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行政區域介紹@ 半島風雲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韓國的一級行政區道”、“市”、“郡”、“區”、“面”、“邑”、“洞”、“里”、“統”都是韓國劃分行政區域的名稱。

... 江原道位於大關嶺以東,又稱“關東”;全羅北道和忠清南道南部、全 ... 半島風雲歡迎來到半島風雲,想了解中南半島與朝鮮半島嗎?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612181722大韓民國行政區域介紹?未分類資料夾韓國的一級行政區道”、“市”、“郡”、“區”、“面”、“邑”、“洞”、“里”、“統”都是韓國劃分行政區域的名稱。

“道”相當於我國的省(如台灣省,福建省),“郡”相當於我國的縣(市),“面”相當於我國的鄉,“邑”相當於我國的鎮,“洞”相當於我國城市的街道,“里”相當於我國的村里,“統”相當於我國的巷弄、韓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道(特別市、廣域市)、郡(市、區)、面(邑、洞)、里(統)四級,截止2006年12月共設1個特別市(首爾)、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2005年成為濟州特別自治道),下設68個市、136個郡、72個區、178個邑、1257個面、2224個洞、34965個里、52710個統。

江原道位於大關嶺以東,又稱“關東”;全羅北道和忠清南道南部、全羅南道一帶位於金堤碧骨堤以南,通稱“湖南”;慶尚南、北道一帶位於鳥嶺以南,又稱“嶺南”。

各個道、市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發展經曆互不相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面貌。

首爾特別市Seoul 首爾特別市位於韓半島中部,漢江下遊,距海30公里,離韓朝軍事分界線僅50公里,是韓國的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它東西長36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605平方公里。

1992年10月人口為1090萬餘人、295萬餘戶,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8萬人。

行政區域現分為22個區,即中區,鍾路,東大門,城東,城北,道峰,西大門,麻浦,龍山,九老,永登浦,江南,江西,江東,中浪,蘆源,恩平,陽川,鬆坡,瑞草,冠嶽,銅雀。

首爾位於盆地之中,四周有北漢山、駱山、南山、仁旺山環繞,漢江穿市而過。

早在新石器時代,首爾地區就有人類居住。

在韓半島三國時代,它作為百濟王朝的首都被稱為“慰禮城”。

到統一新羅時代,又被稱為“漢山州”。

高麗王朝時代,這裏改稱“楊州”,1067年升為“南京”,1308年又改稱“漢陽府”。

1394年12月,朝鮮王朝遷都於此,改稱“漢城府”,從此這裏成為500多年的朝鮮王朝的封建統治中心。

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者吞並韓半島以後,漢城府改稱為“京城府”。

韓國光複後,1946年8月15日發表SEOUL市憲章,此地改稱韓語'首都'--서울,但沒有對應的漢字標記,英文為“Seoul”,中文音譯為“瑟屋兒”。

1946年9月,Seoul與京畿道分開,設市,1948年8月大韓民國成立時成為首都,1949年8月15日改為特別市至今。

2005年1月19日Seoul特別市政府宣布漢字標記更改為“首爾”。

釜山廣域市Busan釜山廣域市(1991年更改為直轄市)位於韓半島的東南端,扼洛東江入海之口,東、南部瀕臨大韓海峽,是韓國第一大港。

它東西長27公里,南北寬31公里,面積529平方公里。

1991年11月人口為389萬餘人、106萬餘戶。

行政區域現分為12個區,即東,南,西,北,中,影島,釜山鎮,東萊,海雲台,沙下,金井,江西。

釜山原為漁村,3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新羅王朝時期稱“東萊”,在此地放牧馬群。

