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資料說明:此動態圖表立基於《經濟論文叢刊》即將刊登的「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論文中資料而來。
該論文是根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報稅 ...
于如陵老師的學習歷程檔案協作的、分享的、社群的知識管理中心
WePortfolio
關於我
生活札記
生活歷程 維基知識 相簿 資源中心
登入
訂閱
訂閱此網誌
分類
統計資訊
到訪次數66600
訂閱次數2
文章總數559
今日文章0
回應總數0
今日回應0
我教的課
9601統計學一_四不動產二A9601都市經濟學_四不動產三A9601都市經濟學_四不動產三A9601營建法規_專校不動產二甲9601營建法規_專校不動產二甲9601建築學概要_專校不動產一甲9601建築學概要_專校不動產一甲 9601導生線上會談室492不動產A9401計算機概論與應用_四不動產一B9401計算機概論與應用_四不動產一A
我修的課
認識智慧財產權-不動產系
逐月回顧
2021-01(24)2020-07(21)2020-01(20)2019-06(21)2019-01(24)2018-06(24)2018-01(23)2017-06(26)2017-01(41)2016-06(27)2016-01(35)2015-06(40)2015-01(41)2014-06(21)2013-12(33)2013-06(21)2013-01(44)2012-04(3)2012-01(8)2011-12(4)2011-11(3)2011-10(6)2011-09(4)2011-08(1)2011-07(40)2011-02(1)2010-12(3)
帳號:
密碼:
最新回應
最高人氣
大立光3008超越宏達電2498之時,就是泡沫的開始(15)電腦軟體應用乙級--學科考完啦(14)宏達電買S3,5外資仍喊進、花旗降目標價破千元(13)電腦軟體應用乙級術科研習(12)遠雄取得大巨蛋建照(11)兔年以來股民財富縮水68萬(10)政大師嗆「機車學生別來」「表現差就喝苦茶」(9)陸客看屋超滿意只等法令鬆綁(9)馬英九:任內不會進行兩岸統一談判(9)宏達電今除權息外資轉賣為買(8)
最多回應
推薦網站
【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
一份來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林明仁與學生沈暉智的研究,揭露台灣高等教育反向重分配的事實:越有錢的人,子女進入台大的機率也越高,而台大花在每位學生的支出明顯也高於其他私立學校,造成有錢人子女得到政府的資源相對多。
國立大學長期維持「低學費高補貼」是否真的公平?
猜猜看,你的家戶所得算高還是低?這個所得,子女進台大的機率又是多少?
輸入你的家戶所得數,看看你進入台大的機率有多少?
輸入你的年家戶所得:
例:家戶一年所得為100萬台幣,則輸入1,000,000
點擊看結果
資料說明:此動態圖表立基於《經濟論文叢刊》即將刊登的「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論文中資料而來。
該論文是根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報稅資料,串連子女的就學紀錄,分析1993~1995年出生的學生入學與家戶所得情形。
關於「家戶所得」之定義,根據該論文為:「所得資料包含10項個人所得,包含股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儲蓄利息、租賃、自力耕作、財產交易、機會中獎、退職所得及其他所得。
本研究以這10項所得加總為個人總所得,再加總各家戶中所有成員的個人總所得算出家戶總所得。
」
這份研究結果來自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明仁與學生沈暉智的論文「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他們取得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報稅資料,串連子女的就學資料,分析1993~1995年出生的學生入學與家戶所得情形。
台大學生的家庭所得中位數約為150萬,高於全體公立大學的近110萬,更遠高於私立大學學生的家庭所得中位數100萬。
如果將國內大學一一排列下來,其學生家戶所得中位數也呈現由高漸次而降,顯示有錢人子女進入頂尖大學的機率比窮人來得高。
高等教育的家戶所得研究不僅僅呈現所得分配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進一步了解高等教育與階級流動的關係。
教育一直是人們想像中可以促進階級流動的方式:只要寒窗苦讀十年,三級貧戶也能上大學。
透過公平的入學方式,人們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教育資源,無關貧富。
