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資料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所熟知的氣象觀測坪就是地面氣象觀測的要角(右圖),每一個觀測坪都是由氣象站來管理維護。

在世界氣象組織(WMO)的世界天氣監測網架構下,全球有一百多個國家的 ... 氣象報告是怎麼來的? [首頁][地面觀測] [高空觀測][雷達遙測] [衛星遙測][資料繪製] [預報作業]   地面氣象觀測   大家所熟知的氣象觀測坪就是地面氣象觀測的要角(右圖),每一個觀測坪都是由氣象站來管理維護。

在世界氣象組織(WMO)的世界天氣監測網架構下,全球有一百多個國家的近萬個地面綜觀氣象站參與氣象觀測與氣象資料共享,每天一律在國際標準時0時、6時、12時、18時(台灣時間要加8小時)共計4次作氣象觀測。

各國的氣象中心及觀測站都有電信線路連接,組成一個全球電信系統,並連接位於美國華盛頓、俄羅斯莫斯科與澳洲墨爾本的3個世界氣象中心及26個區域氣象中心。

(圖取自中央氣象局簡介)   依照WMO的規定,地面測站要觀測以下項目:現在天氣、過去天氣、風向及風速、雲量、雲狀、雲底高、能見度、氣溫及露點、溼度、海平面氣壓;我們所屬的第二(亞洲)區域另要求增加以下項目:過去三小時氣壓變量及趨勢、最高最低溫度、降水量等,還有地面狀態、蒸發量、全天空輻射量、日照時數及特殊現象,部份站還有地表及不同深度土壤溫度的觀測。

若對觀測這些氣象要素的儀器有興趣,可參閱本站另一個學習單元「常用氣象觀測儀器簡介」;若想學習雲的觀測請參閱本站學習單元「雲的觀測初步」。

  中央氣象局目前在台灣地區設有二十餘個氣象站(下圖左),除了遵照國際標準的觀測時間之外,又加上一天4次的輔助觀測,即每3個小時就會觀測一次。

早期觀測人員需依定時在觀測坪中記錄各項數據,並即刻進行計算、訂正、編電碼等工作,然後依WMO的標準電碼格式拍發無線電碼至中央氣象局彙整;現在除了一些需要目視的觀測項目之外,儀器記錄多半均已自動化,並透過電腦自動編製電碼,效率及正確性都得到提升。

  此外,中央氣象局還普設上百個自動氣象站與二百多個自動雨量站(下圖右),定時將自動觀測到的氣象數據發報至區域資料處理站的電腦,區域站再將資料傳至中央氣象局,對全台各地的氣象可說是佈下了綿密的監測網。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陸地上的觀測之外,海洋地區的觀測也很重要,但是要在大洋中設觀測據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在島嶼設氣象站,其它就得靠船舶了。

目前世界天氣監測網內有七千多艘運作中的氣象觀測船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