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寶石介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玉家族中最為人知的成員是紅寶石和藍寶石,與鑽石及祖母綠並稱為四大寶石,可見其珍貴程度。

藍寶石英文名稱為Sapphire,一般認為源自於拉丁文saphirus 以及希臘文 ... Skiptocontent 剛玉✦Corundum 剛玉(Corundum)的摩氏硬度為9,僅次於鑽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屬於三方晶系,多色性強,在最純粹的狀態下是無色的,但無色剛玉非常罕見,大部分的剛玉包含鐵、鈦、鎂、釩、鉻等其他微量元素,不同元素相互作用便會產生不同的顏色,例如:藍色剛玉的致色元素為鐵(Fe)和鈦(Ti),而紅色及粉紅剛玉的致色元素為鉻(Cr)。

剛玉家族中最為人知的成員是紅寶石和藍寶石,與鑽石及祖母綠並稱為四大寶石,可見其珍貴程度。

藍寶石英文名稱為Sapphire,一般認為源自於拉丁文saphirus以及希臘文sappheiros,意為「藍色」。

雖然中文將Sapphire翻譯成藍寶石,但它其實是寶石級剛玉中,除了紅色的紅寶石(Ruby)之外,其它顏色剛玉的通稱,除了藍色之外,還有綠色、黃色、橙色、粉紅色、紫色、黑色、褐色等各種繽紛色彩,甚至在同一顆寶石上能同時存有多種顏色。

為了避免混淆,中文翻譯往往會把藍色以外的藍寶石稱作剛玉或彩色剛玉(FancySapphire),並在前面冠上顏色名,例如:粉紅剛玉(PinkSapphire)、黃色剛玉(YellowSapphire)等。

↑回到頁面頂端↑ 紅寶石✦Ruby 紅寶石(Ruby)是剛玉的一種,摩氏硬度為9,僅次於鑽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屬於三方晶系,致色元素來自鉻(Cr),鉻含量越高就越紅。

鉻也是引起紅色螢光的重要元素,能夠使得紅色更為鮮豔—螢光是某些寶石在紫外線、X光或鐳射等照射下暫時發出的可見光。

紅寶石的主要產地有緬甸、泰國、柬埔寨、斯里蘭卡、越南、澳大利亞、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等。

當前市場上常見的紅寶石主要來自三種類型的礦床:經典的大理岩型紅寶石礦區,如緬甸的莫谷;蘊藏於玄武岩的紅寶石礦區,如泰國與柬埔寨的邊界地區;以及母岩為角閃岩的新興紅寶石礦區,如莫三比克。

各個礦區的紅寶石形成於不同的地質環境,因而擁有獨特的產地特徵,這也成為判斷紅寶石的產地依據。

有些紅寶石產生於原岩轉變而成的變質岩中,如閃石、大理石,其中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因熱量和壓力作用所形成的變質岩。

有些紅寶石是被火成岩轉移到地表,如由熔岩冷卻固化所形成的玄武岩。

來自緬甸、喜馬拉雅山以及越南北部最知名的紅寶石,通常發現於大理石中,這類型紅寶石礦床不規則地分佈於大理石層內,含有大量的鉻,幾乎不含鐵,且往往具有非常強的紅色螢光,因此呈現鮮豔的紅色,一直以來最受人們青睞。

蘊含於玄武岩中的紅寶石則含有較高的鐵元素,而較高的鐵含量會掩蓋紅色螢光,因此這類型紅寶石的顏色顯得較為黯淡。

TheserubycrystalsintertwinedwiththeirmatrixrivalthebeautyoffinishedgemsfromMogok.Photo:RobertWeldon/GIA.Courtesy:BillandJeanneLarson. 產自莫谷與母岩緊密相連的高品質紅寶石晶體。

被譽為最美的頂級「鴿血紅」(pigeon-bloodred)紅寶石,來自於緬甸的莫谷地區(Mogok)。

莫谷擁有大量的風化大理石,自十五世紀以來就是重要的寶石產地。

優質的莫谷紅寶石帶有強烈的紅色螢光反應,且內含豐富的色散強的金紅石包裹體,入射光線在髮絲狀或針狀的金紅石之間折射,最後射散至寶石表面,造就此區域紅寶石呈現濃烈明亮的鮮紅色。

世界各大寶石鑑定機構各自有對於「鴿血紅」的評等機制,主要根據紅寶石的鉻含量,以及色相、飽和度、透明度等指數,以極為嚴格的標準比對訂定。

瑞士三大寶石實驗室之一,GRS實驗室(GemResearchSwisslabAG),將色澤濃度屬「艷紅」等級(VividRed)的紅寶石稱作「GRS型鴿血紅」,其紅色鮮艷、飽和度高、折射色少(例如不會偏褐或橘色),在紫外光線下呈現中至強度的螢光反應。

