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 – 19 患者的隱形殺手:快樂缺氧。為什麼會發生?該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部分確診者,即便血氧已經明顯低於正常範圍,卻沒有任何特殊的外在症狀,很快地,患者的血氧會加速下降,直到突然喪失意識等。

這個現象導致醫護人員很難判斷患者的狀況, ... 3 18 2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繁| 简 3 18 2 人體解析 專欄 活得科學 編輯精選 醫療健康 COVID–19患者的隱形殺手:快樂缺氧。

為什麼會發生?該如何預防? AaronH. ・2021/05/25 ・2488字 ・閱讀時間約5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COVID-19(272) 快樂缺氧(4) 科學生(393) 血氧(6) 血氧測量(3)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COVID–19全球肆虐,許多研究都發現,為數不少的COVID–19確診者中,出現一種叫做「快樂缺氧」(HappyHypoxemia)的特殊現象。

部分確診者,即便血氧已經明顯低於正常範圍,卻沒有任何特殊的外在症狀,很快地,患者的血氧會加速下降,直到突然喪失意識等。

這個現象導致醫護人員很難判斷患者的狀況,也就難以及時採取適當的急救措施或安排加護病房,因而容易錯失治療先機。

一般的慢性缺氧者,可能會有頭痛、喘、頭暈等症狀。

圖/ENVATOELEMENTS 我們如何測量血氧? 在進一步了解「快樂缺氧」的成因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血氧的定義,以及血氧是如何被測量的。

無論在醫院、急診室或長照中心,測量生命徵象是非常重要的臨床行為。

一般最常見的生命徵象包括:血氧飽和度、脈搏、呼吸速率、體溫、血壓等指標。

血氧飽和度,是測量生命徵象的一個重要指標。

圖/ENVATOELEMENTS 其中正常血氧的飽和度約略落在95%–100%之間,一個沒有相關心肺病史的人,血氧濃度95%以下則被視為供氧不足,可能考慮需要進一步觀察或是給予氧氣治療。

長期維持在偏低的血氧狀態(hypoxemia),可能會使細胞出現缺氧(hypoxia)的現象。

一般慢性缺氧者可能會有頭痛、喘、頭暈等症狀;嚴重缺氧的時候,對於氧氣需求較敏感的腦部細胞、心肌細胞則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死亡。

因此血氧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生命徵象。

現在最常見用來測量血氧的方式,就是手指式的脈衝式血氧儀(PulseOximeter)。

脈衝式血氧濃度儀利用「攜帶氧氣的紅血球能吸收較多紅外光(850-1000nm)」,「未攜帶氧氣的紅血球則是吸收較多紅光(600-750nm)」的這個差異,來推算人體血液中血紅素(Hemoglobin)帶氧能力。

脈衝式血氧儀(PulseOximeter)的運作原理引用自:Petersen,C.,Chen,T.,Ansermino,J.,&Dumont,G.(2013).DesignandEvaluationofaLow-CostSmartphonePulseOximeter.Sensors,13(12),16882–16893. 對於長期臥病的中老年患者,因為呼吸深度較淺、肺功能較差、呼吸道常常阻塞,容易因為長期氧氣不足而導致身體機能急劇退化,偵測血氧濃度,更是長期照護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測量血氧容易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使用脈衝式血氧儀時,會影響血氧偵測的因素,除了手指擺放位置錯誤,指甲上有指甲油等干擾以外,血氧主要會受到病人「心肺功能變化」的影響。

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或是有抽菸習慣的人,容易因為肺功能逐漸退化,血氧也會跟著下降。

另外,肺氣腫、嚴重的支氣管炎、肺水腫或是貧血、手指冰冷、皮膚顏色較深也都會影響血氧數據。

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也可能出現血氧較低的現象。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或是有抽菸習慣的人,容易因為肺功能逐漸退化,血氧也會跟著下降。

