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中的毛毛蟹 - 從河說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台灣主要有兩種毛蟹,就在河海之間上上下下:分佈西部到宜蘭為主的合浦絨螯蟹(以前分類歸為日本絨螯蟹)、和蘇澳往南整個東海岸為主的台灣扁絨螯蟹( ...
跳到主要內容
寒流中的毛毛蟹
-
1月18,2021
寒流一波一波報到,你也像毛蟹備著手套和毛大衣了嗎?
其實毛蟹的毛毛手並不為了保暖,當然也不是翻山越嶺時拭汗用的。
關於毛蟹為何有這樣在水中蓬蓬的毛毛螯指,有許多演化的推測增加浮力幫助游泳漂流?感測水流方向及強度?或是較勁威嚇時能比拳頭大?
雖然最近寒流冷颼颼,仍是毛蟹活跳跳的季節,甚至鄉野路邊更常見到「野生毛蟹」的招牌。
因為中秋過後入冬的時節,成熟的毛蟹從河溪的中上游爬回鹹淡水交界的河口,陸續交配、抱卵孵育,這傳宗接代的旅程也正是人們捕捉食用的熱季。
逃過一劫的母蟹,在大約兩週的抱卵後,將變成蚤狀幼體的毛蟹寶寶釋放到海水中,成千上萬的毛寶大多數成為滋養海洋其他動物的食物,倖存的幼蟹就等下一個春夏豐水時溯回溪流成長。
台灣主要有兩種毛蟹,就在河海之間上上下下:分佈西部到宜蘭為主的合浦絨螯蟹(以前分類歸為日本絨螯蟹)、和蘇澳往南整個東海岸為主的台灣扁絨螯蟹(俗稱青毛蟹),曾經是台灣人最熟悉的洄游動物,但旅途複雜風險多,環境的改變早讓毛蟹遽減,過去河邊住家能被上溯幼蟹大軍包圍的盛況,已在近三四十年陸續消失了!資源要維護才能永續利用。
不論是為了享受河鮮懷舊,或是保護近海資源,都需要保護好能讓毛蟹長大繁衍的河溪。
生活幾乎都貼著石塊的牠們,要求的其實不多:別太差的水質、沒有完全被截走的水量、夠多夠大的溪石就足矣。
封溪護魚的河川是護育種源的資源保護區,一起守望相助,如果看見蝦蟹籠就通報派出所吧!
跟蹤毛蟹的旅程會遇到什麼難題~
保育種源的封溪護魚區在哪裡?
毛蟹
洄游
流域之生
溪石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疏濬採砂後的妳,還可以恢復健康美貌嗎?
-
3月10,2022
雨季結束後的這一天,南澳陽光燦爛,溪床卻依舊慘爛,看來被戲稱為「南澳南溪賽車場」的這裡,在一年來的疏濬暨土石採取工程結束後,即使曾歷經單日破百厘米的冬雨洗禮,並沒有讓她恢復生機。
因為這樣沒有善後的撤場,如果又像去年梅雨颱風都不光臨,原本有深有淺、自然擺盪或辮狀交織的棲地,不知還要等多久、有多大的雨勢,才能發育回來?
閱讀完整內容
潭,因瀨而完整
-
10月04,2021
美麗的潭,大家都愛;奔騰的瀨,卻常被人們覺得需要管束。
但如果有一天,潭能開口,她可能會說出這樣的情話:『瀨,我因你而更完整!』頭城大溪溪固床工優化試驗,就催化了這樣的愛情:在上方低水流路被重塑之後,某天傍晚下了一場57mm/hr的短強雨勢,大溪居民在隔天早上赫然發現:回憶裡下游某處的長潭回來了!水保局對構造物優化試驗後,貌似大溪居民回憶某處的長潭發育回來了!新長潭,就如同大部分的天然跌水潭,從潭頭到潭尾形成一個前深後淺的弧,潭身左右剖面也像碗一般,從最深的潭心,到透出水下石塊的邊緣,晴空下的藍、陰天時的墨,都展現有層次的豐富美。
最深的潭頭將是久旱時重要的避暑區,儘管它底部因為是構造物基座沒有太多孔隙。
潭腰左側緩流的積沙區,碎食的豆仔魚、雙邊魚聚集。
偏流心的右側岸緣,大石塊參差地露出成高高地低的石林,島鯻們穿梭巷弄走走停停地找吃的,洄游幼魚的路隊就沿著最邊邊走,路上還有塘鱧埋伏著。
潭尾漸淺陽光充足,禿頭鯊和枝牙鰕虎忙著刮食矽藻;接著又出現較大的石塊緊密排列著,翻過去又是水流較強的瀨,大湯鯉和苦花在這兒等著~潭腰邊緣參差的石林間,銀島鯻(銀身中鋸鯻)像逛街一樣,穿梭巷弄找東西吃。
潭腰邊緣參差的石林底部,有好多凹凸孔隙,成為掠食者埋伏之處,褐塘鱧又以為沒人看得到牠,靜待狙擊的機會~沒有導護老師,洄游的幼魚路隊,總得沿著潭緣緩流較淺處移動。
潭身或偏離遠離流心的側腰,通常是細顆粒沉積的環境。
碎食的雙邊魚和豆仔(鯔)喜歡聚集在這裡。
過了「潭尾」,翻上大徑石組成的「瀨肩」,溪水又再度奔放,湯鯉(烏尾冬/紅尾冬)成魚常在這環境結群覓食。
那你說的「完整」,是指甚麼呢?其實,原本各道固床工下,都因上方淤積、下方掏刷的現象,而有一個相對較深的水域。
然而因為固床工構造物的工整,以及上方淤積區水流的平緩,水流幾乎只有一個明顯的動力方向:沿著整齊的構造物邊緣跌落,沖出一個短短的,不足一個人身高的深水槽溝。
這樣的短潭炎熱久旱時撐不住大魚的生計,泳躍上溯的物種也沒有助跑衝刺區。
