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業科技政策百年發展重點及成果(農委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占據臺灣50 年,實施殖民地經濟政策-「臺灣農業、日本工業」,增加農業生產以輸出日本為目的,自民國前1 年至民國28 年日人發展施用化學肥料,改良品種及栽培方法,以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現在位置:首頁>統計與出版品>農業出版品>農政與農情>101年(第235-246期)>101年3月(第237期)>農業100年精華-臺灣農業科技政策百年發展重點及成果 統計與出版品 農業100年精華-臺灣農業科技政策百年發展重點及成果 農業100年精華-臺灣農業科技政策百年發展重點及成果 科技處陳瑞榮 壹.前言   政府推動農業科技,主要係支援產業發展所需,故隨著產業的發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發展方向。

百年來臺灣歷經日本殖民、戰後重建、工商業起飛、貿易全球化、及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等,社經環境及國際情勢皆產生了重大變化,依整體農業政策演變可概分為五個階段:日治時期、農業重建階段、農業培養工業階段、加速農建階段及因應經濟國際貿易自由化階段,茲就各階段之農業科技重要措施,來說明當時的農業科技政策發展重點及成果。

貳.日治時期(民國34年以前)   日本占據臺灣50年,實施殖民地經濟政策-「臺灣農業、日本工業」,增加農業生產以輸出日本為目的,自民國前1年至民國28年日人發展施用化學肥料,改良品種及栽培方法,以增加水稻、甘薯、鳳梨及香蕉等之生產,並積極設置農、林、漁、畜試驗所與農業改良場,在試驗研究與生產技術持續的改進上,對農村經濟具有實質的貢獻。

臺灣農業研究機構最早成立於民國前16年之日治時期,早期稱為「試作場」,也就是「農業試驗所」之前身。

「試作場」於民國10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其內部共分為農業、林業、工業、衛生部及庶務課,俟民國28年中央研究所撤廢後,其中的農業部改為農業試驗所,林業部改為林業試驗所。

嗣後農業試驗機構為配合農業發展的需求,逐漸增設、獨立或改制。

參.農業重建階段(民國34~42年) 戰後農業萎縮 積極復原重建   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臺灣經濟與農業均逐漸衰落,民國34年日本投降,臺灣農業之產量降至民國前1年日本開始改良時相同,糙米產量降至603,693公噸,尚不足當時最低之需要量857,000公噸,使臺灣光復後,食米一度倚賴進口。

我國政府收回臺灣,積極恢復水利工程、農業改良場及農會等以促進農業生產,水稻、甘蔗、甘薯等產量逐漸增加。

民國38年國民政府及國軍遷臺,人口驟增,政府乃竭全力增加糧食生產,除大量輸入化學肥料,舉行作物肥料試驗,並積極推動稻田良種繁殖制度之重建(種子繁殖制度分為三個階段,即原原種、原種及推廣種),將各試驗場所及兩個農學院育成之優良品種,推廣給農民種植,至民國41年,稻米之產量已超過日據時代最高峰,臺灣作物生產量之增加,作物品種改良及良種繁殖制度之成功,實為一主要因素。

複作栽培制度 精耕世界典範   在同一土地上,每年生產3次或4次作物複作栽培制度之推行為臺灣光復後農業生產之最大特色。

此種發揮土地最高生產潛力之特殊耕作制度,實因耕地面積有限,而人口又激增之壓力下所形成。

複作制度之推行有賴於各項技術之成功及配合,兩期作稻田施行複作栽培時最重要條件為裏作作物必須能在下季水稻移植前成熟或收穫,以使水稻能及時插秧。

因此,嘉南地區冬季種植雜交玉米及高屏地區大豆之推廣,均賴生長期適當品種之育成。

育成抗病品種及有效使用藥劑防治病蟲害對複作制度之推行有甚大貢獻,如玉米露菌病業已育成較抗病之「臺南八號」;又如冬季裏作大豆常遭銹病侵襲,利用「大生四十五」400倍稀釋液噴灑4次以上防治著效。

此種在同一塊土地上進行連續栽培的方法,當時受到甚多國家的重視,使臺灣的精耕農業制度聞名世界。

肆.農業培養工業階段(民國42~57年) 發展新興作物,達成「進口替代」   臺灣農業從恢復戰前生產,進而要擺脫日本的殖民地經濟政策與農業政策,當時主要目標是要將日據時期單純的米糖輸日,改變為增加多種農產,以代替輸入的農產品,減少國際糖價低落的損失,並擴展農產品外銷以爭取外匯。

茲就雜糧、果樹及蔬菜等新興作物之開發及引進摘述如下: (一)雜糧作物   農復會於民國40年代起協助農林廳各試驗場所加強雜糧作物改良工作,自品種改良著手,陸續自國外引進具有優良特性的雜糧作物品種,進行適應性選拔試驗,或供作育種材料。

