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很久沒感到快樂? 你可能患有持續性抑鬱症(Persistent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簡單來說,持續性抑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是一種「持久型」的抑鬱症。

患者會連續多年感到不開心,或者覺得生活乏味得好像沒了色彩。

而且 ... 主頁 搜尋文章 關於我們 支持我們 心理學詞庫 目錄 主頁 搜尋文章 關於我們 支持我們 心理學詞庫 科普知識文章 你是否很久沒感到快樂?你可能患有持續性抑鬱症(PersistentDepressiveDisorder)或輕鬱症(Dysthymia) 你是不是已經不快樂很久了?好像做甚麼事都提不起興趣,彷彿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你的徵狀又好像沒有抑鬱症那麼嚴重,到底是你真的就性格天生負面,還是有其他解釋?快來了解一下持續性抑鬱症的徵狀與治療吧! 引子 夜䦨人靜,你一個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平時工作的時候,你總是有本事可以隱藏內心的愁緒,以致於身邊沒有任何人覺得你有任何不妥。

然而只有你一個人知道,其實你已經很久無法品嘗快樂的滋味了。

不知從哪時開始,生活中所有事情都是乏味的,做甚麼事情都讓你筋疲力盡,那怕是跟你愛的人在一起,你卻只感覺到負擔。

你甚至開始覺得,好像死去也沒關係⋯⋯ 面對著以上的情況,你也曾經有想過,自己有沒有可能患上了傳說中的「抑鬱症」?但是,當你上網找資料的時候,你卻看到抑鬱症好像會嚴重影響生活,患者可能連上班都做不到,而且還可能會自殘或自殺。

你心想:自己的情況好像沒那麼嚴重吧?反正這麼多年來,你都習慣了這種沒有快樂的日子了,大概繼續撐下去也沒關係吧? 如果你有著這樣的經驗的話,你有可能患上的是一種比較常被忽略,但卻影響了全球12%人口的情緒病(來源)——持續性抑鬱症(PersistentDepressiveDisorder,簡稱PDD),前稱輕鬱症(Dysthymia)。

甚麼是持續性抑鬱症? 簡單來說,持續性抑鬱症(PersistentDepressiveDisorder)是一種「持久型」的抑鬱症。

患者會連續多年感到不開心,或者覺得生活乏味得好像沒了色彩。

而且,這種狀態是一直揮之不去的,即使遇上順境,依然無法擺脫這種抑鬱心情。

這也是為甚麼很多人會形容患者不像是患病,倒像是「天生性格負面」。

雖然持續性抑鬱症也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但是卻很容易被忽視。

那是因為它可以維持非常長的時間,久而久之患者可能會慢慢習慣這些徵狀,甚至開始覺得「我可能就是性格比較悲觀一點」或者「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於甜」,因而很難留意到自己的徵狀,亦很少主動向專業人士求助。

那麽,怎樣知道自己有這個病呢?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持續性抑鬱症是指一個人連續兩年或以上出現最少兩個徵狀: 情緒低落對甚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疲倦乏力胃口改變難以專注或做決定感到未來沒有希望 如果發現自己好像還有點符合以上的狀況的話,建議早點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哦! 持續性抑鬱症vs重度抑鬱症 就這樣聽下去,你可能會說:「這聽上跟重度抑鬱症差不多啊?怎樣分辨這兩種疾病呢?」沒錯,持續性抑鬱症跟重度抑鬱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有著很多相似的徵狀,但不同的地方在於三點: 徵狀:重度抑鬱症需要有5個或以上徵狀,但持續性抑鬱症只需要2個時間:持續性抑鬱症需維持2年或以上,重度抑鬱症只需維持2周即可確診發作:重度抑鬱症會在抑鬱發作(DepressiveEpisode)和正常心情之間轉換,但持續性抑鬱症會一直維持同一狀態 然而,不要以為因為徵狀比較少,持續性抑鬱症患者就過得比較輕鬆。

雖然重度抑鬱症患者會經歷更嚴重的徵狀,但起碼當他們不處於抑鬱發作的時候,還是有機會回復到正常的心情。

但是,持續性抑鬱症的徵狀是一直不變的,患者可以連續多年都處於同樣的情緒低落之中,甚至久到他們都忘記快樂的感覺。

對於很多患者來說,這種慢性抑鬱可能比起重度抑鬱症那種過山車的心情更痛苦。

雙重抑鬱症 雖然我在上文說了這麽多差異之處,但其實兩者並不是互相排斥的。

如果你患有持續性抑鬱症的話,你本來就比常人更容易發展出重度抑鬱症(來源)。

而且根據研究顯示,有79%的持續性抑鬱症患者也同時有重度抑鬱症。

因此,那怕持續性抑鬱症沒有太過影響你現時的生活,也應該盡早處理,以免誘發出重度抑鬱症。

那麼,如果一個人同時患有重度抑鬱症和持續性抑鬱症,他們會發生甚麼事呢?這種情況叫雙重抑鬱症(DoubleDepression),患者固然會出現抑鬱發作,但即使他們病發過後,他們依然會感受到持續性抑鬱症帶來的壞心情(來源)。

換句話說,他們的人生只是在「心情極差」跟「心情差」之間轉換而已。

這不僅會對生活造成更大影響,且有初步研究顯示,比起只患上其中一種抑鬱症的人,雙重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成功率更低。

