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棒大聯盟 - 台灣棒球維基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職棒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MLB,或大聯盟),是世界水準最高的職業棒球比賽,由 ... 分區系列賽的交戰對手由該聯盟戰績最佳的球隊迎戰外卡球隊。

本館粉絲專頁 美國職棒大聯盟 最近作者:Howl136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22:42;歷來作者:銷牽筆基和DAIYOH和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美國職棒大聯盟      國家聯盟 美國聯盟 東區 中區 西區 東區 中區 西區 亞特蘭大勇士隊邁阿密馬林魚隊紐約大都會隊費城費城人隊華盛頓國民隊 芝加哥小熊隊辛辛那提紅人隊密爾瓦基釀酒人隊匹茲堡海盜隊聖路易紅雀隊 亞利桑那響尾蛇隊科羅拉多落磯隊洛杉磯道奇隊聖地牙哥教士隊舊金山巨人隊 巴爾的摩金鶯隊波士頓紅襪隊紐約洋基隊坦帕灣光芒隊多倫多藍鳥隊 芝加哥白襪隊克里夫蘭守護者隊底特律老虎隊堪薩斯市皇家隊明尼蘇達雙城隊 休士頓太空人隊洛杉磯天使隊奧克蘭運動家隊西雅圖水手隊德州遊騎兵隊 世界大賽|國聯冠軍賽|美聯冠軍賽|國聯分區賽|美聯分區賽|外卡驟死賽|明星賽|農場系統|世界棒球經典賽|旅美球員|CPBL|NPB|KBO|TML|CBA|IBL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棒球>組織>國外組織  | 前往本頁相片集   美國職棒大聯盟(MajorLeagueBaseball,簡稱:MLB,或大聯盟),是世界水準最高的職業棒球比賽,由國家聯盟和美國聯盟在1902年成立,與職業籃球(NBA)、美式足球(NFL)、冰上曲棍球(NHL)並稱北美四大職業體育競賽。

目次 1大聯盟的成立 2新加入的球隊 3大聯盟所屬球隊 3.1國家聯盟(NationalLeague) 3.2美國聯盟(AmericanLeague) 4賽制演變 5豪華稅 6小聯盟球隊 7世界棒球經典賽 8美國職棒體系的台灣選手 9相關新聞 10相關頁面 11外部連結 12各國職棒聯盟速見表 大聯盟的成立   棒球是美國最早的職業運動,國家協會是美國第一個職業棒球組織,成立於1871年,但由於草創時期問題叢生,五年後由現今的國家聯盟接手,國家聯盟將經營球隊的權力全部收回資方所有,因此球員的權利沒有任何保障。

國家聯盟的壟斷市場,造成不斷有挑戰國家聯盟的新聯盟誕生,這些新聯盟吸收了被國家聯盟開除的球員和教練,引進更多新的創意以吸引球迷。

在大聯盟的整體架構完成以前,另外還有四個短命的職棒聯盟,成立的先後依序為:美國協會、聯合協會、球員聯盟、聯邦聯盟。

  而美國聯盟則成立於1901年,當時國家聯盟經營不善而由十二隊縮編為八隊,分別是:波士頓食豆人隊(BostonBeaneaters,亞特蘭大勇士隊前身)、布魯克林超霸隊(BrooklynSuperbas,洛杉磯道奇隊前身)、芝加哥孤兒隊(ChicagoOrphans,芝加哥小熊隊前身)、辛辛那提紅人隊、紐約巨人隊(NewYorkGiants,舊金山巨人隊前身)、費城費城人隊、匹茲堡海盜隊和聖路易紅雀隊。

國家聯盟大量裁減球員和教練的結果,使得美國聯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

  美國聯盟吸收了這些被釋出的資源,自己也成立了八支球隊,其中五隊設在沒有國家聯盟職棒隊的城市,分別是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Orioles,紐約洋基隊前身)、克里夫蘭藍隊(ClevelandBlues,克里夫蘭守護者隊前身)、底特律老虎隊、密爾瓦基釀酒人隊(MilwaukeeBrewers,巴爾的摩金鶯隊前身)和華盛頓參議員隊(WashingtonSenators,明尼蘇達雙城隊前身),另外實力較強的三支球隊,則與國家聯盟競爭球迷:波士頓朝聖者隊(BostonSomersets,波士頓紅襪隊前身)、芝加哥白長襪隊(ChicagoWhiteStockings,芝加哥白襪隊前身)和費城運動家隊(PhiladelphiaAthletics,奧克蘭運動家隊前身)。

