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道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三條道路(英語:Third Way),又稱新中間路線(Middle Way),是一種走在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中間的一種政治經濟理念的概稱。
它由中間派所倡導,是社會 ...
第三條道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第三位置或第三勢力。
系列條目社會民主主義
發展
人文主義
啟蒙時代
法國大革命
空想社會主義
勞工運動
1848年革命
正統馬克思主義
修正主義
改良主義
漸進主義
法蘭克福宣言
思想
代議民主制
公民自由
經濟民主
勞工權益
混合經濟
國有化
福利國家
公平貿易
環境保護
萊茵資本主義
世俗主義
社會社團主義
社會市場經濟
人民家園
種類
伯恩施坦主義
北歐模式
哥德斯堡
第三條道路
人物社會民主主義者列表(英語:Listofsocialdemocrats) ·奧巴費米·阿沃洛沃(英語:ObafemiAwolowo) ·愛德華·伯恩施坦 ·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 ·卡爾·亞爾馬·布蘭廷 ·約翰·科廷 ·伊格納齊·達申斯基 ·湯米·道格拉斯 ·比倫特·埃傑維特 ·尚·饒勒斯 ·張君勱 ·片山哲 ·斐迪南·拉薩爾 ·瑞內·勒維克 ·納爾遜·曼德拉 ·拉姆齊·麥克唐納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 ·格奧爾基·瓦連京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麥可·約瑟夫·薩瓦奇
組織
社會民主主義政黨
社會黨國際
社會黨青年國際聯盟
歐洲社會黨
青年歐洲社會黨
國際工會聯盟
北歐勞工合作委員會
政治主題
閱論編
第三條道路(英語:ThirdWay),又稱新中間路線(MiddleWay),是一種走在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中間的一種政治經濟理念的概稱[1]。
它由中間派所倡導,是社會民主主義的一個流派[1],英國工黨稱其為「現代化的社會民主主義」。
它的中心思想是既不主張純粹的自由市場,也不主張純粹的社會主義,主張在兩者之間取折衷方案。
目次
1特色
2起源
3批評
4相關條目
5參見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特色[編輯]
第三條道路不只單單是走在中間,或只是一種妥協或混合出來的東西,第三條道路的提倡者看到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互有不足之處,所以偏向某一極端也不是一件好事,第三條道路正是揉合了雙方主義的優點,互補不足而成的政治哲學。
[1]
第三條道路主要內容按照捷克經濟學家奧塔·希克總結為[1]:「人文關懷」和「經濟效率」的結合,也是「國家計劃干預」和「合作社式自主企業市場競爭」(市場經濟)的結合,是一種「混合經濟」的道路。
托尼·布萊爾在任英國首相期間(1997-2007),放鬆對各種企業的監管內容,並為了鼓勵企業創新和降低成本,工黨政府多次降低企業稅,包括對中小企業實行稅額減免等政策,大力鼓勵失業者接受各種職業培訓使和督促其重新就業,規定失業者領取社會補貼必須以「尋找工作」作為必要條件,並懲罰怠工者。
另外一方面,布萊爾政府不斷加大對交通、通訊、社會服務等基礎設施的公共投資,通過改革金融機制提高服務效率。
[2]
比爾·柯林頓在任美國總統期間(1993-2001),領導下的民主黨由於在1994年的國會選舉慘敗,失去國會兩院的控制權,由於共和黨控制國會兩院,柯林頓政府為了希望在兩院得到共和黨溫和派的支持通過法案,決定推行中間派路線,強調政府在財政上的保守、用一系列所謂「工作福利」的政策來代替舊有的「高福利」政策以及對於自由市場的維護功能。
但是同時,這些政治家避免將自身與純粹的「自由放任主義」經濟學和其他自由主義相混同。
一般認為,第三條道路不是一種意識形態,因為其不涉及到政治運動。
試圖將第三條道路政治化的努力被稱為激進中間派。
[3]
起源[編輯]
這個名稱最早於1900年代庇護十一世提出,他認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不合適,希望找到走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中間的「第三條道路」,其後不斷有人開始在這條道路上不停鑽研,但當時這個概念還是相當模糊。
1938年,英國保守黨代表麥克米倫寫了一本名為《中間路線》(TheMiddleWay)[4]的著作,其後他在1957年至1963年就任英國首相也是套用這個政治理念來管治英國。
1950年代,這種觀點被德國秩序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威廉漢姆·勒普克所發展完善為社會市場經濟。
1960年代,著名的捷克經濟學家奧塔·希克對理論化整套第三條道路作出重大的貢獻。
到了1980年代,右翼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政府和美國總統雷根政府,將經濟上緩和管制、個人主義以及全球化等理念融合進主流的左翼思想,許多政治家傾向於用「第三條道路」來形容這種新政。
而這個名稱也經常被作為新自由主義社會經濟政策的別稱。
就這樣,這個理念成為現代歐洲民主社會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
尤其對於一些歐美社會民主黨派和美國民主黨成員來說,這個理念是其核心思想。
曾任英國首相的托尼·布萊爾受到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影響,1997年英國大選,他在競選期間以「第三條道路」作出競選口號,工黨放棄過往激進的左翼路線,重新定位,結果使工黨經歷在野18年後,終於贏得了大選,重新上台,故他被視為體現「第三條道路」理念的代表。
布萊爾認為,傳統左派主打國家統治和高稅率,新右派主打個人主義和市場決定論,否定社會團結,所以他主張「第三條道路」,包涵「大膽的民營化」、「降低社會福利標準」和加大政府對公共設施的投資。
