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首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移至: 法定首都為日本占領的京城(原漢城),今日的首爾。
^ 一說至1932年11月。
^ 此為流亡政府所在地;1942年1月 ...
朝鮮首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列出朝鮮半島歷史上所有國家及政權的首都,這些國家及政權有的由朝鮮半島民族創建,有的由半島外中國東北地區濊貊-扶餘民族支系及其後裔創建。
歷代首都[編輯]
朝鮮歷代首都
民族/部落/朝代/國號
首都
年代
朝鮮[註1]
檀君朝鮮[註2]
(不詳)[註3]
約前16世紀-約前12世紀相傳檀君(約前2333年)-箕子[參1]
箕子朝鮮[註4]
(不詳)
箕子(約前12世紀)-前194年
衛滿朝鮮[註5]
王儉城[註6](一說今平壤市)
前195年-前108年
濊貊
濊
(不詳)
約前17世紀-約前4世紀
貊
(不詳)
約前17世紀-約前4世紀
沃沮
南沃沮[註7]
(不詳)
約前2世紀-約5世紀
北沃沮[註8]
(不詳)
約前2世紀-約5世紀
扶餘國
北扶餘[註9]
(不詳)
前239年-前58年
卒本扶餘[註10]
(不詳)
前86年-前34年
東扶餘[註11]
(不詳)
前86年-22年
後扶餘[註12]
(不詳)
22年-494年
東濊
(不詳)
約前2世紀-約5世紀
辰國
月支國(忠清南道天安市西北區稷山邑)[參2]
約前3世紀-約前1世紀
國邑(今全羅北道益山市錦江河畔)[參2]
約前1世紀-約1世紀
馬韓(三韓)
(54個部落邦國,都城各異)
約前1世紀-約4世紀
弁韓(三韓)
(12個部落邦國,都城各異)
約前1世紀-約4世紀
辰韓(三韓)
(12個部落邦國,都城各異)
約前1世紀-約4世紀
高句麗[註13]
卒本扶餘
卒本川(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桓仁縣)
前37年-前34年
紇升骨城(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桓仁縣五女山城)
前34年-3年
國內城(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古城)
3年-427年[註14]
尉那岩城/丸都城(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西北5公里丸都山上)
197年-427年[註15]
平壤城(今平壤市東北六七公里處大聖山城和安鶴宮城)
427年-586年
長安城(今平壤市市區)
586年-668年
伽倻[註16]
(6個部落邦國,都城各異)
42年-562年
新羅[註17]
慶州
前57年-935年
百濟
彌鄒忽
彌鄒忽(一說今仁川廣域市)
前18年
十濟
慰禮城[註18](漢江下游盆地漢江之北,一說今京畿道河南市)
前18年-前1年
慰禮城[註19](漢江下游盆地漢江之南,一說今京畿道廣州市)
前1年-?
百濟
慰禮城[註19](漢江下游盆地漢江之南,一說今京畿道廣州市)
?-475年
熊津[註20](今忠清南道公州市)
476年-538年
南扶餘
扶餘[註21](今忠清南道扶餘郡)
538年-660年
渤海國[註22]
震國[註23]
舊國[註24](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
698年-742年
中京[註25](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
742年-755年
上京[註26](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渤海鎮)
755年-785年
東京[註27](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
785年-794年
上京[註28](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渤海鎮)
794年-926年
後百濟[註29]
武珍州(今光州廣域市)
892年-900年
完山州(今全羅北道全州市)
900年-936年
後高句麗[註30]
高麗[註31]
松岳[註32](今開城市)
901年-904年
摩震
宋岳[註32](今開城市)
904年-905年
鐵原(今江原道鐵原郡)
905年-911年
泰封
鐵原(今江原道鐵原郡)
911年-918年
耽羅國[註33]
「星主廳」(今濟州特別自治道)
相傳前58年-938年
高麗國[註34]
鐵原(今江原道鐵原郡)
918年-920年
開京[註35](今開城市)
920年-1232年
江華島(今仁川廣域市江華郡)
1232年-1270年