  1902年起,美國聯盟的觀眾人數開始超過國家聯盟。

由於美聯不斷以高薪吸引國聯球星跳槽,國家聯盟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答應與美國聯盟和談。

1902年底,兩聯盟召開「辛辛那提會議」,統一了賽制、規則和管理機制,也從1903年開始舉行「世界大賽」,由兩聯盟的冠軍球隊爭奪年度總冠軍。

美國職棒大聯盟因而成立,而兩聯盟合稱「大聯盟」(MajorLeagueBaseball)這個名稱,則是從1920年才開始。

以下為1920年大聯盟整體架構完成之前,美國曾成立的職棒聯盟 國家協會 NationalAssociation 1871年~1875年→國家聯盟 國家聯盟 NationalLeague 1876年至今 美國協會 AmericanAssociation 1882年~1891年併入國家聯盟 聯合協會 UnionAssociation 1884年 球員聯盟 PlayersLeague 1890年 美國聯盟 AmericanLeague 1901年至今 聯邦聯盟 FederalLeague 1914年、1915年 至於1920年大聯盟成立後才成立的職棒聯盟,多半被稱為獨立聯盟 新加入的球隊 大聯盟歷年有六次增加新球隊的動作: 1961年:洛杉磯天使隊(加入美聯)、華盛頓參議員隊(加入美聯,為德州遊騎兵隊前身)。

1962年:紐約大都會隊(加入國聯)、休士頓四五手槍隊(加入國聯,為休士頓太空人隊前身)。

1969年:蒙特婁博覽會隊(國聯東區,為華盛頓國民隊前身)、聖地牙哥教士隊(國聯西區)、堪薩斯市皇家隊(美聯西區)、西雅圖飛行員隊(美聯西區,為密爾瓦基釀酒人隊前身)。

1977年:西雅圖水手隊(美聯西區)、多倫多藍鳥隊(美聯東區)。

1993年:科羅拉多落磯隊(國聯西區)、佛羅里達馬林魚隊(國聯東區)。

1998年:亞利桑那響尾蛇隊(國聯西區)、坦帕灣魔鬼魚隊(美聯東區)。

大聯盟所屬球隊 目前美國職棒大聯盟共有三十支球隊,分屬兩聯盟。

其中國家聯盟十五隊,美國聯盟十五隊。

兩聯盟各分為三區,各分區的冠軍球隊及兩聯盟的外卡球隊均可參加季後賽,爭奪世界大賽冠軍。

國家聯盟(NationalLeague) 國家聯盟 東區 亞特蘭大勇士隊 AtlantaBraves 邁阿密馬林魚隊 MiamiMarlins 「馬林魚」為中文翻譯習慣用法,原意為「旗魚」 紐約大都會隊 NewYorkMets 費城費城人隊 PhiladelphiaPhillies 華盛頓國民隊 WashingtonNationals 中區 芝加哥小熊隊 ChicagoCubs 辛辛那提紅人隊 CincinnatiReds 密爾瓦基釀酒人隊 MilwaukeeBrewers 匹茲堡海盜隊 PittsburghPirates 聖路易紅雀隊 St.LouisCardinals 西區 亞利桑那響尾蛇隊 ArizonaDiamondbacks 科羅拉多落磯隊 ColoradoRockies 洛杉磯道奇隊 LosAngelesDodgers 「道奇」為中文翻譯的習慣用法,原意為「閃躲者」 聖地牙哥教士隊 SanDiegoPadres 舊金山巨人隊 SanFranciscoGiants 美國聯盟(AmericanLeague) 美國聯盟 東區 巴爾的摩金鶯隊 BaltimoreOrioles 波士頓紅襪隊 BostonRedSox 紐約洋基隊 NewYorkYankees 「洋基」為中文翻譯的習慣用法,原意為「北方佬」 坦帕灣光芒隊 TampaBayRays 多倫多藍鳥隊 TorontoBlueJays 中區 芝加哥白襪隊 ChicagoWhiteSox 克里夫蘭守護者隊 ClevelandGuardians 底特律老虎隊 DetroitTigers 堪薩斯市皇家隊 KansasCityRoyals 明尼蘇達雙城隊 MinnesotaTwins 西區 休士頓太空人隊 HoustonAstros 洛杉磯天使隊 LosAngelesAngels 奧克蘭運動家隊 OaklandAthletics 西雅圖水手隊 SeattleMariners 德州遊騎兵隊 TexasRangers 賽制演變 1903年起: 世界大賽正式開打,由兩個聯盟冠軍隊打9戰5勝制的世界大賽。

