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缸中的藻類(04):藍綠藻或藍綠菌 - 沼澤缸之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藍綠藻(Cyanobacteria,目前知道約2000 種)屬於原核生物, 與細菌的關係更密切, 而非藻類。

水族缸中的藍綠藻大都是顫藻屬(Oscillatoria)的種類 ... 首頁 網站簡介 水族園藝 陸族花園 水族舊書攤 藻類圖鑑 水族缸中的藻類(04):藍綠藻或藍綠菌 5/20/2008   德國網友票選第一名的德與水族網站​ 藍綠藻(Cyanobacteria,目前知道約2000種)屬於原核生物,與細菌的關係更密切,而非藻類。

水族缸中的藍綠藻大都是顫藻屬(Oscillatoria)的種類,也就是所謂的「游藻」,在顯微鏡底下會進行移動的。

從顯微鏡底下觀察,藍綠藻看不見細胞核、粒腺體、高基式體,也看不見葉綠體。

​水族缸中的藍綠菌(藍綠藻)幾乎都是顫藻屬(Oscillatoria)的。

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覆蓋於水草、飾物與底床,形成一層藍綠色至藍黑色的大量薄膜。

偏偏這個「藻類」並不是真正的藻類,對某些水族愛好者而言是最大的困擾。

因為藍綠菌的臭味比如何防治還要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常聽到遭受藍綠藻襲擊的受害者抱怨:「所有的水質都在綠色安全區域。

」「硝酸與磷酸都測不到。

」等等。

反應迅速的人聽從建議,運用肥料中的某些成分來對抗藍綠藻,這種作法有時候奏效了。

但如果就這麼相信肥料中的成分對藍綠藻有效,那可就錯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水草也蒙受其害,尤其是成長快速的水草,事實上也處於缺乏氮素與磷酸的狀況。

其實當缺素獲得改善以後,水草再度成長,也才能建立起必要的競爭能力。

通過這些肥料成分來直接「對抗」藍綠藻,簡單的說是不可能的。

對於栽培快速成長的水草之數量較少的愛好者而言,如果採取這樣的建議,很快又會看到「藍色奇蹟」,也就是發生更多的藍綠藻。

​固氮作用?到底為什麼既使在最好的水質管理下,藍綠藻也會大量出現?有些人很快地就想到了所謂的藍綠藻的固氮作用,並且認為這就是成因而加以探討。

實際上有某些種類的藍綠藻具有固氮的能力,這些種類在水族缸內也找得到。

可是這些藍綠藻在正常的水族缸條件下也會發生固氮作用嗎?機會其實極為渺茫。

因為固氮是個非常耗能的反應,況且也需要在缺氧(如果不是無氧的話)的環境下進行。

如果水族缸發展到了這個地步,藍綠藻的固氮作用此時無疑是所有問題中最小的一個。

使用顯微鏡的好處是看得很清楚:固氮反應的進行主要發生於厚壁、無色、光合作用不活躍的異型細胞(Heterocyst)中。

可是在顯微鏡底下我們看不到這樣的細胞,而只是一般藍綠色的細胞,所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並且在水族缸中把固氮作用這一回事兒給忘了。

最新的研究發現有些能夠固定氮氣的顫藻屬(Oscillatoria)種類,未必能用光學顯微鏡看到異型細胞(Heterocyst),然而這些藍綠藻種類的辨認,以及是否也出現於水族缸中,並不是是件迅速且容易的事。

一如實際上的觀察,藍綠藻大量繁殖需要很多的營養,而且唯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進行固氮作用。

​假設水族缸是因為缺氮導致藍綠藻進行「固氮作用」而形成的大量繁殖,那真的需要相當豐富的想像力。

​還有一點與固氮作用這個議題不吻合的地方:藍綠藻的茂盛成長,除了氮元素還需要大量的磷酸。

磷酸並不是像氮原子那樣的豐富可用。

假如藍綠藻在正常的情況下能夠固定氮元素與磷酸,那最乾淨的自然水域中也應能發現大量的藍綠藻才對。

可是實際上並非如此。

​大葉面也成長緩慢的水草,藉著伸展出「氣根」來獲取微量元素,絕非藍綠藻的競爭對手。

由於高等植物停止或幾乎停滯成長,在這種又含有豐富磷酸和硝酸的水族缸中,藍綠菌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藍綠藻的防治法:「黑暗療法」藉著多日完全黑暗的方式,常常能成功地消滅藍綠藻。

