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12條法則》:人生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呈送到我們眼前,幫助我們追求這個目標。

標籤: 生存的12條法則, 公共知識分子, Jordan B. Peterson, 喬登彼得森, 視盲, 人生, 欲望, 宗教.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9/06/18,人文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喬登.彼得森(JordanB.Peterson)你想要什麼,你看見什麼眼界取決於目標(因此也取決於價值,因為你會瞄準自己重視的東西)。

認知心理學家西蒙斯(DanielSimons)在十五年前就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實驗證明這一點。

西蒙斯研究所謂的「持續不注意視盲」(sustainedinattentionalblindness),他讓受試者坐在電視螢幕前,讓他們看麥田之類的畫面,並在他們觀看時悄悄轉換畫面,慢慢淡入一條穿過麥田的路,他加入的並不是容易被遺漏的小徑,而是較大的步道,足足占據畫面的三分之一。

特別的是,觀看者經常不會注意到。

令西蒙斯博士聞名遐邇的是另一個類似實驗,而且更戲劇性,甚至難以置信。

西蒙斯先錄製一段影片,畫面裡有兩支隊伍,每隊各有三人,一隊穿白衣,另一隊穿黑衣。

兩隊距離攝影機並不遠,也不會不容易看到。

這六個人占滿大部分的螢幕,臉部表情清楚可見。

影片是在電梯前方的小空間中拍攝,兩隊各有一顆球,隊員會在這小空間中移動腳步以及做假動作,並彈地傳球或直接傳球給隊友。

西蒙斯完成影片後,播給研究受試者觀看,請每個受試者計算白衣隊員傳球的次數,並在幾分鐘後要求受試者回答,很多都回答「十五次」,這是正確答案,大部分的人都很滿意,認為通過測試了!但西蒙斯接著問:「你有看到大猩猩嗎?」是在開玩笑嗎?大猩猩? 於是他說:「請再看一次影片,但這次不要數傳球的次數。

」果然,大約一分鐘左右時,有一個裝扮成大猩猩的人在幾秒鐘內輕快地走入畫面,停下腳步開始搥胸,就像大猩猩千篇一律、到處可見的動作。

牠就在螢幕的正中央,就是牠,錯不了,明顯得怵目驚心又無可否認,但二分之一的受試者在第一次看影片時卻沒看到。

更慘的是,西蒙斯博士又做了另一個研究,這次他讓受試者看的影片中有一個人站在櫃枱旁接受服務,侍者在櫃枱後面彎下身子去拿東西,又忽然站起來。

結果呢?大部分受試者並沒有察覺哪裡不對,但其實是另一個人站在原本那個侍者的位置!你心想:「不可能,我會注意到。

」但實際上就是「有可能」,就算同時換掉性別和種族,你察覺不到變化的可能性依舊很高。

你也有視盲。

這有一部分是因為視覺很昂貴——在心理生理學上與神經學上很昂貴。

你的視網膜只有極小塊區域是高解析度的中央窩,這個區域就是眼球最中央、視覺最敏銳的部位,負責辨識人臉這樣的工作。

每個稀有的中央窩細胞都需要視覺皮質裡的一萬個細胞,才能處理「觀看」這個多階處理過程的第一階段。

然後,這一萬個細胞中的每個細胞都需要另外一萬個細胞,才能進入第二階段。

假如你的視網膜都是中央窩,你就要有B級片中外星人那樣的頭顱,才能容納你的大腦。

因此,我們看東西時會分類,大部分景物的影像是落在視網膜周圍的低解析度區,把中央窩留給重要的事物。

我們把高解析度的能力用在瞄準少數特定目標上,其他東西幾乎都淡入背景,不去注意。

如果你本來沒有留意的某個東西突然出現危險的變化,直接干擾你狹隘的注意力所關注的活動,你就會看到,否則,它就彷彿不存在。

西蒙斯的研究受試者關注的是球,這顆球始終沒有被大猩猩或隊員遮住,正是因為大猩猩沒有干擾正在進行、定義狹隘的任務,當受試者注視那顆球的時候,便無法區分大猩猩與其他視而不見的東西,大猩猩就可以安全地忽略掉。