開京(今開城市)
1270年-1392年
朝鮮國[註36]
松京(今開城市)
1392年-1394年
漢城[註37](今首爾特別市)
1395年-1398年
開京(今開城市)
1398年-1400年
漢城(今首爾特別市)
1400年-1897年10月13日[註38]
大韓帝國
漢城(今首爾特別市)
1897年10月13日-1910年8月29日
大日本帝國朝鮮(朝鮮日佔時期)
京城(今首爾特別市)
1910年8月29日-1945年8月15日
蘇聯軍事政府(盟軍託管時期)
平壤
1945年8月-1948年9月9日[註39]
北朝鮮人民委員會[註40](盟軍託管時期)
平壤
1946年2月-1948年9月9日
朝鮮人民共和國
京城
1945年9月4日-1945年9月7日
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盟軍託管時期)
首爾[註41]
1945年9月8日-1948年8月15日[註42]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上海(今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註43][註44]
1919年4月-1932年5月
杭縣(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註43][註44]
1932年5月-1932年10月[註45]
鎮江(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鎮江市)[註43][註44]
1932年10月-1932年11月
南京(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註43][註44]
1932年11月-1937年11月
長沙(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長沙市)[註43][註44]
1937年12月-1938年7月
廣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註43][註44]
1938年7月-1938年11月
柳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註43][註44]
1938年11月-1939年5月
綦江(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綦江區)[註43][註44]
1939年5月-1940年9月
重慶(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渝中區)[註46][註44]
1940年9月-1945年11月
大韓民國
首爾[註41]
1948年8月15日-1950年6月27日
水原
1950年6月27日-1950年6月28日(韓戰)
釜山
1950年6月28日-1950年9月29日(韓戰)
首爾[註41]
1950年9月29日-1951年1月3日(韓戰)
釜山
1951年1月3日-1953年7月27日(韓戰)
首爾[註41]
1953年7月27日-今日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平壤
1948年9月9日-1950年10月19日
江界
1950年10月19日-1950年12月5日(韓戰)
平壤[註47]
1950年12月5日-今日
朝鮮半島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櫛文土器)
青銅器時代(無文土器)
古朝鮮
辰國
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
前三國時代
三韓
漢四郡樂浪郡帶方郡
東濊
沃沮
扶餘
耽羅
三國時代
伽倻
百濟
高句麗
新羅唐雞林
唐熊津·安東
統一新羅
渤海
後三國時代
新羅
後百濟
後高句麗
高麗王朝
元征東行省
元遼陽行省
朝鮮王朝
大韓帝國
朝鮮日治時期
盟軍託管與南北分治時期
大韓民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君主 ·首都 ·
文學史 ·教育史電影史 ·韓醫史陶瓷史 ·戲劇史南韓國寶 ·北韓國寶
朝鮮半島主題
閱論編
注釋[編輯]
^史稱「古朝鮮」。
另作良夷、樂浪夷。
^史稱「檀君朝鮮」。
^相傳都城為「朝鮮」(今平壤市;一說當時有多個「平壤」,今日之平壤是南平壤,而在今中國東北地區還有一個北平壤「阿斯達」。
[參1]
^史稱「箕子朝鮮」。
^史稱「衛滿朝鮮」。
^另作「王險城」。
^另作「東沃沮」。
^史稱「北沃沮」。
^史稱「北扶餘」。
^史稱「卒本扶餘」。
^史稱「東扶餘」。
^史稱「後扶餘」。
^另作「高句驪」,史稱「高氏高麗」。
