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功過(更新)-新聞|商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般稱為安倍的三支箭,或是安倍經濟學. ... 政府改革一直未見成效日本在過去20多年,企業、政府及金融界,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及調整。

商周會員登入 ×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接收通知 下次再說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封面故事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新冠肺炎追蹤 相關網站 商周財富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共好ESG ESG專區 生活首頁 中場幸福學 養生保健 時尚藝文 美食 旅遊 相關網站 良醫健康網 alive 專題 名家專欄 特別企劃 影音 數位閱讀 商周知識庫 商周共學圈 商周陪你讀 百大顧問團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聲音商學院 商周Store 紙本雜誌 電子雜誌 數位訂閱 暢銷圖書 商周CEO學院 CEO領導學程 魅力領導學 職場學 青少年學習 圓桌趨勢論壇 服務 會員中心 訂閱商周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 活動總覽 加入我們 序號兌換 商周紅包 追蹤商周 下載App抽好禮 訂閱電子報 現正閱讀 安倍經濟學功過(更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 國際 全球話題 國際|全球話題 安倍經濟學功過(更新) 撰文者:王之杰整理 2017.10.23 2017/10/2314:52:21 日本總理安倍晉三,在2012年再次擔任閣揆之後,為了挽救經濟困局,推出三個重要的經濟政策,分別是:1.寬鬆貨幣政策;2.擴大財政支出;3.結構性經濟改革與成長策略。

一般稱為安倍的三支箭,或是安倍經濟學(Abenomics)。

不過,安倍經濟學實施以來,日本經濟仍未見明顯起色,直到2017年第一季之後,開始較有起色,野村證券資深經濟學家MasakiKuwahara表示,「勞動環境持續改善,正支撐消費」,使消費比預期強勁。

根據聯合報2017年5月31日報導,日本經濟已連續五季擴張,為過去十年來最長升勢,第一季的民間消費需求也回升;不過,工資調漲幅度有限,使家庭支出持續低迷。

民間消費占日本經濟總額六成,日本經濟復甦欲達到自主性成長,有賴工資和消費者支出成長拉抬。

不過,安倍本人的聲望,卻急速下滑,根據BBC報導,2017年7月下旬,安倍的民調滑落至三成左右,內閣醜聞、政策失誤,都是關鍵因素。

9月下旬,安倍突然宣布解散國會,於10月22日舉行國會大選。

在野黨認為,此舉是藐視國會,表達強烈反彈。

大選結果,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獲得眾院改選的超過三分之二席次,大勝。

到底安倍經濟學,看到那些日本經濟的痼疾?想要解決那些問題?從下面幾個角度觀察,對安倍經濟學會有比較簡單及清楚的了解:廣告 Q1:日本為何需要安倍經濟學(Abenomics)? 安倍經濟學試圖解決20多年來,日本經濟持續不振的問題,包括: 1.日本全球出口市占率大幅下降日本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比重,卻從90年代初期的將近11%,滑落到15年的3.8%,幾乎回到60年代日本經濟剛起飛的水準。

相較之下,中國出口占全球比重,卻快速上升至13年的近18%。

一消一長,看得出日本在全球競爭力快速滑落。

2.內需不振,家戶支出不斷萎縮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民間消費及投資,同步衰退。

代表民間消費的日本家戶支出年成長率,在九○年代初期還有5%左右水準,但從此一路下滑。

固定資本投資年增率,從1996年到2015年之間,也未再超過5%,在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二千年網路泡沫、○八年金融海嘯時,還曾跌破到負7%以下水準。

廣告 3.日本人薪資水準下滑實質薪資在亞洲金融風暴前達到高檔後,開始轉弱,在2003年左右,跌回到92年的水準,之後更一路衰退。

就算安倍在2012年祭出三支箭,實質薪資仍在下滑,目前只有92年的9成水準。

換句話說,若不加計通貨膨賬,過去24來,日本人等於在集體減薪10%。

4.政府改革一直未見成效日本在過去20多年,企業、政府及金融界,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及調整。

5.整體債務高攀:理不清的政商勾結,日本社會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節節高升的債務。

日本整體債務占GDP比重,從九○年代的七○%左右,一路爬升至二○一五年的二三七%。

白花花的鈔票,浪費在一些對生產力沒幫助的「蚊子館」工程上。

日本長野新幹線,有一站叫「安中榛名」,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為了繁榮故鄉,要求日本鐵路公司在這個人口不到一千人的小鎮設站,政府更以開發新市鎮的名義,號召通勤族落籍,將其打造為度假勝地。

但根據二○一四年統計,每天平均上下車的人次只有287人。

另一個蚊子館的故事,發生在另外一個前首相小淵惠三的故鄉——中之條町,在這個不到三千人的小鎮,坐落一座規模龐大的圖書館及一座華麗的歌劇院,蔡增家說,圖書館一切運作正常,藏書也不少,「但看不到任何讀者!」 2014年,頭兩支箭已經射出,第一及第二季的本地生產總值依然呈現7.3%及1.6%的下降,日本又再陷入經濟衰退,但似乎說明了安倍經濟學的效果未如理想。