原本平直壩體下方,也掏刷出一個潭,但即使豐水期也很陡短迷你,缺乏完整的環境梯度。
斷面缺乏變化的壩體下方,跌水區陡深但又短,喪失中間棲地,生物上溯也常受阻於潭頭強勁水流。
平直壩體下的短潭,小魚常困在一列落差及跌水的沖擊下,找不到替代路徑可上溯。
有瀨相連的潭,因為
閱讀完整內容
鱸鰻下山
-
12月27,2017
BIGMAMA啟動軀幹的肌肉,擺起尾鰭,原本藏在岩穴裡的碩大長筒狀身軀緩緩向外鑽出,洞口的水流劇烈翻攪著,冒出股股有機碎屑與砂土煙幕,有些位置的水波動極端劇烈,幾隻經過的米蝦,身軀竟被整個扯碎,無辜喪命…。
然後,BIGMAMA出了洞,準備下山。
閱讀完整內容
關於「從河說起」
文章分類
–流域之生
–河溪觀點
–濱溪生活提案
–漫畫溪流
–溪遊東北角
島讀河溪
島嶼視角看河溪棲地
【溪望】彩圖譜
東北角獨立溪流生態圖譜
來去溪邊走一走
重新認識我們和溪流的關係
溪流日|一起親近溪流慢慢看
2019年春天開始,邀請大家一起踏進溪裡,不是玩水也不是嚴肅的研習,只是浸濕雙腿、彎下身子探索水面下的世界,認識溪流的組成、生態與我們的關係。
溪流日邀約請關注人禾基金會臉書專頁。
往日回顧
-4/28貢寮沙灣仔溪
-6/22貢寮北勢坑溪
-8/17蘇澳新城溪
東北角河溪管家
2017-18的夏天,每月一次「巡溪日」,從貢寮區獨立溪流開始一條一條巡,地圖標註溪流環境的記錄,也促成東北角溪流守護的行動。
東北角河溪管家地圖。
標籤雲
洄游18
溪石12
日本禿頭鯊6
孔隙5
巡溪日5
鱸鰻5
散步4
東北角4
河口3
河溪治理3
溪流保育3
濱溪植叢3
獨流入海溪3
生態基流量3
矽藻3
砌石護岸3
苦花3
黑潮3
城市探索2
城市旅行2
枝枒鰕虎2
枯水期2
石賓2
紅頭魩仔2
自然河道2
前瞻計畫1
參與式設計1
古地圖1
單車1
大齡生活1
水草1
水質試劑1
沈浸式學習1
沒口河1
溪流管家1
溪邊1
溶氧量1
灰犀牛1
環境藝術1
生活美學1
石貼仔1
窺箱1
色票1
輕旅行1
韌鰕虎1
龍船1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隨時間遊網誌
9月20221
8月20222
5月20222
3月20222
10月20211
9月20211
7月20211
6月20212
4月20211
3月20211
2月20211
1月20211
4月20205
3月20202
2月20202
1月20201
12月20191
11月20191
9月20191
8月20191
6月20192
5月20191
4月20193
2月20192
1月20191
12月20181
10月20181
9月20181
8月20182
7月20182
6月20183
5月20181
4月20181
3月20183
1月20181
12月20171
11月20172
10月20172
9月20172
8月20173
7月20172
6月20172
5月20171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檢舉濫用情形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灣毛蟹 - 農業知識入口網
您好: 台灣已知有兩種毛蟹, 分別為: ... 台灣產的絨螯蟹在地理分布上有差異,產於台灣西部的為日本絨螯蟹,俗稱毛蟹。 東部的為台灣扁絨螯蟹, 俗稱青毛蟹。 兩者在宜蘭的 ...
- 2毛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维基百科
北海道毛蟹(Erimacrus isenbeckii):分布於西北太平洋。 日本絨螯蟹(Eriochier japonica):分布於日本、韓國、琉球群島、中國東南部及台灣西部。
- 3毛蟹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及臺灣扁絨螯蟹,前者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及東北部的大小河川中,以北部的淡水河流域產量最豐,又稱「淡水毛蟹」;後者因體色青綠,俗稱「青毛蟹」,主要產於台灣 ...
- 4俾利生態工法之考量。南澳南北溪以往盛產毛蟹,受環境變遷及 ...
- 5生態復育有成青毛蟹重現東海岸- 地方 - 自由時報
身體較一般螃蟹扁平、屬台灣特有種的青毛蟹,外觀體色像極了墨綠色的青苔,主要分布在台灣東半部流入太平洋的河川間,範圍包括,北起宜蘭縣頭城鎮大溪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