1905年起: 世界大賽改7戰4勝制,但1919~1921年改成9戰5勝制,1922年再改回7戰4勝制。

1968年以前: 兩聯盟各自比賽,例行賽戰績最佳者為該聯盟的冠軍球隊,兩聯盟的冠軍球隊進行七戰四勝制的世界大賽。

附註:1903年與1919年~1921年的世界大賽為九戰五勝制。

1969年起: 季後賽改為兩輪制。

兩聯盟各分成東西兩區,依例行賽戰績決定各分區冠軍,第一輪為5戰3勝制的聯盟冠軍賽,由兩聯盟的東西區冠軍分別交手,勝者即為該聯盟冠軍球隊,晉級7戰4勝制的世界大賽。

1973年起: 美國聯盟開始採行DH制度(指定打擊)。

當兩聯盟球隊交戰時(跨聯盟賽事、明星賽或世界大賽),則採用主場球隊所屬聯盟的規則。

1985年起: 將聯盟冠軍戰改為7戰4勝制。

1994年起: 季後賽在每年十月例行賽結束後舉行,由兩聯盟各區冠軍隊及外卡球隊參加,共計八隊。

季後賽採淘汰制,進行三個輪次的比賽。

三輪的名稱分別為:分區系列賽(DivisionSeries)、聯盟冠軍賽(LeagueChampionSeries)和世界大賽(WorldSeries)。

其中分區系列賽採五戰三勝制,其餘則為七戰四勝制。

對手分配採下列規則: 兩聯盟分開進行季後賽,最後的世界大賽必須是由國家聯盟冠軍隊和美國聯盟冠軍球隊交手。

分區系列賽的交戰對手由該聯盟戰績最佳的球隊迎戰外卡球隊。

但如果兩隊屬該聯盟同一分區,則由戰績次佳的分區冠軍隊迎戰外卡球隊。

交戰對手戰績較佳者享有主場優勢。

但外卡球隊一律不得享有主場優勢(世界大賽除外)。

1997年起: 開始舉行例行賽的跨聯盟比賽。

2008年9月起: 開始使用爭議全壘打錄影重播判定(AlexRodriguez是第一個使用這個爭議判定的球員,並且最終判決成功)。

2012年起: 新增外卡驟死賽,勝利球隊才能晉級分區系列賽。

2013年起: 開始將高飛必死球列入採用及時重播的判決範圍中。

2014年起: 將開始停止衝撞本壘,避免不必要的傷害與衝突。

2017年起: 投手執行故意四壞球保送不必再投4顆壞球給捕手,只要執行方的總教練向裁判示意,被故意四壞保送的打者就可直接上一壘。

2022年起: 國家聯盟開始採行DH制度(指定打擊)。

季後賽改由兩聯盟各區冠軍隊及每聯盟各三支外卡球隊參加,共計十二隊。

季後賽採淘汰制,進行四個輪次的比賽。

四輪的名稱分別為:外卡系列賽(WildCardSeries)、分區系列賽(DivisionSeries)、聯盟冠軍賽(LeagueChampionSeries)和世界大賽(WorldSeries)。

