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受?什麼是感受? @ 樂活、慢活、都要活生活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物(rupa)(舊譯"色法")包括了身體(kaya);感受則是由身體去感覺的。
心(nama)(舊譯"名法")則包括了意識(citta)與所生起的法(dhammas)(伴隨著心而來的)。
感受 ...
樂活、慢活、都要活生活活在當下的每個自己,生活有無限的寬廣與自在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2260830為什麼感受?什麼是感受??禪修分享
法根除痛苦且賦予快樂,是誰賦予這種快樂?不是佛陀,而是法;了知身體內的無常,而得到快樂。
這也是你一定要禪修且持續地覺知無常的理由。
--烏巴慶老師--我還記得自己初次去見烏巴慶老師的情況。
當時,我對自己的信仰有著極大的執著,對佛陀的教導則懷有疑慮不安。
老師知道我是當地印度教社團的領袖。
他問我:「你們印度教徒會反對戒--道德的生活,定--掌握自心,和慧--淨化心的智慧嗎?」我怎麼可能反對!怎麼可能有任何人反對!他接著說:「這,就是佛陀教的。
只有這是我感興趣的,也是我要教你的一切。
」老師對法的詮釋是世間共通的,也是無宗派的,他對於我是印度教徒毫無困擾。
我在第一次內觀課程學習到佛陀的教導,從此改變了我的一生。
他的邏輯、實際、實用、通用且無宗派的教導,有如磁鐵般吸住了我。
(教導中)沒有任何可反對的東西。
關於不淨雜染的根除與心的淨化,我一直有所聽聞且樂於與人談論。
當我觀察感受時,一開始我有片刻的懷疑:「這要怎麼幫助我?」但不久我就體會到,要藉由觀察感受我才能抵達不淨雜染的根部。
事實上我是向完全解脫的目標前進。
尊者教我的,不僅是培養信仰或滿足知性,雖然兩者皆很重要。
他教我從經驗層面上去認識真理的方法。
如果任何人想用知性的討論,邏輯或辯論來說服我聽從佛陀的教導,我是不會被說服的,因為我對自己的信仰非常滿意。
透過身體感受的實相經驗不只說服了我,而且當下就有成效。
這種有形的工具使我有信心,確信自己能變成每位印度教徒嚮往的目標----sthitaprajna(thitapanno)。
我愈修習,就愈確信佛陀是最先進的心物科學家;他是痛苦及根除痛苦的最佳分析師。
他之能成為無人能及的科學家是他發現了貪愛是回應感受而產生的。
我研究過佛陀前後時代的精神導師之教誨,他們也同意貪愛是痛苦的起因,但他們認為貪愛(tanha)純粹因為六塵(感官的對象)而生。
他們遺漏了最重要的環節: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討論過感受和感受與貪愛間的關聯。
他們始終認為六塵是貪愛的起因。
貪愛是貪求,渴愛。
貪求持續或獲得愉悅,也貪求能排除或抗拒不愉悅。
因此貪愛實際代表貪求與嫌惡。
佛陀的發現是--貪愛的真正起因在於感受,這是佛陀對人類無可比擬的禮物。
他的這個發現給予我們一把解脫自身之門鑰。
其他人則宣告六入緣愛salayatanapaccayatanha;佛陀發現且說明了受緣愛vedanapaccayatanha,它意謂著不淨雜染產生在感受層面且對感受起反應。
若要說由於反應感受而產生貪(tanha)是合理的,那麼想探尋貪的根源及根除貪,必定要先了解感受,經驗感受,認識它如何引發貪與瞋,且要有運用所知以達根除貪的智慧。
Samahitosampajano,satoBuddhassasavako;vedanacapajanati,vedananancasambhavam.Yatthacetanirujjhanti,maggancakhayagaminam;vedananamkhayabhikkhu,nicchatoparinibbuto'ti.註1
佛陀的追隨者(信徒),以專注、覺知和對無常的透徹持久的了知,能有智慧去了解感受,它的生起、它的滅去以及走向終點的道路。
抵達感受終點的修行人(他體會到感受由生至滅的完整範疇,且超越了感受時),就能擺脫貪求,得到完全的解脫。
所以佛陀修練並教導覺知心物(namaandrupa)的禪修。
物(rupa)(舊譯"色法")包括了身體(kaya);感受則是由身體去感覺的。
心(nama)(舊譯"名法")則包括了意識(citta)與所生起的法(dhammas)(伴隨著心而來的)。
感受也是一種cetasika(伴隨著心而來的)(舊譯"心所")。
當佛陀說,諸法在心中生起時,就有感受伴隨而生(sabbedhammavedanasamosarana),意謂著所有伴隨著心而來的經驗,也包括了必不可少的感受。
