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質岩 - 求真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具葉理的變質岩類 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目錄 1視頻 2具葉理的變質岩類 3參考文獻 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 159.65.137.222 建立帳號登入 工具 閱讀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質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 搜尋 變質岩 變質岩是由已有的岩石,在深埋地底的高溫、高壓環境下,使得它雖然仍然在固態的情況,岩石的成分及組織構造都發生了變化,生成特殊的礦物以及特殊的變質構造而成。

 形成變質岩的整個作用就是變質作用。

岩石隨所處的溫度與壓力環境不同,而受不同的作用。

大體而言,溫度低於200℃左右就屬於沈積岩成岩作用的發生環境;550℃至800℃之間,在一些特定的壓力範圍內,是融熔成岩漿的環境;除此以外,可說都是變質作用有機會發生的溫壓環境(參考下圖)。

太魯閣峽谷之變質岩 (圖修改自太魯閣峽谷之變質岩,王執明,民80) [1] 目錄 1視頻 2具葉理的變質岩類 3參考文獻 視頻 馬祖地景 [2] 具葉理的變質岩類 (一)片麻岩(Gneiss) 呈條紋狀粗粒的葉狀組織,也稱為片麻狀組織。

礦物呈平行排列,且黑白兩色或暗淡兩色相間,由黑色礦物和白色礦物相間成條紋狀排列。

片麻岩的顏色不一,其命名亦依其所具葉理組織的主要礦物是什麼來決定,如黑雲母片麻岩、角閃石片麻岩等。

或由它原來岩石是什麼來定名,如花崗片麻岩、正長岩片麻岩等是。

片麻岩多在變質度較高的區域變質作用中產生。

另外如有岩漿侵入片麻岩中和變質岩相間成層就成為火成岩和變質岩的混合岩(migmatite)。

由火成岩變成之片麻岩稱為正片麻岩(orthogneiss),由沉積岩變成之片麻岩稱為副片麻岩(paragneiss)。

片麻岩,產地:花蓮縣秀林鄉 (二)片岩(Schist) 具較細密的葉片狀組織,中粒至粗粒,它的片狀組織常由雲母和綠泥石等組成,其片理有時呈波狀彎曲。

較細的板岩及千枚岩與片岩之間,以及片岩與較粗的片麻岩及斑狀變晶岩類之間,均有不同的過渡岩類。

其分辨通常如果岩石中的片狀礦物,尤其是雲母不能由肉眼直接鑑定,而片理上有絲絹光澤者為千枚岩,土狀者為板岩;雲母片可直接視察而認定者為片岩;有深色、淺色交互的(分凝)帶狀薄層者為片麻岩。

一般片麻岩多呈塊狀而少具片狀構造。

片岩,產地:南橫 (三)千枚岩(Phyllite) 與板岩相似,但葉理面略粗糙,含雲母也較多,常呈絹絲光澤。

這類岩石的性質和變質度介於板岩和片岩之間,有時具有清晰的變質礦物粒突出岩面。

千枚岩較板岩易破裂成薄片,堅固性較差,顏色常為淺色,為白、黃、綠及黑色等。

千枚岩,產地:中橫。

與板岩相似,但葉理面略粗糙,含雲母也較多,常呈絹絲光澤。

(四)板岩(Slate)  具極密的良好葉理狀組織,葉理甚薄,極細粒,多是頁岩或其他細粒岩石在輕度變質作用下造成,但是組成葉理狀組織的礦物成分,肉眼不易判定。

這類岩石極易順其葉理面方向裂開。

板岩較頁岩堅密,粒度甚細,顏色不一,以深灰色為多。

板岩較頁岩堅密,粒度甚細,顏色不一,以深灰色為多。

板岩,產地:南投縣信義鄉。

(五)硬頁岩(Argillite) 為最低級的變質岩,多由頁岩或泥岩受區域變質作用造成,岩石僅發生變硬作用(induration),劈理不明顯,具木片狀碎片,頁岩的原來性質尚部分保存。

硬頁岩的變質度如增高就變為板岩。

硬頁岩,產地:桃園縣復興鄉。

為最低級的變質岩,多由頁岩或泥岩受區域變質作用造成。

[3] 參考文獻 ↑原文網址:http://web.fg.tp.edu.tw/~earth/learn/twrock/class3/class3.htm ↑原文網址:http://140.112.64.54/zh_tw/Knowledgelandscape/%E8%AE%8A%E8%B3%AA%E5%B2%A9-1450257 ↑原文網址:http://digimuse.nmns.edu.tw/Default.aspx?tabid=409&ObjectId=0b00000181e33e9b&Domin=g&Field=rm&ContentType=Exhibit&Language=CHI&FieldName= 取自"https://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變質岩&oldid=1329217" 此頁面最後編輯於2020年4月30日(週四)17:34。

個監視中的使用者 隱私政策 關於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服務條款 手機版檢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