圖/ENVATOELEMENTS 用脈衝式血氧儀所測得的血氧分壓為SpO2,如果患者的血氧變化較大,與實際動脈血中的SaO2就會產生落差。

SaO2正常,表示肺臟氣體交換到動脈的氧氣足夠;SpO2正常,則表示不但肺臟交換到動脈的氧氣足夠,心臟也能順利的把充滿氧氣的血液送到週邊組織,提供細胞使用。

臨床上,如果懷疑血氧儀的數據不夠敏銳、或是病人已經出現發紺的現象,還可以抽取動脈血液,來進行動脈血氧分析確認,病人是否有缺氧或是有呼吸代償的現象。

COVID-19確診者不容易意識到自己正在缺氧,進入所謂「快樂缺氧」的狀態。

引用自:Dhont,S.,Derom,E.,VanBraeckel,E.,Depuydt,P.,&Lambrecht,B.N.(2020).Thepathophysiologyof‘happy’hypoxemiainCOVID-19.RespiratoryResearch,21(1). 為什麼會出現「快樂缺氧」? 比利時根特大學的SebastiaanDhont於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造成這個現象的病理成因。

臨床上,已經測量到低血氧的患者中,有八成左右的人在電腦斷層上會出現某些肺部病灶、四成左右的人已經需要氧氣治療,卻只有近兩成左右的人意識到自己有呼吸困難的症狀。

這是因為,在肺功能剛開始變差時,患者只要多吸幾口氣,就能多吸點氧氣,所以很難意識到自己其實正在隱性地缺氧。

「快樂缺氧」的現象並非COVID-19患者特有的現象,肺塌陷、動靜脈畸形、右到左心臟內分流等患者身上也會出現類似的現象。

在肺功能剛開始變差時,患者只要多吸幾口氣就行,所以難以意識自己正在隱性缺氧。

ENVATOELEMENTS 對COVID-19的患者來說,當肺功能剛開始變差的時候,會藉由代償性的呼吸,使呼吸次數微微地上升,就能維持一定的SpO2;呼吸代償會讓身體吐出過多的二氧化碳,使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分壓相對下降,使肺泡中的氧分壓相對上升,這也是SpO2相對看起來維持在正常範圍的原因之一。

此論文建議,臨床人員要對患者的血氧濃度保持警覺,即便患者一開始不覺得自己會喘、感覺上好像不需要氧氣、SpO2相對看起來也維持在正常範圍,都應該早日定期監測血氧濃度,必要時,甚至應該抽動脈血確認血氧含量,以區分出狀況已經變差的重症患者。

偵測血氧:確診者保命的重要一環 今年一月,英國醫學會強調了居家隔離的民眾使用血氧機持續監測血氧的重要性。

對於確診為COVID-19且出現症狀、65歲以上或是65歲以下高風險(過度肥胖、糖尿病或虛弱)患者,都建議使用血氧機進行居家監測,以便盡早意識到缺氧的現象。

參考資料 Dhont,S.,Derom,E.,VanBraeckel,E.,Depuydt,P.,&Lambrecht,B.N.(2020).Thepathophysiologyof‘happy’hypoxemiainCOVID-19.Respiratoryresearch,21(1),1-9.UsingapulseoximetertocheckyouareOK–NHSEngland. 關於快樂缺氧,泛科學也有做一支影片討論唷!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3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vdslking 2021/05/25 回覆 血氧機算醫療器材,自行購買都只能海外代購。

智慧手錶的SPO2meter又感覺不是很準確。

#2 AaronH. 2021/05/26 回覆 #1不少中大型藥局都有賣喔,可以諮詢駐點人員的意見。

#3 cywenling 2021/05/28 回覆 藥局賣的血氧機價格為什麼是外國網站上看到的好幾倍價格? 外國網站買,運費比血氧機價格高,但兩項加起來還沒有藥局問的價格的一半。

目前台灣全部缺貨。

AaronH. 25篇文章 ・ 21位粉絲 +追蹤 非典型醫學人,既寫作也翻譯,長期沉迷醫療與科技領域。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人人都是拷貝貓──暴力影片造就模倣犯? 1 1天前 邏輯是絕對的,但情緒是彈性的:淺談物理學家狄拉克與情緒的故事——《情緒的三把鑰匙》 1 1天前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2天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5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7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口罩影響幼兒「讀」懂情緒?口罩新生代:幼兒情緒3大關鍵發現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陳建仁接受PanSci泛科學採訪:「我常常看PanSci喔!」 相輔相成的數學與科學,誰才真的是「科學的起點」?或許,它們都不是最好的答案——《教出科學探究力》 可愛的品客蜘蛛!我真的可以這麼叫你嗎? 0 1 2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1 2 口罩影響幼兒「讀」懂情緒?口罩新生代:幼兒情緒3大關鍵發現 雞湯來了 ・2022/10/02 ・2250字 ・閱讀時間約4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COVID-19(272) 口罩(21) 幼兒(6) 情緒(102) 繪本(332) 聲音(37) 親子教育(202)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文/雞湯來了特派員林威廷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雞湯來了實習生翁欣容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圖/雞湯來了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戴口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新常態。

