肌肉一樣,一旦使用就會變得疲乏與喪失力氣,並會使的再執行自我控制變得更為困難。
2、我們只能在自我調整開始疲乏前控制自己。
3、有時候越想試著去控制一個想法、感覺或行為,越無法成功。
五、自我提升的機制:
※內隱自我中心主義:自我提升的一種無意識形式。
(一)自取式認知/自利式認知:
1、人們傾向於在成功時歸功於自己,而在失敗時推卸責任。
2、大多數的人會超出現實的過於樂觀。
3、人們會將自我的個人特質連結好的結果,以支持他們美好的願景。
(二)自我設障:
1、拖延
2、自我殘缺:行為是設計用來破壞自己表現的,以為失敗提供一個替代性的藉口。
(三)利用他人的榮光:藉由和成功者的連結增加自尊。
(四)趨下型社會比較/向下比較:
1、趨下型社會比較:將自我和比自己差的人做比較的防衛性傾向。
2、是否感到快樂或是嫉妒的關鍵點,在於他人的成功是否和自己有關:
(1)他人與我們的密切性。
(2)他人表現的好壞。
(3)該表現與我們的自我定義是否有關。
六、正向錯覺具適應性嗎?
1、憂鬱或低自尊的人比適應叫好的人擁有較實際的自我觀。
2、正向錯覺可以提昇幸福感、關心他人的動機、從事有生產工作的能力。
參、自我表現:
※聚光燈效應:人們認為社會的聚光燈總是照亮在他們身上。
※自我表現:人們用來引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策略。
一、意我表現的兩個面向:
1、策略性自我表現:以特定的方式努力塑造他人對自己的形象,藉以得到影響力、權力、同情心或認同。
2、兩種普遍的策略性自我表現目標:
(1)奉承:想要與他人愉快相處以及受到他人喜愛的行為。
(2)自我抬舉:想要超越他人及讓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的行為。
3、自我實證:希望他人知覺我們就如同我們對自己的真實知覺一樣。
二、自我監控的個別差異:
1、自我監控:因應情境的自我表現擔憂,而改變行為的傾向。
2、高自我監控的人似乎擁有全套可以用運不同的自我。
3、低自我監控者屬於天生的自我實證者,他們看起來較不擔憂自己行為的適應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bingzhichen
空境界
bingzhiche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進修深造個人分類:社會心理學此分類下一篇:Ch.4知覺他人
上一篇:精神疾病精神官能症、飲食疾患、人格疾患
下一篇:Ch.4知覺他人
歷史上的今天
2009:Ch.6態度
2009:Ch.5刻板印象、偏見、歧視
2009:Ch.4知覺他人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月曆
«
三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近期文章
最新迴響
文章搜尋
文章彙整
文章彙整
2022二月(2)
2021七月(1)
2021五月(1)
2021四月(2)
2021三月(1)
2021二月(1)
2020十月(2)
2020九月(3)
2020七月(1)
2020四月(2)
2020三月(1)
2020一月(1)
2019十二月(1)
2019八月(1)
2019七月(2)
2019六月(1)
2019五月(2)
2019四月(2)
2019三月(19)
2019二月(14)
2019一月(1)
2018七月(5)
2018六月(3)
2010六月(1)
2010四月(10)
2010一月(3)
2009十一月(9)
2009十月(1)
2009五月(9)
2009四月(3)
2009三月(7)
2009一月(13)
2008十一月(2)
2008十月(1)
2008九月(1)
2008七月(1)
2008六月(11)
2008五月(4)
2008四月(6)
2008三月(15)
2008二月(1)
2008一月(5)
2007十二月(7)
2007十一月(6)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分類
Web前端(5)
React(3)環境配置設定相關(11)Vue(9)JavaScript(30)CSS(1)
Java程式設計(1)
Java程式設計基礎(1)
輔大社工(17)
團體動力學(6)社會個案工作(12)心理衛生(10)社工研究法(14)少犯觀護(6)團體工作(4)法學緒論(4)基本醫學常識(4)半集體主義(5)勞工實務問題(8)醫務社工(9)會談技巧(3)精神醫療社工(3)社會心理學(4)社會保險(3)社會福利行政(4)家族治療(7)
輔大公衛(2)
醫療社會學(1)職業病概論(9)
電視劇推薦(3)課程推薦(2)音樂推薦(2)城市尋寶(1)網劇相關(0)面試紀錄(4)未分類文章(2)
我的連結
2.5次元舞台劇
☆翼の夢★舞の城☆聯盟
論壇 隨緣居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Ch.3 社會自我 - 空境界
3、個體無法成功的降低自我差距,會逃離自我覺察。 (二)自我聚焦的人: 1、私我意識:個體能夠內省和時時注意自我的內在狀態。
- 2Internalization - 內化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這種內化歷程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一個人內在的符號。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研究,兒童的自我中心語言最初是獨語的形式,亦即獨自一個人出聲音說話,而且還伴有各種手勢 ...
- 3“自我”是什麼意思,太過自我是什麼意思? - 櫻桃知識
內在自我覺知. (private self-awareness),對應於高自我的說法,這類人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常常會誇大自己的情感反應,堅持自己的行為標準與信念, ...
- 4自我意識 - MBA智库百科
自我監督是一個人以其良心或內在的行為準則對自己的言行實行監督的過程。自我控制是主體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的掌握。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中直接作用於個體行為的 ...
- 5內心獨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內心獨白(Internal monologue) ,也稱為自我對話(Self-talk)或內在語言(Inner speech) ,是一個人的內在的聲音,在有意識時提供思想上的口頭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