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那人那山那狗》为例,探讨小说改编电影体现的美学和哲学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人那山那狗》是彭见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小说,其中浪漫的诗性散文特点和深刻哲理内涵构成了小说的独特韵味,如果说沈从文的《边城》是一副湘西风情的 ... 原创 以《那人那山那狗》为例,探讨小说改编电影体现的美学和哲学意境 2020-01-1908:35 来源:轨道电影 原标题:以《那人那山那狗》为例,探讨小说改编电影体现的美学和哲学意境 《那人那山那狗》是彭见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小说,其中浪漫的诗性散文特点和深刻哲理内涵构成了小说的独特韵味,如果说沈从文的《边城》是一副湘西风情的水墨画,那么《那人那山那狗》则是将其中美丽的意境铺陈开来,把关于人生、时间、生命的主题通过一段行走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部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短片小说奖,1999年,导演霍建起将其改编成了电影,仅投资210万,本以为会如一股清流注入到原本平淡的电影市场,结果却发现“竟然一份拷贝也没有卖出来”,这无疑是中国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的碰撞,尽管结局是惨烈的,却折射出特定时期观众对于电影的特殊需求,与之相比的是影片却在日本获得了巨大成功,以8亿日元的票房成绩获得当年的票房冠军,由此可知,这部影片仍然有极强的魅力和感召力,而在国内,影片也获得了8.6分的评价,随着对于电影内涵的关注,这部电影逐渐进入了主流媒体的视线,焕发了它的第二春。

今天,我将从影片的改编策略、意境营造、时间内涵、主题升华四个方面来展现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和悠远意境,带领观众体会属于湖南西部那份悠远宁静世外桃源的高远意境。

01、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加深小说的细节展示和情景营造,重组人物关系和叙述结构,运用穿插倒叙方式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对情感体验的期望。

小说作者彭见明曾说“很多作家和导演、制片人之间的隔阂,导致双方无法在艺术上达成一致,这样的话就算一些作家勉强写出的影视文学,到了导演手里就会被改得完全偏离了创作初衷”。

导演霍建起深喑电影改编之道,在拍摄期间曾经深邀请彭见明参观,结果却被一口拒绝,但霍建起没有放弃,终于将最终作品呈现在彭见明眼前,得到的却是难得的肯定回复“感谢霍建起先生,他拍了一部忠实于原著的影片,连片名都不改”。

这部小说字数很少,要想成功改编为电影需要展现自然与人类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需要在景色布置和剧情串联方面有极强的审美和叙述特色,导演和编剧苏小卫都是电影界资历颇深的专业人士,因为这个故事的深刻内涵才被深深吸引,所以无论从勘景还是故事上,他们都非常尊重原作的精神,除了营造出属于湘西的美景外,还要体现其中的戏剧化和丰富情感。

电影重组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叙述结构,并且没有采用小说中的第三人称视角,而是将“我”的视角设定为儿子,以儿子与父亲的隔阂和成长为主线,来满足观众对于情感依托的心理需求。

展开全文 为了展现出小说独有的意境,导演还加入了一些小说中没有的情节,比如村委会、五婆家和转娃等,营造出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文化属性的氛围,并且深入展现出小说中文字的细节和情景,比如儿子在廊桥不小心被风吹走了信件,父亲一个急促的转身追赶,那份焦急、视如生命的紧迫感扑面而来,让观众感受到他对于每一封信件视同宝物的工作责任,通过特写展示加深了我们对于人物行为和心理的理解,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影片对于人物人情冷暖的感知是朴素而深刻的,父亲二十多年的工作因为早年间淌水烙下病根,儿子年轻力壮,随着画外音“儿子能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说明他心理的成熟,小说中对于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句话“他滴下了一滴眼泪”,对于男人来说,情感的渲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电影的展现高于文字的表意,当父亲被儿子背过河时,他感慨万千,这时没有去展现那滴激动的泪水,而是父亲转过头去,默默擦拭着滑落的泪水,这时,一个隐忍而激动的父亲形象跃然于纸面,这些都是文字表意无法达到的。