口罩遮住了人們大部分的臉,讓彼此看不到完整長相,更看不到豐富的臉部表情。

究竟,這是否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深遠的影響? 更值得注意的是,臉部表情屬於肢體語言的一部份,是言語溝通之外,辨識與表達情緒相當重要的管道。

各級學校教師和照護中心人員,為了避免傳播病毒,多會戴上口罩。

然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年紀還小且對於情緒辨識還在初步學習中的幼兒,是否會因此失去與人正常互動和判斷情緒的機會呢?對於他們情緒辨識的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 「口罩是否會影響幼兒判斷他人情緒」一題,雞湯來了綜整多篇研究,發現西方相關研究較多,而結果其實眾說紛紜。

許多研究藉由不同實驗設計,不同切入視角、樣本對照,便得出了不同結果。

不過,我們也因而從中歸納出幾個關於口罩新生代幼兒情緒發展的重要發現。

關鍵發現1|年齡發展階段:3-5歲最受口罩影響 2021年5月一組研究團隊發表一篇研究,他們測試「3-5歲幼兒」、「6-8歲兒童」和「成人」三個群體判斷人臉情緒的正確率:他們準備了不同情緒的人臉,將人臉的照片後製放上口罩,讓這三群人判斷情緒。

圖/雞湯來了 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的群體中,「3-5歲幼兒」面對戴或沒戴口罩的人,回答對方情緒的「答對與否」比例差距最大,可說上述三種對象中最受口罩遮臉影響的群體。

研究也推論,因為「3-5歲幼兒」判斷情緒的主要來源仍是臉部表情;6到8歲兒童和成人,則較懂得運用其他情境線索來判斷情緒。

圖/雞湯來了 關鍵發現2|容易被混淆的情緒:生氣與難過 另一篇2021年11月的研究,從9間照護中心招募276位3-6歲的幼兒,讓他們判斷15個演員所拍的90張人臉照片的情緒。

這些幼兒判斷「照片中沒戴口罩的人之情緒」正確率為70.6%,若將照片換成戴上口罩的人,這些幼兒判斷的正確率仍為66.9%! 特別的是,有約25%無法區分生氣和難過這兩種情緒,占了辨識情緒錯誤之中的多數,可見對於幼兒而言,「生氣」和「難過」在臉部表情上有許多相似的特徵,如何進一步區分情緒,是可以進一步討論的課題。

圖/雞湯來了 關鍵發現3|表情之外的辨識來源:聲音的判斷力 其實在疫情之前,2019年就有研究團隊關注過幼兒的情緒判斷能力。

他們不只關心臉部表情,也關注聲音。

他們讓313位就讀幼兒園的3-6歲幼兒:分別透過觀察「臉部表情」和「聽聲音」來判斷情緒。

結果發現:觀察「臉部表情」的視覺判斷正確率最高達8成,但以「聽聲音」聽覺判斷的正確率只有5-6成。

由此可知,對於幼兒而言,視覺很可能比聽覺更容易判斷情緒。

研究也進一步分析,發現觀察「臉部表情」時,「開心」的情緒比起「生氣和難過」更容易透過視覺判斷出來;但若只有「聽聲音」的話,悲傷的情緒比較容易被察覺。

圖/雞湯來了 幼兒情緒教育可以怎麼做?疫情之下把握可控的2個安心實踐 由上述的幾項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兩個重點: 喜怒哀樂,判斷各種情緒的難易度不同:幼兒判斷不同情緒的能力程度是有差異性的,差異性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年齡,或者為情緒的不同性質,比如說幼兒最容易辨識開心,但容易混淆難過與生氣。

除了表情,還有多種判斷情緒的來源:判斷情緒的依據不只有臉部表情,肢體、聲音語調、各種情境線索也能幫助我們判斷情緒。

或許,在口罩還是一種日常必須之時,我們可以多著眼於其他「可控」的因素,例如引導孩子判斷情緒的多元方法,從聲音、其他肢體語言等判斷;又或者更進一步和孩子透過故事或案例,討論生氣與難過的的差異,嘗試學習更多口罩日常的情緒辨識之道。

