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乃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章乃器(1897年3月4日-1977年5月13日),原名章埏,字子伟、金锋,男,浙江青田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 ... 英文维基| 中文维基| 日文维基| 维基社区 草榴| 杏吧| 妲己社区| 妖娆社区| 激情小说| 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 章乃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章乃器章埏章乃器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部长任期1952年-1958年总理周恩来政务委员任期1949年10月21日-1954年9月27日总理周恩来 个人资料性别男出生1897年3月4日 大清浙江省青田县逝世1977年5月13日(1977歲-05-13)(80歲) 中国北京市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配偶王镜娥(1897年—1963年)胡子婴(1907年—1982年)杨美真(1904年—1991年)王者香(?—1967年)儿女章湘华、章翼军、章畹(婉华)董淑萍章湘谷章立凡母校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职业政治家 章乃器(1897年3月4日-1977年5月13日),原名章埏,字子伟、金锋,男,浙江青田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创办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经制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大右派”,后获平反。

目录 1生平 1.1银行事业 1.2救国会七君子 1.3抗日战争 1.4民建与建国 1.5共和国财经 1.6粮食部部长 1.7大右派 2身后 3著作 4家庭 5軼事 6参考文献 7外部链接 生平[编辑] 银行事业[编辑] 章乃器生于浙江省青田县小源村的一个书香门第,原名章埏,后因读《老子》有“埏埴以为器”一句,乃改名章乃器[1]。

辛亥革命时,十五岁的章乃器从浙江丽水到江苏南京投身革命军[2]。

1918年,章乃器自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今浙江工商大学)毕业,进入上海的浙江实业银行当练习生。

1919年春,辞职到北京,进入通州京兆银行任职,当营业部主任。

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先后爆发,给章乃器深刻影响。

1921年7月,章乃器进入中美实业公司当会计主任。

虽待遇优厚,但洋经理很跋扈,章乃器只干3个月便辞职回到上海,重回浙江实业银行工作[1]。

1927年,章乃器独力创办《新评论》杂志,支持正在北伐的中国国民党[3]。

1932年6月,章乃器代表浙江实业银行,联合上海各个华商银行成立了中国征信所,作为银行界信用调查的公用机构。

这是中国国内首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征信所,采用会员制,章乃器任董事长。

章乃器为该所制订了“审慎以求‘真’,忠实公正以求‘善’,详尽明晰以求‘美’”的工作准则,并主持制定了调查程序,延揽到一批专门人才。

中国征信所获得了金融界、企业界信任,业务日益发展,许多较大规模的工商企业也委托该所调查咨询。

中国征信所先后挤垮了4家外国人开办的征信所,成为独占事业[1]。

章乃器主张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采用统制手段管理中国的货币和金融市场,实现币制统一,反对列强控制中国货币。

章乃器很早便主张创造现代银钱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行公司股票和债券,推行票据承兑和贴现。

在章乃器等人倡导下,上海于1933年、1936年先后成立票据交换所、票据承兑所[1]。

1930年代,章乃器不仅任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及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大学的教授,还投入抗日救国运动,被誉为“中国左翼运动的理论家”。

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过泸定桥后,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云回上海找中共上海中央局,并与共产国际联系。

陈云于同年6月到达上海。

因中共党组织遭国民政府严重破坏,难以联系,陈云乃先找老友章乃器。

章乃器的弟弟章秋阳(原名章郁庵)曾任中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支部书记及上海店员总工会委员长、党团书记,与陈云一起組織工人运动。

此时章秋阳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的身份,继续从事秘密工作。

通过章乃器,陈云很快见到章秋阳,并与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1]。

救国会七君子[编辑] 1935年12月,章乃器与马相伯、沈钧儒等人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12月27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正式成立,发表《救国运动宣言》。

章乃器被推选为该会的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主管财务,兼作宣传工作。

章乃器主持救国会机关报《救亡情报》,救国会大多数文件都由章乃器撰写,章乃器因此被救国会同事们誉为“宣言专家”[1]。

1936年初,章乃器参与发起上海各界救国会,后又参与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该会领导人之一。

1936年11月23日凌晨,国民政府在日本政府压力下,以“危害民国罪”逮捕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沙千里、邹韬奋、王造时、李公朴、史良7人,是为“七君子事件”。

事件激起中国舆论愤慨,中共中央也发表宣言抗议。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七君子”获释出狱[1]。

抗日战争[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3月,章乃器应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宗仁邀请,出任安徽省财政厅厅长。

当时因为抗日战争,工商业停业,政府税收锐减,安徽省财政极为困难。

1937年11月,安徽省财政每月收入从120多万元缩减到80多万元;1938年2月,每月收入缩减到50万元。

1938年5月,日军攻占合肥,安徽省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每月收入仅约10万元,公务人员和军警欠薪两三个月。