小说中的人物表现是凌乱且分散的,根据环境、心理、行为相应变化,电影人物虽然来源于小说,但却更具有随机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小说的叙述是持续且严格的,电影则需要通过剪辑、蒙太奇、镜头等手段来实现视角的切换,目的就是强化观众对于人物的理解。

02、真实还原纯朴自然的山村风貌,将诗意表达融入到邮路的工作之中,以独特的美学特征来凸显人物在环境中的心理变化,将观众带入到美丽的山村情景中。

霍建起导演有着严格的审美标准,且呈现出的画质颇有法国印象派的风格,在画面呈现上讲究直观的感性认识,对于小说简单的情节而言,导演需要运用场景、情节的符号语言特点来凸显人物在邮路工作中的艰辛和付出。

因此场景必须达到清新脱俗的意境。

整部影片以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方式含蓄表达出属于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态。

在这里人是美的、山水是美的,就连那条老黄狗老二也是美的,他们的美除了外在的淳朴之外,更多的是通过送信这个情景展示出他们心灵之美。

父亲离开工作岗位非常的不舍,他表达出不想离开这一岗位,而陪伴儿子最后行走这一趟除了让儿子尽快熟悉这一路程之外,更多的是想回顾一下二十多年那熟悉的工作岗位,他见人就说”这是我儿子,以后他会接替我给大家送信”,但是村民们那一张张渴望的眼神告诉我们,这二十多年父亲为他们做了多少贡献,他们默默地聚集在村里为父亲送行,虽然有来看新邮差的,但更多的是对父亲工作的肯定与褒奖。

忠义理智信是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父亲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就是忠于职守。

他无怨无悔地日复一日的工作,儿子问“你的疾病谁会知道?”从影片中村民们的反映来说,他们都知道,尽管有时候不善言辞,但在他们心里,父亲是山一般的人物,“忠”字就是对他一生勤勉的概括。

对于本片来说,场景的雄伟壮观不仅反映出湘西的美丽富饶,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仍然有像父子俩一样的人,就像父亲说的“他们可以不吃饭,但却不能两三天见不到他”,这是一种文化自信,对于文化、知识和信仰的追求,农民面朝黄土但内心仍然追求平和宁静,为此他们把信件当做面向外界的窗口,而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沟通的媒介。

他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内心充满了对家人的亏欠,在这样巍峨的群山之中,父亲的心境是独孤而悲凉的,但是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以至于领导走过后对他说‘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这条路有这么苦”,并想为他上报,可父亲的憨厚告诉他,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拒绝了领导的好意,可以说,与如此美丽自然环境呼应的就是父亲美丽的心灵。

霍建起导演很注重美学意境的构建,也因此让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特点,转娃说下次来我采访你们,儿子很高兴,而父亲却说“我没有下一次了”,在这样的山村情景中,父亲完成对自己最后一次心理历程的回顾和总结。

03、时间的循环往复成为对生命意义的最佳注脚,将孤独的心境、对职业的敬意和平凡人的故事勾连起来,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生命,而是采用平等公正的目光审视时光的万物化淳。

这个故事本身是一种过去式,然而它的视角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导演不想重复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而是让人物在时间的循环往复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影片数次采用闪回的叙述方式,带领观众回顾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而笔调却是轻松清新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饱含着对于亲情的最佳展示和反思。

儿子身上继承了父亲对于乡亲们深深的眷恋,他们一方面坚信自己是“神仙的后代”,完成对过去的追忆和沉溺,另一方面生命又在时间的轮回中充满了更广泛深沉的意味,完全脱离开时间的痕迹,让人物看似完成的仅仅是职能的交接,而非代际的更迭,人类生命随着一代代的传承拥有了更美好的含义。

在这里,故事不在仅仅是时间的记录,而成为了一种永恒的纪念,有一句话总结的很好“一个人其实从一出生就开始怀旧了,我们不断地告别过去,又不断地走向未来”。

影片勾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梯田流水、曲折山路和翠林青山,那一条条没有尽头的蜿蜒山路或流水,正如同生命的轮回,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希望。

