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亞妮/最動人處,皆成烏有 讀妮可.克勞斯《烏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克勞斯《烏有》-作家專業書評-好書指南-OKAPI閱讀生活誌 ... OKAPI閱讀生活誌選單 HOME ○作家上線中 ●熱門專欄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馬欣|孤獨眾生相 宅女小紅|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 比才|日常的講究 諶淑婷|思考教與養 王昀燕|文青理財的50道陰影 賴以威|數感超展開 黃麗如|玩真的 在10樓上班的OKAPI君 \本月大人物/ 新手上路 譯界人生 集散地 編輯、邊急、鞭擊 不讀不知道! 這本書很有事 性平閱讀.閱讀性平 滑滑圖文史 文字的旅程 紙的旅程 讀者告訴我們的事 內容的樣貌 OKAPI農曆春節不打烊 +製作我的特企 生活提案 早晨聽音樂 今天的餐桌上有什麼? 書桌上的甜點時光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無可取代的街角小店 於是,我這樣觀看 挖掘心裡的老派文具魂 咖啡日常的問與答 靈感的一體兩面 好書指南 作家專業書評 OKAPI選書推薦 詩人╱私人.讀詩 一起看圖文 一起讀輕小說 一起翻雜誌 鹹水傳書機 好評.外文書 博客來偵探社 好設計 書籍好設計 唱片好設計 年度好設計 設計視野 青春博客來 高中生讀什麼 青春一起讀 學習力倍增 親愛的十七歲 青春漾觀點 青春排行榜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選書 年度百大 獨厚心得 閱讀特輯 創作獨白 動漫編輯私推薦 電子書|有聲書 試讀偵探|無劇透閱讀 少年說書俱樂部 ►影音 #每天閱讀幾分鐘 小歇3分鐘 充電5分鐘 深讀10分鐘 防疫食譜快找 減壓解憂處方 會員專區 熱門文章 週排行 月排行 熱門特企 訂閱/取消電子報 最新文章NEWSTORIES 2022年第三季OKAPI書籍好設計:間單卻深刻,13本不只好看的書設計 【2022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小說組貳獎:若蓮 盧郁佳/每天12分鐘打造心智盔甲,改變被雜音盤據的腦袋──讀《顛峰心智》 【高中生讀什麼✈】《只要還活著》——走過春夏秋冬,流轉生命千景,留在心中的是? 個人意見:瑪麗亞凱莉的閃亮與入世,讀完《花蝴蝶回憶錄》後我終於看懂了。

熱門文章HOTSTORIES 週排行 月排行 熱門特企 1 個人意見:瑪麗亞凱莉的閃亮與入世,讀完《花蝴蝶回憶錄》後我終於看懂了。

2 【餐桌上的老二哲學|016】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軟嫩又充滿蛋香的塔香雞蛋豆腐煎 3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4 個人意見:在胡蘭成頭上蓋下「渣男」二字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讀《今生今世》 5 與媽媽相愛相殺大半輩子,63歲的媽媽卻宣布要嫁去澳洲?──《我媽的異國婚姻》 6 《蒼井優台灣的女孩》IvyChen:假設她是台灣女孩,回家時媽媽煮了一碗麻油麵線給她 7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年節料理】過年吃剩菜大作戰:蘿蔔糕五吃 8 日文譯者張克柔:「好」的字幕翻譯,是讓觀眾忘記它的存在 9 【這本怎麼還沒出?】何穎怡:如果殭屍來了,國際政治會如何因應?《國際政治理論與殭屍》告訴你 10 【馬欣專欄】「小婦人」中的喬,在一百年後成為首爾的包法利夫人──韓劇《小女子》 1 個人意見:身為作者,我認為她把自己埋藏得很深很深。

──讀曾之喬《一個人去丹麥,寫一本書》 2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3 個人意見:在胡蘭成頭上蓋下「渣男」二字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讀《今生今世》 4 與媽媽相愛相殺大半輩子,63歲的媽媽卻宣布要嫁去澳洲?──《我媽的異國婚姻》 5 《蒼井優台灣的女孩》IvyChen:假設她是台灣女孩,回家時媽媽煮了一碗麻油麵線給她 6 日文譯者張克柔:「好」的字幕翻譯,是讓觀眾忘記它的存在 7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年節料理】過年吃剩菜大作戰:蘿蔔糕五吃 8 【這本怎麼還沒出?】何穎怡:如果殭屍來了,國際政治會如何因應?《國際政治理論與殭屍》告訴你 9 追求名利雙收、鼓吹女人買房、高歌性自主──專訪黃大米:「誠實是我最大的魅力。

