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市集擺檔學開話題拓本地客保香港特色檔主Kay:沒想像中困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香港文青都喜愛逛假日市集,原來在英國,除了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教堂外, ... 它們各具特色,產品各異;既有二手古著,也有藝術手作或特色小食。

創業征途 專訪系列英市集擺檔學開話題拓本地客保香港特色檔主Kay:沒想像中困難由姚躍華01/11/2021 香港文青都喜愛逛假日市集,原來在英國,除了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教堂外,同樣有藏於不同城鎮的市集。

它們各具特色,產品各異;既有二手古著,也有藝術手作或特色小食。

香港人移居英倫後,有否想過自己可嘗試在當地擺檔做檔主呢? 本身在港英兩地都有擺市集經驗的「UK魚糧Family」版主阿Kay提到,自從自己在Youtube拍片介紹英國攤檔的市集攻略後,不斷收到大量網民查詢。

有的本身在香港已經擺開市集,有的移居英國後希望作新嘗試,有的甚至已經在英國各地擺檔;只因為一條短片,令大家有了共同話題,「有些朋友傾下傾下,才發現對方都曾經在香港相同的市集擺過檔。

」有着共同的過去,香港人在不同的時空再聚,大家都感到相當神奇。

每逢假日,阿Kay都會在曼城本土手作市集擺檔,出售自己設計的產品。

(姚躍華攝) 萬事起頭難,到了英國人生路不熟,應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市集搞手呢?阿Kay表示,英國負責籌統假日市集的搞手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Council負責的市集,屬於較大型,須在由Council管理的場地中舉行,部分或於室內舉辦,情況有點像香港的西港城,「雖然不是每星期開足七日,不過一星期都有四、五日,而且係『梗檔』。

」 另一類就是由地方搞手負責的市集,「我參加的搞手叫Maker’sMarket,曼城市內還有其他搞手,如LevenshulmeMarket等,都是localorganiser搞的手作市集,當然不同搞手規模各有大細。

」最後一類則是由地方居民、慈善機構、學校組織等自行籌辦,或者是「carbootsalesmarket(車尾箱市集)」,參加者到場售賣自己家中二手物品,價錢更實惠。

入場門檻方面,阿Kay表示三者差異不算很大,能讓搞手了解到自己貨品性質及概念才是最重要,「有時即使我在地方搞手舉行的市集擺檔,負責Council市集的總理都會前來參觀,更試過邀請我們前往擺檔。

」 擺擋最難原來是「吹水」 談到香港與英國市集文化的最大不同,阿Kay發現當中最難原來是「吹水」:「英國市集文化很重視溝通,不會像香港一樣直接『買啦買啦』,這裏可能一來先講下天氣,之後吹下水,下次先再買,後來發現『吹水』原來是一門學問。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與客人互動,當時既緊張,又不想騷擾對方,後來慢慢學習以『Hiya,youokay?』做開場白打開話題。

」 至於擺檔初期遇到的困難,她表示首先肯定是語言障礙,好像香港人未必理解英式俚語,「很難一下子就與英國人tune到同一個channel,幸好後來發現英國社會本身相當包容,以往我們認為要英文講得嘞嘞聲,才夠資格在英國開檔,但其實肯講,他們就樂意慢慢與你溝通。

」 她勉勵香港朋友要勇敢嘗試,「做起上來其實沒有想像般困難,最難其實是踏出第一步,之後再學習怎與別人打開話題。

在英國,慢活是市集文化的一種呈現,事實上擺市集的初衷,就是希望擺脫那種商業模式,這在英國同樣識用。

」 香港文青必備的和紙膠帶,對英國人而言相當新鮮。

(姚躍華攝) 英港口味大不同 除了語言,英國與香港的文化亦塑造兩地對產品口味上的差異。

阿Kay笑稱,出乎意料不少香港「不好賣」的產品,例如動植物、山水河川等大自然主題的產品,到了英國反而大賣,這或者與英國四周環繞花草樹木、英國人崇尚大自然的個性有關。