根據我對佛陀教導的了解,不僅身念住(kayanupassana)與受念住(vedananupassana)牽涉到感受的覺知,感受也是構成法念住(dhammanupassan)與心念住(cittanupassana)所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一個修行者,不論他是修練身念住或受念住或法念住或心念住,都要不斷地覺知感受。
他體認到現象的生起(samudayadhammanupassi)與現象的滅去(vayadhammanupassi)是藉由了知無常的本質來持續覺知感受。
如此,他不允許貪因回應感受而產生。
他既不回應對愉悅感受的貪求,也不回應對不愉悅感受的瞋恨(嫌惡)。
修行者基於對無常(anicca)的了知保持著平等心(upekkha)。
我的向內探索之旅顯示出--行為模式是在無明的黑暗中形成的,使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不斷對身體上的感受產生貪與瞋的反應
。
因此,人變成自己行為模式的奴隸,且不斷在最深的層面對感受起反應。
隨眠煩惱(anusayakilesa)是沈睡的火山,是對感受起盲目反應的潛伏之行為模式。
在我所知道或聽說過的許多禪修方法中,不論是在印度或世界的其他地方,沒有任何一種深入到貪瞋的不淨根源去根除它們。
也沒有一種方法能這麼清晰地說明如何根除貪瞋痴的潛在傾向。
"Sukhaya,bhikkhave,vedanayaraganusayopahatabbo,dukkhayavedanayapatighanusayopahatabbo,adukkhamasukhayavedanayaavijjanusayopahatabbo."註2
運用愉悅的感受(以平等心觀察愉悅的感受,且了知它們的變化無常之本質),來根除潛在的貪傾向,運用不愉悅的感受來根除潛在的瞋傾向,運用中性的感受來根除潛在的無明傾向。
我認為這是佛陀對人類的獨特貢獻。
現在的問題是--何謂感受?佛陀的話語中很明確的提到,感受是心的四蘊之一(另三蘊是sanna想,sankhara行,vinnana識),它在解脫苦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佛陀很重視人在身體上感覺到的感受。
人在身體上感覺到的感受是由心的受蘊去體驗的,它是心的受蘊。
色(物)本身不能體驗生起的感受。
為了修練脫離苦海,身體上的感受是很重要的。
這並不表示心的感覺(喜somanassa與憂domanassa)可以置之不理;身心兩者是同時並行的。
我飲用了慈悲法的甘露,它使人從一切痛苦中解脫,這種流派稱之為雷迪大師的流派,但它其實是佛陀的流派。
這個流派重視人在身體上感覺到的感受。
當我在烏巴慶老師腳前上第一次課程時,這種禪修的獨特點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首次內觀課程中,我了解到,在知識上認知心與物的無常本質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淨化知識份子。
它無法改變我們內心深處,我們仍是自己行為模式的奴隸,且持續地做出全然無明的反應。
這個禪修技法使我獲益匪淺,於是我開始依我老師的建議閱讀佛陀的語錄。
我也很好奇想知道為什麼這個崇高的教導會在印度失傳。
我自小即聽人說:佛陀在他的教導中結合了我們傳統的優點,然後再加上一些謬見,他並沒有發現任何新東西。
我的經驗卻正好與這種說辭大相逕庭。
我發現佛陀的教導非常有益。
這些論點也就延伸出更進一步的探討。
閱讀佛陀的語錄(Tipitaka三藏經典)是極大的享受!我原先的資訊是多麼的謬誤!佛陀強調的是實相的真實經驗。
如此堅守實相的教導,怎麼可能會有謬見?在這條道路上,我斟測不出任何虛假的痕跡。
bhavitobahulikato--以自身的體驗來了解,獲取知識且增長知識--這些話再三地在三藏中出現。
佛陀一再地說,"jana,passa"以你自身的體驗去了解。
在這條道路上只有實相的真實經驗,沒有幻想、謬見,沒有想像,亦沒有盲目信仰。
佛陀的話語也確認了我的體驗--要解脫痛苦,身體的感受是不可或缺的。
在描述dukkha苦時,說道"Katamanca,bhikkhave,dukkham?Yamkho,bhikkhave,kayikamdukkhamkayikamasatamkayasamphassajamdukkhamasatamvedayitam,idamvuccati,bhikkhave,dukkham."註3
「比丘們,什麼是苦?比丘們,如果有任何身體的痛苦,任何身體的不愉悅,任何的痛苦或不愉悅的感覺,都是一種身體接觸的結果--這就叫做痛苦,比丘們。
」
在描述domanassa憂時,說道:"Katamanca,bhikkhave,domanassam?Yamkho,bhikkhave,cetasikamdukkhamcetasikamasatammanosamphassajamdukkhamasatamvedayitam,idamvuccati,bhikkhave,domanassam."註4