公元1368年高麗恭湣王時因該地被山包圍形似鍋(釜)而開始稱為“釜山”。

1876年根據《丙子修好條約》規定,這裏與仁川、元山一道辟為國際貿易港。

1914年升為釜山府,後成為慶尚南道首府。

1948年8月由府改為市,1963年1月1日脫離慶尚南道升為直轄市,1991年起改為釜山廣域市。

釜山西北部有金井山、白楊山等山峰。

洛東江、水營江沿岸分布著零星平原,在河口處形成三角洲。

東、南海岸突出赤峰、牛岩、將軍、多大等半島,形成海雲台灣、水營灣、釜山灣、甘川灣、多大灣等良港。

釜山港水深、潮差小,水域寬廣,以絕影島為界,分為東港、西港,東港是貿易港,西港是漁港。

釜山市內除行政機構外,還有外國領事館。

釜山經濟以工業、商業、水產業為主。

製鞋、纖維、膠合板、造船是釜山市四大工業部門。

金屬加工、機械工業發達,陶瓷工業歷史悠久。

農業主要種雙季稻,近郊盛產蔬菜。

釜山又是韓國近海和遠洋漁業基地,盛產黃花魚、鯷魚、鯛魚、貝類和紫菜。

工業品和水產品出口在韓國出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釜山是韓國南部交通樞紐。

它是首都至釜山的京釜鐵路、高速公路的終點,又有慶全線、東海南部線通至晉州、順天、光州、木浦、蔚山、慶州、浦項等地。

市區西郊的金海國際機場辟有通往首爾、濟州的國內航線和通往東京、大阪、福岡的國際航線。

大邱廣域市Daegu 大邱廣域市位於洛東江中遊東側的大邱盆地中部,四周有八公山、環城山、龍岩山、草萊峰、山城山、琵瑟山、最頂山、臥龍山等群山環抱。

琴湖江穿過市區,流入洛東江。

市區面積445平方公里。

1992年10月人口為228萬餘人、62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中、東、西、南、北、壽城、達西7個區。

大邱在古代曾稱“達丘”、“達弗”,公元757年新羅王朝景德王時改稱為“大邱”。

1419年朝鮮王朝時升為郡,1466年設鎮,並作為都護府成為慶尚道的行政中心和軍事要地。

1910年10月升為府,1949年7月改為市,1981年7月1日脫離慶尚北道升為直轄市,1991年起改為廣域市。

大邱是韓國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經濟以工業和商業為主,是韓國著名輕紡工業城市和嶺南地區各種物資的集散地。

大邱的旅遊觀光勝地有:建有來回長達2.4公裏索道的八公山自然公園,新羅王朝時期建築的古刹桐華寺,以古代部落城址為基礎建成的達成公園,以及東學教始祖崔濟愚銅像、李尚火詩碑等。

仁川廣域市 Incheon仁川廣域市前臨大海,後傍首爾,位於韓半島中西部的江華灣東側的仁川半島上,是韓國首都首爾的外港。

市區面積335平方公里,1992年9月人口為203萬餘人、60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中、東、西、南、北、南洞6個區。

仁川的陸地周圍有蘇萊山、文鶴山、桂陽山等低矮丘陵分布,海港的北、西、南部有月尾島、永宗島、長峰島、龍遊島、大小舞衣島、大阜島、靈興島、紫月島、德積群島等島嶼環繞。

港灣水麵寬廣,風浪小,但水淺,潮差大,漲、落潮差達10.2米。

考古發現,仁川在5000年前已有人類居住。

新羅時期,這裏稱為“邵城”,公元1390年高麗恭讓王時稱“慶源”,1413年朝鮮太宗時改稱“仁川”。

1883年隨著仁川港的開放,行政中心由文鶴山遷至“濟物浦”漁村,因此濟物浦成了仁川的舊稱。

1910年在仁川設府,1949年改為市,1981年7月1日脫離京畿道升為直轄市,1991年起改為廣域市。

仁川自古以來是韓半島對外貿易中心,現在仍是韓國京仁工業地區的中心之一,辟有出口工業區。

工業部門主要生產合成板和家具、汽車、船舶、平玻璃、鋼鐵材、纖維類等產品。

仁川港船塢年吞吐量達900多萬噸,是韓國西海岸最大港口。

仁川附近的延坪島、德積群島一帶是韓國著名漁場之一,主要魚類是黃花魚、帶魚和蝦。

沿岸製鹽業和水產養殖業也很盛行,遊覽觀光勝地有鬆島遊園地、月尾島、紫月島、鷹風山自由公園、秀峰公園、文鶴山等地。

仁川國際機場是韓國最大的國際機場,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仁川國際機場是由永宗島和龍遊島之間的淺灘填海造地建成的,總面積為49萬6千平方公里,仁川國際機場是從1992年11月開始動工建設,2001年3月29日完工啟用。

國際機場開航5年以來,無論在量的方面,還是在質的方面,都達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增長。

在量的方麵,2005年的貨運量達到215萬噸,成為全球貨運第三位,2005年國際航線的旅客人數為2千605萬人次,客運第十位的超大型機場;在質的方麵,2005年被選為世界上服務最好的機場。

光州廣域市 Gwangju 光州廣域市位於韓半島西南部的全南平原與南嶺山地交界處,自古以來是湖南地區的行政、軍事、經濟、社會、文化中心。

市區面積500平方公里,1992年12月人口為121萬餘人、34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東、北、西、光山4個區。

