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派』丨牢記澆水小技巧... 遠離爛根不煩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裡養花很多時候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澆水的量掌握不好導致植物爛根了,辛辛苦苦養護多時的花花草草爛根死掉,沮喪的心情真的是不能再多了!那如何掌握幾個澆水的小技巧,讓你的花草遠離爛根呢?快來一起看吧!

首先說說怎麼辨別植物是否爛根?

1、看盆土

在夏秋季節,生長正常的花木,在晴好天氣每天澆1次透水,到了第二天同一時間檢查盆土,盆土發乾顯露微白則根系正常;若不見其盆土收干發白,仍然呈潮濕狀態,則說明植株根部已發生了爛根;若2~3天後仍然濕潤如故,則說明該植物根系已大部分腐爛。

2、看葉色

如有相同種類的花木數盆,將其放在一起,若發現它們中某一植株的葉片失綠無光澤,呈灰白色,或者植株葉片呈萎蔫狀態,或者下部葉片在不是換葉季節大量發黃脫落,則說明植株的營養鬚根因積水、施肥或過度乾旱後猛澆大水導致發生了爛根。

3、看葉形

盆栽花木的葉片出現縱向皴皺和畸形,也表明植株的根系發生了腐爛,其主要出現於肉質根的花卉種類上,如鶴望蘭、君子蘭等。

由於下部營養根系腐爛,導致與其相連接的那些葉片的局部得不到應有的水分、養分,使該部分停止生長甚至出現萎縮,生長不同步,導致葉片縱向褶皺和畸形,這種情況雖不致於引起植株的死亡,但也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和觀賞。

4、看葉尖

有些花木種類,在種養了一段時間後,在葉片的先端會出現枯焦,造成這種情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於植株的根尖伸展碰抵盆壁,在氣溫、土溫較高的條件下澆水,導致肉質根先端行使營養功能的部分受損腐爛,使水分、養分不能運送抵達葉尖,引發葉尖部分壞死。

另一種情況是盆大花株小,盆土內長期處於積水狀態,造成根系端腐爛,失去營養功能,葉片中間或邊緣出現黃褐色斑塊,則應考慮病害的可能性。

5、憑手感

有些花木或樹樁,如五針松、柏類、羅漢松、蘭花、山茶等,當發現其葉色失常時,可用手輕輕撫摸其葉片,憑手感可判斷。

因根系腐爛而造成葉片沒有生氣的植株,手指尖的感覺是乾燥、溫熱,沒有正常葉片那種濕潤、清涼的手感。

由此可斷定其根系已經腐爛,且已瀕於死亡的邊緣。

看來植物爛根的狀態有多種方法可以分辨呢!那有什麼技巧可以避免這些狀態呢?

一、澆水前插個吸管

養花最怕的就是澆半截水,或者澆水積水。

其實只要一根吸管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再也不用擔心澆水問題,一起來看看吧~先準備幾根吸管,最好要長一點的,以及一些粗砂。

將吸管沿著花盆邊插進土裡,插到花盆底,然後將吸管附近的盆土壓實。

往吸管里倒入粗砂,倒滿之後將吸管拔出來,花盆內就有粗砂柱了。

再給花澆水,花順著粗砂柱讓盆土上下層土壤都充滿水分,避免出現板結分層現象或者積水爛根問題。

二、澆水前用筷子或竹籤戳一戳

有的花友總是控制不住想要給花澆水,結果花盆裡終日濕漉漉的,花的根系無法呼吸,反而開始腐爛。

在澆水前用筷子或竹籤試試,就能知道需不需要澆水了。

準備一根筷子或竹籤,在不確定花該不該澆水的時候,將筷子戳到花盆裡,往下戳2、3公分即可,然後將筷子抽出。

觀察筷子上有沒有粘著盆土,如果粘著很多盆土,而且很潮濕的話,說明盆土內部濕潤無需澆水。

如果筷子上乾燥乾淨的話,就不用澆水。

澆水小貼士:

1、時間

現在天氣還不是很暖和,最好選在中午澆水。

這時候溫度比較高,水分蒸發的比較快。

不容易出現積水的問題,另外不要在陰雨天澆花!

2、水溫

從水龍頭上接了自來水之後不要立即用於澆花。

一方面是水溫比較低,立刻往花盆裡澆會損傷花的根系。

另一方面放2、3天可以去除水裡的氯氣。

3、別澆急水

有的花友澆花的時候比較著急,一盆水唰就潑進去了。

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對,像綠蘿之類的花卉特別怕急水,最好慢慢的澆水、等花盆底漏出水了,就澆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冬天養花全枯萎,一根筷子解決大難題

我們平時養花,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給花卉盆栽澆水了,一般我們會以為澆水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如果澆水澆不透,我們經常澆水也容易把盆栽乾死,因為,只澆半截水是養花的大忌,那啥是半截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