有些人卻誤以為「第三條道路」是由托尼·布萊爾提倡或創造的,其實是錯誤的。
[1]
1998年9月,德國的格哈特·施洛德所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在野16年後終於贏得了大選,和綠黨組成聯合政府。
當時歐盟15個會員國中,除了西班牙及愛爾蘭外,執政黨全部是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所領導的聯合政府。
2000年,薩帕特羅成為西班牙工人社會黨領袖後開始推行類似路線的政策,稱之為「NuevaVía」,2004年至2011年出任西班牙首相。
批評[編輯]
第三條道路也經常被評論為原有的「帶有少數社會主義性質的資本主義取代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民主主義觀念,以及社會民主黨派為了贏得選舉,放棄過去激進的左翼道路而選擇的一種手段。
不少左派的支持者認為第三條道路理論最終是以勞動階層和窮人的犧牲來換取大企業的支持,獲取利益和社會福利,甚至認為社會民主黨派的第三條道路實際上是把黨右傾化,以免讓右翼的保守派政黨可以長期取得選舉優勢。
由於社會民主黨派走第三條道路,因而在近二十年的選舉中,增加了不少中產選民的支持,但又沒有失去基層的基本支持基礎。
前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和前德國總理格哈特·施洛德等都是實行這種政策的典型中間派政治家代表。
無論在歐美或其他地區的國家,其結論都是一致的,即人民都希望有一個真正全力為人民服務,保護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府。
但是必須留意的是,這種情況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以歐洲為例,東歐企圖避開一個由政府主導的社會;西歐則試著躲避一個由市場主導的社會。
所以無論東歐或西歐彼此都在尋求一個最有活力和能力的政府,一個最可以平衡兩者,支持人民生活最大福祉的政府。
冷戰後過去二十年的經驗裡,東歐及拉丁美洲各國雖然擁有了自由思想與輿論,卻仍無法壓抑或摒棄官僚積習。
這正是「第三條道路」主要的討論問題。
相關條目[編輯]
中間派
中間偏左
中間偏右
社會民主主義
參見[編輯]
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
自由主義
社會自由主義
自由市場
福利主義
第三位置
參考文獻[編輯]
^1.01.11.21.31.4BBC中文网-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2008-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9).
^新華網-2007-06-26-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盤點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24.
^'Convergenceofpartiestothecentre-groundfostersvoterapathy''TheVibe'article
^MacMillanH(1978)TheMiddleWay,EPPublishingLtd.ISBN0-7158-1333-1
外部連結[編輯]
第三種道路-社會民主主義的復興安東尼.吉登斯著,關於本書的相關評論
第三種道路論壇(英文)
第三條道路全文(中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第四條道路--經濟危機和未來社會的治理之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第三条道路&oldid=68715541」
分類: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社會學宏觀經濟學中間主義隱藏分類: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Hrvatski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inguaFrancaNova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Vèneto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南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法規內容-臺南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第二條本自治條例之主管機關為臺南市政府;必要時,主管機關得委任所屬機關辦理。 第三條建築基地面臨計畫道路、廣場、市區道路、公路或符合第 ... 三條規定。
- 2台3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部路段[编辑] · 板橋區:華江橋→江子翠(文化路二段)→新埔站/板橋交流道( 市道106甲線 · 板橋區(第二次經過):四川路二段→湳子( 市道116號 · 土城區(第二次經過) ...
- 3蘇花古道
清朝臺灣東部第一條越嶺道路。 ... 社事件(又稱臺灣事件)後,欽差大臣沈葆楨受命來臺,積極推行「開山撫番」政策,開鑿三條道路通往後山(臺灣東部)並招撫原住民。
- 4第三條道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三條道路(英語:Third Way),又稱新中間路線(Middle Way),是一種走在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中間的一種政治經濟理念的概稱。它由中間派所倡導,是社會 ...
- 5交通位置
一般由從桃園市來的道路有三條路徑可到達: 第一條由桃園往台北縱貫路上長壽路左轉振興路,途經中央造幣廠及大埔國小。 第二條由桃園往台北的萬壽路左轉忠義路經大崗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