圖/雞湯來了 大人可以透過繪本共讀的方式,討論繪本中的角色在故事中的情境中「產生了什麼情緒」、「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共讀討論時,不只從圖片中角色的表情,還可以從書中角色的肢體動作、其他角色的反應等多元脈絡,練習判斷角色的情緒類型和產生原因。

甚至,我們可以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情緒、接納並以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

同時引導幼兒觀察目前身處的情境,例如現在是什麼場合、現場的人們在做什麼、我應該如何表現等等。

相關推薦:繪本推薦與引導孩子情緒的方法延伸閱讀:雞湯來了 參考資料 Covic,A.,vonSteinbüchel,N.,&Kiese-Himmel,C.(2020).EmotionRecognitioninKindergartenChildren.Foliaphoniatricaetlogopaedica:officialorgan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LogopedicsandPhoniatrics(IALP),72(4),273–281.Gori,M.,Schiatti,L.,&Amadeo,M.B.(2021).MaskingEmotions:FaceMasksImpairHowWeReadEmotions.Frontiersinpsychology,12,669432.SchneiderJ.,SandozV.,EqueyL.,Williams-SmithJ.,HorschA.,BickleGrazM.(2022)TheRoleofFaceMasksintheRecognitionofEmotionsbyPreschoolChildren.JAMAPediatr.176(1):96-98.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雞湯來了 48篇文章 ・ 460位粉絲 +追蹤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

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

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人人都是拷貝貓──暴力影片造就模倣犯? 1 1天前 邏輯是絕對的,但情緒是彈性的:淺談物理學家狄拉克與情緒的故事——《情緒的三把鑰匙》 1 1天前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2天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5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7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巴黎時裝週:噴霧製衣,一體成形 好吃一直吃,一直吃一直爽?要小心「超常刺激」成癮——《情緒的三把鑰匙》 邏輯是絕對的,但情緒是彈性的:淺談物理學家狄拉克與情緒的故事——《情緒的三把鑰匙》 情緒有它存在的必要嗎?「心情」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做決定——《情緒的三把鑰匙》 空虛、寂寞、真的會覺得冷?體溫調節與憂鬱症的關聯──《做個有溫度的人》 0 2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2 0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科學新聞解剖室 ・2022/08/28 ・5689字 ・閱讀時間約11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COVID-19(272) 保健食品(13) 維生素D(9) 蜂蜜(6) 醫師(4) 鋅(2) 魚油(7)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38 文/黃俊儒、賴雁蓉、陳儀珈 案情 2020年1月21日,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1]台灣第一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開始,疫情至今已延燒兩年多。

過程中,我們歷經了兩個多月的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2]、清零的舉國歡騰,但很遺憾,疫情仍未宣告結案。

今年四月,新一波Omicron所開始造成的確診數節節攀升,再度拉扯我們的焦慮神經。

在防疫政策逐漸從清零轉向共存,確診數連日破萬的今日,我們該如何避免成為確診者?如何提升免疫力與保護力?如何成為獨特的天選之人?等等,儼然成為最具話題性的議題。

隨著疫情拉長戰線,各種防疫知識、妙方、偏方與日俱增,解剖員就在不同的親友的LINE群組中看到這一則許多人都轉傳的熱門影音[3],扛著「不想染疫?名醫教你5招自救法:預防確診、快速康復」的響亮標題,頗有為無助大眾指點明燈的救世感。

影/YouTube 簡單明瞭的「5招」自救法,實在為焦慮的民眾提供了一條明確又簡單的防疫大道,加上又是醫生現身說法,實在太安心了。

但解剖員仔細觀看影片內容,仍不禁冒出幾個疑惑——如果這麼容易,為什麼確診數依舊居高不下?疫情指揮中心為何不參考作為全民指引呢?面對諸多疑慮,就和解剖員一起深入探查防疫的灰色地帶! 解剖 一、台灣的名醫快要跟孝子一樣多了!? 「不想染疫?名醫教你5招自救法:預防確診、快速康復」,瘟疫蔓延的年代,來自「名醫」的建議,或許足以作為許多民眾心中的慰藉。

