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我意像(self-image),亦作自我意象或自我映像,為心理學概念,一般用來指一個人在內在的圖像。

通常來講自我意象挺難改變的,它不僅是指能具體被他人觀察到的客觀 ... 自我意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自我意像(self-image),亦作自我意象或自我映像,為心理學概念,一般用來指一個人在內在的圖像。

通常來講自我意象挺難改變的,它不僅是指能具體被他人觀察到的客觀事物(身高,體重,頭髮顏色,性別,智商,成績等等),而且還指那人通過自身經歷或者評價他人而學到的一些事情。

對於自我意象一個簡單的定義是對於問題「你認為別人怎麼看你」的回答。

這個名詞原來是客觀的名稱,這個名詞本身並沒有牽涉到價值判斷。

目次 1概述 2自我意象的維持 3參考文獻 3.1引用 3.2來源 概述[編輯] 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經常具有一些完全客觀的資料,譬如:身高、體重、性別等。

此外還有一些較抽象的因素,例如: 我瘦嗎? 我是否超重了? 我算好看嗎? 我弱嗎? 我強壯嗎? 我聰明嗎? 我笨拙嗎? 別人認爲我比較和氣嗎? 我是好人? 我是壞人? 我是陽性? 我是陰性? 我受歡迎? 自我意象的維持[編輯] 研究證明當人們對一個來自受刻板印象影響的群體做出評價時(如希臘人有數學方面的天賦),人們得出的評價通常受到自身的自我意象影響。

取決於自我意象的好壞,如果一個人是自信或自我肯定的,他/她很可能對一個有著刻板印象的群體做出一個較為正面的評價;反之當個人的自我意象受到挑戰或威脅,人們可能會給出更多帶偏見的評價[1]。

人們通常會選擇貶低他人來保持自身的尊嚴,在自我意象維持的過程中產生刻板印象和偏見[2]。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Fein,S.,&Spencer,S.J.(1997).Prejudiceasself-imagemaintenance:Affirmingtheselfthroughderogatingother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3(1),31-44. ^Florack,A.,Scarabis,M.,&Gosejohann,S.(2005).TheEffectsofSelf-ImageThreatontheJudgmentofOut-GroupTargets.SwissJournalofPsychology64(2),87-101. 來源[編輯] Rogers,T.B.,Kuiper,N.A.,Kirker,W.S.(1977)Self-ReferenceandtheEncodingofPersonalInform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5,677-688. 這是一篇與心理學及精神疾病相關的小作品。

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閱論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自我意像&oldid=52186383」 分類:​心理學術語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全部小作品精神病和心理學小作品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Català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SuomiFrançaisעבריתMagyarՀայերենLatviešuNorskbokmålPortuguêsРусскийTagalog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