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缸里 水草飄飛魚兒游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魚缸也很有生氣。

生態餐桌、生態茶几魚缸。

自製生態水族箱最大的難題是玻璃膠。

山、石、木,是一個仿自然生態魚缸不可或缺的材料。

即使再小的魚缸,也能讓魚兒在水草中游弋。

水族箱造景。

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生活,難免身心疲累,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養些魚,特別是在南方,老廣州家庭幾乎家家都有一個魚缸。

回到家後,把一整天的快節奏徹底慢下來,然後品一杯香茶抑或咖啡,觀看缸中魚兒輕快的游弋、水中生靈的千姿百態,心情也會格外寧靜,實在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而換換水、修剪水草、喂喂魚兒這些小勞作,也是很好的放鬆和休息。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梁紅舉

選擇魚缸 位置尺寸不可含糊

要想養魚,魚缸必不可少。

市面上的魚缸有很多種,材質以玻璃、亞克力為主,其中玻璃又有石英玻璃與有機玻璃之分。

很多中小型魚缸都採用石英玻璃,因為成本低,而且透明度好,堅固程度也高,表面不易刮傷。

雖然比較重,但硬度一般。

而有機玻璃魚缸一般用在各類大型、超大型或者異形魚缸。

如果需要自重輕的魚缸,只能選擇亞克力魚缸,它比普通玻璃輕一半,建築物及支架承受的負荷小。

亞克力可塑性強,造型變化大,所以亞克力魚缸造型會比玻璃魚缸美觀,而且亞克力強度較高不怕碰撞,但較怕劃傷。

不過,亞克力魚缸耐候及耐酸鹼性能好,透光性也比玻璃魚缸強,因此所需的燈光強度較小,節省電能。

其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較貴,記者在芳村花鳥蟲魚市場問了一圈,亞克力魚缸的價格高30%以上。

確定材質之後,就得選擇放在家中什麼地方,需要多大的尺寸。

從袖珍缸到與房間等長的巨形缸都可以。

但應考慮到過小的缸,水質不容易穩定,且只能養幾尾小魚。

過大的缸製作上困難,而且地板及樓板是否能承受該重量。

如果沒有合適的位置放大魚缸,可以考慮茶几魚缸,方形、圓形、橢圓形都有,是比較節省地方又挺實用的方案。

任何水族缸的擺放一般都會避免有陽光直射的地方,因為過多的光照會滋生藻類,泛綠的水族缸是不能給家中增加情趣的,同時水族缸的擺放應該放置在家中比較顯眼的位置如客廳、玄關,不推薦臥室,畢竟會產生味道。

在決定擺放之前,最好先預留好電源插座,因為水族箱的運轉需要用到大量的電器設備,隱蔽的電線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美感,最好在裝修時候就考慮到。

儘管很多人喜歡DIY,但記者不太贊成。

購買整體魚缸,對消費者來說更有保障。

比如堅固不滲水,比如過濾系統、燈光系統、電路系統,整體魚缸已經設計好,商家會幫你裝好相應的器材。

底缸基質 根據養殖類別選擇材質

就好比裝修時候的鋪埋水管電線,底缸部分的建設很重要。

為了模仿自然界裡水底溫度略高於水面溫度的現象,最好在底部使用電熱絲鋪成S形的加熱帶,根據缸的大小計算功率,加熱用電熱絲以及電阻率都可選,然後截取一定的長度,鋪設在缸底,用玻璃膠固定。

引出線連接到電源上,為了安全建議使用低壓直流電源,把探頭插到缸底,溫度控制可以通過溫控器來實現。

到了冬季,很多人用加熱棒來給水加溫,但效果不如在底部鋪設電熱絲好。

鋪設完底缸加熱帶後就可以覆蓋基質了,市面上有一種底缸過濾器簡稱底濾的東西,理論上來說會引起底肥流失,所以如果養草,不推薦使用。

如果單純養珊瑚和魚,直接購買珊瑚搭建即可。

魚缸造景最重要的是山石和水草的搭配,而這需要鋪設基質。

基質根據自己的風格喜好可以選擇不同的種類,有黑色的黑金砂、粒狀陶瓷砂、雪一樣的白色菲律賓海砂、黃白色的石英砂,還有黃金砂等等。

點綴部分可以使用豌豆狀礫石,紅色的火山岩、片狀頁岩等等。

為了使基質不影響水質,所以要在使用前拿一點放在醋測試,如果沒有冒泡說明這個基質是安全的。

鋪設過程中可以在裡面加一點營養土,不過不建議初學者使用,水質會變渾濁,不好控制,除非是緩釋的那種塊狀根肥,有添加的必要。

基質的鋪設採用三明治式的方法,一般選用顆粒較大的河川石礫鋪在下面,中層鋪一層基肥作為水草的肥料,上層鋪一層矽砂,為了方便也可全部是矽砂。

如果飼養喜偏鹼性硬水的魚類如非洲馬拉威湖的慈鯛科魚類,則應鋪珊瑚砂,只是水草難以種植。

另外,砂層厚度和缸的規格應協調,一般4~25cm厚,最好有起伏,有變化,往往後端較厚,便於種植大型背景水草。

造景構思

賦予山石水草以靈氣

在完成底缸和基質的工作後,就進入草缸的造景階段,這個階段,才是真正賦予草缸藝術化的階段。

而且,水草造景不僅增添了魚缸的勃勃生機,更能營造一個適合魚蝦繁衍生息的真實自然環境。

造景前需要構思,要做到「胸有成竹」再進行下面的步驟,就如同蓋房子之前的奠基,對最後的成景有決定性意義。

從宏觀的沉木和石頭的擺放造型,水草的種類,到細節的底泥深厚、水草種植位置等,全都要在腦子裡規劃一番。

沉木是造景的首選,一塊斑駁的沉木能給水族箱增色不少,記者在芳村花鳥蟲魚市場看了一下,大多是杜鵑根,不貴,但造型好的不多見。

造景石也有很多種,需要說明的是,雞蛋大小的火山岩一般用來打底,表面有很多孔洞,可以為各類有益菌群提供繁殖的場所。

然後把沉木、石頭這些造景元素按照構思的想法布置到缸里。

如果喜歡卡通一點,可以購買顏色鮮艷的微縮景觀,如假山、沉木、涼亭、拱橋、帆船模型等,調整位置,然後對底泥的造型再微調,達到理想的高度和傾斜度。

接著,把三角慕絲這樣的須狀植物用黑線捆綁到沉木的樹枝上,這樣原本光禿禿的沉木就變得生機盎然,慕絲也可以附著在沉木上生長。

一般來說,迷你矮珍珠、迷你牛毛氈、小水蘭、球藻、大角鹿苔等比較矮的水草作為前景草,主景水草一般長相都比較「華麗」,比如皇冠類和椒草類水草,以突出水族箱的主題,高度大約在20cm左右。

在水草就位後,需要1個星期的時間來讓水草改善水質,待水質穩定後,才能放進魚缸里的主角——魚。

放魚前所有魚都要消毒,建議分批放進水族箱,間隔在1到2個星期,把第一批魚放進去可以稱之為「闖缸」,闖缸的魚需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比如鸚鵡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居水景丨創造屬於自己自然界:草缸造景

草缸造景,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水族箱運動,它之於原本的水族觀賞有著較大的差異。這個「差異」便是創造,如果有一天,有一個機會,你能創造一個自然界,屬於你的自然界,怎能不為之癲狂?水草造景脫離了原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