其中外卡賽採三戰兩勝制、分區系列賽採五戰三勝制,其餘則為七戰四勝制。

對手分配採下列規則: 兩聯盟分開進行季後賽,最後的世界大賽必須是由國家聯盟冠軍隊和美國聯盟冠軍球隊交手。

外卡系列賽由四隊參加,對戰組合為:各區冠軍隊中戰績最差的球隊,對戰三支外卡球隊中戰績最差者;以及另外兩支外卡球隊相互對戰。

勝利者可晉級分區系列賽。

分區系列賽由四隊參加,對戰組合為:聯盟戰績最佳的球隊,迎戰外卡系列賽中兩支外卡球隊的勝隊;以及分區冠軍隊中戰績次佳的球隊,迎戰另外一支外卡系列賽的勝隊。

交戰對手戰績較佳者享有主場優勢。

但外卡系列賽中,分區冠軍隊伍與戰績較佳隊伍,享有所有三場主場優勢。

豪華稅   美國職棒為了縮小各球隊市場規模差距,因此訂定了豪華稅,當球員薪資超越當年訂定之門檻,必須繳納一定金額之豪華稅,以超出規定額度之金額來作為課稅準則,但為避免不利於球員薪資,在球員工會的爭取下,每年實際得繳納豪華稅之球隊並不多。

而稅率為第一年課以超出額度之22.5%,第二年30%,連續三年薪資額度超過課以超出額度之40%。

而如果薪資額度開始低於當年訂定之門檻,隔年則降低一個稅率門檻。

  豪華稅在計算時,因為球隊實際薪資總額與球隊的薪資支出並不相同,其中實際薪資總額包含了40人名單中的球員平均年薪、退休撫卹金、醫療支出、保險、春訓零用金、餐費、交通費、參加明星賽的花費、球員異動相關的支出等。

上述支出可細分為保證支付與非保證支付兩大部分,保證支付部份列入每年課稅計算,而非保證支付部份則待實際支出後才列入計算。

  一旦球隊執行選擇權之後就無須支付買斷金,但買斷金已經提前被計算在保證支付的部分,每年的豪華稅首先其中的250到500萬會被拿出來做為球員買斷金多計的補償,這250到500萬在補償後如果有剩的話,則分配到產業成長基金(IndustryGrowthFund,簡稱IGF)。

  扣除掉上述的250到500萬之後,剩餘豪華稅部分有75%會分配到大聯盟球員救濟方案(MajorLeaguePlayersBenefitPlan)成為基金,25%分配到產業成長基金IGF(IndustryGrowthFund)。

前者大聯盟球員救濟方案屬於大聯盟球員工會的一項方案,用於球員退休、撫卹、急難救助等。

後者產業成長基金則是大聯盟在1997年成立的一項基金,用於大聯盟的宣傳、行銷及協助棒球運動發展等。

小聯盟球隊   每一個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都有數個小聯盟球隊,作為旗下年輕球員、受傷或暫時下放的大聯盟球員比賽之處,提供培養、訓練、復健和比賽機會。

小聯盟球隊通稱為農場球隊,或稱為附屬大聯盟某某隊的農場系統。

此外,亦有一些自由球員在這些農場球隊裡等待重返或挑戰大聯盟。

目前,小聯盟球隊依實力區分為六個級別,而高而低依序是:3A(AAA)、2A(AA)、高階1A(AdvancedA)、1A(A)、短期1A(ShortA)與新人聯盟(Rookie)等六個級別。

不過仍然有少數小聯盟球隊是獨立運作的,並沒有附屬在大聯盟母隊的農場系統。

而在大聯盟與小聯盟體系之外的美國職業棒球組織,則統稱為「獨立聯盟」。

世界棒球經典賽   由美國職棒大聯盟與國際棒球總會共同策劃的「世界棒球經典賽」已於2006年3月3日至20日進行,由十六個受邀國家的隊伍進行總共三十九場的賽事,成為棒球史上空前的棒球盛事。

  棒球於2005年7月8日被國際奧會正式排除在奧運比賽之外以後,各國對於棒球日後在國際間的發展頗感憂心。

但由於近年來,進軍大聯盟的外國籍選手逐年增多,為了讓棒球的發展更加國際化,於是美國職棒大聯盟在2005年7月11日,邀請各國棒球界代表齊集美國底特律,與國際棒球總會共同策劃新的國際棒球大賽。