你就是用這個方法應付這個龐大、複雜世界:每分每秒都專注在自己關切的事情上,其餘的都忽略。

你看著那些能幫助你前進、邁向理想目標的事物。

當你的路上出現阻礙,你很快就會偵測到。

你對其他東西都視若無睹,而其他東西實在太多了,所以你非常盲目。

這是必然的,因為世界上的事物遠多於你自己的事物,所以你必須謹慎看管自己有限的資源。

觀看是相當艱鉅的事,你必須挑選該看的東西,其餘的就放開吧。

古老的《吠陀經》(印度教最古老的經書,為印度文化根基的一部分)提到一個深奧的概念:我們知覺到的世界其實是摩耶,即表相或幻覺。

這有部分意味著人們因自己的欲望而盲目,也無法看到事物真實的狀態。

這不只是一種比喻,更是事實。

你的眼睛是工具,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你為了這種實用、明確聚焦的指引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對其他東西一概視而不見。

在風平浪靜時倒是無妨,我們會得償所願,雖然這也可能會是個問題,因為得到自己目前想要的東西,會令我們看不到更崇高的使命。

然而,在我們陷入危機時,整個被忽略的世界便構成非常可怕的問題,沒有一件事按照我們期望的方式來發展,於是會有太多狀況而應付不暇。

幸好,問題本身就含有解決的種籽,由於你素來忽略了太多,有大量的可能性是你尚未注意到的。

假設你因為沒有得到需要的東西而不開心,反過來說,也可能是你的期望導致你不開心。

你因為欲望而盲目,或許你真正需要的東西就在眼前,但因為你正瞄準另一個目標,所以看不到。

這又讓我們明白另一件事:你或任何人必須先付出什麼代價,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或更好一點,得到需要的東西。

這樣想吧,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看待世界,你用一組工具篩除大部分事物,只容許某些東西進來。

你花了很多時間打造這些工具,這些工具於是變成一種習慣,不僅是抽象想法,更深深嵌進你的內心,帶領你熟悉世界。

它們是你最深層、內隱且無意識的價值觀,成為你生理構造的一部分。

它們具有生命,不願消失、改變或死亡。

但有時它們的大限已至,全新的東西需要誕生,因此(但並非只有這個原因)有必要在上坡路段放掉一些東西。

如果你目前諸事不順,那或許正如這句最憤世嫉俗的格言所說:「人生糟糕透頂,而你終究會死。

」然而,在危機迫使你下這個悲慘的結論之前,你可以思考這句話:人生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你。

這個領悟至少給你幾個選擇。

如果你的生活不如意,那麼有所不足的或許是你目前的知識,而不是生活本身。

或許你需要認真地重新調整價值結構。

或許你想要的東西阻擋你看到別的可能性。

或許你把目前的欲望抓得太緊,導致你無視別的東西,甚至是你真正需要的東西。

假設你嫉妒地想著「我應該得到我老闆的職位」,如果你的老闆緊守著這個職位,也夠難對付、夠能幹,這樣的想法會讓你陷入惱怒、不滿、憎恨的情緒。

你可能了解這一點,心裡想著:「我不開心,但只要我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我就可以走出這個不開心。

」但你可以進一步想:「等一下,或許我不是因為沒得到那個職位才不開心。

或許我不開心,是因為我無法停止去想那個職位。

」這不表示你可以簡單又神奇地叫自己不要覬覦那個職位,然後聽從建議,轉換心境。

你不會(事實上是無法)那麼輕易就改變自己,你必須深入探究,必須更深刻改變自己追求的目標。

所以,你可能會想:「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種愚蠢的痛苦。

我總不能就這樣放棄自己的抱負,那會使我失去目標。

但是,渴望得到自己無法擁有的職位是沒有用的。

」你可以決定採取不同的策略,要求另一個令你茅塞頓開的計畫:能真正達成願望和滿足野心,又能消除目前影響你的怨恨和憎惡。

你可以這樣想:「我要訂定不同的計畫。

我會試著渴望任何能改善人生的東西,不管什麼都好,而且我現在就要開始努力。

如果這最後意味著不要追求我老闆的職位,我會接受,繼續前進。

」 現在你走上一條完全不一樣的軌道了。

在此之前,所謂正確、理想、值得追求的東西,都既狹隘又僵固,而你被卡在那裡,動彈不得也不開心。

所以你放下它,做出必要的犧牲,讓原本被你的雄心壯志所遮蔽的可能性顯露出來,你會看到一個有很多希望的嶄新世界。

假如你的人生可以更好,那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生命本身會是什麼模樣?「更好」又是指什麼?你不知道,但即使你無法立刻確切知道也無妨,因為一旦你真的決定要變得「更好」,就會開始慢慢看到它的樣子。