瑞士Gübelin寶石鑑定所(GübelinGemLab)的先驅,寶石權威EduardJosefGübelin博士,形容所謂的「鴿血紅」紅寶石必須為純紅帶一點點紫色調的色相,具高透明度,沒有肉眼可見的不透明或深色內含物,僅允許極微小的裂縫,色彩均勻柔和且明暗適中,宛如烈焰悶燃般的顏色,是一種高飽和度的胭脂紅,僅有極少數的紅寶石符合以上標準。

經過幾世紀以來的挖掘,莫谷面臨礦產枯竭、礦場關閉的窘境,產量急遽減少。

1990年代,位於莫谷東南方向約200公里的孟蘇(MongHsu)發現大量礦床,成為緬甸另一個重要的紅寶產地。

莫谷和孟蘇礦場的紅寶石皆蘊藏在大理石中,不過如今,產自這些礦區的紅寶石通常經過熱處理以改善其顏色。

This8.62caratcushion-shapedrubyrealizedapriceof$425,000percaratatChristie’sinSt.MoritzonFebruary15,2009.Itwastermedthedesired“pigeon’sblood”redusedforhighlysoughtrubiesfromMyanmar.PhotocourtesyofChristie’s. 這顆產自緬甸8.62克拉的枕型切工紅寶石,擁有廣受人們追捧的頂級鴿血紅色,以每克拉42.5萬美元的價格,於2009年2月15日在聖莫里茨的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在當時創下了紅寶石售價的紀錄。

The15.04ct.CrimsonFlame,anexceptionallyrareBurmesepigeon’sbloodruby,isthehighestpriceeverpaidpercaratatauctionforaruby:$1.2millionpercarat.TheinclusionsfoundbymicroscopicinspectionrepresentthehallmarksofclassicalrubyminesintheMogokvalleyinBurma.PhotocourtesyofChristie’s. 這顆產自緬甸莫谷極為罕見的鴿血紅寶石—15.04克拉的「血焰」(CrimsonFlame),創下了紅寶石拍賣史上最高的克拉單價:每克拉120萬美元,於2015年12月1日在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以1800萬美元售出。

在新興開發的紅寶石產地中,近來最受矚目的便是莫三比克紅寶石。

莫三比克於16世紀殖民時期發現紅寶石,但直到殖民結束(1505-1975),此地礦區並未進行真正的商業開採。

2008至2009年,尼亞薩省(ProvínciadeNiassa)和德爾加多角省(ProvínciadeCaboDelgado)相繼發現全新的紅寶石礦床,無疑為日益枯竭的紅寶石礦產注入活水,寶石業才開始關注這些位於非洲大陸的新興礦區。

2011年,莫三比克國有企業Mwiriti與英國跨國公司Gemfields(紅寶石、祖母綠、紫水晶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此地的礦業自此邁入新紀元。

如今,德爾加多角省的蒙特普埃茲礦區(Montepuez)已然成為紅寶石的重要產地之一,出產媲美緬甸紅寶的優質紅寶石。

自2012年起,GRS實驗室開始給予具備優異條件的莫三比克紅寶石「鴿血紅」評價,也因此莫三比克紅寶成為收藏家另一項新選擇。

Thisfine4.04caratrubycamefromMozambique,thepre-eminentsourceofcommercialandfinerubies.Photo:RobertWeldon/GIA.Courtesy:EvanCaplan,GemFields. 這顆精美的4.04克拉紅寶石產自莫三比克。

紅寶石的優化處理 市面上大多數的紅寶石都經過熱處理(HeatTreatment),利用高溫激發出寶石本身內含的致色元素,以此改善寶石的色彩和凈度,俗稱「一度燒」。

這種加熱技術於幾世紀前便出現,藉以去除紫色,凸顯更純正的紅色,並去除使得寶石色調變淺或變渾濁的絲狀內含物(分針狀包裹體),增加透明度。

珠寶業普遍接受使用熱處理優化天然紅寶的顏色,因為熱處理的結果穩定持久,一般仍被認定為天然寶石範疇。

但並非指經過熱處理的寶石價位可以比照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寶石,在相同等級的前提之下,未經優化處理的價格當然更高。

單純的熱處理在國際上廣為接受,另外還有加色、人工填補等注入添加物的處理方式,這些則不被界定為天然寶石範圍。

擴散處理(DiffusionTreatment)俗稱「二度燒」,簡單來說就是高溫加色處理,大致的過程為將剛玉塗上內含致色元素的化學原料,置於高溫加熱裝置下,讓色素慢慢滲入剛玉表層。

