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溫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

是研究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從強度和作用時間兩個方面表示溫度對生物 ... 積溫 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

是研究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從強度和作用時間兩個方面表示溫度對生物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影響。

一般以℃為單位,有時也以度·日表示。

積溫作為表征地區熱量的標尺,常作為氣候區劃和農業氣候區劃的熱量指標,以衡量該地區的熱量條件能滿足何種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式中D為所要預報的某發育期;D1為前一發育時期出現的日期;A為由D1到D發育期間所要求的有效積溫指標;T為D1-D期間的平均氣溫;B為D1-D發育期所需求的起始溫度。

定義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

是研究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從強度和作用時間兩個方面表示溫度對生物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影響。

一般以℃為單位,有時也以度·日表示。

1735年法國的德列奧米爾首次發現植物完成其生命周期,要求一定的積溫,即植物從播種到成熟,要求一定量的日平均溫度的累積。

1837年,法國的J.B.布森戈用發育時期的天數乘其間日平均溫度的方法計算了各類作物從播種到成熟所需要的“熱總量”,稱之為“度·日”。

20世紀50年代蘇聯在農業氣象服務中廣泛使用,其後在中國農業氣象工作中也廣為套用。

種類分活動積溫、有效積溫、負積溫、地積溫、日積溫等。

①活動積溫。

高於或等於生物學下限溫度的日平均溫度稱為活動溫度。

活動溫度的總和稱活動積溫(Aa),適用於大量資料的計算,多在農業氣候研究中運用,其計算式如下:式中堟i為生育期內每日平均氣溫,i=1,2…n。

n為該生育時段的天數。

計算時從進入該生育時期的第2天算起。

②有效積溫。

活動溫度與生物學下限溫度的差值稱為有效溫度。

生育時期內有效溫度的總和稱為有效積溫(簡稱A值)。

其中不包含低於B值的溫度,所以更能表征生物有機體生育所需要的熱量。

多套用於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的計算。

根據上式,可以利用農業氣象平行觀測資料,用最小二乘法、圖解法或實驗方法確定A、B值。

③其他積溫。

冬季零下的日平均溫度的累加稱為負積溫,表示嚴寒程度,用於分析越冬作物凍害。

日平均土壤溫度或泥溫的累加稱為地積溫,用以研究作物苗期問題及水稻冷害等。

逐日白天平均溫度的累加稱日積溫,用以研究某些對白天溫度反應敏感的作物的熱量條件。

套用積溫積溫在農業氣象中一般套用於下列3個方面:①反映生物體對熱量的要求,為地區間作物引種和新品種推廣提供依據;②在農業氣候研究中作為分析地區熱量資源、編制農業氣候區劃的熱量指標;③在農業氣象預報、情報服務中根據作物各發育時期的積溫指標,預報作物的發育時期。

其公式為:見右圖式中D為所要預報的某發育期;D1為前一發育時期出現的日期;A為由D1到D發育期間所要求的有效積溫指標;T為D1-D期間的平均氣溫;B為D1-D發育期所需求的起始溫度。

積溫指標除因生物種類和發育期不同而有異外,在地區之間和年際之間也有變動。

這是因為生物的發育有賴於外界環境條件的綜合作用,只有在其他條件得到滿足時,溫度才對生物發育速度起主導作用;而外界環境條件實際上是在不斷變化的。

同時,各種生物對溫度變化都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生物積溫指標的穩定性只是相對的。

因此溫度與生物發育速度之間的關係實質上是非線性的。

它們之間的線性關係,只在一定條件下成立。

特別是光照長度對生物發育速度的影響不容忽視。

所以在按線性關係計算積溫時,應對計算值進行適當訂正。

積溫作物生長發育階段內逐日平均氣溫的總和。

衡量作物生長發育過程熱量條件的一種標尺,也是表征地區熱量條件的一種標尺。

以〔度·日〕為單位。

積溫的分類通常使用的有活動積溫和有效積溫兩種。

①活動積溫(一般簡稱積溫)。

為大於某一臨界溫度值的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如日平均氣溫≥0℃的活動積溫和日平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等。

某種作物完成某一生長發育階段或完成全部生長發育過程,所需的積溫為一相對固定值。

②有效積溫。

扣除生物學下限溫度(有時同時扣除生物學上限溫度),對作物生長發育有效的那部分溫度的總和。

即扣除對作物有熱害和冷害的部分,使熱量條件與作物生長發育更趨一致。

此外,還有計算日平均氣溫<0℃的日平均氣溫總和——負積溫,以研究作物越冬的抗寒能力和作物(如冬小麥)經受寒冷鍛鍊的程度。

積溫的劃分積溫作為表征地區熱量的標尺,常作為氣候區劃和農業氣候區劃的熱量指標,以衡量該地區的熱量條件能滿足何種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劃分指標通常為2300℃和4500℃積溫。

各溫度帶的積溫和作物熟制溫度帶範圍≥10℃積溫作物熟制寒溫帶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1600℃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

中溫帶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豆、玉米、穀子、高粱等。

暖溫帶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

3400—4500℃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冬小麥複種蕎麥等,或冬小麥複種玉米、穀子、甘薯等。

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4500—8000℃一年兩熟到三熟。

稻麥兩熟或雙季稻。

雙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麥熱帶滇、粵、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水稻一年三熟。

甘蔗。

相關搜尋沼氣溫泉沼澤石膏材料化石熱門詞條anniversaryecshopinstallousNumber9swot分析勁霸匹茲堡海盜廣島原子彈事件彭丹李孝東方財富網樸園王心凌真人版芭比竹葉石膏湯約瑟夫摩根約翰·塞納紅糟維維·尼沃足球即時比分足陽明胃經過敏性面板炎金城武樹金緯MediaPlayerClassic不期然而然中和中國有嘻哈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化妝鏡國泰世華銀行壁癌天王州雅典娜天蠶土豆室內裝修懷玉公主東元梅貝爾洱海珊瑚絨毯神仙雪濃湯秦兵馬俑跨出界追擊者LinkedHorizon蘭爵劉守成唐崇榮裝扮遊戲許志豪退火香蜂花積溫@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