章乃器上任后,提出“铲除贪污,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方针,很快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

为破坏日本“以战养战”的图谋,章乃器开展敌货、私货检查工作,开辟税源和财源,不仅发清欠薪欠饷,每月还拨给邻区新四军驻军3万元经费。

此外,还发行安徽省公债和地方银行小额本票,搞活了货币流通,在安徽省建立了其他省还没有的战时金融经济体制。

经章乃器努力,几个月后,安徽省财政每月收入增至30万元,收支渐平衡。

1938年10月,廖磊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一到任便问章乃器:“财政还能支持,是真的吗?”“盐和米都已经开始屯储了吗?”到1939年5月,安徽省财政收入每月达75万元,创造了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的最高记录。

20多年后,李宗仁在回忆中称章乃器“整顿税务,颇见成效”。

章乃器在安徽的工作也获得史沫特莱赞赏[1]。

章乃器在安徽理财成绩卓著,其少年时的同学陈诚向蔣中正建议重用章乃器,以整顿大后方经济。

但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方治等人则不断向蔣中正声称章乃器在安徽搞“赤化”。

1938年8月、9月间,蔣中正在武汉召见章乃器,提出要章乃器留在中央工作,被章乃器谢绝。

蔣中正又派陈诚、孔祥熙、陈立夫等挽留,均无果。

章乃器回安徽后,方治等人又编出章乃器在安徽搞武装的谣言,引发蔣中正猜忌。

1939年6月,蔣中正要求章乃器到重庆述职,随后将章乃器免职[1]。

1939年,章乃器到重庆,任上海迁川工厂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理事等职。

在与工商界的交往中,章乃器产生了办企业的兴趣。

在获重庆、上海银行集资认股95%后,1940年章乃器创办了上川实业公司,下设机器铸造、手摇发电机、酒精制造这3个厂,并在工厂旁的山坡开辟畜牧场。

章乃器亲管生产,成绩很好,获工业界赞扬[1]。

1941年,章乃器为抗议苏联与日本签署和约、承认满洲国的行为,脱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抗日战争后期,民族资本工业备受日本侵略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摧残,面临崩溃,民族工业界人士章乃器、吴蕴初、胡厥文等共同讨论,章乃器提议工业界应设一个研究所,为民族工业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呼吁。

经章乃器倡议,创办了以吴蕴初为董事长,章乃器为所长的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

在章乃器主持下,该所常研究黄金问题、物价与工业问题等,并编写学术报告和文集。

章乃器还主持编纂了《工商手册》,受到工商界欢迎。

同时,章乃器在《大公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经济评论和学术论文,阐述对战时财政金融和中国工业化的意见,成为《大公报》的经济专栏作家[1]。

民建与建国[编辑] 1945年,章乃器与黄炎培、胡厥文等人发起创建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1952年更名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坚持民主和平,反对一党专政和内战。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因国民政府不承认民建的合法地位,民建无正式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章乃器作为中国民主同盟代表团顾问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并组织民建开展各种会外活动。

1946年2月,他在重庆较场口惨案中被打伤。

1947年被迫离开重庆前往香港。

章乃器在香港创办港九地产公司,在香港最贵的地段从事房地产,获利颇多。

1948年,章乃器与中国国民党决裂。

1948年底,章乃器接到中共中央电召,放弃在香港的事业,与李济深、马寅初等民主人士秘密北上,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

出发前,章乃器发表《新的转折点》称:“时序更新,人类历史亦翻到更光荣灿烂的新页。

”[1] 1949年2月25日,章乃器等人抵达北平。

一个月后,章乃器等民主人士在机场迎接了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章乃器在欢迎会上说:“我过去多年为资本家打算盘,今后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打算盘。

”1949年9月,章乃器出席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任《共同纲领》第三起草小组的召集人,负责起草《共同纲领》的经济部分[1]。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

章乃器与彭真、张东荪、陈铭枢、周恩来5人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主持会议,章乃器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民族工业家的任务》的发言。

他在该发言中说:“在消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之后,中国经济建设的园地真是海阔天空,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前途真是无可限量。

为着避免资本的浪费、无谓的竞争和无政府的生产,更为着将来和平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全盘的经济计划和国营经济的坚强领导是绝对必须的。

”章乃器还总结说:民族工商业家必须熟悉毛泽东的七一论文,取法中国共产党一面发展自己、一面准备消灭自己的思想,在目前努力发展事业、积累资本,同时准备在将来消灭自己的阶级。