裂隙充填(FractureFilling)是指將充填物注入到延伸至表面的裂縫中,使裂縫變得不那麼明顯,進而改善寶石外觀,常見填充物包括玻璃、樹脂、油料等。

天生麗質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無燒紅寶石相當稀有、價格不斐,是收藏家眼中的極品。

採購高價位紅寶石,最重要的是釐清事實,最好有鑑定證書輔助,並根據個人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

Source: GIA–RUBY GIA–JulyBirthstone GIA–Mozambique:ARubyDiscoveryforthe21stCentury GemResearchSwisslabAG–GRS-TYPE“PIGEON’SBLOOD”RUBY GübelinGemLab–GubelinNewsletter#41,December17,2013 ↑回到頁面頂端↑ 藍寶石✦Sapphire 藍寶石(Sapphire)是剛玉的一種,摩氏硬度為9,僅次於鑽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屬於三方晶系,二色性強,因含有鐵(Fe)和鈦(Ti)等微量元素,而呈現藍、天藍、淡藍等顏色,其中以濃而不黑的矢車菊藍色(cornflowerblue)和皇家藍色(royalblue)最受青睞。

藍寶石的主要產地有緬甸、斯里蘭卡、泰國、非洲馬達加斯加、印度喀什米爾、澳大利亞、中國等。

每個礦區不同的地質與氣候等環境因素,會對礦石最後的樣貌造成細微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同的外觀顏色和內部特徵,這也是專家鑑定寶石產地時的依據。

產自印度與巴基斯坦邊界喀什米爾地區(Kashmir)的「矢車菊藍寶石」被譽為藍寶石中的極品,與莫谷的紅寶石以及哥倫比亞的祖母綠齊名。

喀什米爾藍寶石獨有的內含物特徵,包含乳白色的霧狀包裹體,使其呈現絲絨般質感,其朦朧中微帶紫的靛藍色,明度大且色彩濃艷,被寶石愛好者稱為「藍色的絲絨」(bluevelvet)。

喀什米爾藍寶石礦區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西北端,海拔5000多米,終年低溫嚴寒雲霧籠罩,1880年前後首次發現礦床,於十年間幾乎挖掘殆盡,1889–1905年官方開採宣告結束,之後雖有零星的私人開採活動,但產量和質量皆大不如前,基本上呈現停產狀態。

目前市場上所見的優質喀什米爾藍寶石,大多經過多手流轉,且上等物件通常只能在拍賣會上看見。

Source:Chapter12ofRuby&SapphirebyRichardHughes 3.08ct.blueKashmirsapphire.Unheated,cushion,antiquemixedcut.CourtesyofEdwardBoehm,RareSource. 顏色深沉、濃郁、如天鵝絨一般的喀什米爾藍寶石。

The62.02ctRockefellerSapphire.CourtesyofChristie’sImagesLtd.2015. 著名的洛克菲勒藍寶石,是一顆62.02克拉來自緬甸的矩形階梯式切磨藍寶石。

1934年,由金融家、慈善家JohnD.Rockefeller,Jr.從印度王公手中購入,經歷了多次切磨與重新鑲嵌。

這顆藍寶石最初鑲嵌在一枚胸針上,後來鑲嵌在一枚有著兩顆三角形明亮式切磨鑽石副石的戒指上。

藍寶石的優化處理 藍寶石通常與紅寶石礦床同時出現,但產量比紅寶石低得多。

市面上大多數的藍寶石都經過熱處理(HeatTreatment),也就是坊間所說的「一度燒」,利用高溫使寶石內部產生些微的物理和化學變化,激發寶石本身內含的致色元素—鐵和鈦,藉此改善色彩和凈度、消除內部包體、或加強表面的星光效應等。

例如:斯里蘭卡無色或乳白色的牛奶石剛玉(Geuda),可以經熱處理變成深邃的藍色。

這種加熱技術於數世紀前便出現,其結果穩定持久,因而獲得寶石業的普遍接受,一般仍被認定為天然寶石範疇,但在鑑定書上須揭示。

經過熱處理的寶石價位並不能比照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寶石,在相同等級的前提之下,未經優化處理的價格當然更勝一籌。

單純的熱處理在國際上廣為接受,但加色、人工填補等注入添加物的處理方式,則不被界定為天然寶石範圍。

擴散處理(DiffusionTreatment)俗稱「二度燒」,簡單來說就是高溫加色處理,大致的過程是在剛玉表面塗上內含致色元素的化學原料,置於高溫加熱裝置下,讓色素慢慢滲入剛玉表層。

裂隙充填(FractureFilling)是指將充填物注入到延伸至表面的裂縫中,使裂縫變得不那麼明顯,進而改善寶石外觀,常見填充物包括玻璃、樹脂、油料等,在某些情況下還會使用有色填料。