本次參與會議的各國代表,除了台灣方面由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的代理會長洪瑞河代表與會之外,還有來自澳洲、加拿大、中國、多明尼加、義大利、韓國、墨西哥、荷蘭、巴拿馬、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南非等各國代表,共同參與本次會議;日本方面由於當時尚未與球員工會完成協商,因此沒有派代表出席;而古巴方面的代表,也因故未出席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經過各國廣泛討論之後,也因而確定了這項國際賽事的舉行,並決定在2006年3月間舉辦,而這項國際賽事的名稱,被正式定名為「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BaseballClassic)。

<> 美國職棒體系的台灣選手 加盟年度 球員名 加盟球隊 加盟時守備位置 加盟年齡 加盟前身份 簽約金(美金) 目前層級(最高層級) 備註 現役 2012年 林子偉 紅襪隊 內野手 18 高中 209萬 3A(MLB)2017年 現效力紐約大都會隊209萬美金為旅外野手史上最高 2013年 張育成 印地安人隊 內野手 17 高中 50萬 (MLB)2019年 現效力坦帕灣光芒隊 2014年 黃暐傑 響尾蛇隊 投手 20 大專 50萬 3A(MLB)2019年 現效力舊金山巨人隊 2017年 鄧愷威 雙城隊 投手 18 高中 50萬 2A(2A) 現效力舊金山巨人隊 2019年 林暉盛 道奇隊 投手 20 大專 30~35萬 A(A) 林家正 響尾蛇隊 捕手 21 大專 12.5萬 高A(2A) 大聯盟選秀會入團 陳聖平 響尾蛇隊 內野手 18 高中 30萬 A(A) 鄭宗哲 海盜隊 內野手 17 高中 38萬 A(A) 劉致榮 紅襪隊 投手 20 大專 75萬 高A(高A) 2020年 陳柏毓 海盜隊 投手 19 大專 125萬 A(A) 2021年 李灝宇 費城人隊 內野手 18 高中 65萬 A(A) 莊陳仲敖 運動家隊 投手 21 大專 50萬 A(A) 林昱珉 響尾蛇隊 投手 18 大專 60萬 A(A) 2022年 張弘稜 海盜隊 投手 20 業餘 50萬 Rk(Rk) 加盟年度 球員名 加盟球隊 加盟時守備位置 加盟年齡 加盟前身份 簽約金(美金) 最高層級 備註 已離開本職棒體系 1974年 譚信民 巨人隊 投手 23 服役 未公開 A 首位旅美球員 1999年 陳金鋒 道奇隊 外野手 22 服役 68萬 MLB2002年 首位升上大聯盟台灣球員 曹錦輝 洛磯隊 投手 19 高中 220萬 MLB2003年 220萬美金為旅外球員史上最高首位升上大聯盟台灣投手 郭泓志 道奇隊 投手 19 高中 125萬 MLB2005年 2000年 王建民 洋基隊 投手 20 大專 201萬 MLB2005年 2001年 黃俊中 紅襪隊 投手 19 高中 6萬 高A 2002年 羅錦龍 洛磯隊 投手 17 高中 140萬 3A 2003年 武昭關 水手隊 捕手 19 大專 7.1萬 高A 胡金龍 道奇隊 內野手 19 大專 15萬 MLB2007年 現效力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 2004年 陳鏞基 水手隊 內野手 21 大專 25萬 3A 現效力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 鄭錡鴻 藍鳥隊 投手 19 大專 50萬 高A 黃佳安 水手隊 投手 19 大專 70萬 Rk 2005年 耿伯軒 藍鳥隊 投手 21 大專 5萬 高A 2006年 高國輝 水手隊 外野手 21 大專 18萬 2A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林旺億 紅襪隊 投手 18 高中 5.8萬 短A 蔣智賢 紅襪隊 內野手 18 高中 37.5萬 3A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葉丁仁 紅襪隊 投手 23 大專 8萬 短A 黃志祥 紅襪隊 內野手外野手 19 高中 10萬 Rk 林彥峰 費城人隊 投手 21 大專 10萬 A 林旺衛 雙城隊 外野手 19 大專 12萬 A 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2007年 增菘瑋 印地安人隊 投手 23 大專 38.5萬 2A 洪晨恩 勇士隊 投手 18 高中 12萬 RK 林哲瑄 紅襪隊 外野手 19 高中 40萬 MLB2012年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郭勝安 洛磯隊 投手 21 