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門風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民俗俗稱的“洗門風”,屬於早期台灣社會一種道德制裁的手段, 專門懲罰破壞婚姻或名譽的人,而且事後不能再追究責任。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洗門風/3978348 複製 複製成功 洗門風 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台灣民俗俗稱的“洗門風”,屬於早期台灣社會一種道德制裁的手段,專門懲罰破壞婚姻或名譽的人,而且事後不能再追究責任。

中文名 洗門風 屬    性 台灣民俗 類    屬 早期台灣社會一種道德制裁的手段 對    象 專門懲罰破壞婚姻或名譽的人 早期台灣社會因為對女子貞操較重視,所以一但發現新娘嫁到男方家,如果不是處女,新娘不但要坐回頭轎,女方家還得準備金紙、鞭炮和蠟燭到男方家洗門風,表示道歉。

演變到後來,不論退婚、通姦、偷竊、毀謗等都會公開被罰,都需請村裏的人抽煙、吃檳榔,甚至請看野台戲等,讓大家知道他做錯了事。

由此可知“洗門風”除了道歉之外經醜事外揚而對當事者深具警惕作用. [1]  參考資料 1.    洗門風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w_ou (2018-07-05)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