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首次公开提出做好消灭本阶级的准备[1]。

共和国财经[编辑] 1949年2月25日,章乃器抵达北平。

不久即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邀请,与千家驹、沈志远一起任中国人民银行顾问。

当时,第二次国共内战尚未结束,章乃器为发行人民币,稳定金融、币值和物价,打击投机作出了贡献。

1949年4月15日,章乃器和黄炎培等民建领导人应毛泽东邀请,到毛泽东居住的香山双清别墅会面聚餐。

毛泽东阐述了目前形势和中共的政策,希望他们为接管上海做工作[1]。

1949年5月14日,陈云奉命筹组中央财经委员会,以便稳定全国经济形势,统一财经工作,章乃器由此开始与陈云共事。

同月,上海战役结束后,上海市面混乱,南北无法正常通航,缺煤缺粮,城市面临瘫痪。

陈云开会研究解决上海粮煤短缺等问题,章乃器在会上力排众议,主张用外商轮船运煤,获陈云采纳。

为稳定金融、发展生产,章乃器分别向周恩来、陈云建议发行公债。

后陈云经调研,正式向中共中央提出公债发行方案,获得批准,于1950年初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发行公债[1]。

1949年7月1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成立,陈云任主任,章乃器和许多经济学界民主人士获聘为委员。

5天后,章乃器和千家驹应陈云邀请,一同赴上海,开始调查研究上海和全国的经济形势,并与上海工商界人士座谈。

8月初,陈云主持召开有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5个大区的财经负责人参加的上海财经会议,确定了解决上海经济问题及稳定全国物价的措施。

章乃器向老朋友们宣传新政权的经济政策,以稳定上海经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章乃器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编制审查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财经组组长等职[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就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纱布、粮食投机活动带动全国物价大涨。

陈云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秘密调集大批物资准备反击。

章乃器向陈云提出了许多建议并获采纳。

在陈云指挥下,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战线上首次大战役的胜利,稳定了全国物价。

为配合国家统一财经工作,章乃器发表了《对于统一财经工作的认识》、《统一就是力量,统一就是办法!》、《经济的改造——消肿、去腐、生新》等十多篇文章,宣传国家的经济政策。

1950年初,章乃器与李维汉、陈叔通作为筹备负责人,筹组成立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1]。

会计是章乃器的老本行,章乃器不仅是立信会计学校校董,还曾主持上海浙江实业银行。

1950年,章乃器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应用自己的簿记原理记账》、《再论应用自己的簿记原理记账》两文,引发关于收付法与借贷法的大讨论,震动会计界,章乃器的建议受到政府采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史上产生深远影响[1]。

粮食部部长[编辑] 1952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名,章乃器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部长。

1949年7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自1952年春秋季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粮食需求,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奸商乃与小贩勾结,一面向农民征购粮食,一面混在需粮群众中套购粮食,造成不少基层购粮点粮食脱销和黑市形成,从而助长了农民惜售粮食的想法。

到1953年,个别地区出现数千甚至上万人在国家售粮点排队争购粮食的情况,粮食购销形势日趋恶化,国家粮食库存消耗日大,回流农村的粮食却日益增多。

同年八九月份,北京、天津被迫实行面粉配售[1]。

为扭转粮食产销的被动,章乃器呼吁抓紧生产,并协助中共中央制定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陈云早在1952年1月向中共中央提交的财经工作报告中,便建议搞试点试行粮食征购。

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自成立起,便在酝酿在农村实施粮食征购和在城市实施配售的方案。

当陈云受中共中央委托调研粮食形势并征求章乃器的意见时,章乃器认为可通过调高收购价在市场中解决问题,无须强行征购。

但陈云反复权衡,认为惟一的办法就是实施粮食征购和配售。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陈云向毛泽东、周恩来作了汇报。

次日,中共中央专门就粮食形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陈云提出的对粮食实施征购和配给的意见,决定于10月10日紧急召开全国粮食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各大区负责人都到北京参加。

陈云在会上阐述了严峻的粮食供应形势,他以“两担炸药”作为比喻,认为自由购买和征购都有危险,并对比分析了8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说明实行粮食征购和配售是惟一可行的选择,该方案在会上获得通过[1]。

当时,毛泽东感到征购和配售的说法不好听,因为日本侵华时期曾用过类似的名词,毛泽东希望改成别的说法。

章乃器提出,将“配售”改为“计划供应”,将“征购”改为“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统销”,获得大家一致赞同[1]。

章乃器亲自主持起草了“统购统销”政策的一系列法规制度。

他系统研究了苏联、日本及中国历代政府的粮政体制,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的粮食凭票定量供应制度。

粮票制度由此成为保证每个城市家庭公平获取口粮的惟一办法[1]。

   在推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过程中,1954年多收购23亿斤,导致国家与农民关系紧张,引发批评,出现了“统购统销搞糟了”的言论。