在農復會前委員蔣彥士博士指導下,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朴子分場於民國49年育成早熟豐產雜交玉米「臺南五號」,為我國利用雜交優勢育種首次獲得成功。

臺南五號由於具有早熟的特性,玉米成為主要輪作作物,土地利用率因而提高,對畜產事業的初期發展幫助甚大。

(二)果樹   香蕉、鳳梨、柑桔為臺灣當時的三大外銷水果,光復初期因生產萎縮曾一度暫停出口。

香蕉於民國40年初恢復外銷,鑑於當時蕉農收益偏低,外銷品腐損率過高,試辦機械化包裝作業,推行蕉園排水、寬行密植、適當施肥等措施,提高產量及品質,以確保臺蕉外銷市場;民國37年鳳梨罐頭的外銷漸次恢復,民國40年農林廳各試驗改良場所進行行株距試驗,栽植密度由每公頃25,000株提高至40,000株,可增加產量而不致引起病蟲害,經全面推廣密植方法,鳳梨單位面積產量大增,鳳梨罐頭出口量一度曾達每年500萬箱;臺灣柑桔栽培歷史甚久,但因芽條易生變異,果實外觀與品質參差不齊,透過選拔優良母樹,供種苗業者採取接穗繁殖,並將其接木後代集中管理。

民國60年代初期更選出優良單株以枳殼花粉授粉,培養無病毒珠心胚系,供為果園更新之用。

(三)蔬菜   臺灣光復初期,蔬菜栽培面積僅約4萬公頃,種類甚少,每人每年消耗量僅40公斤左右,當時蔬菜生產改進工作主要為增加種類,以期藉多種蔬菜栽培生產而增進國民健康。

我國在民國38年即已開始進行蔬菜引種工作,多種臺灣過去從未栽培過的蔬菜都先後試植成功,其中最成功的是洋菇及蘆筍。

洋菇引種工作始於民國42年,經不斷研究改良,民國45年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試製合成堆肥成功,台灣省農會並建成成本低廉而構造簡單的稻草菇舍,終使洋菇生產進入經濟性栽培階段;蘆筍為溫帶長期作物,民國42年起台北區農業改良場進行蘆筍引種及有關試驗研究,經多年研究後創行「留莖栽培法」,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使我國成為亞熱帶及熱帶地區唯一栽培蘆筍成功的國家,民國51年開始推廣及試銷。

改善農村勞動力,推行農業機械化   臺灣推行農業機械化,初期主要目的在求精耕,因耕牛不足而引進整地機械。

耕耘機之使用始於民國43年,第一批7臺美國製小型耕耘機經試用後發現,僅適用於旱田而不適用於水田,農復會乃於民國44年從日本引進驅動式及曳引式小型耕耘機各1台,在各農業試驗機關及農業學校試用,結果發現二匹半馬力之小型曳引式耕耘機之構造簡單,操作容易而價廉,除耕田外尚可用於搬運及其他作業,甚適合本省耕作條件。

由於一般農民對耕耘機已發生興趣,民國45年起國內機械工廠紛紛自行仿造國外進口之各種耕耘機,一般貿易商亦相繼進口耕耘機競銷。

至民國48年,國內已有22家工廠製造耕耘機,進口廠牌亦達16種之多,同期間各農業改良場為使進口及國產耕耘機適合各種不同的土壤及作物,分別進行各種試驗。

農民對農業機械之益處逐漸瞭解後,遂對農業機械需要日增,鼓勵了農機廠商之製造或進口更多新型農業機械,如抽水機,動力微粒噴霧機,穀類乾燥機,動力脫穀機及其他農產加工機械之供應。

發展農產品加工 設置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農產品加工是農業中重要的一環,且有溝通農工兩部門間的橋梁作用。

民國40年代後期,先改進外銷鳳梨罐頭因膨罐及高黴菌含量而遭退貨的技術問題,奠定臺灣罐頭食品外銷的基礎。

民國48年,洋菇在國內市場滯銷,鳳梨製罐廠開始收購洋菇加工製罐,在試銷歐美獲得成功後,臺灣洋菇產量激增(民國56年居世界首位),成為我國繼鳳梨後第二項進入國際市場之大宗罐頭食品。

民國52年繼洋菇之後,再推動蘆筍罐頭外銷,由於首倡蘆筍去皮處理在歐洲市場占有率高達90%,產量亦占世界第一位。

為加強食品科技的研究,我國於民國54年在新竹設立「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建立農產品加工農工合作制度,並推行技術輔導。

