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性競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錢柏林,在1933年的著作《壟斷性競爭理論》(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提出。

在壟斷性競爭市場中,存在許多廠商供給者,類似於完全 ... 獨占性競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獨占性競爭(英語:monopolisticcompetition),或稱為壟斷性競爭,是一種不完全競爭(Imperfectcompetition)市場的形式之一。

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錢柏林,在1933年的著作《壟斷性競爭理論》(TheoryofMonopolisticCompetition)提出[1]。

在壟斷性競爭市場中,存在許多廠商供給者,類似於完全競爭市場,沒有任何一個廠商可以獨占市場。

但它與完全競爭市場不同的地方是,在此種形式之下許多廠商製作與其他有些差異化的產品(意即,雖然這些公司的產品互有取代性,但是互有差異,例如在品牌,品質上仍有不同)。

短期而言,屬於獨占性競爭的廠商就像是一個獨占公司一般,可利用部分的獨占市場力量(Monopolisticmarketpower)提高售價以獲取比較高額利潤。

但是在長期而言,由於競爭者不斷進入,產品的差異化優勢因為競爭而逐漸縮小,市場慢慢變成為類似完全競爭(Perfectcompetition),廠商就無法再獲得過多的經濟利益。

但是在此之前,獨占性競爭的公司通常保留部分產能。

教科書經常舉例說明的產業包括餐館業,穀類加工食品業,服裝業,鞋類業,以及大都會的服務業。

因此獨占性競爭有以下特徵: 市場中具有眾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沒有一家廠商有完全的定價能力, 消費者具有明確的偏好,商品和服務是「非同質的」,也因此供給廠商仍然有部分的市場尋價力或定價力(pricesearcherorpricesetter), 供給者可以自由進入或離開市場,意即進入或離開的障礙不多[2], 市場資訊不完全靈通[3][4]。

雖然在長期而言,獨占性市場競爭也會逐漸接近完全競爭。

但是在市場中進行獨占性競爭的企業在短期具有獨占性質,廠商使用非價格競爭(Non-pricecompetition)手段在市場上與生產類似產品的競爭對手競爭。

非價格競爭手段包括廣告、包裝、品牌、設計與贈品等。

由於消費者對於品牌有忠誠度(Brandloyalty),因此廠商縱使提高售價也不會損失所有的消費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獨占性競爭雖然一直是個體經濟學中研究市場與競爭的話題,但是越來越被總體經濟學家所運用,特別是在1970年代以後注重微觀基礎的建模風潮下。

目次 1主要特徵 2產品差異化 3廠商數目眾多 4買賣訊息不完全 5附帶說明 6參見 7參考文獻 8相關條目 主要特徵[編輯] 獨占性競爭的市場有六大特徵: 產品差異化 公司數目眾多 公司自由進入或退出(進入障礙不多) 各個供給廠商獨立作出決定市場策略(並非聯合獨占) 供給廠商擁有比較高的市場定價力量 買賣兩方有不完整資訊 產品差異化[編輯] 獨占性競爭者利用真實性或感受性的差異化銷售產品。

產品差異指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除了產品的特質外,還包括銷售產品時的一切附帶服務和條件如售前及售後服務。

這種產品特色的最佳描述是市場上具有有相似卻不完全取代性的其他產品[5],這些產品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