Source: GIA–SAPPHIRE GIA–SeptemberBirthstone ↑回到頁面頂端↑ 祖母綠✦Emerald 祖母綠(Emerald)是綠柱石家族中名氣最為響亮的成員,呈現藍綠色至綠色,摩氏硬度7.5–8。

綠柱石(Beryl)源自於希臘語beryllos,意為「海水般的藍綠色」,為六方晶系,具玻璃光澤,純淨的狀態下為無色甚至透明的,但大多數的綠柱石因含微量元素而呈現不同色彩,例如:含鉻或釩元素的呈現綠色,含鐵元素的呈現淺藍色或黃色,含錳元素的呈現粉紅色等等。

其中,藍色的綠柱石稱作海藍寶石(Aquamarine),粉色的綠柱石為摩根石(Morganite)。

從埃及法老到印加帝王,祖母綠一直深深吸引著皇室成員。

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Cleopatra)鍾情於祖母綠,並將其作為王室珠寶,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祖母綠產地來源之一便是克麗奧佩特拉礦場,位於紅海旁的JebelSikait與JebelZahara地區。

傳奇的安第斯王冠(CrownoftheAndes)由黃金和祖母綠所打造,高約34公分,重達2.17公斤,其上鑲嵌450顆祖母綠,包括一顆從最後一任印加帝國國王阿塔胡爾帕(Atahuapa)手中所取得重達45克拉的方形祖母綠,是16世紀時由西班牙人在南美殖民地留下的迷人文物,歷經幾世紀的流轉,於2015年12月起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關於王冠的製作和來源眾說紛紜,1995年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委託珠寶專家鑑定,提出這頂王冠是由好幾個可拆解的部件組合而成,此外,這頂王冠的上方十字架、下方底座、以及中間拱型部件,分別於16、17、18世紀時完成。

15世紀末起,西班牙人登陸南美洲,同時帶來肆虐這片土地的天花病毒,唯獨位於今日哥倫比亞南部的印加古城Popayan始終未受感染。

古城擁有豐富的祖母綠和黃金礦藏,信眾們為了感謝聖母瑪利亞在天花流行期間的庇佑,由Popayan的天主教主教提議,集資打造這頂充滿生命禮讚的王冠,作為獻給Popayan大教堂聖母大雕像的禮物,相傳於1590年間由多位西班牙金匠參與設計和製作,充分展現當時精湛的工藝。

CrownoftheVirginoftheImmaculateConception,knownastheCrownoftheAndes.Photocourtesyof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安第斯王冠,目前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顏色 寶石界普遍認為顏色是決定祖母綠價值的首要因素,千百年來,祖母綠憑藉其明豔的翠綠色而享有「綠色寶石之王」美譽。

美國寶石學院GIA評價高品質祖母綠的成色為:藍綠色至純綠色,擁有強烈或鮮豔的色彩飽和度,色調中等不過暗。

影響祖母綠顏色的微量元素包括鉻(Cr)、釩(V)和鐵(Fe),其中鉻或釩含量越高,綠色便越加濃郁,鐵含量越高,則呈現更藍的綠色。

寶石學家、寶石鑒定所、及大多數有色寶石交易商認為,顏色「過淡」的綠色綠柱石不能稱之為祖母綠,色彩過黃或過藍的綠色綠柱石也不能被稱為祖母綠。

但祖母綠和價格相對較低的綠色綠柱石之間的差異與定義,仍存有爭議,各寶石鑒定機構亦有不同的評定標準。

淨度 絕大多數的祖母綠含有肉眼可見的內含物(visibleinclusions),這些與生俱來的內含物經常被描述成苔蘚狀(mossy)或如同花園般(garden-like),也因此被稱為寶石花園。

對彩色寶石而言,透明度和淨度有密切關聯,雖說業內普遍接受頂級祖母綠含有肉眼可見的內含物,但若內含物的分布和數量降低了寶石的亮度或透明度,便將連帶降低其價值。

沒有肉眼可見內含物的祖母綠極為罕見且珍貴,可以說最高價值的祖母綠為:極度透明、色澤均勻、且無肉眼可見色域。

切工 寶石切割師選擇切割方案時,必須考慮原石的顏色、堅固性和內含物,以及有色寶石的多向色性及色域,錯誤的切割方式可能導致重量損失,或無法突顯色彩的優點,讓原本價值連城的寶石大打折扣。

祖母綠晶體性脆易裂的特點帶給切割巨大的挑戰,首先,幾乎所有的祖母綠都擁有可見或隱藏的裂縫(fracture),因此切割師必須透過精密的計算及設計來決定切割的方式,儘量降低這些裂縫對寶石成品的影響。

