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多肉植物長肥滿有方法,用上鵪鶉蛋,埋盆底,爆長撐破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它會慢慢消耗土壤中的養分,在長期澆水的情況下,土壤的結構也會發生改變,甚至有可能發生板結化,這時候如果不翻盆的話,多肉植物接下來的生長就令人擔憂了。

與其擔心多肉長不好,那不如先來改善一下它的盆土環境吧,也就是翻盆,在翻盆的時候可以用上鵪鶉蛋。

花友們應該都很好奇該怎麼來使用,可以把鵪鶉蛋小頭那端輕輕磕破,然後用牙籤刺穿內膜,然後在翻盆換土的時候,把鵪鶉蛋小頭那端朝上,輕輕放在盆底營養土上2厘米左右地方,最後上面正常裝滿土即可。

這個方法其實是生蛋肥變熟的過程都是在蛋殼內完成的,所以不會產生生肥燒根的情況,而且在後期蛋殼分解之後,裡面的鈣質元素也會起到養護多肉植物的作用。

根系是植物的一切,多肉植物狀態好壞、葉片肥厚都與根系的健康程度有關。

多肉植物生長一段時間後(約1-2年),會有部分根系壞死,原因有很多,病菌感染、土壤結板等。

所以才需要通過翻盆來清理這些死去的根系,根系壞死後不但會影響植物的吸收,傷口部分如果感染還會繼續蔓延,影響到健康的根系,最後擴散到植物本身,常見的腐爛、黑化現象就會頻發。

換盆時先將植株從盆中扣出,把根部的土抖乾淨。

老根、爛根、中空根統統剪掉,保留健壯充實、吸收能力好的根系。

但像仙人掌科岩牡丹屬、烏羽玉屬等具有肥大肉質根的品種,則不易過度剪根,因為這些肉質根內貯藏了豐富的營養,若過度修剪會影響生長,嚴重時甚至爛根,整株死亡。

栽種後不必馬上澆水,實踐證明在微濕狀態的土壤中植株髮根反而更快更好,此後盆土發乾時適當噴些水,等7至10天後可澆一次透水。

栽好的植株宜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

在花盆底部排水孔上墊一層紗網,以防蟲害,然後在紗網上覆蓋瓦片以利排水。

不同品種的多肉植物用不同的培養土栽種,花盆底部應放粗粒土,然後再放細粒土,將植株扶正,一邊加土一邊把植株略上提,使根系舒展。

緩苗期之內如覺得盆土太干,可以每天朝土表面噴一層薄薄的水霧或者殺菌劑,僅為增加濕度,注意點到為止!過了緩苗期之後一定要果斷給水,不然植株會因缺水導致持續萎靡、疲軟和掉葉,並有可能加大死亡率。

多肉植物剛翻盆是不是都不宜澆水?多肉植物在翻盆過程中,很容易受傷,有時候是很小的傷口。

如果傷口沒有乾燥前沾水,就極易造成多肉植物感染而爛掉。

所以多肉植物翻盆後,最好放在陰涼的位置放兩天,等傷口或者可能存在的傷口乾燥後再澆水或者浸盆。

這裡是多肉植物愛好者的集聚地,分享多肉養護技巧,歡迎關注交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正確把握多肉換盆時機

精心呵護的肉肉長大了,不管你是葉插的還是整株的,面對多肉的生長總會有種自豪油然而生。多肉的長大意味著它們需要更多的生長空間,那我們就要學會給多肉換盆,把握正確的換盆時機。

他曾經是個王者,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曾經的王者,玉扇。玉扇(Haworthia truncata),又名截形十二卷,為百合科十二卷屬多肉植物,植株無莖,肉質葉排成兩列呈扇形,葉片直立,稍向內彎,頂部略凹陷。表面粗糙,...

多肉植物換盆究竟有何重要作用?

在長期人工栽培條件下,多肉植物的根系充滿整個花盆,不利於排水透氣,且土壤養分流失殆盡,由原來的團粒狀變成粉末狀,土壤酸化,因此當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後就必須翻盆、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