对此,陈云1955年1月到家乡江苏省青浦县小蒸乡调查,提出了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获得中共中央、毛泽东的赞同。

1955年9月,章乃器回家乡浙江省青田县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了解农村粮食产、购、销及群众生活情况,参加座谈的东源村七八位村民反映干部为了向上级显示政绩而虚报粮食产量,导致许多群众饿肚子,连番薯干汤也喝不上。

次日,章乃器视察了米仓上青田县看守所,看到伙食情况后,他说“里面的生活也太苦了”。

随后章乃器来到太鹤山麓的青田中学校园看望在校学生,得知初中生每人每月仅有24斤口粮。

当时有人问章乃器对家乡印象如何,章乃器说:“我在中央耳闻(下面汇报)目睹(报纸报道),浙南地区粮食自给有余,还有外调,颇感高兴。

可是回来一看,群众粗粮不够,细粮更缺,个个面黄肌瘦。

这次我回中央一定如实汇报。

”接着他说:“我当粮食部长‘只顾自己肚饱,不管别人镬(锅)漏’哪能行啊!”事后章乃器将见闻向浙江省领导及中央领导反映,并调拨一批粮食救急,使群众摆脱困境。

不久,浙江全省初中生口粮标准提高至每月31至33斤[1]。

1955年7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陈云作了《坚持和改进粮食的统购统销》的发言,解答了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各种疑虑,指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必须坚持。

章乃器在会上也作发言,汇报了一年来的粮食工作,肯定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社会效益,同时提出要注重经济效益、增产节约,在两三年内做到由少赔到不赔。

经过进一步改进工作,第二年粮食部门便扭亏为盈,开始每年向国家上缴利润[1]。

1953年制定食用粮加工标准时,有人认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应多生产精米、精面。

章乃器则根据科学研究,主张控制加工精度,多保留有效营养成分。

陈云赞成章乃器的意见。

按“以质定率”的原则(即根据稻谷、小麦的质量优劣确定出米率、出面率),在兼顾营养、适口、节约的思想指导下,粮食部制定的“标准米”、“标准粉”方案开始推行[1]。

在粮食储存上,章乃器推广“四无”(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粮仓的仓储管理经验。

章乃器指出粮食运输要有计划性,做到分区产销平衡,并要逐步把包装运输改成散装运输。

章乃器还要求粮库人员参加劳动,批评有些人有脱离劳动的倾向[1]。

1953年7月到1954年6月,粮食收购数字比上年度增加77.78%。

1954年6月的库存比上年度同期增长51%。

通过推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中,私人粮食工商业获得改造,各地建起国家粮食市场,推动和鼓励了农业合作化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

在章乃器领导的粮食部努力下,粮食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粮食部多次受毛泽东、周恩来表扬。

毛泽东称赞粮食部的工作“后来居上”。

周恩来请章乃器向各部领导人介绍粮食部的工作经验[1]。

章乃器在任粮食部部长之初便曾说:“非党人士担任财政方面的工作是例外的,因此感到责任重大。

”1957年整风期间,非党人士普遍反映“有职无权”。

1957年5月8日,章乃器在民主人士座谈会上谈到自己与中共粮食部党组合作的体会:“要解决有职无权问题,必须克服宗派主义思想。

现在有一部分党员,党内一个是非,党外一个是非,把‘党党相护’当作党性。

有人批评了党,明明意见是对的,党员也不承认。

有人提的意见尽管是符合党的政策的,但是只要党员负责同志一摇头,非党员要坚持意见也是很困难的。

”讲到这里,章乃器说:“不过,我是有职有权的。

在粮食部里,党组和我的关系是正常的,党组管政治思想领导,我管行政领导,党组和我有了分歧意见,要能说服我,我才同意。

但是我这个有职有权,是斗争得来的。

现在,可以说,经过斗争达到了团结的目的。

”[1] 大右派[编辑] 在中共中央开展整风后,1957年4月15日,章乃器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会宣教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思想改造工作要做得自然一些,不能粗暴,不要神秘,不要仅仅喊没有内容的、抽象的口号,不要神化任何个人。

大家都是人,没有哪个人是神,包括毛主席在内。

毛主席就一贯反对把他神化起来。

”这段话后来被扣上“反对毛主席”的帽子。

1957年5月14日,章乃器在《人民日报》发表《从“墙”和“沟”的思想基础说起》一文,批评了“以党代政”。

后来此文被说成“反党”。

1957年5月31日,章乃器在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工商改造辅导工作座谈会上发言,主题仍是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性质,该发言后被摘要刊登在1957年6月2日《人民日报》[4]。