「我們之後亦特別製作更多以自然為主題的紙膠帶,去迎合英國朋友的口味。

」 另一個大賣產品竟然是珍珠奶茶等台式飲料,原來在英國都很受歡迎,「英國大人、小朋友都喜愛飲bubbletea」,其餘熱賣產品包括印有香港維港景色的精品,本地人亦相當喜愛。

英國近年興起飲bubbletea,連帶台式珍珠奶茶為主題的產品都大賣。

(姚躍華攝) 問到摸索顧客口味難不難,阿Kay反而覺得在英國相對容易,因為英國客人往往肯主動透露自己的喜好,如本人是否貓奴、會問有否萬聖節主題的東西等;香港客人則相反,比較喜歡自己邊逛邊睇,有心頭好才會找人幫忙。

產品突圍最重要「MadeinUK」 話明是手作市集,不少檔主都會在市集裏售賣具有特色的產品,香港人擺檔又如何突圍而出呢?阿Kay説英國人相當喜愛本地生產、「MadeinUK」的產品,「雖然原材料未必是英國生產,但至少希望成品在英國製作而非從外國進口。

客人相當重視making的過程,例如我售賣的手帳,他們會想知上色過程,亦會研究產品的detail位,為此我特別在IG介紹如何在自家花園中噴漆上色。

」 英國人鍾情本土製作,所以阿Kay會擅用社交媒體呈現產品makingof的過程。

(姚躍華攝) 阿Kay主打產品之一便是香港文青相當熟悉的「和紙膠帶」,「想不到本地人都喜愛紙膠帶,對我們而言是surprise的,雖然英國本身都有,但不算非常盛行,類式不如香港多。

英國人除了會問你如何使用、包裝及設計理念等外,亦想探究圖案背後的故事,即使紙膠帶售價不算便宜,亦非必需品,但他們對定價接受度相當高,可見他們欣賞的不僅是產品本身,還包含其背後的意義。

」 身處英國找本土材料會否遇上困難?阿Kay回答就皮革而言其實不難,但因為本地成本較高,須另花工夫找價格較相宜的貨源,或改用其他材料方來減低成本,「在香港可能買一整塊大皮去做,但到了英國,可能改用碎皮去處理,雖然較多工夫,卻有效地減低成本。

」 相對於紙膠帶,她表示由於香港廠房較少,貨源主要是靠台灣、日本或中國,故只能在印廠生產後再轉運英國。

在香港擺檔時已經有DIY製作產品的經驗,阿Kay認為英國入貨一樣容易。

價格就視乎售賣的貨品類型,如果是編織、手作、手飾等香港市集大路產品,一般在Craftstore已經買到亦不算貴,「皮製品因貨源多在歐洲,變相製作成本與香港相若;反而五金產品,因材料多是大陸入口,加了運費會較香港貴。

」 如果製作皮製或木製產品,須另外自購一部Laserprinting機,可以從實體店或網上平台購入,「因為本地生產,不再需要運回香港,扣除運費後有機會會更平一點。

」 英國市集賣香港產品同受歡迎 與其他市集攤檔不同,阿Kay的產品除了堅持香港設計外,亦有很強的香港元素,除外國人熟悉的茶餐廳奶茶、香港「招牌」街景外,還有香港人相當有共鳴的「俾啲掙扎」、「傘兵水兵」等網絡潮語。

她透露,很多英國客人都知道香港所發生的事,有部分甚至提到policestate問題,有些亦曾在香港住過,「而最有共鳴的,是點心」。

談起何以用香港主題作為創作意念,她稱2014年後香港社會開始強調本土文化,自己當時開始主力創作香港主題的紙膠帶,起初由廣東歌詞做起,奈何有感香港創作空間越收越窄。