例如汽車,各種汽車的基本功能相同,更換不同廠牌的汽車應該很容易。

但是市場上有許許多多不同品牌,不同售價的汽車,機車,卡車,休旅車等等。

廠商數目眾多[編輯] 在每個獨占性競爭市場中有很多公司及潛在預備進入市場的公司。

事實上,很多公司給予了每間獨占性競爭公司自由去訂價。

這個要求保證了每間公司的行動對市場有一個微不足道的影響。

舉例說,一間公司可以減價促銷並不用害怕競爭對手的報復。

在市場均衡時獨占性競爭市場有多少公司取決於諸如固定成本,經濟體規模,及產品差異程度等因素。

例如,更高的固定成本意味市場所能容納的公司數量更少。

買賣訊息不完全[編輯] 雖然消費者可以得知產品或服務的完整的價格資訊,了解何時何地銷售以及如何購買,也明白價格差異。

也可能知道廠商獲利。

但是對於不同廠牌產品或服務的品質的實際差異還是存在許多資訊不平衡。

品牌的忠誠度以及對於產品的選擇決策存在許多非結構性或非理性的感覺成分,這種消費選擇與決策部分屬於有限理性。

日常消費行為也有明顯的例子,消費者可能偏好選擇某些品牌的咖啡飲料商品,雖然他們了解這種產品與其他類似商品的價格差異,但是偏好多來自感覺,對於咖啡的香醇度,濃稠度,甜度,酸度,苦感,或是咖啡豆的生產地,烘培方式等等資訊很可能一知半解或是不在乎。

附帶說明[編輯] 獨占競爭企業價格和產量的決定 非價格競爭 一般所謂價格競爭指廠商以價格為手段和其他對手競爭,廠商降價爭取顧客。

而非價格競爭指廠商以其他手段和其他對手競爭,廠商使用各種方法爭取顧客,但不願減價。

參見[編輯] 獨占 參考文獻[編輯] ^TheoryofMonopolisticCompetition.(2010).InEncyclopædiaBritannica.RetrievedSeptember19,2010,fromEncyclopædiaBritannicaOnline: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591090/Theory-of-Monopolistic-Competi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shuaGans,StephenKing,RobinStonecash,N.GregoryMankiw(2003).PrinciplesofEconomics.ThomsonLearning.ISBN0-17-011441-4. ^Goodwin,N,Nelson,J;Ackerman,F&Weissskopf,T:MicroeconomicsinContext2ded.page317Sharpe2009. ^Hirschey,M,ManagerialEconomicsRev.Ed,page443.Dryden2000. ^Krugman&Wells:Microeconomics2ded.Worth2009. 相關條目[編輯] 強迫性壟斷 市場形式 完全競爭 獨占 寡占 閱論編個體經濟學基本概念 稀少性 財貨 經濟財 自由財 私有財 公共財 商品及服務(英語:Goodsandservices) 商品 服務 約束極大化 經濟成本(英語:Economiccost) 平均成本(英語:Averagecost) 邊際成本 機會成本 社會成本 沉沒成本 交易成本 利息 跨期選擇 需求與供給 供給曲線 需求曲線 彈性 經濟均衡 一般均衡 超額需求 超額供給 消費者理論 偏好 效用 無異曲線 預算線 所得–消費曲線(英語:Income–consumptioncurve) 不確定性 風險厭惡 損失規避 效用 預期效用假說 邊際效用 需求的價格彈性 企業理論 生產要素 分工 報酬遞減 生產成本 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 利潤 等成本曲線 等產量曲線 利潤極大化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 範圍經濟(英語:Economiesofscope) 聚集經濟 市場分析 市場 市場形式 市場競爭(英語:Competition(economics)) 獨占性競爭 完全競爭 雙占 獨占 雙邊寡占 獨買 寡占 買方寡占 市場失靈 價格 經濟剩餘 消費者剩餘 生產者剩餘 無謂損失 外部性 經濟效率 經濟公平(英語:Equity(economics)) 社會抉擇(英語:Socialchoice) 研究分支 行為經濟學 商業經濟學 計算經濟學 決策論 計量經濟學 工程經濟 土木工程經濟學(英語:Engineeringeconomics(civilengineering)) 演化經濟學 實驗經濟學 賽局理論 產業組織理論 制度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 法律經濟學 管理經濟學 數理經濟學 總體經濟學的微觀基礎(英語:Microfoundations) 運籌學 最優化 福利經濟學 分類 相關主題列表 經濟學 總體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垄断性竞争&oldid=73326956」 分類:​微觀經濟學不完全競爭隱藏分類:​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atviešuമലയാളം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Svenskaతెలుగు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