但是,到底符合什麼樣的資格,才可以算得上是「名醫」呢?只要是「有名」的醫生,都適合為疫情代言嗎? 這段期間,各大媒體無不熱衷談論、討論、辯論疫情的種種:要打哪個廠牌的疫苗?小孩要打疫苗嗎?要如何預防?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是否合宜?在媒體前侃侃而談的醫生們,儼然成為世人的救世主,但是也偶爾會發現,醫生之間的言論也有矛盾之處。

那麼,我們要相信誰說的呢? 例如,胸腔外科蘇醫師在臉書上發表[4]:「當國外都在強調會重複感染,卻只有台灣在強調感染會有『無敵星星』」。

對此,前台大感染科林氏璧醫師則協助緩頰澄清無敵星星的概念:「主要論點是「混合免疫」(Hybridimmunity),強調的是混合感染後產生的免疫力,對未來的任何變種病毒應該都更有免疫記憶、更能防重症,如此而已。

」[5]兩位都是很有名的醫師,觀點卻不盡相同,我們要相信誰呢? 再者,這麼複雜的疫情,哪一科的醫生最適合為新冠疫情發聲呢?胸腔科的醫師適合嗎?身心科的醫師呢?和疫情最直接相關的醫生專家應該是誰呢?「事實查核中心」的醫生專訪[6]中提到,就學理上,小兒感染科或許才是最熟悉疫苗的專家,他們替民眾施打過最多疫苗,因此最瞭解。

但我們也常看到很多不是疫情控制相關領域的醫師抒發意見,大多數是善意提醒民眾應注意的事情,從各種角度來防堵疫情。

這倒也無妨,但可以確定的是,面對這麼複雜的百年一疫,所謂的「名醫」或是「專家」,都不是這麼容易的可以輕易地界定出來。

回過頭來看,影片中提出五招自救法的江醫師,算是「名醫」嗎?經過解剖員抽絲剝繭地搜尋後,發現江醫師在網路媒體平台[7]上寫著腎臟科專科醫師,長期研究保健食品、癌症預防、血管通路問題診斷及治療等,涉獵十分廣泛。

除了醫生本業之外,江醫師同時也是一位很成功的健康食品經營者,所經營的公司[8]營運販售多樣健康食品和保健品。

此外,搜尋的過程中,也很意外地發現,江醫師經常於許多媒體中曝光,同時也是幾個社會新聞裡面的當事人[9]。

所以,如果從媒體曝光的角度來看,江醫師確實「很有名」,但是誠如先前的討論,這樣的「有名」是不是可以轉換成足以針對疫情提供專業意見的「名醫」,這可能就待商榷了。

台灣媒體界有個笑話,就是新聞報導中「女的都是正妹,男的都是肥宅,出車禍的都是孝子!」 當新聞中的「名醫」快要跟「孝子」一樣多的時候,也是閱聽人需要小心判斷的時候。

二、維生素D、魚油、藻油、蜂膠真的神奇好棒棒嗎? 在這一部訪談影片中,所謂的「5招自救法」指的是維生素D、魚油/藻油、蜂蜜/蜂膠、鋅、鹽水漱喉這五項。

江醫師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了許多論文數據,還有看起來「很科學」、「很實證」的實驗統計結果,告訴觀眾哪些營養補充品真的可以有效預防重症,甚至減緩新冠疫情的症狀。

經過解剖員的查證,江醫師引用的醫學研究確實存在,不過這些研究結果真的如同影片中所描述的這麼篤定嗎?我們從最廣為人知的疫情營養補充品——維生素D開始說起。

影片中,江醫師秀出了一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論文的數據,言之鑿鑿地告訴大家,攝取維生素D補充劑,不僅可以讓住院率降低一半,也可以讓插管率降低大約26%,「它是有效的,可以幫忙避免轉成中症、轉成重症!」。

江醫師引用的數據。

資料來源/ClinicalNutritionESPEN 然而,面對一樣的圖表數據,原始論文的作者,卻遠遠沒有江醫師所演繹的這般篤定,文章[10]是這麼寫的:「維生素D『可能』和較低的插管率、較短的住院天數『有關』」,而且在最後指出:「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認這些數據之間真正的關係。