你會開始察覺到以前被你的預設立場和偏見、被你原先的視覺機制所掩蓋的東西。

你會開始學習。

不過,唯有你真心想要改善生活,這個方法才會奏效。

你騙不過自己內在的知覺構造。

一點也騙不過。

它們會瞄準你指向的目標。

若要重新調整工具、仔細評估、瞄準更好的目標,你必須從頭到尾徹底思考一遍。

你必須滌淨自己的心靈。

你必須把那些該死的東西收拾乾淨。

你也必須非常小心,因為讓人生變得更好表示要承擔很多責任。

跟傻傻活在痛苦、自大、虛假和忿恨之中相比,改善人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用心。

假使世界展現了一切善意,以完全滿足你對「最好」的渴望,情況又會如何?假使你的「最好」,概念變得更高、更寬、更複雜,以至於你能察覺到的可能性與好處也變多了,又如何呢?這不表示你可以只是心想便能事成,也不表示一切都只是詮釋,或根本沒有所謂的真實。

世界依然在那裡,有其結構和限制。

當你和世界一起前進時,世界可能會配合你,也可能阻擋你,但如果你的目標是翩翩起舞,就可以與世界共舞,或許你甚至可以領舞,只要你有足夠的技巧與風度。

這不是神學或神袐主義,這是實證知識,沒什麼神奇的魔力。

或者該說,這只是意識的神奇力量,本來就存在。

我們只看到自己瞄準的目標,世界其餘的一切(就是絕大部分的東西)都被掩蔽。

如果我們開始瞄準不一樣的東西,例如「我希望我的生活更美好」,我們的心智就會開始從先前被掩蔽的世界中汲取新資訊,呈送到我們眼前,幫助我們追求這個目標。

於是我們可以運用這些資訊,開始前進、行動、觀察、改善。

當我們這樣做也有了改善之後,便可追求不同或更高層次的目標,例如「我想要比『生活更美好』還要好的東西」,於是我們便邁入更重要、更完整的現實之中。

在那個位置上,我們可以關注什麼?我們會看到什麼?你可以這樣想,先從觀察開始。

我們的確會有渴望的事物,甚至也需要這些東西。

這是人性。

我們都有飢餓、孤單、口渴、性慾、攻擊、害怕、疼痛的經驗,這些都是生命的元素,是生命最初始且不證自明的元素。

但我們必須分類和組織這些原始欲望,因為世界是那麼複雜,且難以撼動地現實。

我們無法只得到現在特別想要的某個東西,以及通常想要的每個東西,因為我們的欲望可能會與別的欲望產生衝突,也可能與別人和世界產生衝突。

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欲望,然後明確表達出來,決定優先順序,並排出先後等級,讓我們的欲望變得世故成熟,可以相互合作,也與別人的欲望和世界合作。

如此一來,欲望的層次便提升了,組織成各種價值觀與道德觀。

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就是世故成熟的指標。

針對道德觀(即是非對錯)的哲學研究就是倫理學,這類研究可使我們的選擇更細緻周詳。

宗教則比倫理學更古老、更深奧。

宗教不但考量是非對錯,更涉及善惡本身,即是非對錯的原型。

宗教關注的是終極價值的範疇,不是科學的範疇,不是實證描述的領域。

例如,撰寫和編輯聖經的人並非科學家,即使他們想當科學家也不可能,因為在聖經的寫作年代,科學的觀點、方法和做法都還沒制定。

宗教是關於行止合宜,關於柏拉圖所謂的「善」。

真正的宗教追隨者不是要為世界的客觀本質制定精確的觀念(雖然他可能試圖這樣做),而是力求成為「好人」。

對他而言,「善」可能只表示「遵從」,即使是盲目遵從。

因此古典自由派的西方啟蒙運動反對宗教信仰,認為單有遵從還不夠。

但這至少是一個起點(而我們都忘了這件事):你若完全沒有紀律又野蠻無知,就不可能致力於任何事。

你會不知道目標是什麼,就算你設法瞄準目標,也無法直線飛行,然後你會下這個結論:「沒什麼可瞄準的東西。

」於是你就迷失了。

因此,對宗教而言,教條的元素是需要且值得擁有的。

一個價值體系若不提供穩定的架構,又有什麼用?一個價值體系若不指向更高的層次,又有什麼用?而你若不能或沒有內化這個架構、接受這個層次(未必當作最終目的地,但至少作為起點),又怎麼可能成為多好的人?你若不這樣做,就只是個生理上成年的兩歲幼童,毫無魅力和可能性。