大專 15萬 高A 邱子愷 紅人隊 投手 20 大專 15萬 高A 陳鴻文 小熊隊 投手 21 大專 20萬 3A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溫志翔 小熊隊 內野手外野手 23 大專 10萬 Rk 林柏佑 白襪隊 投手 21 大專 30萬 高R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郭嚴文 紅人隊 二壘手游擊手 20 大專 12萬 高A 現效力中職樂天桃猿隊 陳家駒 紅襪隊 捕手 19 大專 15萬 短A 現效力中職中信兄弟隊 張立帆 水手隊 投手 17 高中 40萬 Rk 2008年 陳俊秀 印地安人隊 捕手 20 大專 30萬 3A 現效力中職樂天桃猿隊 唐肇廷 老虎隊 外野手 21 大專 5萬 高A 現效力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 蔡孟修 勇士隊 捕手 18 高中 10萬 Rk 黃偉晟 勇士隊 投手 18 高中 12.5萬 Rk 現效力中職樂天桃猿隊 2009年 倪福德 老虎隊 投手 27 中職 17.5萬 MLB2009年 首位升上大聯盟的中職本土球員 李振昌 印地安人隊 投手 23 大專 40.5萬 MLB2013年 現效力中職中信兄弟隊 羅嘉仁 太空人隊 投手 23 大專 25萬 MLB2013年 王躍霖 小熊隊 投手 18 高中 26萬 高A 現效力中職樂天桃猿隊 陳品捷 小熊隊 二壘手 18 高中 30萬 2A 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紀品宏 海盜隊 外野手 18 高中 未公開 Rk 徐志維 海盜隊 一壘手 18 高中 8萬 Rk 洪聖欽‎ 海盜隊 投手 19 高中 未公開 Rk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郭阜林 洋基隊 內野手 18 大專 20萬 高A 現效力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 王梓安 小熊隊 投手 19 高中 30萬 Rk 現效力中職中信兄弟隊 羅華韋 老虎隊 投手 19 高中 14~16萬 短A 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紀柏丞 紅人隊 投手 19 大專 12萬 Rk 2010年 潘志芳 運動家隊 內野手 19 大專 15萬 高A 現效力中職中信兄弟隊 林驛騰 印地安人隊 外野手 19 高中 15萬 Rk 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陳衍瑞 雙城隊 投手 18 高中 6萬 Rk 陳敏賜 水手隊 投手 20 大專 15萬 高A 2011年 羅國華 雙城隊 投手 18 高中 15萬 A 張進德 海盜隊 捕手 18 高中 30萬 3A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王維中 海盜隊 投手 19 大專 5萬 MLB2014年 首位透過規則五選秀升上大聯盟台灣球員為台灣球員登上大聯盟年齡最小紀錄者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江少慶 印地安人隊 投手 18 高中 25萬 3A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2012年 陳偉殷 金鶯隊 投手 26 日職 25萬 MLB2012年 首位直接從大聯盟層級起步台灣球員 林逸翔 金鶯隊 投手 19 大專 15萬 短A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陳品學 印地安人隊 投手 18 高中 6萬 短A 吉力吉撈.鞏冠 印地安人隊 捕手 18 大專 4萬 3A 漢名:朱立人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胡智為 雙城隊 投手 18 高中 26萬 MLB2017年 現效力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 2013年 曾仁和 小熊隊 投手 18 高中 170萬 MLB2017年 現效力中職樂天桃猿隊 2014年 廖任磊 海盜隊 投手 20 大專 未公開 Rk 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陽耀勳 海盜隊 投手 31 日職 10萬 2A 現效力中職富邦悍將隊 2015年 林凱威 響尾蛇隊 投手 18 高中 25萬 2A 現效力中職味全龍隊 2016年 李其峰 小熊隊 投手 18 高中 4萬 Rk 現效力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 宋文華 教士隊 投手 20 大專 67.5萬 3A 2017年 何紹彬 馬林魚隊 內野手 22 業餘 無簽約金 高A 王志庭 皇家隊 投手 18 高中 23萬 低A 2018年 林鋅杰 費城人隊 投手 19 大專 25萬 高A 徐基麟 費城人隊 投手 18 業餘 未公開 低A 張景淯 水手隊 投手 18 高中 72.8萬 Rk 2019年 鄭浩均 道奇隊 投手 21 大專 20萬 Rk 相關新聞 2019-03-15牛棚「一人左」消失統整將實行的大聯盟新規【PB+】 2019-09-30大聯盟越打越久! 