^197年國內城被毀,高句麗山上王暫住尉那岩城。
209年正式遷都丸都城。
後又復都國內城。
此後首都因戰亂而多次在國內城和丸都城間徘徊。
高句麗長壽王遷都平壤城後,將國內城定為別都,與平壤城和丸都城統稱「高句麗三京」。
^3年遷都國內城,同時築建尉那岩城充當國內城的衛城。
197年國內城被毀,高句麗山上王遷至尉那岩城。
並將其擴建,更名為丸都城。
高句麗山上王於209年正式遷都至此。
此後又復都國內城。
丸都城變成了戰爭時期的臨時首都。
其先後於246年和367年被毀。
高句麗長壽王遷都平壤城後,將丸都城定為別都,與平壤城和國內城統稱「高句麗三京」。
^另作加耶、伽耶。
史稱六伽倻。
^早期國號的漢字表述方式不等,前後使用過「斯盧」、「斯羅」、「徐那」、「徐耶」、「徐羅」和「徐伐」。
503年,新羅智證王正式定名國號「新羅」。
668年至901年朝鮮半島統一期間,史稱「統一新羅」。
^史稱「河北慰禮城」。
^19.019.1史稱「河南慰禮城」。
^百濟語名稱為「古莫那羅」。
^另作「泗沘」。
^另作「北詔國」。
^另作「振國」。
對唐稱作靺鞨國。
705年歸附於唐。
713年唐冊封為渤海國。
唐國史書亦用「忽汗州」稱之。
^另作「忽汗城」、「忽汗州」。
^即中京顯德府。
^即上京龍泉府。
^即東京龍原府。
^即上京龍泉府。
^甄萱以光州作為根據地發動起義,900年攻入全州後,自稱後百濟王。
^史稱「後高句麗」。
^史稱「後高句麗」。
^32.032.1另作「宋岳」。
^另作「涉羅」、「聃牟羅」、「儋羅」、「耽浮羅」、「托羅」、「屯羅」、「島國」。
^史稱「王氏高麗」。
^另作「開州」。
^後期稱作「大朝鮮國」。
^原名「漢陽」,1395年改名「漢城」。
^1796年,朝鮮正祖曾一度想遷都水原,但最終未成。
^即盟軍託管時期三八線以北的政府。
1945年8月15日接管,1945年8月蘇聯紅軍宣布蘇聯軍事政府成立。
^另作「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
^41.041.141.241.31946年10月18日前稱「京城」。
「首爾」原中文名套用舊稱「漢城」,2005年1月19日改爲相匹配的音譯「首爾」。
另參韓國遷都計劃與世宗特別自治市。
^即盟軍託管時期三八線以南的政府。
1945年8月15日接管,1945年9月6日組成代表會,1945年9月8日美國陸軍宣布美國在韓陸軍政府成立。
^43.043.143.243.343.443.543.643.7此為流亡政府所在地。
^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法定首都為日本占領的京城(原漢城),今日的首爾。
^一說至1932年11月。
^此為流亡政府所在地;1942年1月正式確定為臨時首都。
^1972年之前法定首都為首爾。
參考文獻[編輯]
^1.01.1《三國遺事》
^2.02.1《朝鮮簡史》,延邊大學出版社,延吉,1997年,ISBN300294332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朝鲜首都&oldid=66132007」
分類:朝鮮半島歷史亞洲首都隱藏分類: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Français한국어PortuguêsSimpleEnglish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北韓首都平壤<世界上最高的廢置建築物>:柳京飯店你敢住嗎?
北韓首都平壤的最高層建築:柳京飯店,也是現實世界上最高的廢置建築物!1、北朝鮮核試震撼世界,至今這個極權國家對外界仍是謎。 · More like this.
- 2北韓神秘國度8日遊– 2. 首都平壤( 一) - 老巫婆荷蘭雜記
北韓神秘國度8日遊– 2. 首都平壤( 一) ... 對我而言, 北韓遊是個雖不便宜卻頗值回票價的旅程. 因為有太多奇妙見聞. 台灣經瀋陽飛進出平壤是最方便的途徑. 坐 ...
- 3朝鮮首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移至: 法定首都為日本占領的京城(原漢城),今日的首爾。 ^ 一說至1932年11月。 ^ 此為流亡政府所在地;1942年1月 ...
- 4平壤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平壤市(평양시/平壤市 P'yŏngyang-si)通稱平壤(평양/平壤 P'yŏngyang),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最大城市和唯一的直轄市,也是朝鮮半島第三大城市(僅 ...
- 5北韓的首都在哪裡? 這裡正確答案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