」因此,不能說江醫師所引述的資料毫無根據,但是最主要的差別在於研究結果的篤定程度。

當然,謹慎的醫學研究者會十分小心地推論及下結論,但是媒體訪談往往更在乎戲劇效果。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個問題,解剖員索性在許多醫學研究人員常檢索的PubMed期刊搜尋網站[11]中,搜尋維生素D、鋅、茶葉、漱口水、蜂蜜/蜂膠、藻膠等經常被熱議的偏方關鍵詞。

針對2022的期刊研究結果,可以發現不同研究主題的研究關注度有落差(篇數如下圖所示):維生素D及鋅的研究比較多,其他主題的研究則比較少。

再分析裡面的內容,例如可以發現學者們用過各式各樣的統計和研究法,探討維生素D在感染率、住院天數、重症率和死亡率上的關係。

不過,這些論文的意見並不一致,多數可以區分為三種狀況:「正面,但有條件」、「有些狀況有效果,有些沒有」、「有點效果,但沒有顯著差異」,其中有不少論文認為維生素D跟某些數據有關,但也有不少研究認為無關。

更重要的是,維生素D對COVID-19在人體內的影響機制一點都不明朗。

對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也在COVID-19的治療指引(COVID-19TreatmentGuidelines)[12],很明確地寫道:目前學界仍然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推薦或反對使用維生素D來預防或治療COVID-19。

此外,江醫師在節目中大力推廣的魚油、鋅、蜂蜜和蜂膠,也多存在類似的狀況。

其中,江醫師在「蜂蜜」的說明中指出蜂蜜裡面有雙氧水(過氧化氫的水溶液),吃了就可以幫你的鼻子和喉嚨消毒,而且蜂蜜含有的高良薑素、白楊素等成分,可以成功打斷病毒的複製。

最棒的是,吃了「真正的」蜂蜜後,不會增加你的血糖!隨後,他也引用了一份巴基斯坦的論文,告訴閱聽眾,吃蜂蜜可以降低四分之一的死亡率。

依據解剖員的理解,雖然蜂蜜進入我們的體內後,的確會產生過氧化氫,但過氧化氫非常微量,跟可以拿來消毒用的雙氧水濃度相差甚遠,恐怕難以藉此殺死我們喉嚨中的病毒!而高良薑素、白楊素是否真的可以阻斷病毒複製?如同前述一樣,目前學界也同樣地無法有如此高度共識的認證。

再來,就是蜂蜜不會增加血糖的這個說法。

蜂蜜與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不僅會提高血糖,而且對疾病管理和血糖控制並無好處,這是國健署都曾經公開澄清過的錯誤傳言[13]。

此外,若真的按照江醫師所言,60公斤的人每天要攝取60公克的蜂蜜,再加上平時所攝取的糖分,長期吃下來,可能要小心在成功抵擋病毒之前,就先變成一個大胖子囉! 蜂蜜不僅會提高血糖,對抵擋病毒、控制血糖也都沒有幫助。

圖/Pixabay 從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直到這部受訪影片上線,隨著病毒不斷產生變異病毒株,各國的疫情瞬息萬變,對於步步謹慎的科學研究來說,兩年半的時間,真的太短了! 雖然疫情期間,COVID-19的研究百花齊放,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科學家能做到的,也只能慢慢累積數據,還沒有辦法在各種細節上這麼快地得到共識。

因此,科學家們發表論文時,用詞與結論通常也都不會非常斬釘截鐵。

他們知道自己單一的研究論文面臨許多限制,沒有辦法直接成為科學界的代言人,更不可能藉此強烈主張某個行動或是食品有直接的療效。

若我們細細解剖江醫師所引用的文獻,會發現他是在尚且渾沌、並未凝聚共識的科學界中,挑出部分支持他論點的文獻,並宣稱這是有「科學研究支持」的補品。

或許,江醫師是急著想要守護民眾的健康,也或許是媒體需要有一些節目效果,所以無法像專業醫學研究人員那般謹慎溫吞,但事實是,這些內容及態度確實不是目前醫學界的共識。

由於這「5招自救法」並沒有什麼立即的危險性,所以一般民眾如果抱著「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態度姑且參考之,或許也無大礙。