後來到了英國,亦漸漸添加一些英國本地款式貨品,「外國人都喜歡Cutie的東西,亦喜歡吃壽司,迎合本地多元文化的同時,亦希望保留點點香港特色。

」 為了迎合英國人口味,阿Kay近來亦加入本地人喜愛的壽司主題。

(姚躍華攝) 至於在英國市集賣港產文化,當中有沒有矛盾,阿Kay認為兩者其實可以共存,「本地人接受程度相當高,一個市集可以有來自非洲、亞洲或美洲等不同地方的產品,因此不用擔心香港主題會成為異類。

」 港產特色亦令她更容易與其他檔主打開話題,就阿Kay的市集而言,六、七成檔主是常客,其中甚至有兩、三個是香港人,「平時擺檔會認識周遭的檔主,他們亦會主動問我們售賣的東西是什麼,始終我們的貨品在英國市集中是少見的。

」 阿Kay的市集產品有濃厚的香港特色,相信香港人對此甚有共鳴。

(姚躍華攝) 至於多不多香港客,她表示要視乎地區,「我們起初擔心本地人不熟悉我們的貨品,所以一開始視香港顧客為主要客群,希望向他們送上帶有香港情懷的產品,並選址MediaCity作為第一個試點,因為那裏較多香港人。

但後來產品漸漸獲英國本地客接受,現時由起初三、四成是香港客,變了八成是本地顧客。

」 受訪期間雖然下着大雨,但有住在附近的香港朋友因留意到阿Kay當日在附近擺檔,特意前來幫襯以表支持;亦有外國朋友拿着一張印有「傘兵」的貼紙,在英格蘭Cheadle小鎮的廣場上,問着一個個港產潮語及圖案背後的故事⋯⋯ Share Tweet Share Share Share Share 作者 姚躍華 《Commons》記者,熱愛穿梭城市大街小巷,走訪各地移民故事。

上一篇文章 【好書推介】《Factfulness》——一本有助你看清世界的書 主筆評論01/11/2021 下一篇文章 捷克港人藝術組織發起眾籌冀助港青赴歐實習交流 新聞精選 國際新聞02/11/2021 熱門文章 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成立中外交部:立陶宛後果自負 19/11/2021 英國成首國使用口服藥治武漢肺炎歐盟、美國評估審批中 05/11/2021 澳洲公布避風港政策細節港人持指定簽證可永久居留 29/10/2021 近期話題 中國打壓境內網上討論烏克蘭貼文 禁呼籲和平言論 11/03/2022 路透社:Facebook及IG暫放寬政策 允12國用戶發表針對普京、俄軍暴力內容 11/03/2022 英國政府擬放寬政策 容許國民以個人身分收留烏克蘭難民 11/03/2022 相關文章 繼續閱讀 落地生根 專訪系列 希望學 離愁後見海闊天空一家五口移英漸慣新生活:我哋喺邊,邊度就係「家」 離鄉背井重煉第二人生,女兒由抗拒英文、害怕功課,到現在快樂上學;因工人放假而要「打大仗」的星期日,反成了親子間享受的時光。

在時代洪流,平凡日子要付上連根拔起的代價,「我哋這五口子的家在哪裡,哪裡便是『家』」,思捷與Agnes的故事,是他也是你和我。

22/10/2021 繼續閱讀 專訪系列 職場新貴 移英睇醫生英文或成障礙 港人Mia為NHS提供廣東話傳譯:希望幫到更多香港人 人在遠方生活久了,不免有機會「頭暈身… 18/12/2021 繼續閱讀 創業征途 專訪系列 英市集擺檔易回本多不用公司登記檔主Kay:發揮空間大 假若香港朋友來到英國後想一嘗擺檔滋味… 02/11/2021 繼續閱讀 國際新聞 專訪系列 新聞精選 【專訪.俄烏之戰】曾連日以淚洗面 家人一度失聯 夥同鄉籌款買救護車助前線 在港烏籍足球員奧列斯:許多前線只是一介平民 「這不是一場八日前才開打的戰爭,這場… 07/03/202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