1957年5月29日《新闻日报》发表署名“小雅”的《关于“特殊材料制成的”——和章乃器先生商榷》。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反右派斗争”开始[5][6]。

随后,章乃器受到批判。

起初对章乃器的批判,还只限于他在整风“大鸣大放”中的言论,逐步上纲上线到“反党反社会主义”,例如否认资产阶级剥削,反对社会主义改造等等。

后来,批判又扩大到他在“大鸣大放”前的言论,例如“红色资产阶级政党”等等。

章乃器成了“极右派”、“右派头子”。

1957年7月9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杨达的《空头实业家章乃器发迹丑史》,副标题是“投靠李宗仁,勾结陈光甫,搭空架子开实业公司,战争喂饱了这个政治棍子,赤手空拳顿成富翁。

”章乃器遂被戴上“反共老手”的帽子。

“反右派斗争”中,大小报纸铺天盖地批判“章罗联盟”,批判“大右派”章乃器。

195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章乃器前妻胡子婴写的揭发文章《我所了解的章乃器》。

在政治压力下,章乃器的妻子杨美真带着孩子离开章乃器居住的灯草胡同三十号四合院,与章乃器分居。

章乃器成为“右派分子”后,1958年1月又一次被迫写检查,这篇检查《根据事实,全面检查》长达三万多字,在检查中重申:“我对党披肝沥胆,希望党对我推心置腹。

”[4][5][6] 1958年1月31日,章乃器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部长职务。

他在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工商联、全国人大的职务也先后被撤销,仅保留全国政协委员头衔。

章乃器的工资由行政四级(每月450元,外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50元车马费)降为行政十级(每月212元,外加全国政协50元车马费)。

章乃器仍住灯草胡同三十号四合院,保留公务员、警卫员及其他待遇,但撤掉专车[4]。

章乃器始终不承认自己是所谓“右派分子”。

1960年,他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的书面发言中质疑“大跃进”,当即遭受批判。

1962年1月至2月,“七千人大会”召开。

1962年1月至2月,他到山东省、上海市、浙江省考察,回到北京后,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座谈会上连续四次发言,就经济建设、政治运动、民主法治等问题发表意见,认为潘汉年、胡风未经审判便被逮捕关押是违反宪法,反右派也是违反宪法,批评“大跃进”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导致经济发展失调、国家经济严重困难、人民生活空前困苦,批评《人民日报》经常发表违反常识的文章。

1962年3月,章乃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两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是《请大会作出决议,重申宪法不可侵犯的尊严,以整肃国家法制,提高社会公德,并加强企业、机关的管理》,另一份提案是对自己被打成“右派”的抗争[2]。

这被认为是想“翻案”。

当时,“大右派”章伯钧、罗隆基与章乃器都仍是全国政协委员。

章伯钧赞扬章乃器“有一股正气,很有骨气”。

罗隆基通过刘王立明向杨美真打招呼,表态支持章乃器,并让杨美真告诉章乃器“要小心点”。

1963年1月19日,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通过《关于开除章乃器会籍的决定》。

1963年2月14日,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致函全国政协,表示撤销章乃器作为本会代表的资格,并建议撤销章乃器的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1963年3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右派分子”章乃器的全国政协委员职务。

随后,章乃器身边的工作人员被全部撤走,章乃器不再由全国政协发工资,而改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每月发给150元生活费,章乃器需要自付房租、水电、电话、保姆等费用。

章乃器与小儿子章立凡一起住在灯草胡同三十号四合院[4]。

章乃器极为孤寂,常去北京饭店参加舞会。

后来在跳舞时结识了中学音乐教员王者香,并于1964年结婚(王者香为此被开除公职)。

王者香结婚之前便已患有乳腺癌,她瞒着章乃器结婚,婚后章乃器才得知其病情,很不满[4]。

1966年“文革”爆发后,1966年8月24日,章乃器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革命群众”押到东安市场旁边的吉祥戏院,遭到红卫兵毒打成重伤。

章立凡回忆说:“此时有一位管片民警来到会场,向红卫兵要人,说是此人若被打死,不好向中央交代,遂将受伤的父亲送到了附近的协和医院。

”章乃器由此幸存下来。

但红卫兵占领了灯草胡同三十号四合院,章乃器遭驱逐,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他安排到北京呼家楼十九号的一座普通居民楼内。

当时章乃器和重病中的王者香同住。

1967年春,王者香因癌症病逝。

王者香去世后,杨美真曾去看望章乃器,当时章乃器独自住在呼家楼的小屋里[4]。

“文革”中的一天,有几个夹着公文包的大汉来到呼家楼的小屋,对章乃器说:“你在安徽曾与张劲夫有过来往,张劲夫是叛徒,你写一份证明材料!”章乃器拒绝写材料,并把他们给的写材料的纸撕成碎片。