這些固有的裂隙也使得祖母綠比剛玉類寶石更易碎,容易在切割、拋光和鑲嵌過程中損壞,甚至於日常佩戴時若太過粗心大意也會導致損壞。

由於顏色是決定祖母綠價值的首要因素,切割師可經由調整切割比例和刻面數量來影響色彩,藉以彰顯寶石的色調、色相和飽和度。

例如:顏色較淺的寶石,可採用深切工、小桌面、少刻面來加深其顏色;反之,顏色較深的寶石,則可採用淺切工、大桌面、多刻面來減淡其顏色。

此外,大部分的祖母綠晶體擁有藍綠色至黃綠色二色性,有經驗的切割師會透過控制及調整切磨方向,讓最後成品呈現出更多較受歡迎的藍綠色。

Provenance,alongwithalackofinclusions,helpedthe18.04ctRockefellerEmeraldachievearecordper-caratpriceof$305,000atChristie’sNewYorkauctionin20June2017.PhotocourtesyofChristie’s.這枚由RaymondYard所設計的戒指,主石為18.04克拉的八角形階梯式切割的「洛克菲勒祖母綠」(RockefellerEmerald),刷新祖母綠的歷史克拉單價,於2017年6月20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551.15萬美金成交,每克拉單價高達30.55萬美金。

產地 目前祖母綠的主要產區為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巴西,以及非洲的尚比亞;次要產區包含非洲的塔尚尼亞、辛巴威、南非,以及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澳洲、俄羅斯等等。

儘管每個礦區都能出產品質優異的祖母綠,但傳統上仍認為最優質的祖母綠產於哥倫比亞,其重要的礦區包含穆佐(Muzo)、契沃爾(Chivor)、科斯凱茨(Coscuez)、和拉皮塔(LaPita)。

產自哥倫比亞的祖母綠帶有獨特的三相內含物(Three-phaseinclusions),由固態的岩鹽晶體、液體和氣泡所組成,是專家鑑定產地的重要依據。

由於祖母綠的價值通常取決於顏色和產地,對兩顆在各方面指標接近的祖母綠而言,最終決定其價值差異的可能便是產地。

This38caratclusterofemeraldcrystalsoriginatedfromColombia’sMuzoMine.Photo:RobertWeldon/GIA.Courtesy:IsmaelDaoud.這顆38克拉的祖母綠晶簇產自哥倫比亞的穆佐礦區。

AsamplingoftheroughemeraldsobtainedforGIA’scountry-of-originreferencecollection.Thesesamples,rangingfrom0.445to6.397ct,camefromCoscuez.PhotocourtesyofGIA.來自哥倫比亞科斯凱茨礦區的祖母綠晶體,是GIA為鑑別產地來源的樣石收藏。

祖母綠的顏色有時與礦場位置相關,一般說法是,哥倫比亞的祖母綠擁有偏暖色調、飽和度較高的純綠色,巴西的祖母綠通常顏色較淺且帶有微黃副色,而尚比亞出產的祖母綠則為較暗、偏冷色調的藍綠色。

但實際上,不同產地的祖母綠也可能擁有相同外觀,產地鑑定往往是一大挑戰且多所爭議。

GIA自2006年起開始在祖母綠鑑定報告書(EmeraldIdentificationReports)上加入產地判定,此服務最初著重於區別哥倫比亞祖母綠。

GIA表示祖母綠本身的品質是決定其市場價值最重要的因素,並堅信寶石的品質將永遠為其鑑定的首要重點,但他們也認可市場上認為祖母綠的產地資訊會增加其價值。

因此,當一顆祖母綠的某些特性或特徵足以判定其產地來源,GIA會在該祖母綠的報告書上標出。

瑞士GRS實驗室(GemResearchSwisslabAG)於2015年宣佈,只要色澤濃度達到「艷綠」等級(VividGreen)的哥倫比亞祖母綠,無論產於哥倫比亞哪個礦區,都可以被評為「GRS型穆佐綠」(MuzoGreen)。

亦即,在GRS的認證下,具有頂級色澤的哥倫比亞祖母綠被評價為「穆佐綠」,但這並不代表獲得此評價的祖母綠皆產自哥倫比亞的穆佐礦區,而是指寶石顏色的色相、飽和度、和明度達到一定的標準。

這種將產地概念帶入評色標準的評鑑方式,無疑受到銷售市場的歡迎,卻也增加消費者被誤導的可能性。

祖母綠的優化處理 Inearly2000,theGIALaboratorybeganofferingaclassificationserviceforemeraldclaritytreatments.Thereportdescribesthelevelofclarityenhancementasminor,moderate,orsignificant.TheGIALaboratoryemphasizesthatitusestheclassificationsystemonlytoevaluatetheleveloftreatment,andnottoofferanoverallclaritygradeforthestone.PhotocourtesyofGIA.GIA針對祖母綠淨度優化處理提供分類服務,將處理的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顯著,上圖為處理前後的對照。