「比丘們,什麼是憂?比丘們,如果有任何心理上的痛苦,任何心理上的不愉悅,任何的痛苦或不愉悅感覺,都是一種心理接觸的結果--這就叫做憂傷,比丘們。
」這裡再度澄清了,當佛陀在描述苦受時,他說的是身體的感受。
佛陀在念住經中說"Atapisampajanosatima."。
Atapi和satima簡單明瞭,但我要探尋sampajano的意思。
我發現它被定義得很清楚:Sampajanna就是持續地透徹理解了知在身與心(特別是感受)上的無常本質。
感受是身體的感覺,但它也是心的一部分,對它的觀察即表示對心物現象的觀察。
Kathanca,bhikkhave,bhikkhusampajanohoti?Idha,bhikkhave,bhikkhunoviditavedanauppajjanti,viditaupatthahanti,viditaabbhatthamgacchanti.Viditavitakkauppajjanti,viditaupatthahanti,viditaabbhatthamgacchanti.Viditasannauppajjanti,viditaupatthahanti,viditaabbhatthamgacchanti.Evamkho,bhikkhave,bhikkhusampajanohoti.Sato,bhikkhave,bhikkhuvihareyyasampajano.Ayamvoamhakamanusasani'ti.註5
比丘們,比丘們要如何透徹了知呢?
比丘們,在此處,比丘能知道感受自他而生出,知道它們的存留持續,也知道它們的滅去;他知道心對塵的起始作用自他生出,知道它的存留持續,也知道它的滅去;他知道認知自他生起,知道它們的存留,也知道它們的滅去。
修行人們,這就是一個修行人所徹底了解的。
比丘應該用心沉著地遵守。
這是對你們的指示。
佛陀的話語也解釋了感受是表示身體的感覺:
Yathapivataakase,vayantivividhaputhu;puratthimapacchimacapi,uttaraathadakkhina.Sarajaarajacapi,sitaunhacaekada;adhimattaparittaca,puthuvayantimaluta.Tathevimasmimkayasmim,samuppajjantivedana;sukhadukkhasamuppatti,adukkhamasukhacaya.Yatocabhikkhuatapi,sampajannamnarincati;tatosovedanasabba,parijanatipandito.Sovedanaparinnaya,ditthedhammeanasavo;kayassabhedadhammattho,sankhyamnopetivedagu't.註6
天空中吹著許多不同的風,吹自東方和西方,吹自北方和南方,挾帶塵沙和無塵的,有冷風也有熱風,狂風與和風--吹著許多種的風。
同樣的,在身體上,感受會生起,有愉悅的、不愉悅的和中性的。
當比丘勤奮修練時,並不會漠視自己徹底了解的能力,有如此智慧的人,才能完全的理解所有的感受。
完全理解之後,他就能在這一生根除所有的不淨雜染。
這種人到他生命盡頭時,因為已經安住在法中,且已確切徹底了解感受,他就到達難以描述的境界。
佛陀在強調感受呈現在身體上時,他說過--
Seyyathapi,bhikkhave,agantukagaram,tatthapuratthimayapidisaya...pacchimayapidisaya...uttarayapidisaya...dakkhinayapidisayaagantvavasamkappenti.Khattiyapi...brahmanapi...vessapi...suddapiagantvavasamkappenti.Evamevakho,bhikkhave,imasmimkayasmimvividhavedanauppajjanti.Sukhapi...dukkhapi...adukkhamasukhapivedanauppajjati.Samisapisukha...samisapidukkha...samisapiadukkhamasukhavedanauppajjati.Niramisapisukha...niramisapidukkha...niramisapiadukkhamasukhavedanauppajjati'ti.註7
比丘們,假設有一家客棧。
人們來自東方、西方、北方、南方住在客棧中。
住客中有Kshatriyas剎帝利、Brahmins婆羅門、Vaishya吠舍和Shudras首陀羅。
比丘們,同樣的道理,我們這身體也有各種不同的感受,愉悅的感受,不愉悅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生起。