但就這份研究報告看來,台灣目前的現實狀況是:雖然有錢人小孩不見得什麼都很厲害,但至少有錢人的孩子比較會考大學。
全台灣家戶所得前5%與後5%家庭的孩子進入不同學校的比例
台大排名前5的學校排名前10的學校排名前20的學校
家戶所得後5%家戶所得前5%
資料來源說明:圖表均以沈暉智論文數據為資料,呈現出不同家戶所得百分位的家庭孩子,進入不同學校的比例。
圖中1個圓圈等於10個人。
「排名前5的學校」: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排名前10的學校」:中央大學、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以及陽明大學;「排名前20的學校」:台北大學、中正大學、中興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台北醫學院、淡江大學、長庚大學、東吳大學、元智大學、逢甲大學。
依論文提供的資料分析,台灣家庭所得最高的5%家庭的小孩,他們進台大的機率,是台灣所得最低的5%家庭小孩的6倍。
如果把每一個所得百分位與其子女進入台大的機率畫一張圖,就會看到如下圖顯示的狀況,越往右邊的高所得家庭,其子女進入台大的機率也越高。
論文研究的資料樣本裡,超過一半的台大學生(51%)來自家庭所得最高的20%(指80~100百分位)。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前70百分位家庭,曲線都很平,子女進台大的機率約莫在1%左右上下移動;直到70百分位後,子女進台大的比例才開始升高,到了90百分位後,子女進台大的機率突破5%,甚至高達6%,顯示所得越高的家庭,他們子女進入台大就讀的比例也越高。
若把台大換成全台Top5、Top10、Top20大學,也得到同樣趨勢,越有錢人子女進入這些頂尖大學機率明顯變高。
教育對於階級流動的重要性
貧富不均是廣受全球關注的問題,也是國家政策最重要的議題之一,許多專家學者都試著正確測量出不平等的情形。
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富人/窮人」這個比值來表現貧富不均的程度。
無論是我們常用的分位數的比較,或是更精細的吉尼係數等,概念上都是相同的:為了捕捉社會上富人與窮人的差距到底有多遠。
但除了所得本身的不平等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階級之間有沒有可能流動?就算階級之間差別很大,但是如果上下來去自如,對於整個經濟體來說,也比較有正向的流動力量:努力就有收穫。
但如果階級之間完全無法流動,出身不好就注定一生貧困,那麼人們就沒有努力增加人力資本投資自己的誘因,對於整體社會往往會有壞的結果。
要怎麼衡量代間流動呢?經濟學裡最典型的作法就是描繪父母(親代所得)所得對子女(子代所得)的影響,也就是經濟學「跨代所得彈性」的概念(可參見白經濟網站的介紹)。
而教育(人力資源)在「跨代所得彈性」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中介角色(見下圖):一個人受了教育,不只可能增加自己未來人生中的所得,他也可以將一部分的資源繼續投資在子女的教育身上,並且使子女更有機會享有同樣的教育紅利,而教育資源進而又影響到子女的所得。
虛箭頭是個人層面的影響(個人的教育影響個人的未來所得),而實箭頭則是跨代移轉的影響。
父母的教育會影響到小孩的教育(例如高教育水平的父母比較有可能在週末帶小孩去博物館等),也有可能影響到小孩未來的所得;另外父母的所得也會有可能會影響小孩的教育。
這篇文章主要著重的就是父母所得對於小孩教育影響的部分。
過去的經濟學研究結果普遍指出:子女的教育成就,大多取決於家長的家庭背景。
家庭社經背景較佳的學生,通常能夠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並且進入較好的大學學習。
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RajChetty等人的研究指出:在美國收入前90%的家庭出生的學生有8成以上可以進入大學就讀,而在最底層的10%,卻只有3成左右有大學學歷。
駱明慶兩篇關於台大學生組成的研究也分別指出:台大學生的組成來源,大多是社經結構比較好的區域;相對來說,如果是來自發展較晚、所得較低的區域,想進入台大就讀猶如登天般困難。
即使在開始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此情形有略為減緩,但也仍然是相當嚴峻。
相較於美國的極端分配情形,台灣在教育機會上也許還算平等。
下圖顯示的是在不同所得分位下,台灣學生上大學的比例。
圖表橫軸顯示的是不同的所得分位,由低到高排列,而縱軸是1993~1995年出生的學生有在大學註冊的比例。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台灣,即使身處最低所得群的家庭,也還是有80%的學生會念大學(最有錢的家庭,子女在台灣註冊大學比例下降,推測是子女不在國內就讀大學導致)。
但這個平等是真實的平等,還是幻想中的平等?