1975年初,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章乃器致信中共中央反映自己的情况。

1975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指示摘去章乃器的“右派分子”帽子[4][5][6]。

当时周恩来有三条指示:"一,可摘掉右派帽子。

二,愿在国内或到国外可自由选择。

三,在国内生活予以安排。

如坚持原观点也可以,可作为反面教员。

”同年4月25日,陈云、张劲夫出面约章乃器谈话,代表中共中央向他宣布了“摘帽”决定[2]当时准备安排他当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顾问。

但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这一安排没有实行。

1977年4月,章乃器病重住进医院。

陈云得知后,指示有关部门嘱咐医院抢救,并定期向他报告章乃器病情[1]。

1977年5月13日,章乃器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身后[编辑] 1980年6月,在邓小平、陈云的亲自过问下,章乃器的“右派”问题获得改正。

1982年5月,章乃器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4][5][6][1]。

1997年4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的纪念章乃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说:“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章乃器先生是一位英勇的爱国民主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王兆国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对章乃器的爱国民主精神和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历史,对章乃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贡献,表示深切怀念和敬佩[1]。

著作[编辑] 《章乃器文集》 家庭[编辑] 祖父:章楷 父:章叔明 长兄:章培,曾任陆军大学装甲系中将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指派参与培训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并任南京军事学院装甲会副主任。

1954年转业到济南任山东省政协常委。

三弟:章秋阳(章郁庵),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一任妻子:王镜娥(1897年—1963年)浙江青田人,与章乃器自幼在同一学校学习。

1920年与章乃器结婚,1963年因癌症病逝。

育有两子三女(二子早夭)[7]。

长女:章湘华,后去台湾[7]。

子:章翼军,包头师范学院副院长[7] 次女:章畹(章婉华)(1930年生),学俄语,后在一图书馆任馆长[7]。

第二任妻子:胡子婴(1907年—1982年)浙江上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副部长。