經5年多的研究克服蘆筍罐頭含錫汙染的問題,並改善罐頭食品殺菌操作及衛生控制等技術,國產蘆筍及洋菇罐頭在國際市場得以繼續成長,外銷金額年達2億美元。

推動綜合改良技術 輔導共同栽培   民國50年代,臺灣因為工業化之加速發展,農村勞力不斷被工廠或其他非農業性工作所吸收,從民國39年至54年間,農業人口占全人口之比率由53%降為45%,但農業人口數則由3,998,000增加為5,739,000人,因此,農田之平均面積逐漸縮小。

為了改善此種平均約1.1公頃小農制經營之缺點,農復會經與農林廳協商後,乃創擬一種新觀念及新方法-「綜合改良技術及共同栽培」,參加之農民經由共同經營之組織得以交換所需之勞力,充分及有效使用耕耘機、噴霧器及其他農具而減低生產之成本。

因共同經營之水稻栽培已證實極為成功,故推廣於其他作物如玉米、花生、甘藷及蘿蔔種子等之生產。

伍.加速農建階段(民國58~80年) 加強農業資源調查 導入區域農業規劃   農復會為提供耕地土壤基本性質與分布資料,經於民國52年至67年間委託國立中興大學及農業試驗所合作辦理臺灣本島沖積平原及台地的耕地土壤詳細調查,繪製二萬五千分之ㄧ土壤詳圖162幅,供為從事土地利用規劃、土壤管理與有關調查分類的參考。

農復會為進一步建立有關土地生產力的基本資料,作為農地資源規劃的依據,民國66年起委託省農業試驗所及各區農業改良場,在主要農業區域蒐集並調查其有關水、土、氣候及其他自然因子的基本資料,同時觀察當地主要作物的適應性與單位面積產量,訂定合理的土地生產力分類標準及繪製耕地生產力分布圖。

民國64年5月,屏東縣首先完成水稻田航測及山坡地區調查,農復會即指派有關專家就該縣的農業發展進行規劃,調查蒐集各類不同土地適種作物的類別及期別、單位面積產量、生產成本、勞力需要、產值等資料,經整理後應用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系統分析與線型規劃技術,推算最適宜的作物種類或制度,描繪分區構想圖。

以屏東縣為例,初步規劃完成後的作物經營型態,經簡化為14種,如能按照規劃結果實施,可大幅增加作物種植面積、土地及勞力利用以及總收入。

其他各縣市的初步規劃結果,亦多有相當幅度的增加。

推動農業自動化 提高產銷效率   民國70年代我國經濟結構大幅轉變,已由傳統的農工生產逐漸朝向商業及服務業發展,促使農村青年外流,造成農村勞動力不足與高齡化,產銷效率低落及農民所得偏低等問題。

為因應農業所面臨的環境,政府提出農漁牧產業自動化計畫並分兩期實施:第一期自民國80年度至84年度止,為技術開發期;第二期自民國85年度起至89年度止,為技術應用推廣期。

民國80年種苗改良繁殖場首先引進荷蘭自動化機械化穴盤育苗生產作業系統及自動環控溫室,建立我國第一座園藝種苗自動化生產體系,其後再由國內廠商設計建造溫室、自動控制及緊急發電設備等工程,落實技術轉移及適應臺灣本土氣候之要求,奠定溫室精緻農業發展之基礎。

以蝴蝶蘭生產為例,由於自動化作業及溫室設施技術的建立,加上組培技術成熟,蝴蝶蘭產業逐步發展,在民國87年出口開始大幅成長,民國87年的外銷值為1,214萬美,至民國100年增為9,847萬美元,共增加8.1倍,造就臺灣成為「蝴蝶蘭王國」。

在蔬菜育苗方面,輔導設立1處「種苗自動化生產示範工場」及20處「自動化蔬菜育苗場示範點」,每年可提供健康的蔬菜穴盤苗約3億株,並成立技術服務團以擴大落實自動化育苗技術及推廣穴盤苗的使用。

除了前述生產自動化,在運銷自動化方面也有很好的成果。

台北花卉批發市場於民國79年首先建立價格變動由高往低一次決價的電腦拍賣制度,而後並逐漸增設電腦拍賣線,3線3小時平均拍賣量由2,700件增加至4,000件。

因而奠定國內花卉批發市場全面電腦拍賣之基礎,目前國內4個花卉批發市場,均已採用歐洲先進之電腦拍賣系統。

陸.因應經濟國際貿易自由化時期(民國80年~) 強化生物技術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   政府有見於現代生物技術在農業產業上的應用潛力,於民國88年成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簡稱國家型計畫)」,經過10年的努力,在花卉與觀賞植物方面,研發出調控花期延緩老化、改變花形、抗逆境、抗病、耐運輸等蝴蝶蘭品種;在植物保護方面,成功開發蘇力菌、枯草桿菌及內生菌等多種微生物農藥;在環境保護方面,分離出具纖維分解、木質素分解、蛋白質分解以及脂肪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對往後產製微生物肥料及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貢獻良多。