光州的東南方由無等山等山脈、丘陵環繞,西北部為較開闊的全南平原。

光州川和極樂泉在此地彙合,流入榮山江。

光州在半島三國時代為馬韓、百濟所有,稱“武珍”。

新羅統一三國後,在此設都督,稱“武州”或“武珍州”。

公元940年高麗王朝太祖時將武州改稱“光州”,設都督府。

1893年朝鮮王朝將全國劃分為13個道,光州是全羅南道首府。

1910年設面,1931年建邑,1935年升為府。

韓國光複後,1949年8月15日改為市,1986年11月1日脫離全羅南道升為直轄市,1991年起改為廣域市。

光州的商業發達,工業發展遲緩,具有消費城市的特點。

目前正在著重進行汽車、石油化工、食品加工、農機製造等工業部門建設,光州公路交通方便,湖南、南海、奧林匹克高速公路通過此地,使光州同大田、順天、晉州、馬山、釜山、大邱等城市連結了起來。

市內有全南大學、朝鮮大學、湖南大學、光州大學、光州天主教大學等大專院校27所,其他各級學校203所,還有圖書館5所、劇場41個、教堂629個、寺廟105座,旅遊勝地有無等山、證心寺、芝山遊園地、忠湣祠等。

無等山山麓盛產西瓜和茶葉,這在韓國很著名。

大田廣域市Daejeon大田直轄市位於韓國中部的大田盆地,四周有雞足山、鷹峰山、食藏山、寶文山、雞龍山等山脈聳起,流經市區的大田川、大東川、柳等川、甲川等彙合後流入錦江。

此地處於聯結韓國各道的中心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市區面積537平方公里,1992年10月人口為111萬餘人、27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東、中、西、儒城、大德5個區。

大田古代屬於馬韓,到百濟、新羅時代先後稱為“禹瑟”、“飛豐”,到高麗、朝鮮時代又稱“懷德”、“鎮蠶”。

在日本統治的1914年3月,將懷德郡、鎮蠶郡和公州郡一部分合並在一起,成為大田郡,新設大田面。

1931年4月升為邑,1932年10月忠清南道首府由公州移至大田,1935年10月升為府。

光復後的1949年8月改為市,1989年1月1日脫離忠清南道升為直轄市,1991年起改為廣域市。

大田是韓國中部地區的最大城市、交通樞紐和農產品集散地。

大田的主要工業部門是纖維、機械和化工,市內有4家百貨商店、60處常設市場。

這裏是京釜、湖南兩條鐵路、兩條高速公路交彙點,交通地位十分重要。

2006年3月16日,大田市內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至此,大田成為韓國第六個正式進入地鐵時代的城市。

當天開通的區間從東區的板岩洞出發,經過新興洞、大田火車站、中央路、西大田十字路、市政廳,最後到政府大樓,連接東西新舊兩個中心城區。

另外大田的磁懸浮列車最早可在2007年4月投入運行。

蔚山廣域市Ulsan蔚山市位於韓半島東南沿海,與日本隔海相望,海上距離僅100英里,是距日本最近的韓國城市。

蔚山是韓國第七大城市之一,距首都首爾410公里,位於釜山和大邱之間。

自新石器時代起就蔚山地區有人類聚居,至今出土的許多新石器時期和青銅時期的文物即為佐證。

新羅時期,蔚山作為首都慶州的外港,是來自日本、中國以至遙遠的阿拉伯國家的商人遊客進行慶州必經的關口,也是與海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蔚山曾長期隸屬慶尚道,朝鮮王朝在1896年將原來的慶尚道分為南、北兩個道而成的,1998年蔚山脫離慶尚南道升格為廣域市,成為韓國第六座廣域市。

目前是韓國七大城市之一。

全市面積1055.7平方公里,是韓國廣域市(釜山廣域市、仁川廣域市、蔚山廣域市、大田廣域市、大邱廣域市、光州廣域市)中面積最大的城市,是首都-首爾的1.74倍;人口104萬人,居韓國第七位,蔚山是個港口城市,也是韓國代表性的工業區。

蔚山被稱為韓國工業的搖籃,現代汽車和現代造船的生產基地設在蔚山,其他方面如重工機械、化學產業十分發達。

蔚山市是韓國的產業之都1962年蔚山市被指定為韓國第一個特定工業區後,產業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

20世紀60年代,蔚山市成立了煉油廠和肥料廠;70年代成立了化學、機械、金屬、鋼鐵等一批國家骨幹企業;80-90年代,非鐵金屬工業、造船業、汽車產業發展迅速,韓國主要大企業紛紛投資建廠,蔚山市已經發展成為產業設施齊全的大工業城市。