持續性抑鬱症的治療 心理治療 因為持續性抑鬱症的徵狀通常都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項。

每個人適合的治療方式都不大一樣,例如:若你比較喜歡快速、系統性的治療,那麼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uralTherapy)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你更喜歡探索潛意識及被壓抑的情緒,那麼精神動力治療(PsychodynamicTherapy)可能對你更有幫助;如果你討厭被治療師指指點點、想要有更強的主導權,那麼你可以考慮個人為本治療(Person-centeredTherapy)甚至你都不大想跟治療師說話,只想用不同的形式去探討自己的感受,那麼藝術治療(ArtTherapy)、動物輔助治療(AnimalAssistedTherapy)可能是值得嘗試的選項。

藥物治療 雖然持續性抑鬱症的徵狀相對比較少,但是其實也適合服用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s)。

尤其如果患者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徵狀(例如自殺意念),或者對生活造成了不少影響(例如無法工作),那麼很多時候服用抗抑鬱藥其實是利大於弊的。

事實上根據研究顯示,抗抑鬱藥不僅能有效治療持續性抑鬱症,甚至效果比治療重度抑鬱症更顯著。

如果能配合同時配合心理治療,一邊穩定情緒,一邊改善思考模式,雙管齊下會達到更長遠的幫助。

給身邊人的話 最後,我想跟持續性抑鬱症患者的身邊人說幾句話。

比起治療的本身,其實患者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怎樣踏出求助的第一步。

正如我之前所說,因為很多人已經適應了這種持久的情緒低落,甚至覺得這根本就是性格的一部份,很有可能會沒有動力去改善問題。

因此,這時候身邊人的支持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你能鼓勵患者去面對問題,例如主動陪對方聊心事,或者跟對方一起看醫生,這些都會讓患者感到沒那麼孤單。

還有,即使患者擅於隱藏自己的愁緒,看上去「不夠抑鬱」,也不要因而否定他們的情緒,而是嘗試聆聽他們的感受。

另一邊廂,有些人可能會走了另一個極端,因為很擔心患者的病情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就會一直逼對方承認自己患病,甚至會因為對方不肯看醫生而引起爭執。

然而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畢竟要面對這種已經形成多年的疾病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太多的壓力只會導致反彈。

你只需要把相關資訊分享給患者,等患者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到時不用你說,他也會想要主動接受治療的。

參考資料 HarvardHealth(2019).PersistentDepressiveDisorder(Dysthymia).Retrieved26February2021,fromhttps://www.health.harvard.edu/a_to_z/dysthymia-a-to-zHealthline(2020).DoubleDepression:WhatItIsandWhattoDoIfYouHaveIt.Retrieved26February2021,from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epression/double-depressionHealthline(2018).DysthymiavsDepression.Retrieved26February2021,from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ysthymia-vs-depression#depression-vs-dysthymiaMak,K.(2003).Theinterestingphenomenonofdysthymiadisorder.Retrieved26February2021,fromhttps://www.hkcfp.org.hk/Upload/HK_Practitioner/2003/hkp2003vol25may/update_article_3.htmlMay,D.,Shaffer,V.,&Yoon,K.(2020).Treatmentofdoubledepression:Ameta-analysis.PsychiatryResearch,291,113262.doi:10.1016/j.psychres.2020.113262Patel,R.,&Rose,G.(2020).PersistentDepressiveDisorder.Retrieved26February2021,from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1052/SubstanceAbuseandMentalHealthServicesAdministration(2016).Table3.5,DSM-IVtoDSM-5DysthymicDisorderComparison–ImpactoftheDSM-IVtoDSM-5ChangesontheNationalSurveyonDrugUseandHealth–NCBIBookshelf.(2021).Retrieved26February2021,from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19704/table/ch3.t6/ 目錄 快點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除了可以準時看到心理健康資訊,還可以跟 FAIRY’SHEART 大家庭互動哦!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如果你想支持FAIRY’S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創作人員 作者: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Viewallposts 插畫師:陳魚 現職自由工作者。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目前於插畫、排版設計、文字方面持續創作中。

Viewallposts 圖文解說: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Viewallposts 相關文章: 科普知識 【科普+實用】「為甚麼我永遠都不夠好?為甚麼我永遠不快樂?」也許你是被自戀虐待(NarcissisticAbuse)和精神虐待了而不自知 ReadMore» February3,2022 NoComments 科普知識 【科普+實用練習】受傷的小孩從未長大:一篇文章介紹所有關於童年陰影的重點知識 ReadMore» November29,2021 NoComments 實用建議 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嗎?見臨床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師前要注意的8件事! ReadMore» October25,2021 NoComments 科普知識 總是玻璃心、感到空虛、容易情緒化?一篇文章了解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的迷思、例子、徵狀、成因和治療 ReadMore» October11,2021 NoComments 科普知識 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真的不等如危險份子!一篇文章教你了解Schizophrenia的迷思、徵狀、成因及診斷方法 ReadMore» October8,2021 NoComments 科普知識 同一個身體,不同的我:一篇文章教你甚麼是人格分裂/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前稱多重人格障礙) ReadMore» October4,2021 NoComments ©2022Fairy’sHeartAllRightsReservedtoFairy’sHeartTeam   LoadingComments...   WriteaComment... Email Name Websit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