執著的愉悅感受,執著的不愉悅感受和執著的中性感受會自身體生起。
同樣的,也會生起不執著的愉悅、不愉悅及中性感受。
我已不需再證明佛陀說到感受時,他指的是身體生理上的感覺!佛陀的這些勸誡,不僅澄清了我所有的疑惑,也使我感到彷彿是佛陀在親自指導我一樣,要重視身體的感受。
我的恩師生前經常定期唱誦Tikapatthana(三法發趣),我發現這很有啟發性。
研讀Tikapatthana能得到佛陀清楚明確的指點,身體的感受(kayikamsukhamandkayikamdukkham)和證果(到達涅槃nibbana)有最近且不可或缺的從屬關係。
Pakatupanissayo-kayikamsukhamkayikassasukhassa,kayikassadukkhassa,phalasamapattiyaupanissayapaccayenapaccayo.Kayikamdukkhamkayikassasukhassa,kayikassadukkhassa,phalasamapattiyaupanissayapaccayenapaccayo.註8
愉悅的、不愉悅的身體感受之生起和證果與緣起之關聯的起因都是身體的愉悅感受。
愉悅的、不愉悅的身體感受之生起和證果與緣起之關聯的起因都是身體的不愉悅感受。
而且,
Pakatupanissayo-kayikamsukhamupanissaya...vipassanamuppadeti,maggamuppadeti,abhinnamuppadeti,samapattimuppadeti.註9
靠著身體的愉悅感受…….內觀生起……..道生起…….知識生起…….證果(涅槃)生起。
我的一些朋友堅持說,感受(vedana)是心(nama)的一部份,所以它與身體的感受無關。
各種見解都可能存在。
但是對我而言,三藏經典(Tipitaka)就是證據,證明了身體的感受與內心的感受同樣是受(vedana)的一部份;而且,在佛陀的教導中身體的感受更為重要。
Patthana(發趣大論)更提供了一個不容置辯的證據,說明身體的感受在解脫道上的關鍵重要性。
自從我向恩師學習之後,我個人深蒙其利,我持續指導內觀,將重點放在身體的感受上。
Somanassa和domanassa喜和憂指的是愉悅與不愉悅的內心感覺。
Sukhaanddukkha是指廣義的樂與苦,但也用來表明身體上特定明確的愉悅和不愉悅感覺。
Tissoima,bhikkhave,vedana.Katamatisso?Sukhavedana,dukkhavedana,adukkhamasukhavedana.Imakho,bhikkhave,tissovedana.註10
身體的感受可分三種。
那三種?愉悅的感受、不愉悅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即非愉悅亦非不愉悅)。
佛陀在列舉感受時,總是提以上的三種。
只有在他列舉五種感受時,才會把喜受(somanassindriyam)和憂受(domanassindriyam)涵蓋在內。
這正表示出佛陀的教導中,身體的感受比內心的感覺重要。
Katamaca,bhikkhave,tissovedana?Sukhavedana,dukkhavedana,adukkhamasukhavedana-imavuccanti,bhikkhave,tissovedana.Katamaca,bhikkhave,pancavedana?Sukhindriyam,dukkhindriyam,somanassindriyam,domanassindriyam,upekkhindriyam-imavuccanti,bhikkhave,pancavedana.註11
佛陀在提到四念住(覺知的建立)時,會用樂受和苦受來描述感受,但在提到sampajanna時時澈知無常或satipatthanas四念住時,從來不曾用喜或憂來描述。
三藏經典中談感受時,只有十來處提到喜,但有數百處提到樂或苦受,尤其論及修習四念住時。
因此,當佛陀談到以禪修根除痛苦時,他要我們注意感受,顯然感受是心的一部份,它深深地根植在身上。
這也是arupabrahmaloka(無色界)的梵天不能練內觀的原因,也解釋了佛陀不能傳法(Dhamma)給他處於無色界(第七、第八次地定jhana)老師的原因。
在第五到第八次地定jhana時,心已脫離了身,因此沒有感受的經驗。
所以,這些梵天缺少了色身,不能體驗身體感受。
要他們去練習覺知感受是不可能的,他們也無法踏上解脫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修習禪定samadhi時,喜somanassa和憂domanassa在第三次地定消失,但是樂受與苦受要到第四次地定才消失。
Adukkhamasukhavedana(不苦不樂受)則還留在第四次地定內。