Q2:在安倍經濟學實施之前,日本做過那些努力? 金融改革,是日本擺脫二十年經濟空轉的重要手段。

1996年,當時首相橋本龍太郎揭開日本版的「金融大爆炸」改革序曲:引進新銀行、縮減大藏省(財政部)行政指導色彩,同時消減銀行經營證券及保險的限制,希望能瓦解四大銀行三井、住友、三菱及富士銀行長久壟斷的勢力。

20年過去了,如今,日本金融界,仍由四大銀行掌握,改變的,只有銀行名稱而已:三菱東京金融集團(MTFG)、日聯集團(UFJ)、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MFG)、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政治改革,是另一帖藥方。

為切斷大企業及政府的臍帶關係,在《日本國家公務員法》中,特別加了一項「退休之後兩年不得轉任到相關企業」的旋轉門條款,卻保留一個但書:若「經人事院(類似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認可者不適用之」,這個方便門,讓日本「高官下凡」情況一直無法有效改善。

而官員空降,又多集中在與經濟事務相關的部會,其中財務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交通部)最多,經濟越差,相互取暖的程度越高,彼此供養關係,很難得到具體改善。

Q3:除了安倍經濟學外,還有那些可能解決日本經濟泥沼的方案嗎?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GlobalInstitute)在2015年發布《日本的未來:重拾生產力與成長》強調,「生產力能否提升,是日本現在到二○二五年,經濟展望的關鍵!」他們強調:「只要生產力可以成長兩個百分點,從二%升至四%,GDP成長率就可達三%,跳升不只一倍,人均所得也激漲五成,達四萬八千美元。

跳過政府,麥肯錫直接向日本民間企業喊話:「是發射第四支箭的時候了!」麥肯錫認為,只要聚焦在四大高效益領域,日本將重現領導之姿。

這四大領域分別是:高階製造(主要是自動化、工業機械與電子)、零售、金融服務與健康醫療產業。

1.製造業方面: 跟上「人機智能」趨勢:麥肯錫舉日本汽車業為例,車款設計能兼顧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顧客需求,但隨身裝置整合、車間通訊、操控的智慧化進程相對落後。

「在一個『人機智能』崛起的時代,硬體、網路、軟體與能源等產業邊界日益模糊,日本必須重新對焦這道正在快速發展的趨勢。

」 2.零售業方面: 用物流強項拓展電商。

就業人數占全日本九%的零售業,是生產力低落的代表。

麥肯錫比較日本與美國零售業生產力,落差高達三五%,彌補之道之一是仿效國際對手,導入大數據的統計、分析技術,從客戶體驗、預測需求與庫存管理下手;之二是善用領先世界的物流體系,拓展電子商務市場。

若能雙管齊下,「到了二○二五年,零售業的GDP貢獻額,將從一千零五十億美元,翻漲至一千五百六十億美元,成長約五成。

」 3.金融業方面:當新興國家的金主。

目前,金融業貢獻日本GDP達五.三%,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值三.九%,它的規模在幾年前還是全球第三大,但零利率與殺價競爭的環境,嚴重傷害生產力,平均產值比美國低二二%。

對於金融業的出路,麥肯錫建議,個人金融業務方面,向年輕族群推廣數位金融,除了全面數位化,更要行動化、自動化;向資產都存在現金帳戶的老人族群推廣銀髮金融,包括遺囑信託、年金理財顧問服務等。

此外,麥肯錫更呼籲,現金滿手的金融業,必須擔綱新興國家基礎建設金主,特別是當這些新興國家開始積極進行都市化,這塊肥美的大餅,日本金融業若能掌握,就能提高資產報酬率。

4.醫療業方面:當3D列印、機器人領跑者。

麥肯錫主張,第一步是落實醫療機構之間的電子病歷,既可避免重複診斷、過度醫療等弊病,提升低落的醫療保健品質及效率,也減除醫護人員的負擔;但更要緊的是,槓桿高階製造的能耐,引領日本成為新興領域領跑者,諸如3D列印用以生產人造器官、機器人與膠囊內視鏡適合輔助複雜手術,精密的居家護理與照護設備更是業界之最。

延伸閱讀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日本安倍經濟學 安倍經濟 安倍經濟學成效 安倍三箭 安倍經濟學 日本 廣告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安倍一句「日本魂」,替東奧集資千億!看他火速收割在地金主的算計 世界經濟復甦日本卻沒有》「安倍經濟學」4個誤判害的! 不用受罪兩次,無線膠囊內視鏡未來可以直接做治療! 釣島爭議學多益必考單字"compromise" 廣告 大家都在看 1.5兆電子大亨家變!親人變仇人|長榮、東元到金仁寶,為何再成功的家族都難跨過這道坎? 好好說話》主管兩難:教多了員工不思考,教太少卻怕出包⋯怎麼辦 終其一生未投資台股 巴菲特為何看不上台積電? 航海王難賺了?海運業開徵「碳費」第一槍,最多能吃掉長榮13%利潤!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立即註冊 獲得免費閱讀點數 付費訂閱 訂閱商周數位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