平均每場3小時5分近年來最長【ETtoday】 2019-10-19大聯盟提議重整小聯盟體系 將大砍3聯盟40支球隊【ETtoday】 2019-10-30電子好球帶實測超乎預期的好! 未來將導入小聯盟【ETtoday】 2019-11-06啟用電子好球帶 小聯盟下季先試用【ETtoday】 2019-11-19美媒爆小聯盟42隊遭砍恐波及旅美小將 估千人失業【ETtoday】 2020-07-02大聯盟重現電影《夢幻成真》計劃持續 白襪對手洋基換成紅雀【ETtoday】 2020-07-03大聯盟縮水賽季交易截止日仍是831 考驗總管抉擇【ETtoday】 2020-07-04大聯盟第一階段檢測38人確診 確診率1.2%復賽樂觀【ETtoday】 2020-07-04大聯盟宣布取消今年明星賽 二戰後75年來首次停辦【ETtoday】 2021-03-05聯盟訂6月2日為賈里格日「4-ALS」解密【自由時報】 2021-03-12電子好球帶登場!為加快比賽節奏小聯盟率先實驗【ETtoday】 相關頁面 美國職棒年度最有價值球員、賽揚獎、最佳救援投手獎、東山再起獎、康寧亞諾獎‎、美國棒球名人堂 300勝、300轟-300盜、300勝-3000K、50轟、300K、30-30紀錄、40-40紀錄、50救援成功、四響砲、四割男、20-20-20紀錄、安打率 MLB主場列表、MLB亞洲球員紀錄、知名二游連線、拉丁美洲傳奇明星隊、MLB世紀全明星隊、大聯盟世紀球隊、美國職棒雜誌 外部連結 美國職棒大聯盟【官網】 世界棒球經典賽【官網】 各國職棒聯盟速見表 各 國 職 棒 聯 盟 速 見 表 與 各國職棒戰績 美國職棒大聯盟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荷蘭棒球聯盟 美國職棒小聯盟 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 法國精銳棒球聯盟 美國職棒獨立聯盟 日本野球機構 義大利棒球聯盟 加拿大美國人職業棒球聯盟 韓國棒球委員會 比利時聯盟 加拿大職棒聯盟 澳洲棒球聯盟 西班牙棒球聯賽 哥倫比亞職棒聯盟 菲律賓聯盟 德國聯邦棒球聯賽 尼加拉瓜職棒聯盟 以色列棒球聯盟 英國全國棒球聯賽 波多黎各職棒聯盟 中國棒球協會 瑞典聯賽 巴拿馬職棒聯盟 亞洲冬季棒球聯盟 捷克棒球聯賽 委內瑞拉聯盟 棒球挑戰聯盟 地中海職業女子棒球聯盟 多明尼加聯盟 四國島聯盟plus 古巴聯賽 關西獨立聯盟 墨西哥棒球聯盟 日本海海洋聯盟 墨西哥太平洋聯盟 北海道棒球聯盟 墨西哥韋拉克魯斯聯盟 北海道先鋒聯盟 瓜地馬拉職棒聯盟 九州亞細亞聯盟 日本女子職業野球機構 本頁面品質指標 完整度:高 取自"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title=美國職棒大聯盟&oldid=1359192" 3個分類:完整度-高所有組織國外組織 導航 個人工具箱 建立新帳號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最近更改 編輯討論 輔助說明 語法練習 建新頁面 聯絡我們 姊妹站 台灣籃球維基館 淡水維基館 棒球姊妹館 棒球歷史新聞館 棒球數位文物館 工具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頁面資訊 引用此文 多語跨站連結 Baseball-Reference Deutsch English Spanish(Wikipedia) Français Italiano 日本語 한국어 Nederlands 中文 本頁瀏覽次數:2,123,367 最近作者:Howl136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22:42;歷來作者:銷牽筆基和DAIYOH和其他... 除另有註明,本站授權協議採創用CC(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詳見版權信息。

隱私政策 關於本站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