」 10 【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真的不用聽他們靠杯因為白天不懂夜的黑 1 5個你想去但去不了的旅行觀光景點 2 人妻人媳哩愛知影 3 開學了!關於性教育,就像英文、數學,孩子同樣需要「知道這麼多」! 4 媽媽也有可能後悔當媽媽 5 五位你需要認識的台灣當代攝影大師 6 漫畫、繪本、電影......你喜歡哪個版本的《小王子》? 7 無法加入主流,那就成為淡季專家。

8 你準備好為自己的生死做決定了嗎? 9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詐騙的故事? 10 30歲不結婚怎麼了嗎?大齡女子的人生步調自己決定 頁面路徑列表 首頁 好書指南 作家專業書評 子選單列表 OKAPI選書推薦 作家專業書評 詩人╱私人.讀詩 一起讀輕小說 一起看圖文 一起翻雜誌 鹹水傳書機 好評.外文書 博客來偵探社 作家專業書評 蔣亞妮/最動人處,皆成烏有──讀妮可.克勞斯《烏有》 作者:蔣亞妮/2020-05-12瀏覽次數(3951) Share URL 字級   讀妮可.克勞斯《烏有》的日子,並不短暫。

學院與生活的訓練,不知何時,已將我的閱讀速率調至一種文學裡非必要的社會化,像巨型城市裡的手扶梯速度與行人擦肩引起的微小風漩,妮可.克勞斯時隔七年的新作,一出手卻將時間抽成真空,逼人思考,可能很久沒思考過的文學與人生,意為何又意在哪,但不提供解答。

這不是常見的景況,一如《烏有》也並非常見的小說。

漫長而一再復始的閱讀裡,我經常想起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卻不是某部單一作品,而是我心中視為當代最佳西方論述文的那篇諾貝爾得獎致詞:〈父親的手提箱〉。

不只是因為《烏有》的雙線敘事裡,與作者同名的女作家「妮可」,曾在小說裡與據說裝有卡夫卡遺稿的手提箱同行一段;更因作者曾在上部作品《大宅》(2010)的序裡,如此自剖她的小說結構:「構造出一個完整的架構——即使,或說尤其,我無法預期那將是哪一種架構。

我在興建一棟房屋,一座城市,手邊卻無藍圖。

」上下文般,與2006年帕慕克的一小段致詞稿接續首尾:「同樣地,一個人也可以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建起一座大橋或是大廈,我們作家用的材料就是文字。

作家的秘訣不在於靈感——因為誰也不知道它來自哪裡——而是靠固執。

」 烏有 大宅 妮可.克勞斯當然固執,她一向固執。

從《大宅》裡西班牙詩人賈西亞.羅卡(FedericoGarcíaLorca,1898-1936)的書桌,到這回法蘭茲.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與他的手提箱,她固執的總在小說裡安插不同的作家,是卡夫卡、是羅卡、也是她,過去與現在的寫作者,唯一能共有與穿時的卻不是死物,最終還是得回到創作。

《烏有》的出采之處,更在藝術品與創作者的私我辯證,不管是曾經權財傾朝,能在總統國宴上失禮中離只因尿急的猶太男人艾普斯坦,與《烏有》作者同名的主角猶太裔小說家妮可,我們看到小說家為著卡夫卡遺稿幾乎困死沙漠,送盡家財名畫只留一幅《聖告圖》於大宅的老翁,當一切堅固的煙散,當繁華化為烏有,被留下的還是極致的藝術。