再說一次,這並不表示只要遵從就夠了,但是一個能夠遵從(假設也有適當紀律)的人,至少是精心鍛造的工具,至少如此,而這並非無關緊要。

當然,人一定要向前展望,要超越紀律,超越教條。

工具仍然需要目的,所以《多馬福音》記載基督說過:「天父的國已經遍布大地,人們卻視而不見罷了。

」這表示我們所見的一切都取決於宗教信仰嗎?沒錯!我們看不見的部分也是!你可能會反駁說:「我是無神論者。

」不,你不是(如果你想了解這一點,可以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本書堪稱史上最偉大的小說,故事的主角拉斯柯尼科夫決定認真貫徹自己的無神論,犯下殺人罪卻合理化為善意謀殺,並於後來付出代價)。

你的行為並不是無神論者,而你的行為最準確反映出你最深刻的信念——內隱且深植於你的生命之中,在你有意識的理解、清楚表達的態度、表層的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個人對自己心智狀態的知識)底下。

你只能藉由觀察自己的行事,才能找出你真正相信什麼,而非你以為自己相信什麼,否則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相信什麼。

你太複雜了,以至於無法輕易了解自己。

就算只是要稍微了解自己的信念,也需要仔細觀察,再加上教育、反思,以及和別人交流。

你重視的每件事,都經歷漫長得難以想像的發展過程,是個人、文化和生物層面的產物。

你不明白你想要的東西,因此,也不明白你看見的東西是如何被浩瀚無際、深不可測且意義深遠的過去所制約。

你不明白你用來凝視世界的每道神經迴路,是如何經由人類祖先數百萬年以來的道德目標,和在此之前數十億年的所有生命,所(費力地)塑造出來。

你什麼都不明白。

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盲目的。

我們對於人類信仰的知識,有些已經記錄下來。

數萬甚至數十萬年以來,人類觀察自己的行動,根據這個觀察進行反思,再從反思中提煉出故事並加以講述。

這些都是我們個人和集體嘗試的一部分,企圖發現並闡述自己的信念是什麼。

如此產生的部分知識,就濃縮在我們文化的基本教義中,以及古代典籍諸如《道德經》、前面提過的《吠陀經》,或聖經故事中。

無論好壞,聖經是西方文明(或西方的價值觀、道德觀、善惡概念)的基礎文獻,產生的過程基本上仍超出我們的理解。

聖經是一部由許多書卷組成的文集,每一卷都由許多人撰寫再編輯而成,是真正自然衍生的文件——數千年以來由眾人而非個人書寫而成的故事,精選、排序過,且最終變得相後連貫。

聖經被人類的集體想像從意識深處高高舉起,本身就是無法想像的力量運作了一段深不可測的時間的產物。

謹慎並尊重地研究聖經,將揭示我們相信什麼、如何行事以及應該採取的行動,這些幾乎無法以別的方式發掘。

相關書摘►《生存的12條法則》: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便宜行事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大家出版*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喬登.彼得森(JordanB.Peterson)譯者:劉思潔、何雪綾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橫空出世之作當討論嚴肅生存問題的YouTube頻道,也能擊敗網紅,創下9千7百萬點閱率;當心理學結合哲學及神學的著作成為全球暢銷書,我們知道,現代人需要的,不是虛假的勵志、無法帶來真實改變的安慰,而是直率到近乎殘酷地剖開生存的真相,讓我們看清人類這個物種有多麼擅長輕賤自己、傷害他人,也知道這一切不是無法改變。

而解決之道,就藏在生物幾近永恆的演化史、人類亙古以來的集體智慧,以及嶄新的科學成果中。

作者試圖為這價值混亂的當代生活開出解方,處理人類受苦的問題。

受苦來自一己的局限及不完美,也來自外界社會的嚴苛和評斷。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毫無意義。