這裏有年生產140萬輛汽車的現代汽車工廠,有世界最大的造船廠--現代重工業工廠,還有國內最大的石化企業--SK株式會社。

蔚山港於1963年被批準為國際港,現已發展成為韓國最大的重化學工業區港口。

蔚山港與東北亞海上運輸的主要港口釜山港相鄰,通過蔚山港,能迅速把海上貨物輸送到世界主要城市。

蔚山港的船舶接岸能力為90艘,占全國的19.3%;年吞吐量1.5億噸。

蔚山附近的迦智山、神佛山、雲門山、天皇山都在海拔1100米以上,蔚山市與韓國古都慶州相鄰,屬新羅文化圈,境內新羅文化遺跡眾多。

主要名勝古跡有大王岩公園、盤龜台岩刻畫、艮絕海角、石南寺、酌川亭;主要慶典活動有處容文化節(蔚山最大的節日)、太和江慶典和梨花節等。

蔚山冬季氣候溫暖,有江東球場、西部球場等天然草地練習場,具備發展足球運動的有利條件。

  京畿道 Gyeonggi-do京畿道位於韓國西北部,西臨黃海江華灣。

面積10772平方公裏,1992年11月人口為649萬餘人、200萬餘戶。

此地人口密度是韓國各道中最大的,達每方公裏603人。

行政區域分為19個市(水原、城南、議政府、安養、富川、光明、鬆炭、東豆川、安山、果川、九里、平澤、美金、梧山、始興、軍浦、儀旺、下南、高陽)、17個郡(楊州、南楊州、驪州、平澤、華城、坡州、廣州、漣川、抱川、加平、楊平、利川、龍仁、安城、金浦、江華、甕津),首府(韓語稱為'道廳')水原。

道內地形為東、北高,西、南低。

主要山峰有明智山、國望山、龍門山,沿海有金浦、平澤平原。

漢江、臨津江橫穿全境,海岸線曲折,多海灣、半島和島嶼。

公元1402年朝鮮王朝設八道時,這裏就被稱為“京畿道”。

1895年實行府制時分為漢城、仁川、開城三個府,1896年恢複道制時又改回原名。

1967年首府由漢城遷至水原。

道內按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分為首都圈、南部、北部、東北部四個地區。

以首爾為中心約30公里範圍的首都圈,包括富川、光明、安養、果川、安山、水原、城南、議政府等城市。

這些城市同首爾有密切的經濟聯係,已發展成為首都的衛星城市,是韓國繁華的工商業地區。

漢江以南、首都圈以西的南部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京畿道的主要產糧區和園藝農業圈。

漢江以北的北部地區,人參、雜糧、園藝農業比較發達。

東北部地區指楊平、加平、抱川、漣川等山嶽地帶,分布著許多森林,自古以來是向首爾提供大量木材和燃料的地方。

每年春、夏,韓國西海有暖流北上,大量魚類迴遊於江華灣,因此此地是韓國有名的漁場之一。

江原道 Gangwon-do江原道位於韓國東北部,東臨日本海,與北韓江原道以軍事分界線為界,是韓國地下資源、水力資源、山林資源最豐富的道。

此道面積1689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達13782平方公里,占82%,農耕田只有1413平方公里,占8.4%。

1992年10月人口為158萬餘人、41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7個市(春川、原州、江陵、東海、太白、束草、三陟)、15個郡(春川、洪川、橫城、原州、寧越、平昌、旌善、鐵原、華川、楊口、麟蹄、高城、襄陽、溟州、三陟),首府春川。

道內多山,太白山脈縱貫全道,地勢高峻。

地形大體為東高西低,東坡陡,西坡緩。

道內河網稠密。

北漢江彙合昭陽江、洪川江後流入京畿道,南漢江與五台川、平昌江、酒泉江等合流後流入忠清北道,形成楊口、華川、麟蹄、春川、旌善、平昌等盆地。

東部沿海在河口附近形成窄長的海岸平原。

海岸線單調平直,缺少半島、港灣,但寒暖流交彙於此地近海,形成良好漁場。

地下埋藏煤12.1億噸,占全國76%,鐵1.44億噸,占全國82%,石灰石364.25億噸,占全國87%,鉛、鋅861萬噸,占全國23%,重石5350噸,占全國90%。

江原道由於地勢高,因此氣溫偏低,年平均氣溫為9.2~12.5℃之間。

江原道古稱“朔方道”、“溟州道”、“江陵道”、“江陵朔方道”、“交州江陵道”,1935年改稱現名。

道內主要產業是礦業、林業、水產業。

江原道東南部的三陟、旌善、寧越、太白等地已形成以煤為主的採礦基地,春川、華川、衣岩、昭陽江等地建有水電站,寧越、三陟、嶺東等地建有火力發電廠。

山林面積137萬餘公頃,占全國648.47萬公頃。

水產品主要有明太魚、墨鬥魚、鱵魚等,漁業中心是巨津、束草、注文津、墨湖、三陟等地。

主要旅遊觀光場所有雪嶽山、五台山、雉嶽山、洛山寺、鏡浦台、昭陽湖、南怡島、龍平滑雪場、束草海水浴場等。

忠清北道 Chungcheongbuk-do忠清北道簡稱“忠北”,位於韓國中部,是韓國唯一的內陸道。

面積7435平方公里,1991年12月人口為138萬餘人、37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3個市(清州、忠州、堤川)、10個郡(清原、報恩、沃川、永同、鎮川、槐山、陰城、中原、堤川、丹陽),首府清州。