父亲孤独的心境和儿子对于新职业的新鲜感形成对比,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的崇敬与儿子充满朝气不算熟练的接替形成对比,父子两代人都是最朴素的山里人,父亲宁可亏欠家人也没有耽误一天的送信,这些都反映出他内心的坚守和做人的法则。

然而父亲也曾偷懒,为了少走山路,他数次淌了冷水,最后留下病根,所以儿子提出为什么不搭公路上的便车时,父亲说“有些路少不了”,这些路就是对于生命的探索之路,可能方便是一时的,但却不可能一世。

影片的视角始终是平民化的,他没有采用仰视或者俯视视角来感动观众,而是原原本本展现了生活中最普通的邮差生活,采用平等公正的目光审视时光的万物化淳。

在这里,时间的循环构成对残酷生活的诠释和注脚,山里人享受着这份孤独,渴望有所超越,最终却又回归虚无,于是影片中出现了“人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滋味”,儿子接替了父亲的责任,也完成了生命的延续。

04、亲情的隔阂化解在邮路之行,对邮差的尊敬融化在居民的血液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每位观众憧憬的梦想,这些都是对于生活、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片中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对乡土工作的眷恋和对浓郁亲情的消解都显示出对于东方韵味的尊崇,霍建起想要表达的正是对于湘西诗意表达和情感溶解的深层次探究,小说中“父亲小心地拿过一条不长的、弯弯的扁担,熟练地系好邮包,于是,在父亲肩上度过了几十个春秋的扁担,带着父亲的体温,移到了一个厚实的、富有弹性的肩膀上。

”扁担比背包沉重,却更有力量,小说中的信件达到80斤,由此看出责任的沉重,可是背包和老二都更换了主人,两个人一路上交流的不多,但是却让观众感受到属于那代人无言的爱。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含蓄内敛的,小说中特别提到侗族姑娘对儿子的欣赏,而父亲却隐约有所担心,这种担心就是对于此前经历的忌惮,父亲遇到了母亲有了孩子,然而母亲却几十年如一日的等待父亲,影片中父爱如山,可是这十几年表达过吗?我想应该是没有,他的内心一直在自责,可是对于儿子的爱却羞于表达,这些都是融化在他血液中的东西。

每一次出门见都把信件分门别类的准备好,熟记每一个人名和地点,每天按时到一个地方休息停留,因为一旦到达不了就将影响接下来的行程,可以说父亲把日子过得像时钟,不停的摇摆,他不想和家人团聚吗?不想享受宁静悠闲的时光吗?导演将父亲作为一代人忍辱负重前行的榜样,在绿水青山中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份艰难的工作,更是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父亲并不指望儿子能谅解他,可是这一路走来,他才发现儿子脖子上原来被犁头划伤过,自己滚下山的经历也被儿子了解,儿子甚至还第一次喊他“爸爸”,这些都是父子亲情加深的表现,更让这趟行程变得弥足珍贵。

导演借助路的延伸来表达爱的蔓延,他曾表达过这种情绪“我们通过这部电影要传递给观众的是父子间深沉、温馨的情感,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还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很多我们想表达的东西”,其他想要表达东西就是对于生命本真的敬意和那个时代的敬意,身心的和谐统一是贯穿在影片始终的主题,也见证了生命轮回中不断传承,使观众回归到纯朴正直的理念之中。

结语: 《那人那山那狗》以唯美、自然、质朴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为繁芜人生里人们日渐麻木干凅的心灵平添几分慰藉,整部影片没有刻意的高潮迭起,而是运用独特的叙述角度解析了父子两代人的文化冲突和融合,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主题,从中表现了有关生命、行走、时间的寓言蕴涵,其彰显的诗意诉求和东方情趣,为其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电影在改编上汲取了小说中的充足养分,让诗情画意遍布在每一帧画面上,电影拓宽了小说的哲学理性,让观众更加关注到生活和人物本身,再现当时真实的生活风貌和精神需求,这一条漫长的邮路连接起了父子两代人对善良、美德的探求,也让每一位观者动容,从内心呼唤一条属于自己的归家之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推荐阅读 轨道电影 文章 总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6秒后 进入搜狐首页 今日推荐 进入搜狐首页 意见反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