隱藏的不平等:大學資源的反向重分配
台灣一直以來維持大學學費管制政策,即使是私立大學,4年的學費也約是新台幣40萬元左右,加上大學數量多,目前8成以上的高中生都有大學可念(註),使得台灣學生讀大學的比例較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高。
即使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可以念,也不見得代表教育機會比較平等。
且不論每一間大學各自的「好壞」,在高教經費大多來自教育部的現況下,撥給每校的經費並不是雨露均霑、完全相等,而是各校有所不同。
所以,台灣「教育的不平等」並不像美國只單看「能不能念大學」比例得出,實際上,台灣教育不平等的問題會從「學生能不能讀大學」轉移到「學生就讀哪一間大學」。
對於背景較佳的家庭,他們有更多餘裕和機會把小孩送到資源較豐富的學校;但對於較弱勢的家庭,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
上面是各校學生家庭背景與各校財報中教育支出(教育研究、訓輔成本等)的關係圖。
橫軸的各校學生家庭中位數收入大致可以描繪各校學生的經濟背景。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清楚發現,學生家庭背景較富裕的台大、陽明等校,每生平均支出也是最多的。
而大多數的私立學校,每位學生平均分到的支出數也比較少。
這個數據,也間接顯示出政府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可能有反向重分配的情形,讓背景好的學生更有機會得到資源補貼。
我們還可以從學生就讀公私立大專院校的比例,來觀察教育資源反向重分配的現象。
下圖是不同收入等分就讀公私立大專院校的比例。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在大約第50百分位後,越高收入的家庭就讀公立大專院校的比例就越高;而到第80百分位後,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也快速減少。
整體來說,收入越高的家庭,在公立學校就讀的比率就越高。
追求機會平等的世界
從資料來看,在低學費高補貼的政策之下,台灣似乎真的存在教育資源反向分配的問題。
但這樣的分配是不是一定不好呢?
不過理想上,如果一個國家的政策,是希望把教育資源投注在最「適合」的人身上,而剛好富有家庭的學生就是最「適合」的學生,那麼這樣的反向重分配可能就不是壞事,因為資源還是跑到最應該去的地方了。
但是這件事普遍上大概不是真的。
舉例來說,有某個獎學金希望補助「最有文學天分的學生」,而正常來說,文學天分應該會平均地分散在不同家境的學生身上;但如果我們看到明顯受到補助的學生都是來自最有錢的家庭,那麼就表示這個獎學金大概沒有用在最合適的人身上,因為有些照理說該拿到獎學金的貧窮學生並沒有拿到。
因此,除非富有的家庭老天連基因都特別眷顧,把天賦都給了他們,否則這樣的反向重分配很有可能就是缺乏效率的。
對於這樣的數據,我們或許可以仔細考察:台灣的教育制度中,是否真的對於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給了較多的優惠。
首先可以從升學的最後一關來看:大學入學的錄取制度。
從駱明慶對台大學生的研究,和李浩仲、李文傑、連賢明等人針對政治大學學生的檢舉不當內容
引用(0)2019-06-2507:03引用:
回應與討論
我要回應匿稱:
Email:
檢核碼:
延伸文章資訊
- 1教育翻轉人生?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華藝線上...
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各校教育經費支出... | 輕鬆健身去.
- 2【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 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 - 報導者
資料說明:此動態圖表立基於《經濟論文叢刊》即將刊登的「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論文中資料而來。該論文是根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報稅 ...
- 3大數據
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以1993-1995出生世代及父母稅務資料為例. Income equality v.s. intergenerational equality. It co...
- 4教育翻轉人生?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 Airiti ...
教育翻轉人生?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 代際所得流動 ; 家庭背景 ; 高等教育 ; 性別比 ; 反向所得重分配 ; Intergeneration income mobilit...
- 5教育翻轉人生?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標題: 教育翻轉人生?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Does Education Change Social Structure? Revisit the Education O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