民國97年農委會規劃成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並於民國98年正式運作,二年來在動物疫苗及生物性農藥、肥料的成果斐然。

農委會亦透過推動農業生技園區之建設,以建構農業科技產業聚落,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自民國95年至100年12月止,業有45家農業生技廠商進駐營運,已帶動投資金額53.6億元,逐步發揮農業生技產業群聚綜效。

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自民國93年迄100年12月已有48家蘭花育種、繁殖、栽培等生產業者進駐營運,帶動投資金額42.4億元。

運用資通訊科技 推動農業E化   因應資通訊科技之發展,農委會為推動農漁會業務資訊化、強化農業行政效率,配合行政院「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之執行,自民國90年起推動「建構農業資訊社群網絡」計畫,以4年時間輔導全國340個各級農漁會完成區域網路建置。

民國96年配合安全農業之推動,建置「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及「產銷履歷認驗證平台」等多個管理資訊系統,目前計有13個驗證機構對1,331業者利用前述各項資訊系統進行驗證及產銷履歷產品標章列印管理。

另為加強對農民服務,進行「農民線上遠距診斷服務」,應用微距攝影機及網路視訊技術,由各農業改良場及試驗所之238位農業專家提供農作物視訊診斷服務,共設立11處農業遠距視訊診斷服務中心及由農會及產銷班為主體的110個遠端服務據點,快速解決農民田間栽種與產銷經營等問題。

知識經濟興起 加強智財保護及管理   民國88年1月科學技術基本法及相關子法制定施行,以及知識經濟時代來臨,農業部門開始建立積極的科技研發成果保護與應用之觀念及作法。

農委會於民國90年發布施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並於民國93年1月30日成立科技處,積極加強科技研發成果之保護、管理及應用,以強化將研發成果落實予產業界運用。

近年來經農委會積極努力,技轉授權實績有顯著之成長,技轉案件數由民國92年之15件成長為民國100年之126件,技轉金額亦由民國92年之507萬元成長至民國100年之6,965萬元。

其中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發育成之毛豆新品種高雄6、7、8、9、10號共5個新品種,風味佳、高產量及適於機械採收,境外專屬授權日本雪印種苗株式會社,除創下臺灣農作物品種境外授權的先例,更因透過品種權的布局,抑止中國大陸非法生產該等品種之毛豆銷往日本市場。

農業科技前膽,因應未來挑戰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為因應國際激烈的競爭,必須利用科技來幫助臺灣農業創新,並要系統性的政策規劃工具支持,以引導農業科技未來發展方向,同時能使研發資源重點投入具有利基的產業,農委會爰於民國97-100年辦理「2025臺灣農業科技前瞻」,為國內首次以部會層級,進行農業科技全面性大規模調查分析,並整合專家及學者之意見,列出優先順序較高之農業科技技術,作為農業科技政策及資源分配之參考依據。

「2025臺灣農業科技前瞻」業於民國100年結束,農委會透過「農業科技政策規劃小組」及「農業科技審議會」之運作,己將部分議題納入101年度科技計畫中綱作業,使各項科技計畫均與農業整體施政緊密扣合。

未來將推動「農業科技決策支援體系之建立」計畫,建立科技前瞻等資訊落實科技政策規劃之轉化機制,完善我國農業科技決策支援體系,建構前瞻性的思維文化,提升農業競爭力。

柒.結語   農業科技研發隨著時空不斷演進,本文僅就各階段配合當時農業環境之重要科技政策及成果做簡要敘述。

農委會所屬試驗所及改良場長期致力於農業科技研發,精湛的育種技術,培育出許多優良的農畜漁產品種,配合精良的栽培飼育、肥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環控設施、採後貯運及農產品加工等技術,促進了臺灣農業的成長發展,將農業由勞力密集產業提升為知識密集產業,享譽國際。

未來因應氣候變遷以及全球化對我國農業可能造成的影響與衝擊,仍需透過政策引導,整合上、中、下游研發資源,運用亞熱帶地理位置、氣候以及物種之優勢,積極發揮既有農業科技強項與環境條件,俾引領臺灣農民邁向新的里程碑,確保我國農業永續經營。

民國36年水稻光復1號育成 農場共同經營班噴藥隊在共同經營區內實施病蟲害防治情形 蔣彥士博士指導臺南彭育成臺灣第一例雙雜交玉米品種-臺南5號(翻拍自農復會30年紀實) 農試所研究成功堆肥短期發酵法,普遍為當時菇農使用(翻拍自農復會30年紀實) 花卉電腦拍賣鐘(翻拍自農復會30年紀實) 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為臺灣領先全球的農業生技產業聚落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全球資訊網www.coa.gov.tw   /ws.php?id=2445339 2021/12/01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