但如果可以審慎地瞭解這些自救法並沒有影片中這麼「絕對」與「篤定」的效果,對於我們判斷其他更為相關及迫切議題,都將會是有幫助的! 三、順便賣點東西又何妨? 其實解剖員很願意相信,在這一次疫情中,許多醫生積極地發言討論疫情,多是基於對社會的責任感。

當然,如果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帶來一些實質的好處,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此乃人之常情。

在這則影片中,江醫師搭配國外知名期刊的研究,逐一分享該研究大致上如何進行、該營養補充品在什麼時間點能發揮效果,善心地為大家整理出四項增強免疫力的保健補充品,外加一項非常容易執行的食鹽漱口方法。

江醫師運用自己的專業,搜尋並整理出有效的保健產品,無非也是希望大家都不要染疫,能夠健健康康地挺過這場戰役。

只是,當解剖員循著江醫師的建議搜尋相關保健品時,一不小心地就滑進了主講醫生自營商店[14]的頁面,也意外地發現影片中提到的幾項保健抗病毒產品,例如魚油、蜂膠、維生素D等,都是商店裡面的熱銷產品,甚至有幾項產品在解剖員查閱時已售罄。

在蜂膠產品頁面中,還貼心地提醒使用者在疫苗施打前後該如何補充,算是非常佛心。

只是,這些看似不經意卻又密切的連結,不免讓解剖員感受到一股濃濃的置入性行銷味道。

江醫師販售多樣健康食品,無非也是希望大家都健康,卻不免有股置入性行銷的味道。

圖/Pixabay 台灣人一直對於各種健康食品情有獨鍾,根據經濟部統計[15]資料:「隨人口結構高齡化,預防保健意識提升,機能性保健及營養補充食品需求漸增,帶動保健營養食品109年產值達195億元續創新高,年增9.78%,連續6年正成長」。

平時就穩定成長的狀況下,再碰上大疫情時代就更不得了,有「名醫」加持的保健方法當然無庸置疑地成為大家追逐的焦點,而這也成為疫情期間另類的一門好生意。

基於民眾面對病毒時的焦慮而進行恐懼行銷,向來就是生意人屢試不爽的商業模式。

雖然保健商品不是一種會立即造成危險的消費,但是當媒體訪談的專家夾帶專業權威形象和過度篤定的口吻,引起行銷效果時,則不免造成某些衝動性消費,甚至不當地把保健跟防疫進行過度連結。

雖然暫時不傷身,但如果經常這樣傷荷包,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喔! 總結 兩年多來的防疫期間,我們走過、路過在各種場合、各種媒體中最常聽到的防疫提醒,就是做好個人防疫。

像是口號,也像是標語,雖然心累,但也的確是生活中無法切割的一部分。

為了提高免疫力,買點保障、吃點保養品補足營養當然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因為媒體透過名人的推波助瀾而導致心慌,使得從早到晚狂吞各種營養品,或搶購名人掛保證販售的商品,這就真的大可不必。

據此,本解剖室給予這系列新聞以下評價: 註解與參考資料 我國藉由登機檢疫即時發現首例中國大陸武漢移入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指揮中心提升中國大陸武漢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因應本土疫情持續嚴峻,指揮中心自110年5月19日至5月28日止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各地同步加嚴、加大防疫限制,嚴守社區防線【健康】不想染疫?名醫教你5招自救法:預防確診、快速康復!ft.江守山醫師|下班經濟學254COVID感染完會有無敵星星?「無敵星星」真的威!何美鄉再提綜合免疫力神威:不要恐懼被OMICRON感染!疫情謠言鋪天蓋地,專家如何突破同溫層傳遞正確醫學知識?上億點閱醫師部落客經營新媒體平台心法大公開。

專訪林氏璧(感染科醫師)江守山醫師江醫師健康鋪子/魚鋪子名醫江守山詐健保費被解雇他不滿告新光醫院確定輸了BeranA,MhannaM,SrourO,AyeshH,StewartJM,HjoujM,KhokherW,MhannaAS,GhazalehD,KhaderY,SayehW,AssalyR.(2022).Clinicalsignificanceofmicronutrientsupplementsinpatientswithcoronavirusdisease2019:Acomprehensive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ClinicalNutritionESPEN,48,167-177.doi:10.1016/j.clnesp.2021.12.033.PubMedVitaminD|COVID-19TreatmentGuidelines健康網》糖友吃蜂蜜不會影響血糖值?國健署:錯江醫師健康鋪子/魚鋪子無畏疫情來襲,食品製造業109年第1季產值逆勢成長2.41%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科學新聞解剖室 37篇文章 ・ 11位粉絲 +追蹤 「科學新聞解剖室」是由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成立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這個平台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解剖專家及義工,以台灣科學新聞最容易犯下的10種錯誤類型作為基礎,要讓「科學偽新聞」無所遁形。