地勢東高西低,大部是丘陵多、平原少的山區。

東部延伸著小白山脈,西部有錦江及其支流美湖川,北部有南漢江及其支流達川、堤川。

山脈、河流之間形成清州平原、忠州盆地以及其他一些小盆地。

山林面積達50.4萬公頃,地下礦產資源僅次於江原道,有石灰石、金、鐵、鎢、石墨、滑石等。

忠清北道古稱“公清道”,公元1356年高麗王朝恭湣王時始稱“忠清道”。

1896年朝鮮王朝高宗時分為忠清南、北兩個道,1908年首府由忠州遷至清州。

1946年6月清州由邑升為府,1949年又由府改為市。

道內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大麥等糧食作物和辣椒、大蒜、煙葉等經濟作物,蔬菜園藝業也很發達。

清州平原和忠州盆地為兩大糧倉。

煙葉生產自古有名,產於槐山、中原、陰城等地。

陰城、堤川辣椒和丹陽大蒜為韓國名產。

工業分為清州、沃川等地的南部區和忠州、堤川、丹陽等地的北部區。

南部以卷煙、生絲、陶瓷等輕工業為主,北部以化肥、水泥等重化學工業為主。

堤川、丹陽、中原等地采礦業發達,生產大量石灰石、滑石和鐵礦石。

京釜鐵路、高速公路聯絡首爾和韓國南部地區必經之路。



主要旅遊地有俗離山、小白山、月嶽山、水安堡溫泉、忠州湖、大清湖、丹陽八景、溫達山城、芙江藥水、廬洞洞窟、鳥嶺關門等。

忠清南道 Chungcheongnam-do忠清南道簡稱“忠南”,位於韓國中西部,面臨黃海,平均海拔約100米,是韓國低平地區之一。

面積8318平方公里,其中農耕田2714平方公里,山林4547平方公里。

1992年1月人口為188萬餘人、49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5個市(天安、公州、大川、溫陽、瑞山)、15個郡(錦山、燕岐、公州、論山、扶餘、舒川、保寧、青陽、洪城、禮山、瑞山、泰安、唐津、牙山、天安),道廳設在大田廣域市。

忠清南道境內多平原和丘陵。

車嶺山脈從東北向西南斜貫中部,形成東南部的內浦平原和西北部的禮唐平原。

山脈南側的錦江流向西南方的群山灣,北側的插橋川向北流入牙山灣,形成灌溉內浦平原和禮唐平原的良好水源。

海岸蜿蜒曲折,多海灣、海塗、半島和島嶼。

牙山灣、南海灣、淺水灣、泰安半島、安眠島等地都是有名的地方。

海岸線總長1347公里,相當於該道南北距離的10倍。

忠清南道原是百濟王朝故地,後被其他王朝統治,古有“熊川”、“河南道”、“忠清道”、“洪清道”等名稱,1834年複稱“忠清道”,1896年分為南、北兩個道。

1932年首府由公州遷至大田至今。

道內經濟以農、礦、水產業為主。

農業人口在1992年1月為79萬餘人,占全道人口近一半,生產糧食88萬餘噸,其中大米85萬餘噸,主要產於瑞山、唐津、論山、舒川等地。

經濟作物產品有錦山、扶餘、論山等地的人參,天安、公州、燕岐(*2004年韓國政府曾計劃被選做新首都地區)等地的煙葉以及棉花、蠶繭等。

牙山灣、淺水灣一帶是良好的漁場,現有漁業人口5萬餘人、動力漁船5766條,年產水產品8.9萬噸,其中魚類2.6萬噸。

礦業以開采煤炭、黃金為主。

道內正在采掘的礦區有250處。

保寧聖州煤礦和青陽九峰金礦比較有名,年產量分別為200萬噸和60公斤左右。

此外,還開採石灰石、滑石、矽砂等。

京釜、湖南兩條鐵路和兩條高速公路經過此地,現在觀光客主要遊覽地方是雞龍山、七甲山、德山、瑞山海岸等公園,還參觀七百義塚、扶餘落花岩、公州山城、顯忠祠等古跡,修德寺、麻穀寺、東鶴寺等寺刹,溫陽、道高、德山等溫泉,大川、萬里浦等海水浴場以及設在天安郡木川面的韓國獨立紀念館等。

