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群影印印刷公司」張志嘉| 影印店裡的大企業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台大商圈的一間小店面起步,影印機吐出來的紙張川流不息,「藝群影印印刷公司」董事長張志嘉創業26年來,靠著一台又一台的影印機滾出數億身價,創業以來平均每五年買 ...  AllPosts《足跡‧事蹟‧軌跡(一)》《足跡‧事蹟‧軌跡(二)》《足跡‧事蹟‧軌跡(三)》《足跡‧事蹟‧軌跡(四)》《足跡‧事蹟‧軌跡(五)》《足跡‧事蹟‧軌跡(六)》《足跡‧事蹟‧軌跡(七)》《足跡‧事蹟‧軌跡(八)》《足跡‧事蹟‧軌跡(九)》《足跡‧事蹟‧軌跡(十)》《足跡‧事蹟‧軌跡(十二)》《足跡‧事蹟‧軌跡(十一)》《足跡‧事蹟‧軌跡(十三)》搜尋「藝群影印印刷公司」張志嘉|影印店裡的大企業家從台大商圈的一間小店面起步,影印機吐出來的紙張川流不息,「藝群影印印刷公司」董事長張志嘉創業26年來,靠著一台又一台的影印機滾出數億身價,創業以來平均每五年買進一個新店面,至今五間店面都是自家資產。

這位實業家一路走來並非風平浪靜,但他總有辦法在困境中發掘積極正向的觀點與做法。

台灣俗諺「生意子歹生」,這句話放在他身上,真是再恰當不過!「給我一棵樹,我給你一片森林!」來自雲林斗六,農村家庭出身的張志嘉,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一位軍中同袍,從此開始展開一段創業的旅程。

他認為在鄉下發展比較沒機會,畢竟種田是看天吃飯的行業;在親戚家人的反對聲浪中,他獨排眾議,退伍三天就帶著五千元隻身到台北闖天下,毅然決定「就是要到城市裡闖闖看!」為了改變命運,一個完全沒有開店經驗的鄉下孩子,用身上僅有的幾千元租下第一台影印機,找了一間位在防火巷又是路沖、租金便宜的店面開始營業。

剛開始每天工作16個小時,每幾年就搬一次店址,日以繼夜不停輪轉奔波,直到第五年才買下第一個店面。

當時許多同業都不看好,但張志嘉認為買房產比租店面划算,繳租金都是為他人作嫁,無法累積資產。

他堅持「把大家都不看好、而且困難的事情做起來,這才叫真本事!」不僅如此,還要「觀念與眾不同,才能做出差異化。

」如今他的遠見歷經歲月洗禮,當年周邊上百家影印店,現在淘汰到只剩約十分之一;反觀藝群卻業績一路長紅,陸續開了五間分店。

創業前,他曾豪氣地跟父親說過,「只要給我一棵樹,我就可以給你一片森林。

」可惜的是,在第一間自購店面開幕前一個月,父親驟然離開人世,對張志嘉來說,最希望的是現在的一點點成就,要是能讓爸爸看到多好!開店首要關鍵:地點!地點!地點!對影印行業來說,地點好壞是關鍵因素,張志嘉自有一套選點的標準。

首先,他鎖定台北市的文教一級戰區,開業前,他從早到晚,連假日都馬不停蹄地去觀察同業現況,發現影印店即使下雨天,人潮依舊不減,他因此更確認這行業前景看好,「如果在這裡都沒辦法生存,那麼去其它地方也很難做了!」另外,他認為學校的評價很重要,學生多、素質好、師資優,代表學校經營成功,不可能被淘汰,周邊產業就能跟著永續經營。

至今,他五間分店包括藝群總店、公館分店、藝文分店、萬芳分店、大直分店,全都位處精華區的優質大學附近。

張志嘉秉持快、狠、準的經營風格,在開始創業的第一天就養成隨時不斷自我要求學習及成長的習慣,為企業的競爭力做足準備。

張志嘉始終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看到好地點,就要迅速做決定,買下來就對了!」珍惜優秀人才創造更高收益少子化、無紙化及網路時代來臨,現在大學生報告只交電子檔,不一定需要列印,影印印刷行業無疑地也會受到巨大衝擊!許多同業裁員、減薪,這些人才來到藝群,張志嘉甚至給予比同業更高的薪水禮聘,他深信「優秀的人才,創造的業績收益肯定高過薪資。

」張志嘉以用人唯才大器經營,現在藝群總店及分店同仁都能領到比同業更高薪的優渥待遇,且都能順利待到退休。

藝群不施行責任制,因為張志嘉認為這容易造成員工心理不平衡,流動性一高就留不住好人才,公司也很難獲利。

遇到下班前的特急件,他規定......──完整內容將收錄在《足跡.事蹟.軌跡(四)》一書#影印#印刷#店面《足跡‧事蹟‧軌跡(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