妮可.克勞斯曾以小說《大宅》入圍「2011年國家書卷獎」。

(圖片來源/作者官網©GoniRiskin) 真的是如此嗎、這樣就足夠了嗎?妮可.克勞斯固執地再踏前一步,還是不夠。

她暗示著卡夫卡當時的死亡,不過一場天才編輯術,卡夫卡最終成了老園丁,在以色列大城特拉維夫住了好久。

就像小說最終,艾普斯坦決定賣掉僅剩的《聖告圖》時,名畫卻在一場白日夢般地追鷹中,遺失紐約的公園長椅;卡夫卡的遺稿與皮箱,也比不上活著,被棄沙漠。

意義推翻意義,思考無用思考,「天堂真實存在嗎?」,都比不過活著當下,這卻只是她小說的第一層。

小說的第二層,是廣袤的隱喻,豐厚的意象,以及它們相加相乘所逼顯的一座森林,森林可以喚作「民族」。

在小說主角各自的人生困境,創作與婚姻、出生與終老的引領下,小說主角妮可與艾普斯坦都來到了特拉維夫的希爾頓酒店,美國連鎖酒店品牌在備受爭議的國家與城市,方正如林。

即使,它其實沒那麼重要。

雖然,妮可.克勞斯還是忍不住說了一些,隻字卻如萬言:「激發他幻想的並不是以色列可能真實,而是以色列不真實;唯有巴勒斯坦跟文學一樣不真實⋯⋯巴勒斯坦依然可被虛構。

」 1948年5月,猶太人宣布以色列建國,在聯合國介入下,原先的巴勒斯坦國土被分作兩國。

「以色列」原先做為猶太民族名,接著成了幾千年來第一個「猶太國度」的國名,巴勒斯坦則被派指回歸「伊斯蘭國度」。

歷史與權力之下,真實竟比小說還靠近虛構,國土民族被指點創生,但那些可能發展出來的殖民思考、國族意識,比起特拉維夫、比起真正的森林,一切他人小說中拿來當作正餐的,左不過《烏有》裡的伴菜與配料。

打開小說的第二層,她的手提箱裡不大,堪堪裝下一座森林。

《烏有》的原文書名ForestDark,出自但丁《神曲》第一部《地獄篇》: 人生的路程走到一半我卻發現自己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我已迷失明確的方向,不見眼前路。

MIDWAYuponthejourneyofourlifeIfoundmyselfwithinaforestdark,Forthestraightforwardpathwayhadbeenlost. 而小說裡,艾普斯坦最後成功捐出的財產,是一片價值200萬美金的森林,只因他忽然對往昔發動想像:「曾有一時,整個地中海的南部與東部,從黎巴嫩直至北非和希臘,處處都是森林。

」大地因戰乾涸,黃土取代森林,不管是深綠翠青或黑黯的森林色,都只剩沙土, 森林也可以喚作其他,因它總在說話、不停說話,它告訴我們,愛情與小說、事業與小說、家庭與小說,甚至民族與小說都好,行至中途與末路時,都得回到森林。

小說裡,藉由艾普斯坦反覆咀嚼這個單字,妮可.克勞斯才略帶不甘地分享一些她的世界觀。

「Forest。

這個字他糊里糊塗地用了一輩子,直至此刻,他才意識到Forest其實是由For和rest組合而成。

」在血緣的森林、文學的森林裡,回到源頭,只為休息。

就像耶路撒冷曾確實被松柏、杏仁、橄欖圍繞過,最動人處,皆成烏有。

讀《烏有》得慢,就像看畫作與雕塑,總得先細細地看微處。

比如15世紀波希(Bosch)的三聯名畫《人間樂園》,你得先尋寶似地看「人間」裡,誰偷偷穿上衣服,再退後幾步看盡全貌,天堂、人間與地獄,原來就是真實世界,甚至可以通達現代世界。

荷蘭畫家波西(1452-1516)《人間樂園》,從左至右代表伊甸園,人間樂園和地獄。

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藏(圖片來源/wiki) 所以我退開一點讀《烏有》,畢竟有那麼多的長椅與樹林、名畫與小說,甚至是小說主角童年在希爾頓飯店泳池底拾到的心型紅寶石耳環,退開一點,讓暗示與隱喻回到本位。

如果可以,我們也不用非得將小說放進後現代,我希望它不是如此,因為它不只如此。

因為小說家幾近告白地寫道:「敘事承受不了無序,正如光明支撐不了黑暗。

敘事是無序的反題,因此,任何形式的敘事都不可能忠實地傳達出無序。

敘事始終得背棄混沌與無序,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你若想要架構出精緻細膩、揭示人生種種真實的敘事,你就必須捐棄真實之中鬆散紊亂的一面。