全羅北道 Jeollabuk-do全羅北道簡稱“全北”,位於韓國西南部,西臨黃海,東西長約120公里、南北寬約70公里。

道內有“三多”:耕田面積多、農業人口多、農產品產量多,是韓國的“農業道”。

面積8042平方公里,其中農耕田2395平方公里,山林4679平方公里。

1992年11月人口為201萬餘人、55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6個市(全州、群山、裏裏、井州、金堤、南原)、13個郡(完州、鎮安、茂朱、長水、任實、南原、淳昌、井邑、高敞、扶安、金堤、沃溝、益山),首府全州。

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小白山脈立於東部道界,盧嶺山脈自北至南縱貫中部,將全道分為東、西兩部分。

從西海岸至盧嶺山脈山麓的西部,是以萬頃江、東津江為中心的湖南平原;由盧嶺山脈和小白山脈組成的東部山區,包括鎮安高原、長水盆地等地。

西海岸線曲折,總長271公裏。

邊山半島沿岸有海蝕斷崖,形成70多公裏長的奇岩絕壁,自古以來是韓半島名勝之一。

海岸附近有古群山群島、開也島、煙島等島嶼110個,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28個。

全羅北道在半島三國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屬於馬韓、百濟。

公元685年,新羅神文王在現在的全州、南原設立了“5小京”中的兩京——完山州、南原京。

892年甄萱統治全羅南、北道時,建立了後百濟王朝,定全州為首都。

1018年高麗顯宗劃分地方行政區域,這裏首次被稱為“全羅道”,1896年朝鮮王朝將全羅道分為南、北兩個道。

全州在1931年由面升為邑,1935年10月升為府,1949年8月改為市,一直是此道的首府。

道內經濟以農業為主。

湖南平原是韓國最大的產糧區。

在全道近24萬公頃耕田中,水田面積達18萬公頃。

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麥類、棉花、水果和蔬菜。

這裏生產的湖南米,全國聞名。

養蠶業也很發達,蠶繭年產量達8000噸。

古群山群島周圍海域是韓國著名漁場之一,捕撈業發達。

泥質海岸地帶,盛行淺海養殖業和曬鹽業。

山區林產品有栗子、核桃、鬆子、棗、蘑菇、藥材等。

工業集中在全州、裏裏、群山三個市。

全州以纖維、造紙、食品工業為主;裏裏設有自由出口區,以貴金屬、纖維、皮革、電子工業為主;群山以膠合板、釀造工業為主。

全羅北道是湖南地區交通要地,水陸交通方便。

境內有湖南、全羅、群山線鐵路和湖南高速公路,形成以全州、裏裏、南原為中心的交通網。

群山是韓國西海岸重要港口城市,與韓國西海的許多島嶼和忠清南道長項有定期輪船航班。

道內旅遊勝地有內藏山、馬耳山、德裕山、邊山半島、大屯山、母嶽山等國立、道立公園,還有內藏寺、金山寺、實相寺、禪雲寺等寺刹,仙遊島、東湖等海水浴場,以及茂朱九千洞、南原廣寒樓等古跡。

慶尚北道 Gyeongsangbuk-do慶尚北道簡稱“慶北”,位於韓國東中部,東臨日本海,東西長162公里,南北寬175公里,面積1萬9千4百47平方公里,是韓國各道中面積最大的道。

1992年12月人口為287萬餘人、79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10個市(浦項、慶州、金泉、安東、龜尾、榮州、永川、尚州、店村、慶山)、24個郡(達城、軍威、義城、安東、青鬆、英陽、盈德、迎日、慶州、永川、慶山、清道、高靈、星州、漆穀、金陵、善山、尚州、聞慶、醴泉、榮豐、奉化、蔚珍、鬱陵),道廳設在大邱廣域市。