1928年与章乃器结婚,但这时章乃器与王镜娥的婚姻并未解除。

1941年章乃器退出救国会,半年后与胡子婴离婚。

育有一女(章湘谷)[7]。

女:章湘谷,医生,比章畹大[7]。

外遇:王立文,国民党特务。

1938年初,章乃器应李宗仁之邀到安徽省任财政厅长。

到安徽不久,王立文借口到安徽设立儿童救济院而设法和章乃器接近,并有了感情。

不久胡子婴得知,乃将两个女儿寄养在沈衡老家,自己独自到六安指斥,王立文随即离开安徽回武汉。

不久因日军迫近,胡子婴步行一千多里到武汉,章乃器则转移到大别山[7]。

外遇:蒋燕,原新四军干部。

育有一女(董淑萍)。

章乃器转移到大别山金寨县后,与蒋燕同居,1940年3月在皖南生一女,取名章淑萍,后随养父改姓董,名董淑萍[7]。

女:董淑萍 第三任妻子:杨美真(1904年—1991年)湖北孝感人,留美硕士,曾任民建中央委员。

1938年秋与章乃器结婚。

无子女[7]。

外遇:孫采蘋(1911年—2016年)上海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

前夫是地质学家马廷英,抗战胜利后去台湾。

马廷英与孙彩苹育有一子一女(子马国光,女马渝光,均随马廷英去台湾)。

1949年章乃器与孙彩苹发生婚外情,但并未结婚,1950年育有一子(章立凡)[7]。

子:章立凡(1950年生),曾用名孙立凡,历史学家。

第四任妻子:王者香(?—1967年)中学音乐教员,无子女,1967年因乳腺癌病逝[7]。

軼事[编辑] 章乃器曾於1936年魯迅葬禮上致詞。

参考文献[编辑]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何立波,从银行家到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长的章乃器,文史春秋2011(9):47-53 ^2.02.12.2章立凡.儿子眼中的章乃器:他是个顶天立地的人.人民网.2011-06-20.  ^章立凡.章乃器的从政观.博览群书2007年第12期.  ^4.04.14.24.34.44.54.64.7叶永烈,“我不会歪曲历史!”——访章乃器夫人杨美真(下),名人传记:上半月2014(7):4-8 ^5.05.15.25.3章立凡中国历史能否走出死循环?.南方人物周刊.[2012-02-17].(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2月21日)(中文(中国大陆)).  ^6.06.16.26.3章立凡:中国历史能否走出死循环?.搜狐网.2012-02-20.(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7日)(中文(中国大陆)).  ^7.007.0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10叶永烈,“我不会歪曲历史!”——访章乃器夫人杨美真(上),名人传记月刊2014(6):4-8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章乃器 查论编救国会七君子 沈钧儒 鄒韜奮 章乃器 史良 王造時 李公樸 沙千里 查论编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49年10月21日至1954年9月27日) 政务院组成人员总理周恩来副总理 董必武 陈云 郭沫若 黄炎培 邓小平(1952年任命) 政务委员 谭平山 谢觉哉 罗瑞卿 薄一波 曾山 滕代远 章伯钧 李立三 马叙伦 陈劭先 王昆仑 罗隆基 章乃器 邵力子 黄绍竑 李富春(1950年任命) 秘书长李维汉→习仲勋(1953年任命)历次政务会议 政务院下属各部委负责人 委员会: 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 董必武(兼) 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陈云(兼)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郭沫若(兼) 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 谭平山(兼) 部: 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兼) 内务部部长 谢觉哉(兼) 公安部部长 罗瑞卿(兼) 司法部部长 史良 财政部部长 薄一波(兼)→戎子和(代理)→邓小平(兼)→李先念 贸易部部长 叶季壮(1952年9月部门撤销) 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1952年8月部门设立) 商业部部长曾山(兼)(1952年8月部门设立) 粮食部部长章乃器(兼)(1952年8月部门设立) 重工业部部长 陈云(兼)(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燃料工业部部长 陈郁(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纺织工业部部长 曾山(兼)(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食品工业部部长 杨立三(1950年12月部门撤销) 轻工业部部长 黃炎培(兼)(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黄敬(1952年8月部门设立,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 赵尔陆(1952年8月部门设立,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建筑工程部部长 陈正人(1952年8月部门设立,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铁道部部长 滕代远(兼) 邮电部部长 朱学范 交通部部长 章伯钧(兼) 农业部部长 李书城 林垦部→林业部部长 梁希 水利部部长 傅作义 劳动部部长 李立三(兼) 文化部部长 沈雁冰 教育部部长 马叙伦(兼)→张奚若 高等教育部部长 马叙伦(兼)(1952年11月部门设立) 卫生部部长 李德全 地质部部长 李四光(1952年11月部门设立,1953年划归国家计委) 人事部部长 安子文(1950年9月部门设立) 华北事务部部长 刘澜涛(1950年9月部门设立,1952年4月部门撤销) 署: 情报总署署长 邹大鹏(1952年8月部门撤销) 新闻总署署长 胡乔木(1952年8月部门撤销) 出版总署署长 胡愈之 海关总署署长 孔原(1953年1月部门撤销) 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南汉宸 会: 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绍禹 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维汉 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何香凝 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 贺龙(1952年11月部门设立) 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楚图南(1952年11月部门设立) 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主任 刘澜涛(1952年4月部门设立,1952年11月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华北行政委员会) 院: 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兼)(1952年改为非政务院直属机构) 局: 中央气象局局长 涂长望(1953年8月部门设立) 政务院机关人员 政务院秘书厅 政务院参事室主任 郭春涛→廖鲁言→孙志远 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余心清 政务院人事局局长 孙起孟(1950年9月部门并入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 政务院专家工作组组长伍修权(1953年8月部门成立) 政务院专家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放之(1953年8月部门成立) 政务院专家招待事务管理局局长 赖祖烈(1953年8月部门成立) 政务院其他机构负责人 政务院及其所属单位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主任章乃器(兼) 全国编制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兼)(1950年3月部门成立) 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周恩来(兼)(1952年3月14日部门成立) 中央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主任沈钧儒(兼)(1953年1月9日部门成立) 中央复员委员会主任周恩来(兼)(政务院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