近來寫作之時,我愈來愈覺得自己偏向炫技,而非書寫真實,我感覺自己強將無序變作有序。

」這本小說,大約也是妮可.克勞斯的以色列森林,有許多看似對小說與婚姻的辯證,片片掉落。

她一邊休憩,卻不放棄,「我想找到一種足可承受無序的形式,這樣一來,我說不定可以掌控敘事,追尋其中的意涵。

」小說家請讀者退開三步,看她的人間樂園與浮世繪,三聯畫也似三層化。

小說的魔力,是否在忠實呈現人生?妮可.克勞斯與幾乎所有小說家所信仰的,或許不過是故事,因為「我們的心智始終想要創造一個可信的故事。

」《烏有》也似是電影《婚姻故事》的解答與起源,「為什麼會走到那裡」的「為什麼」,其實並不存在。

在生活成為故事前,話語一樣是無序的無帆之船,那些我們想要使用、不准使用、害怕使用、可能使用的字句,都是小說裡寫不出來卻想盡力靠近的敘事。

遠遠才能看見,《烏有》的第三層,原來覆蓋著厚厚一疊,吳明益多年前為《大宅》導讀時,所說的「哀傷的呼吸」。

生命的哀傷已然昇華,猶太人不被祝福的新家園、婚姻與敘事巨獸般的無力嘗試,小說裡的妮可感嘆無法成為卡夫卡、小說裡的艾普斯坦也大約等不到那部大衛王電影的殺青,幸福、來世、迦南美地,都是烏有,可「烏有」在《烏有》裡,不是偏義複詞,而是相對相生,從無裡看見有。

「妮可」當然不是卡夫卡,她感嘆自己無法如卡夫卡的小說般,精湛凍結「即將之前的永恆」。

但世界不需要兩個卡夫卡,在森林中間休息的小說家,那些沒有寫與寫不出的巨大,無聲地轟鳴,拖慢了我扶梯的轉速、閱讀長河的流速,有時我得蓋上書頁一會兒,才能再讀。

《烏有》就是這樣的小說,妮可.克勞斯是寫出《烏有》的小說家。

烏有(電子書) 作者簡介 蔣亞妮 追蹤 1987年生,台灣台中人。

摩羯座,狗派女子。

無信仰但願意信仰文字。

東海大學中文系、中興大學中文所畢,目前就讀成功大學中文博士班。

曾獲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文化部年度藝術新秀、國藝會創作補助等獎項。

2015年出版首部散文《請登入遊戲》,2017年出版《寫你》,2020年出版第三號作品《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

【OKAPI專訪】散文是「看自己」和「怎麼被看」的遊戲──蔣亞妮《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 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  延伸閱讀  顏訥/要麼已經被折毀,要麼就是不會──讀妮可・克勞斯《成為一個男人》 盧郁佳/既渴望被看見,也想挖出看見我的那雙眼睛──讀帕慕克《紅髮女子》 張亦絢/奧茲真是短篇小說之王啊──讀《朋友之間》 歷史枷鎖如何讓「倖存者」變成「加害者」?──《我的應許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 回文章列表 Share URL 上下則文章 PREVIOUSARTICLE 「寫作是無中生有的藝術,必須走出第一步。

」──專訪《5月14日,流星雨降落土撥鼠鎮》作者雨落荒原 NEXTARTICLE 【開動啦!男子便當委員會】食譜002:蔬菜豬五花捲便當 相關主題RELATEDTOPICS 作家讀書筆記 妮可.克勞斯NicoleKrauss 以色列 帕慕克 巴勒斯坦 猶太人 延伸閱讀RELATEDSTORIES 陳怡靜/那些虛構框架裡再真實不過的一切──讀《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高中生讀什麼✈】《只要還活著》——走過春夏秋冬,流轉生命千景,留在心中的是? 【這本怎麼還沒出?】何穎怡:如果殭屍來了,國際政治會如何因應?《國際政治理論與殭屍》告訴你 上一則 下一則 主題推薦RELATEDSTORIES 香臭不只是味道的問題,還可能讓你掏更多錢買單? 經典電影《香水》中,葛奴乙為了香味殺人,現實生活裡,你可能因為香味讓錢包大失血,到底為什麼味道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作為衡量身分地位的標準、香味又是從哪裡誕生的? 1141 0 上一則 下一則 上一則 下一則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香臭不只是味道的問題,還可能讓你掏更多錢買單? 經典電影《香水》中,葛奴乙為了香味殺人,現實生活裡,你可能因為香味讓錢包大失血,到底為什麼味道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作為衡量身分地位的標準、香味又是從哪裡誕生的? 1141 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