慶尚北道四面環山,全道呈盆地狀。

西、北部的小白山脈地勢險峻,有九雲山、蓮花峰、兜率峰等海拔1300餘米的高峰,與忠清北道相接的鳥嶺、梨花嶺、秋風嶺等關口自古以來是溝通東西、南北的必經要道。

東部的慶尚山脈受侵蝕較深,其高度和陡度不如小白山脈,有海拔1200餘米的文殊山、日月山等高山,也有低嶺橫穀。

位於這兩大山脈之間的洛東江,自東向西又自北至南縱貫慶尚北道中部,彙合半邊川、吉安川、乃城川、渭川、琴溯江、會川等支流,形成洛東江盆地,是慶尚北道主要農產區。

慶尚山脈東部沿海,隻有東南部的兄山江下遊衝積平原較大,其他都是狹窄的海岸平原。

慶北基本上四周被群山包圍,這種環境形成的氣候特征是,寒暑氣溫差距較大,全年降水量較少。

慶尚北道早在半島三國時代就是新羅王朝所在地,慶州一直是新羅的首都,直到公元935年新羅滅亡。

1106年高麗王朝將慶州、尚州、晉州組成“慶尚晉州道”,1314年高麗忠肅王時開始將此地稱為“慶尚道”。

1896年朝鮮王朝將慶尚道分為南、北兩個道,觀察使設在大邱。

1949年大邱、浦項、金泉升為市,以後又有一些地方陸續升市。

農業在慶尚北道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道耕田麵積35.8萬公頃,其中水田21萬公頃,主要種植水稻、麥類、豆類、薯類,是韓國重要產糧區之一。

此外還種植辣椒、煙葉、花生、蔬菜等。

養蠶、畜產業也很發達,水果主要生產蘋果。

迎日灣及其周圍海域,寒、暖流海潮相替交流,形成冷、暖水性魚類大量迴遊的良好漁場。

鬱陵島和獨島附近海域也是韓國有名的漁場。

主要漁港有江口、浦項、九龍浦、鬱陵島道洞等。

工業有采礦、鋼鐵、電子、纖維、機械等部門。

主要礦產有無煙煤、石灰石。

龜尾是韓國的出口產品工業基地,以電子產品為主,直屬商工部。

浦項鋼鐵公司是世界最大鋼鐵企業。

道內特產品是紙張、酒、銅器。

交通很方便。

除了1905年開通的首爾至釜山的京釜鐵路經過道內腹部外,還有大邱線、東海南部線、慶北線、中央線、嶺東線、聞慶線等,形成稠密的鐵路網。

公路總長度達6300餘公里,其中包括京釜、邱馬、奧林匹克等3條高速公路。

眾多的名勝古跡使得慶尚北道的旅遊者不斷增加。

主要參觀的地方有慶州、青鬆周王山、尚州俗離山、高靈伽倻山、聞慶鳥嶺、龜尾金烏山、奉化清涼山等國立、道立公園,還有蔚珍佛影溪溪穀、白岩溫泉、聖留窟、銀海寺、迎日寶鏡寺、清道雲門山、達城瑟瑟山、義城冰溪穀等名勝古跡。

鎮南橋畔,周王山、寶鏡寺、聞慶鳥嶺、金烏山、喜坊瀑布、清涼山、冰溪溪穀是“慶北八景”慶尚南道 Gyeongsangnam-do慶尚南道簡稱“慶南”,位於韓國東南端,東瀕日本海,南靠大韓海峽,與日本對馬島隔海相望。

面積11776平方公里,東西長232公里,南北寬194公里。

1992年10月人口為376萬餘人、105萬餘戶,平均每戶3.6人。

行政區域劃分為9個市(昌原、蔚山、馬山、晉州、鎮海、忠武、三千浦、金海、密陽、長承浦)、19個郡(晉陽、宜寧、鹹安、昌寧、密陽、梁山、蔚山、金海、昌原、統營、巨濟、固城、泗川、南海、河東、山清、鹹陽、居昌、陝川),首府昌原。

慶尚南道的地形大致可分為東部慶尚山脈、中部丘陵盆地、西部小白山脈和南部海岸平原四大部分。

慶尚山脈、小白山脈到此地雖是最後餘脈,但仍有高山聳起。

居昌附近的伽倻山高1430米,山清附近的智異山高1915米,並且山勢陡峻。

中部丘陵盆地有洛東江及其支流南江、黃江、密陽江流過,形成良好的農耕地區。

南部的金海平原、晉州平原是洛東江、南江流域形成的衝積平原。

慶尚南道海岸曲折複雜,多岬灣和島嶼。

海岸線長達2237公裏,其中陸地線長902公裏,島嶼線長1335公里。

東海岸線平直。

釜山以西的南海岸蜿蜒多變,形成鎮海灣、馬山灣、固城灣、晉州灣、南海灣等海灣和統營半島等岬角。

南海岸附近海域有島嶼429個,其中無人島348個,有人島81個。

南海島、蛇梁島、楸島、閑山島、彌勒島、巨濟島等都很著名,形成“閑麗海上公園”。

此道東、南兩麵臨海,沿岸有濟州暖流經過,因而是韓半島最暖和的地區。

年平均氣溫為12~14℃,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毫米,常綠的亞熱帶植物很多。

慶尚南道是朝鮮王朝在1896年將原來的慶尚道分為南、北兩個道而成的,1949年有釜山、馬山、晉州三個市和19個郡。

1983年7月將道廳由釜山遷至昌原。

1998年蔚山市脫離慶尚南道獨立為蔚山廣域市。

慶尚南道工業發達,被稱為韓國的“工業道”。

主要產品有汽車、電子、化工產品、機械、化纖製品、金屬製品、鋼鐵、橡膠製品、合成樹脂等。

全道形成昌原、晉州、梁山、溫山等工業基地,另有馬山自由出口區。

昌原的機械,晉州的化纖、農機,溫山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巨濟島的造船等都很著名。