但是我們如果認為不需要其他的輔助措施就能贏得勝利,那在幾日或幾星期後又會非常吃驚,為何當時看來如此成功的黑暗療法,現在突然又大量出現同樣的藻類。

因為在遮光一結束之後,必須進行多次且大量的換水。

​底下是成功對抗藍綠藻「黑暗療法」的詳細步驟:大量的換水(約70%)。

安裝並啟用氣泡石打氣設備。

關閉二氧化碳。

水族缸完全處於黑暗狀態6-7日(關閉照明,上蓋與兩側加以包裹以防間接光源照射)。

如果水族缸中有幼魚的情況,每兩日餵食一次而且非常少量,同時間接光源的照射要非常短暫。

其餘一概不餵食。

在藍綠藻嚴重侵襲的情況下,於第三或第四日進行部分換水50%,並且要避免強光進入。

在第六或第七日時開啟燈光。

立刻於接下來的連續兩日進行各90%的換水。

如果忘記了第8點,那一切的努力就白費了。

​在水族缸中的藍綠菌幾乎都是顫藻(Oscillatoria),在顯微鏡底下可以看見細薄的絲狀構造,並且會出現搖擺或顫動(請發揮一點想像力)。

為何有些藍綠藻種類能夠成長於極為特殊的位置,例如在成長快速的浮水之物之間,或者整片的鹿角苔之內或之間,而不在水族缸的其他位置?可能的解釋是:少數的藍綠藻或許適應了極度貧養的生活環境。

實際上有淨水型態(?)的藍綠藻。

在浮水植物的葉片之間,存在著這種極為特殊的藻類,這是個非常特殊的生存空間:光照很強、水流很少並且水質貧養,在此處可說毫無競爭,就算有也機會不大。

可是一個養殖密度高的水族缸,就算在浮水植物之間也不太可能缺乏營養,另一種解釋較為可能:水表整體而言帶有負電荷,因此就像是磁鐵一樣不斷的吸引有機物質。

不論是鹿角苔纖細的葉片,或者是水體的表層,都是這一類的水表,所以在這裡很容易形成由細菌與其他微生物所組成的生物膜,其中也可能包括了藍綠藻。

最初的固氮理論必須因此被揚棄,因為結果表明了,既使在最輕薄的水表薄膜也存在著同樣的藍綠藻,也就是顫藻(Oscillatoria)。

​然而上述的固氮理論還可更進一步的被動搖。

只不過水表較高濃度的營養濃度,並非如DianaWalstad女士所宣稱的由多種不同的物質聚積所導致的,但很顯然的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最沒有爭議的,就是較高濃的的營養濃度這一點。

​在自然水域中也會發生營養過剩的情形,不論是哪一種營養,並且由細菌(包括藍綠菌)和其他微生物形成了生物膜。

在水族缸中的表面霉層較常為單一菌種,例如藍綠藻或鐵化菌。

這兩種微生物都和相關的營養過剩有關。

​鐵化菌在水中富含二價鐵的環境下發揮其功用。

藍色漂浮的表面霉層幾乎完全是鐵化菌組成的。

此處有符合了豐富的營養供應和來自大氣的足夠氧氣,對細菌而言是個很理想的環境。

​IchdankeHerrnBerndKaufmannfürdieZustimmungderchinesischen Übersetzungen. 評論已關閉。

沼澤缸之家討論區 <>藻類造景鑑賞造景理論計算器水質化學二氧化碳比賽無水啟動法荷蘭式水草缸器材設備娘家水草缸戊二醛硬景觀照明文獻弱光LED水草栽培微生物奈米缸天然水草缸初學入門肥料營養解剖生理水草品種水草變紅底床欖仁樹無二氧化碳流木水草栽培<>無脊椎動物七彩神仙疾病魚類>aquamax水族造景世界雜誌ArtPennomDianaWalstad專訪日本RobertMiehle台灣TomBarr <> 全部 Algae Aquamax Aquascapers AquascapeTheroy ArtPennom ASWMagazine Calculators Chemistry CO2 Contests Critters DianaWalstad Discus Disease DriftwoodLowTechTank DryStartMethods DutchAquarium Equipments Experiments Fish Glutaraldehyde Hardscape Interview Japan Light Literatures LowLightLED Microbiology NanoTanks Newbies NPT Nutrients Physiology Plants RedPlants RobertMiehle Substrate Taiwan TerminaliaCatappa TomBarr  <> 四月2018 五月2017 四月2017 三月2017 九月2016 六月2016 五月2016 四月2016 三月2016 十月2015 九月2015 五月2015 四月2015 三月2015 二月2015 一月2015 十月2014 九月2014 七月2014 六月2014 五月2014 四月2014 三月2014 一月2014 十二月2013 十月2013 九月2013 八月2013 七月2013 六月2013 五月2013 四月2013 三月2013 二月2013 一月2013 十二月2012 十一月2012 十月2012 六月2012 五月2012 四月2012 三月2012 二月2012 一月2012 十二月2011 十月2011 九月2011 七月2011 六月2011 五月2011 四月2011 三月2011 二月2011 一月2011 十二月2010 十一月2010 十月2010 九月2010 八月2010 七月2010 六月2010 二月2010 一月2010 十二月2009 十一月2009 十月2009 九月2009 八月2009 七月2009 六月2009 五月2009 四月2009 三月2009 二月2009 一月2009 九月2008 八月2008 七月2008 六月2008 五月2008 四月2008 三月2008 二月2008 一月2008 十二月2007 十一月2007 十月2007 九月2007 八月2007 七月2007 六月2007 五月2007 四月2007 RSS訂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