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身體的感受使我們能持續有力地掌握實相,也同時掌握了貪的根源。
每個人均能了解感受,感受是達到解脫的有形工具。
這是我的親身經驗,是我的老師教我的方法。
有了這種經歷,佛陀的話語非常具有說服力且令人振奮。
這條道路給了我許多喜悅。
依我老師的訓令,我開始在印度及世界各地與人分享這禪修方法。
當我與學生分享這個解脫的方法時,教他們從感受下手且了解感受的真正本質,我發現他們也同樣受益。
佛陀這個清楚、實用又有成效的教導使我深具信心。
這方法沒有任何想像或盲信的空間。
偶爾,會有人來和我辯論為什麼我這麼重視身體的感受。
我總是謙恭地請他或她試一試內觀禪修方法,去體驗審視此法是否符合佛陀的教導。
不必懷疑這方法。
我邀請你們: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佛陀指示的路,他是最偉大的心物科學家,是這世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心的醫生。
別讓我們的哲學信仰變成我們的障礙。
讓我們充分利用佛陀的發現--感受是一個能使我們解脫痛苦的工具。
願眾生快樂,安詳,解脫。
參考經典:【巴利語原典為國際內觀研究中心(VRI)出版之CSCD編號;另附相當之《大正大藏經》(簡稱《大正藏》)之經文連結以資參考。
】1.SamyuttaNikaya2.4.249→S.36.Samadhi三昧&11Rahogataka獨坐 →《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21頁
2.SamyuttaNikaya→S.36.3.Pahanena捨棄→《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19頁
3.&4.DighaNikaya2.393,394→D.22.Maha-SatipatthanaSutta大念處經 →《大正藏》第一冊第26卷第582頁或第二冊第125卷第567頁
5.SamyuttaNikaya3.5.401→S.47.2.Sata正念→《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71頁
6.SamyuttaNikaya2.4.260→S.36.12-13.Akasa虛空→《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20頁
7.SamyuttaNikaya2.4.262→S.36.14.Agara客舍→《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20頁
8.Patthana1.1.423.
9.Patthana1.1.423.
10.SamyuttaNikaya2.4.250.
11.SamyuttaNikaya2.4.270.Notes:(AllreferencesfromVRIedition)
資料來源 摘錄~內觀中心電子書tiffiny8983/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tiffiny8983112's新文章比風水更厲害10000倍的宇宙規律阿緻老師提供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膝蓋是治病養生的關鍵部位愛聽佛經的咪咪貓愛與祝福學習祝福別人罪花緣起空性承擔邀請您一起觀想將愛傳送給宇宙隨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tiffiny8983112'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何謂感受? @ 夢帆隨筆 - 隨意窩
感受就是每當妳在做某件事情時,妳會考慮到對方,會以對方的立場來考慮自己的作法或是處理方式,是否會傷害對方或是會令對方擔心? “答應對方的事情,就要去做到,不然 ...
- 2感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3感受定義; 什麼是感受? 感受有2種意思
感受[gǎn shòu] 2 個意思, 未分類: 感覺、領會。
- 4為什麼感受?什麼是感受? @ 樂活、慢活、都要活生活 - 隨意窩
物(rupa)(舊譯"色法")包括了身體(kaya);感受則是由身體去感覺的。心(nama)(舊譯"名法")則包括了意識(citta)與所生起的法(dhammas)(伴隨著心而來的)。感受 ...
- 5你/我的感受是什麼? - 方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