天然祖母綠多半有許多裂隙,傳統的浸油處理(OilTreatment)是業界普遍採用且廣為接受的淨度優化方式,但灌膠處理(環氧樹脂充填)甚至加入染劑,則不被接受。

GIA在祖母綠的鑑定書上幾乎都會加上這段文字說明「Duetotheirgrowthconditionsinnatureandrecoverymethods,mostemeraldscontainsurfacereachingfeatures.Forthisreason,clarityenhancementisacommontradepractice」,由此可見祖母綠浸油的普遍性。

GIA在2000年開始提供祖母綠淨度處理分類服務,將淨度優化處理的程度分為無(None)、輕度(F1Minor)、中度(F2Moderate)、顯著(F3Significant),並強調分類的目的僅在於評價優化處理的程度,而非為寶石的整體淨度分級。

GRS對祖母綠的處理是以縮寫CE(O)—ClarityEnhancement(Oil)來表示,浸油程度以1到6代表從無至明顯的程度。

不過,GRS也說明,評鑑為1(non-enhancedclarityfeaturespresent),僅能表示檢驗該祖母綠時沒有發現油的痕跡,不排除曾經浸油但油已乾涸的可能性。

總之,各大實驗室皆有其評量標準,檢視證書時應進一步留意其備註說明。

Source: Wikipedia–CrownoftheAndes GIA–EMERALD GIA–MayBirthstone GIA–ClassifyingEmeraldClarityEnhancementattheGIAGemTradeLaboratory GRS–UpdateofGRStype“Muzogreen”emeraldreportpolicy GRS–EnhancementDisclosure 寶石處理:隱藏在鑑定書裡面的秘密 ↑回到頁面頂端↑ 沙弗萊石✦Tsavorite 相較於其他動輒擁有千百年歷史的寶石,1967年才由地質學家CampbellBridges所發現沙弗萊石(Tsavorite)可謂是新興寶石。

美國珠寶商Tiffany&Co.於1974年替這款寶石展開行銷活動,將其命名為Tsavorite,代表它的出生地—肯亞沙弗國家公園(TsavoEastNationalPark),在當地的語言即是「隨我來」的意思。

沙弗萊石的化學名稱是鉻釩鈣鋁榴石,又稱為綠色鈣鋁榴石(GreenGrossular-Garnet),屬於石榴石家族,無多色性,因含有微量的鉻(Cr)和釩(V)元素,而呈現由淺至深、不同層次的綠色調,包含黃綠、亮綠、藍綠、深綠色等,以嬌豔的翠綠色最受歡迎。

沙弗萊石的摩氏硬度為7–7.5,具有1.74的高折射率(高亮度),整體而言雜質少(高淨度),色彩濃豔明亮(高飽和度),乍看下彷如祖母綠,卻比祖母綠擁有更高的淨度與更合宜的價格,使其成為珠寶設計界的新寵兒。

Source: IGS–TsavoriteGarnetValue,Price,andJewelryInformation Wikipedia–Tsavorite ↑回到頁面頂端↑ 金綠玉貓眼石✦Cat’s-EyeChrysoberyl 金綠玉又稱為金綠寶石(Chrysoberyl),源於希臘語的Chrysos(金)和Beryuos(綠寶石),意思是「金色的綠寶石」,化學成分為鈹鋁氧化物(BeAl2O4),摩式硬度8.5,硬度僅次於鑽石和剛玉,目前最大的產地為巴西和斯里蘭卡。

金綠寶石具有三色性(trichroic),顏色為黃到綠色,大多呈現蜜黃色、黃綠色或褐黃色,一般為透明至半透明,其中具有貓眼效應的稱為「貓眼石」,具有變色效應的稱為「亞歷山大變石」,同時擁有變色和貓眼效應的稱為「亞歷山大變色貓眼石」。

如果金綠玉的晶體中含有大量細長且平行的金紅石針狀物,便會導致「貓眼現象」(Chatoyancy/Cat’s-EyeEffect),經過加工打磨成弧面形後,在光線照射下,其弧面上便會出現一條明亮並具遊動性的光帶。

