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為孺子牛 瓷間清廉永承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文化叫做清廉文化。

雖然名利富貴使許多官吏趨之若鶩,但也有一些精神高潔之士把清正廉潔當成做官之根本,以至於在古玩器物之上,經常有以清廉為標榜的主題,正是這些清廉器物,成為許多官僚的精神象徵,指引著他們一直前行。

筆者收藏有幾件以清廉為主題的瓷器,今天拿出來與大家共賞。

圖1

青花有蓮,諧音清廉。

「一束蓮」青花瓷即青花瓷間有一束紮起的蓮花。

這種圖案始於元代,常見於明清兩代,為皇帝賞賜給大臣禮物時常見的題材,告誡他們要為官清廉,戒貪戒腐。

後來,有著一束蓮圖案的青花瓷便成為官僚們的鐘愛之物。

圖1是一隻產於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盤,上面的圖案便是一束蓮。

該盤直徑21.8厘米、底徑12.3厘米、高2.3厘米,為白地青花,周遭繪有蜈蚣紋,上下左右各有一片蓮葉。

在底部中心,即為一束蓮,只見瓶中插著幾朵蓮花,還有幾片蓮葉,另有蓮蓬,蓮花四周飄散開來,宛如四處飄蕩的清風。

很明顯,有青有蓮,又有清風,當然是一身清廉,兩袖清風的寓意。

圖2

青魚鰱魚,諧音亦為清廉。

魚類是古代器物上慣常表現的題材,最遠的可追溯到遠古時代的陶器上,像舊石器時代的半坡文化和仰韶文化中出土的陶器上都有魚紋。

由於魚類眾多,既有青魚又有鰱魚,所以也被繪製出來代表清廉文化。

圖2是一隻產於清代雍正年間的描金五彩盤,它直徑21.5厘米、底徑12.8厘米、高3.4厘米,上面使用五彩描金技法繪製有四種魚,即青魚、鰱魚、鯉魚和鱖魚,諧音「清廉禮貴」,可以說不僅代表著我國的清廉文化,還象徵著禮儀和富貴。

圖案極為寫實,既美觀又大方,含義又較豐富,為同時期清廉文化的代表作品。

圖3

青蓮鷺鷥,一路清廉。

鷺鷥為水邊鳥,蓮花為水中花,因此它們經常成為組合,能夠使構圖極為協調,比如以蓮花和鷺鷥指代「一路連勝」,以青色蓮花和鷺鷥指代「一路清廉」。

圖3是一隻產於清代晚期的素三彩罐,敞口,溜肩,收腹,圈足,口徑6.8厘米、高11.3厘米,底徑7.4厘米。

該罐以青色為地,上面有蓮葉、蓮花和水草,蓮葉有青有藍,蓮花有灰有青,水草呈藍色,一隻鷺鷥探著頭,向蓮葉叢中走去,看來是瞄上一隻游魚。

蓮為青色,又有一隻鷺鷥,所以,當寓意「一路清廉」。

一時清廉不算什麼,一世清廉才偉大,做官之路一直清清白白,才是官員的極致追求。

圖4

白菜蓮花,清白清廉。

白菜被譽為蔬菜之王,是我國最常見的蔬菜之一。

另外,白菜還有豐富的寓意,不僅諧音「百財」,代表著財富,它有青有白,更是被官員們當成清白的象徵。

圖4是一隻產於清代同治年間的釉下彩碗,它口徑13.3厘米、底徑6.4厘米、高6.6厘米,上面的圖案便是白菜與蓮花,只見白菜莖白而葉青,蓮花有青有紫有深紅有粉紅,圖案素雅又帶著艷麗,清白傳家,清廉立身,含義深刻,立意高遠,為同治年間官窯的經典之作。

白菜和蓮花一俗一雅,很難組合在一起,所以,這隻釉下彩碗很是難得。

這幾件瓷器,既是清代瓷器的代表作,又是我國清廉文化的象徵物。

對於官員來說,不僅是百姓的父母官,更是子民的孺子牛,尤其是共產黨的官員,肩負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與使命,所以,清廉文化應該繼續並永遠傳承。

(黑王輝)

(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