1950年7月4日部门设立,1951年12月7日改为中央转业建设委员会) 中央转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周恩来(兼)(1951年12月7日部门设立) 政务院劳动就业委员会主任李维汉(兼)(1952年7月25日部门设立,1954年9月27日部门撤销) 中央人民政府机关生产处理委员会主任李富春(兼)(1952年2月29日部门设立,1954年9月27日部门撤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届周恩来内阁)→ 国务院(1954年9月-1959年4日,第2届周恩来内阁)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届:1954年9月28日至1959年4月27日) 国务院组成人员 国务院常务会议组成人员总理周恩来12副总理 陈云 林彪 彭德怀 邓小平 邓子恢 贺龙 陈毅 乌兰夫(蒙古族)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增补) 薄一波(增补) 秘书长习仲勋(机关党组书记)秘书厅(秘书长、副秘书长) 组成部门     1.内务部  部长:谢觉哉  2.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兼)  3.国防部部长 彭德怀(兼)  4.公安部  部长:罗瑞卿  5.司法部  部长:史良  6.监察部  部长:钱瑛  7.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李富春  8.国家建设委员会 主任薄一波→王鹤寿  9.财政部  部长:李先念 10.粮食部  部长:章乃器 11.商业部  部长:曾山 12.对外贸易部  部长:叶季壮 13.重工业部  部长:王鹤寿 1956年拆为: 冶金工业部  部长:王鹤寿 化学工业部  部长:彭涛 建筑材料工业部  部长:赖际发 14.第一机械工业部  部长:黄敬 15.第二机械工业部  部长:赵尔陆 16.燃料工业部  部长:陈郁 17.地质部  部长:李四光 18.建筑工程部  部长:刘秀峰 19.纺织工业部  部长:蒋光鼐 20.轻工业部  部长:贾拓夫→沙千里 21.地方工业部  部长:沙千里 22.铁道部  部长:滕代远 23.交通部  部长:章伯钧 24.邮电部  部长:朱学范 25.农业部  部长:廖鲁言 26.林业部  部长:梁希 27.水利部  部长:傅作义 28.劳动部  部长:马文瑞 29.文化部  部长:沈雁冰 30.高等教育部  部长:杨秀峰 31.教育部  部长:张奚若 32.卫生部  部长:李德全 33.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贺龙(兼) 34.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乌兰夫 35.华侨事务委员会  主任:何香凝 36.第三机械工业部  部长:张霖之 37.国家经济委员会  主任:薄一波 38.国家技术委员会  主任:黄敬 39.城市建设部  部长:万里 40.食品工业部  部长:李烛尘 41.水产部  部长:许德珩 42.农垦部  部长:王震 43.森林工业部  部长:罗隆基 历次全体会议 下属机构20+5直属机构 国家统计局 国家计量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手工业管理局 国家测绘总局(1956年增设) 物资供应总局(1956年增设) 中国民用航空局 中央气象局 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新华通讯社 广播事业局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对外文化事业局(1956年调整为对外文化联络局)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法制局 国务院人事局 国务院档案局 国务院专家局 中央机要交通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外国专家局(1956年增设) 国务院专家局(1956年增设) 国务院出国工人管理局(1956年增设)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务院总理办公室 8办公机构 国务院第一办公室 国务院第二办公室 国务院第三办公室 国务院第四办公室 国务院第五办公室 国务院第六办公室 国务院第七办公室 国务院第八办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届周恩来内阁)→第一届国务院(第2届周恩来内阁)→第二届国务院(第3届周恩来内阁)  章乃器在中国民主建国会的职务查论编中国民主建国会总会委员会1952年7月-1955年4月主任委员黄炎培副主任委员 章乃器 南漢宸 李烛尘 盛丕华 施存统 秘书长孙起孟 查论编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一届中央委员会1955年4月-1960年2月主任委员黄炎培副主任委员 李烛尘 章乃器 南漢宸 盛丕华 施存统 胡厥文 胡子昂 孙起孟 秘书长孙起孟(兼)常务委员 王绍鏊 王新元 包达三 朱继圣 冷 遹 何松亭 沈肃文 李承幹 吴觉农 周士观 侯德榜 俞寰澄 浦洁修 徐崇林 孙晓村 凌其峻 毕鸣岐 许涤新 章元善 郭棣活 张迥伯 陈维稷 华煜卿 项叔翔 彭一湖 黄长水 黄玠然 黄凉尘 黄墨涵 杨美真 杨卫玉 荣毅仁 巩天民 乐松生 刘一峰 刘鸿生 韩望尘 简玉阶 罗叔章 标注:任内逝世  章乃器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职务查论编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1953年11月—1956年12月主任委员陈叔通副主任委员 李烛尘 南漢宸 章乃器 许涤新 孟用潜 盛丕华 荣毅仁 傅华亭 陈经畲 黄长水 胡子昂 巩天民 李象九 秘书长沙千里 查论编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1956年12月-1960年2月主任委员陈叔通副主任委员 李烛尘 章乃器 许涤新 盛丕华 荣毅仁 陈经畲 黄长水 胡子昂 巩天民 沙千里 吴雪之 乐松生 毕鸣岐 邓文钊 韩望尘 秘书长项叔翔 规范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FAST:424962 HKCAN:9811105316303406 ISNI:0000000063897573 LCCN:n98097091 NDL:00358314 NTA:17033631X VIAF:46083454 取自“https://zh.wikimirror.xyz/w/index.php?title=章乃器&oldid=66513331” 分类:​1897年出生1977年逝世章姓青田人南社人物中華民國銀行家中華民國企業家中华民国安徽省财政厅厅长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部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右派分子隐藏分类:​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相同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KCA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مصرىEnglish日本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