馬山、昌原、梁山等地集中了大型企業,晉州、密陽等地分布著中小企業。

古裏有韓國目前最大的原子能發電站。

道內耕田面積為24萬餘公頃,主要種植水稻、大麥、豆類、紅薯和雜糧。

金海平原是韓國重要產糧區之一。

山清、居昌、鹹陽等地盛行養蠶業。

金海、三浪津的梨,居昌、密陽的蘋果,河東、鹹陽、梁山的栗子產量很高。

欲知島的柑桔,進永的柿子,南海島的柚子,巨濟島的枇杷,是慶尚南道的特產。

水產業也很發達。

忠武、三千浦、長承浦等海港漁民,出海捕撈大量鯷魚、青花魚、鯛魚、鮪魚等暖水性魚類,巨濟島等地發展淺海養殖業。

道內有京釜、慶全、東海南部等鐵路線,有南海、邱馬、京釜、奧林匹克等高速公路,還有馬山、忠武、三千浦等港口,水陸交通都很方便。

這裏是新羅王朝的故地,名勝古跡很多,現已辟成旅遊場所。

參觀的地方有伽倻山、智異山、德裕山、閑麗海上國立公園和迦智山、蓮花山等道立公園,還有昌寧釜穀溫泉、標忠寺、梁山通度寺、南海大橋,晉陽湖、巨濟海金剛等觀光勝地以及眾多的海水浴場。

濟州道 Jeju-do濟州道由濟州島及其附近60餘個島嶼組成,位於韓國最南端,距東北方的釜山286公里,距北方的木浦141公里,距日本對馬島255公里,是韓國唯一的島道,也是最小的道。

面積182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962平方公里、放牧草地164平方公里、果園123平方公里,旱田387平方公里,水田9平方公里。

1992年10月人口為50萬餘人、14萬餘戶。

行政區域分為2個市(濟州、西歸浦)、2個郡(北濟州、南濟州),首府濟州。

濟州島是一個火山島,地層中有大量玄武岩、粗面岩等火山岩類和火山碎屑物。

濟州島在平面上呈橢圓形,東西長73公里,南北寬31公里。

全島以島中心海拔1950米的漢拿山為頂點向四周傾斜,但向東、西的斜面緩和,而向南、北的斜面較陡。

在島的西北、東北地區有大規模的溶岩窟,形成著名的溶岩洞穴地帶。

全島河流也以漢拿山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向南、北流入大海,長度僅15公里左右,並且因為流經滲水的多孔質玄武岩,所以河床常成為無水的幹河。

濟州島海岸線平直單調,很少曲折,也缺乏天然良港,全長253公里。

濟州島是韓國氣溫最高、降水量最多、風速最大的地區,具有典型的海洋型氣候特徵。

島上高山使南、北自然情況有所不同。

北部濟州的年平均氣溫為14.7℃,年降水量為1440毫米,而南部西歸浦的年平均氣溫為16℃,年降水量為1688毫米。

全年平均風速達到每秒5.1米。

由於島中央地勢高,使動植物的垂直分布明顯不同,在幾十公裏範圍內出現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闊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和高山植物帶等分布區。

島上有亞熱帶至亞寒帶的植物1700餘種、鳥類180餘種、蝴蝶類80餘種。

濟州道古稱“州胡”、“東瀛州”、“耽羅”,公元1295年高麗王朝忠烈王時將耽羅改稱“濟州”。

1946年8月1日由全羅南道分出設道,1955年9月1日濟州邑升為市,1981年7月1日西歸浦邑擴大管轄區後升為西歸浦市。

2005年底韓國政府將濟州道設立為濟州特別自治道。

濟州道經濟以農、林、牧、漁、旅遊業為主,工商業不發達。

水上輝哥/Xuite日誌/回應(1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kokmm12's新文章國中升學免煩惱,升學王課程實用又有趣,讓孩子愛上學習!漢江的治理與開發5.18民主化運動在政府主導下推動文化發展推動時代發展的全民運動邁向世界的韓國經濟韓國經濟起步騰飛大韓民國光復70年--開創大眾交通的新歷史——首爾地鐵1號線大韓民國光復70年--農村近代化的浪潮——新村運動大韓民國光復70年--維新時代——青年文化風潮的興起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kokmm12'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