這是因為光線穿過金紅石包裹體時,產生集中反射現象,此光帶隨著光源或寶石的轉動而靈活移動,猶如貓咪靈動的眼睛一樣。

而當光線非垂直照射眼線時,會發現寶石向光的一面呈現本體色,而另一面則呈現乳白色。

常見的貓眼石顏色有黃綠、褐綠、黃褐、蜜黃色等,一般認為蜜黃色為最佳。

優質的貓眼石眼線位於寶石正中央,靈活明亮、平直完整。

在前兩者條件都滿足之下,寶石克拉重量越大,價值自然越高。

貓眼效應在許多寶石內都存在著,但是能被直接稱為「貓眼石」的寶石,僅有金綠玉貓眼。

其他具貓眼現象的寶石在定名時,則必須加上材質,例如:碧璽貓眼、石英貓眼、月光石貓眼等等。

市場上也有由玻璃纖維所製成的人造合成貓眼石,能製作出黃色、綠色、藍色和紅色等各種顏色,在流行飾品中被廣泛運用。

Thisdistinctive9.57ctcat’s-eyechrysoberylcabochonisfromSriLanka.PhotobyRobertWeldon/GIA,courtesyGem&MineralDepartment,NaturalHistoryMuseumofLosAngelesCounty.這顆9.57克拉的金綠玉貓眼石產於斯里蘭卡,為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藏品。

Source: Gem-A–UnderstandingtheCat’sEyeEffectinGemstones GIA–ChrysoberylandAlexandritefromPegmatiteDistrictsMinasGeraisBrazil IGI–Phenomenalcat’s-eyeandcolor-changechrysoberyl Wikipedia–Chrysoberyl ↑回到頁面頂端↑ 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 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是一種稀有的金綠玉寶石,又稱為亞歷山大石或變石,在太陽光或日光燈/螢光燈(fluorescentlight)下呈現鮮綠至藍綠色,而在燭光或鎢絲燈/白熾燈(incandescentlight)下則呈現褐色、紅色、或紫紅色。

這種奇妙的顏色變化源自於礦物在不同光源下會選擇性的吸收光譜,因此被形容為「白天的祖母綠,夜晚的紅寶石」。

亞歷山大變石十分稀有,大尺寸的更加罕見,經切磨過後通常不到一克拉,是金綠玉家族中最為嬌貴的寶石。

Attractivealexandritesusedinjewelryareusuallyunderacarat.Thisstoneisa0.65-carattriangular-shaped.CourtesyofGIA.用於製作珠寶的優質亞歷山大變石通常為一克拉以下。

上圖為一顆重0.65克拉的三角形寶石。

起源 1830年,在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第一次發現了大量的亞歷山大變石礦床,是由芬蘭礦物學家尼爾斯·古斯塔夫·諾登斯基爾德(NilsGustafNordenskiöld,1792–1866)在檢查一塊新發現的礦物時所發現。

諾登斯基爾德最早將其視作祖母綠,但當晚於燭光下檢視時,卻驚奇發現寶石的顏色居然轉變成紅色,不久之後,他確認這個寶石為金綠玉品種。

首次被挖掘的變石擁有絕佳的品質,呈現鮮豔的色調和驚人的色彩變化,之後更以年輕的王儲–亞歷山大二世的名字命名,引起俄羅斯全國關注,因為它的紅色和綠色像極了俄羅斯帝國國旗的顏色。

AlexanderII(born1818,reign1855–1881)wasstillayoungsterin1830,whenanever-before-seencolor-changegemwasdiscoveredintheUralMountainsofRussia.CourtesyofCorbis.當這個會變色的寶石於1830年第一次在烏拉爾山脈被發現時,後來繼任為俄羅斯帝國沙皇的亞歷山大二世(誕生於1818年,在位1855–1881年)還相當年輕。

顏色、淨度、切工 一般認定完美的亞歷山大變石在日光下呈現藍綠色,在鎢絲光下則轉變為紫紅色,擁有中度至強烈的色彩飽和度,此亦為烏拉爾山亞歷山大變石的典型特徵。

亞歷山大變石通常具備內含物,因此擁有良好的淨度將提升寶石的價值,也就是說,高淨度、色彩濃豔、具強烈變色現象的亞歷山大石最為上乘。

不過,當其內含物為大量的平行針狀金紅石包裹體,便會形成罕見的貓眼現象,稱為「亞歷山大變色貓眼石」或「貓眼變石」。

由於同時擁有變色和貓眼現象的金綠寶石數量稀少,可說是相當珍貴,價值不斐。

亞歷山大變石具備強烈的多向色性(pleochroism),從不同的方向觀看會呈現不同的顏色,通常為綠色、橙色、紫紅色等三種顏色。

不過,亞歷山大變石強烈的顏色變化並非因為其多向色性,而是由其吸收光的特殊過程而致。

變石的多向色性對切磨師是一大挑戰。

當切磨變石時,切磨師必須先將寶石定向,確認從寶石冠面(桌面)可顯示最強的顏色變化,讓切磨後的寶石正面呈現紫紅色以及多向色性的綠色。

更困難的是切磨貓眼變石,必須同時兼顧寶石的貓眼和變色特性,大大考驗切磨師的功力。

Thisalexandritecabochonappearsbrownishgreeninfluorescentlight(left)andbrownishpurpleinincandescentlight(right).Thecabochonshowschatoyancyunderbothformsofilluminationduetolightreflectionfromtheshallowplaneofdensefineparallelneedles.PhotosbyShunsukeNagai.CourtesyofGIA.照片中的亞歷山大貓眼石,在日光燈下呈現綠褐色,在鎢絲燈下呈現紫褐色。

