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大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ᠠᠮᠪᠠᠨ,轉寫:hebe-i amban),清朝官職,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處)官員,是輔佐皇帝來議論國事的肱股之臣,乾隆後期被裁撤。

清朝創製初期,設議政王大臣數員,均為 ... 議政大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議政大臣(滿語:ᡥᡝᠪᡝ ᡳᠠᠮᠪᠠᠨ,轉寫:hebe-iamban[1]),清朝官職,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處)官員,是輔佐皇帝來議論國事的肱股之臣,乾隆後期被裁撤。

清朝創製初期,設議政王大臣數員,均為滿族大臣擔任。

凡軍國重務不由內閣官員發布的,均交由議政大臣會議。

雍正年間,因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之權遂微,只保留名義[2]。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帝下旨撤除[3]。

1861年夏,恭親王奕訢與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合謀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政權後,被授予「議政王大臣」之銜。

1917年張勳復辟時期,重新設立「議政大臣」的職務,以宣統帝溥儀名義授予張勳、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劉廷琛、袁大化、張鎮芳七人為內閣議政大臣。

參考[編輯] ^劉厚生,汉满词典,民族出版社:693,2005,ISBN 7-105-06386-6  ^(清)昭槤撰.啸亭杂录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66–67.ISBN 978-7-5325-6366-1.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張政烺著.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0:359.ISBN 7-215-00300-0.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閱論編中國歷代政府首腦宰相(列表)先秦:商周至春秋戰國冢宰·卿士(周)·太宰·左師·右師·司城(宋)·令尹(楚·徐·越·巴)·中軍將(晉)·司徒(魯)·當國、為政(鄭)·相·相邦秦漢至南北朝的宰相相國·丞相·三公:丞相→大司徒→司徒;太尉→大司馬→太尉;御史大夫→大司空→司空·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大將軍漢魏的尚書至隋唐的三省尚書省:錄尚書事、尚書令、尚書僕射·中書省:中書監、中書令(內史省:內史令)·門下省:侍中(納言)唐宋的同平章事等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門下)·同平章事(政事堂)·參知政事·樞密使(樞密院) 北宋元豐改制至元末 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太宰)·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少宰)·尚書省或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軍國事明清輔政大臣1明朝丞相(中書省)·首輔大學士(內閣·輔臣)清朝議政大臣(議政王大臣會議)、大學士(內閣)、軍機大臣(軍機處)現代內閣總理大清內閣總理大臣(內閣)中華民國國務總理2(國務院)→行政院院長(行政院,今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務院總理(政務院)→國務院總理(國務院,今制)注1:明太祖廢相後,皇帝自兼相權、親轄六部、皇權大增,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等的職權與前朝宰相實有差距。

注2:袁世凱大總統時期(1914年-1916年)改為政事堂國務卿。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议政大臣&oldid=69231856」 分類:​議政大臣議政王大臣清朝中央官制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含有滿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