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有關10種錯誤的內涵,請參見《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一書)。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人人都是拷貝貓──暴力影片造就模倣犯? 1 1天前 邏輯是絕對的,但情緒是彈性的:淺談物理學家狄拉克與情緒的故事——《情緒的三把鑰匙》 1 1天前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2天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5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7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口罩影響幼兒「讀」懂情緒?口罩新生代:幼兒情緒3大關鍵發現 歐洲人克服乳糖不耐,少拉肚子就是達爾文贏家? 陳建仁接受PanSci泛科學採訪:「我常常看PanSci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該擔心猴痘疫情嗎?——《科學月刊》 確診後為什麼會出現「腦霧」與「嗅覺異常」?新冠肺炎對腦神經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 1 2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1 2 0 陳建仁接受PanSci泛科學採訪:「我常常看PanSci喔!」 PanSci ・2022/08/25 ・662字 ・閱讀時間約1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COVID-19(272) SARS(27) 疫苗(149) 陳建仁(7)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今日(2022/8/25)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接受PanSci泛科學採訪,分享2002年SARS後台灣防疫上的改革,對於這次COVID-19防疫準備與策略的影響,以及面對與病毒共存的現在,未來台灣防疫是否還能做得更好。

他也溫暖地表示自己早已是PanSci的讀者,大大激勵了到訪的我們。

陳建仁表示:「我常常說,台灣防疫能成功,有2300萬無名英雄(unsunghero)。

」他認為各種非醫療介入手段(NPI,NonpharmaceuticalInterventions)如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是靠所有人配合才能達成。

而台灣能在相對短時間內快速提升疫苗覆蓋率,甚至在18-65歲年齡段達到近100%,也是眾志成城,守護彼此的彰顯。

然而由於關於疫苗的錯假資訊流傳,部分媒體報導沒能正確傳達風險,造成75歲以上族群疫苗覆蓋率偏低,未達到70%,也讓他不禁嘆息。

不過他觀察數據,認為配合快篩跟抗病毒藥物即時投遞,亦已有效降低重症死亡率。

世界各國漸漸從第一階段的「溯源、阻絕」,第二階段的「疫苗覆蓋」,進入第三階段「與病毒共存」,陳建仁認為最重要的是應對環境與病毒變異,隨時調整策略,信賴專業領導,避免過多政治干擾。

他觀察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近期的表現,認為已較疫情初期改善許多,而有了這次經驗,面對未來難以預知的各種公衛挑戰,全世界都將準備得更好。

泛科學獲得文化部補助,正在製作《TaiwanKeywords》系列影片。

以12個關鍵字為主題,呈現臺灣地區12項前沿科技與科學發展。

本次採訪內容之精華將在影片製作完成後,於TaiwanPlus與PanSci的YouTube頻道播出,不想錯過的話,就先訂閱起來,開啟小鈴鐺吧!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1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fierycloud 2022/08/26 回覆 各種成效,應該是要用比如說每萬人均醫師數之類的基本人力物力,進行校正吧!不要用甚或低於開發中國家的人力物力,甚或高於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密度,來比較成效! https://apps.who.int/gho/data/node.main.HWFGRP_0020?lang=en PanSci 1006篇文章 ・ 985位粉絲 +追蹤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人人都是拷貝貓──暴力影片造就模倣犯? 1 1天前 邏輯是絕對的,但情緒是彈性的:淺談物理學家狄拉克與情緒的故事——《情緒的三把鑰匙》 1 1天前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2天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5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7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口罩影響幼兒「讀」懂情緒?口罩新生代:幼兒情緒3大關鍵發現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該擔心猴痘疫情嗎?——《科學月刊》 確診後為什麼會出現「腦霧」與「嗅覺異常」?新冠肺炎對腦神經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 陳建仁出新書,用「因果螺旋」試想COVID-19的防疫之道──《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 繁 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