事實是,人類並不會因為完美而感到幸福。

「除非看到自己正在進步,否則我們不會快樂。

」我們比誰都能看清自己的殘缺、軟弱,也比誰都為自己的不符合理想厭棄自己,然而正是這樣的不足,給了我們目標,而目標的追求則給我們生存下去的意義。

我們正是踏在混亂和秩序的那條交界上,一步步向前完成自己──一開始就到達目標的生命,不值得活。

混亂在哪裡?混亂在霸凌、壓迫,然而作者也解釋了階級結構等社會特性是如何在演化的長河中浮現,這些特性又如何幫助人類生存。

他舉龍蝦為例,龍蝦這成功在地球上存活了幾億年的古老生物,跟人類的共同點比我們所能想到的還要多,而且由於神經系統相對簡單,因此科學家能夠精確勘測龍蝦的神經電路,這有助於了解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龍蝦就有階級結構──戰勝的龍蝦取得一切,戰敗的龍蝦腦部基本上會逐漸消失,重新長出劣勢者的腦,並分泌較低的血清素和較高的章魚胺,以適應新的劣勢者地位:變得不好鬥(膽怯、垂頭喪氣、躲躲藏藏),只需要少量刺激就會觸發逃跑的反射動作(罹患創傷後壓力症的士兵或受虐兒童典型的高度驚嚇反應)。

作者由此展開,用《創世記》裡最古老的人類故事講出人類這個物種自我輕賤、為惡的本質,以及追求超越的神聖形象,一路往下到心理學中的集體潛意識、哲學中的存在主義、文學中的邊緣人格,旁及道家的陰陽思想,以及作者在嚴寒、充滿歧視的生長環境中求生存的親身體驗──「我們知道懼怕和痛苦會如何打擊我們,因此也知道如何用別人的缺失來傷害、羞辱別人。

然而,也正因如此,人類不分全體或個體都該得到一些憐憫……要治療人類的自覺所帶來的自我輕賤,最適當的處方正是憐憫,因為人類固然有理由自我輕賤,但那只傳遞出故事的一半真相。

我們必須平衡掉自己對自我和人類的憎惡,而那有賴我們對傳統心存感激,並為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就(更別說真正傑出者的卓越成就)感到驚奇。

」人類的基因、大腦、生理和心理現狀,都是在漫長的生存奮鬥史中形塑而出。

所謂生存法則,正是生物一路努力至今的成就。

而作者讓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愛的關係、智慧的傳統,或是心理學的洞見的幫助,單一個人要處理自身受苦的問題,會是多麼孤獨、偏頗又困難。

但他也讓我們知道,在面對受苦的問題時,人是可以從個人的、內在的層面,生發出力量去改變困境。

改變厭棄自己的現況,建立生命的架構,從實踐12條法則做起── 龍蝦的腦神經系統告訴我們哪些關於抬頭挺胸和成功生命的訊息? 為什麼亞伯那麼令上帝滿意,上帝卻讓他死去? 為什麼我們可以輕易揪出小型謊言,卻不由自主相信大型謊言? 為什麼小孩玩滑板時,不要干擾他們? 為什麼在街上看到貓(狗也可以),不妨過去拍一拍?讓我們一起加入這場全球對生存的討論!心理學、生物學的嶄新發現+哲學、神學的深刻探索,幫助我們找到穩定踏立的堅實地面,面對自己的脆弱、惰性及自我輕賤,也面對外界的惡意和批評。

PhotoCredit:大家出版責任編輯:翁世航核稿編輯:潘柏翰 最新發展:《生存的12條法則》: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便宜行事2年前Tags:生存的12條法則公共知識分子JordanB.Peterson喬登彼得森視盲人生欲望宗教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一週內當選兩次,瑞典第一位女首相安德森面臨極右派分裂的政局挑戰1則觀點台灣社會對女性從政的歧視,表現在男性名嘴批評「黃珊珊不知道什麼是制服店」上2則觀點《茶金》「四萬換一元」爭議為什麼不能輕輕放下?因為這不是史觀差異,而是徹頭徹尾的造假2則觀點瑞典「超級星期三」: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上午當選、下午就辭職,極右派崛起造成政治僵局1則觀點知識藍的「寧漢分裂」:朱立倫有多需要傅崐萁,馬英九就有多生氣1則觀點【2021金馬獎前哨戰】《美國女孩》連收兩項大獎,導演阮鳳儀:「拍攝過程心中一直有觀眾」1則觀點《幽靈公主》:從野豬之死開始,尋找森林和城市共存之法?1則觀點世界第一美食「仁當」:印尼五大國菜之一,還曾在《廚神當道》因「是否酥脆」引起國際熱議3則觀點土耳其里拉已暴跌超過30%,艾爾多安堅持「降息抗通膨」,反常識的貨幣政策是否造成災難?1則觀點拾回散落的百年記憶:檔案修護「化腐朽為神奇」,再現鐵道記憶風華2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