Acat’seyealexandriteappearinggreenindaylightandpurple-redunderincandescentlight.ImagesbyCharlieBexfield,Gem-A.照片中的亞歷山大貓眼石,在日光下呈現綠色,在鎢絲燈下呈現紫紅色。

Thisrare20.70caratcat’seyealexandriteringrealizedapriceofHKD3,607,500atChristie’sinHongKongon28November2007.ItisanaturalchrysoberylfromSriLanka,displayingadistinctcolor-changefrombluish-greenindaylighttopurpleinincandescentlight,combinedwithawell-centeredandpronouncedchatoyancy.CourtesyofChristie’s.這枚主石為20.70克拉亞歷山大變色貓眼石的戒指,於2007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以360萬港幣售出。

綜合瑞士Gübelin和GRS實驗室的鑑定結果,這是產自斯里蘭卡的天然金綠寶石,在日光下呈現藍綠色,在鎢絲燈下則呈現紫色,擁有明顯的顏色變化以及清晰且置中的貓眼眼線。

產地 最先於1830年發現亞歷山大變石的俄羅斯烏拉爾山礦床,在二十世紀初便宣告衰竭,現今大部分的亞歷山大變石產於巴西、斯里蘭卡、和東非。

新興的礦床出產了一些品質優良的寶石,但與十九世紀的烏拉爾山亞歷山大變石相比,仍相形失色。

產自巴西的變石,在顏色上可與俄羅斯的媲美,但產量正逐漸下降;產自斯里蘭卡的變石通常比俄羅斯的大,但顏色往往不盡理想。

WhileRussiaisthemostfamousalexandritesource,thisstonefromBrazilshowsbeautifulcolorchangefromdaylight(left)toincandescentlight(right).–©GIA&TinoHammid,courtesyMayer&Watt.雖然俄羅斯是最有名的亞歷山大變石產地,但這顆產自巴西的寶石展示了從日光(左)到鎢絲燈(右)下美麗的顏色變化。

–©美國寶石研究院GIA&TinoHammid,由Mayer&Watt友情提供。

AcyclicaltwinnedBrazilianalexandritemineralspecimen,4.13cminthelongestdimension,showsdistinctcolorchangefromgreentoredunderdaylight-equivalentlightingandincandescentillumination,respectively.TheimageontheleftwastakenunderanLEDlightsourcesimulatingdaylight-equivalentlighting,whiletheimageontherightwastakenunderanLEDlightsourcesimulatingincandescentillumination.PhotosbyKevinSchumacher;courtesyofJohnI.Koivula.這個產自巴西的亞歷山大變石輪式雙晶體,最長處為4.13公分,左圖為模擬日光的LED光源下所呈現的綠色,右圖則為模擬鎢絲燈光的LED光源下所呈現的紅色,展現出優異的變色現象。

Source: GIA–Alexandrite GIA–AlexandriteQualityFactors GIA–Cat’s-EyeAlexandritewithUniqueInclusionPattern GIA–GeographicOriginDeterminationofAlexandrite ↑回到頁面頂端↑ Sharethis:FacebookPinterestTwitterEmailLikethis:LikeLoading... SiteNavigation CustomerCare 線上訂購⋮PINKOI 客製化珠寶服務 如何測量戒圍 本地及海外運送 關於退換貨 關於產品維修 展售據點 AboutUs OURMISSION. Webelievegoldjewelrycouldbeaccessible,fashionable,andpartofeverydaywear.Itisourmissiontoprovidequalityfinejewelryataffordablepriceswhileeachpieceisthoughtfullyhandcraftedinhouse. ⋙ more OURMATERIALS. Weworkwithhighquality,enduringmaterials,frompreciousmetalstogenuinediamondsandgemstones. ⋙more CUSTOMINQUIRIES.Inadditiontoourstandardproductline,wealsooffercustomjewelryservicesandarehappytohearaboutyourdesignideas. ⋙more FollowUs FollowUs Searchfor: JoyceWuStudio Customize Signup Login Copyshortlink Reportthiscontent Managesubscriptions   LoadingComments...   WriteaComment... Email(Required) Name(Required) Website SendtoEmailAddress YourName YourEmailAddress Cancel Postwasnotsent-checkyouremailaddresses! Emailcheckfailed,pleasetryagain Sorry,yourblogcannotsharepostsbyemail. %dbloggerslikethi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