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豆花,中國大陸部分地區也稱為豆腐腦,是由黃豆漿絮凝後形成口感近似於的果凍或布丁狀食品統稱,質地上比豆腐嫩軟,是一種常見小吃、甜點。

依其成型方式/用劑及所呈現 ... 豆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2017年10月16日)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10月16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豆花"—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香港大嶼山的「山水豆腐花」 香港葵涌的豆腐花 豆花,中國大陸部分地區也稱為豆腐腦,是由黃豆漿絮凝後形成口感近似於的果凍或布丁狀食品統稱,質地上比豆腐嫩軟,是一種常見小吃、甜點。

依其成型方式/用劑及所呈現樣貌或口感狀態又分別稱豆腐腦、豆腐花,甚至各地對其稱謂略有不同,以致於許多民眾誤以為豆腐腦、豆腐花二者是完全一樣的樣貌及製程,中國北方以製成豆腐腦為多,南方則多為豆腐花,但在部分地區也有其他稱謂。

傳統的製作方法,豆花多使用可食用性的石膏粉或滷水凝結,在口感上因製程技術,容易有明顯的顆粒感。

現在多使用新型絮凝劑,成功率較高、口感更細膩。

目次 1各地稱謂 2由來 3種類 3.1甜 3.2鹹 3.3辣 4原料 5製作方法 5.1凝固劑 5.2地方特色 6參見 7注釋 8參考來源 各地稱謂[編輯] 稱謂 地域 味道及調味品 豆花 臺灣、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 在福建,甜豆花加的是冰糖水或者紅糖水,鹹豆花會放上蘿蔔乾、炸蒜丁、芫荽或芹菜、蝦米以及各種滷料等,加入鹵湯。

對於同時銷售豆花和粉絲的攤位,往往鹹豆花中會加少許粉絲。

在台灣通常加綠豆、紅豆、去皮花生等豆類,加上糖水與豆漿,也有加水果或芋圓。

而稱豆花為豆腐腦的地區,豆花僅僅指的是來自台灣的豆花甜品 豆腐花 中國南方、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 在香港、澳門通常加黃糖和冰糖水、桂花糖水、薑汁,中國西南地區有加入紅油或者辣椒粉調味 豆腐腦[註1] 中國北方、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 北方豆腐腦常加「鹹鹵」調味,河南有時候會摻著當地小吃胡辣湯食用,江浙滬的豆腐腦一般和北方一樣為咸豆腐腦。

湖北和安徽也稱豆花為豆腐腦,但是湖北的豆腐腦一般加白糖,為甜豆腐腦。

恩施部分地區豆腐腦吃法和重慶一樣為辣豆腐腦。

安徽則甜鹹兼備。

老豆腐[註2] 晉語區及天津話地區 豆腐生 浙江台州 甜的澆上粘稠的紅糖漿,再撒點桂花;鹹的放上炊皮、榨菜、紫菜、蔥等 豆凍[來源請求] 嫩豆腐 湖北 湖北地區把川渝的蘸料辣豆花叫做「嫩豆腐」 由來[編輯] 豆腐花的由來眾說紛紜,但最常說的是與漢淮南王劉安有關: 劉安求長生不老之藥,在煉丹時以黃豆漿培育丹苗,豆汁不小心與石膏相遇,形成豆腐。

無論以上是否為正確,但可以確定的是「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此有《本草綱目》為佐證;而豆花與豆腐本是同源發現的,後來隨著料理的不同才漸為分歧。

種類[編輯] 參見:甜鹹之爭 豆花主要分為甜、鹹、辣三種吃法。

傳統上,甜食主要分佈於華南、香港,並傳入台灣和東南亞各地;鹹食則為中國北方,辣食主要分佈於中國西南。

甜食 甜[編輯] 湖北、湖南、江西一般都是在豆腐腦裡面直接加白糖食用,不會加其他任何佐料,這種吃法最為保留豆腐腦(豆花)的原味。

近年來也有閩台兩廣風味的加料豆花,不過一般視為甜品。

當地早餐還是以傳統豆腐腦(豆花)為主。

台灣、越南、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通常加入紅糖或黑糖水食用,或者糖水都可以。

夏天通常將豆花放涼了吃,冬天則加入熱糖水食用。

近年甚至出現將豆花雪藏而形成凍(冷)豆花,但由於黃糖是固態,因此一般會用糖水。

有人為了驅寒還會在糖水中加入薑汁或是為了口感加入綠豆、紅豆、各色水果或是湯圓一起食用。

比較特別的有豆漿豆花-將糖水改成豆漿。

更新穎的食法會加上巧克力糖漿、滿天星製成的「巧克力豆花」、配以芝麻糊的「黑白」或加入水果汁例如芒果汁的「芒果豆腐花」。

除了從湯汁下手外,台灣亦有將豆花本體摻入其他口味如雞蛋、巧克力等的豆花,加上原本白淨的黃豆花,就成了三色豆花。

花生豆花 而盛載用的木桶有極佳的保溫功能,可確保豆腐花有最佳的凝固效果[1]。

鹹[編輯] 京派豆腐腦 中國北方通常稱豆花為豆腐腦,而南方原本沒有這種稱謂[2]。

豆腐腦據地域及個人口味變化極多,共同點是咸。

還有每碗分開上籠蒸的蒸豆腐腦。

以京津為例,「鹵」的典型做法是:把木耳、花菜、香菇切絲,蔥姜切末;炒鍋內少許底油,下入花椒、八角炸香,然後依次加入蔥薑末、木耳、花菜、香菇、豆腐絲翻炒;然後加入一調羹醬油和適量的牛肉湯或羊肉湯(沒有的話用水也可以),煮開鍋後加入鹽和雞精調味後淋入水澱粉勾芡。

最後把打散的雞蛋淋入即成。

在河南,有豆腐腦與胡辣湯混合的吃法,稱為「兩摻兒」。

喜食辣味的地區(陝西、山西南部等地)往往加入油潑辣子作為調味。

也有用醬油、香油、熟黃豆、碎芹菜做的簡易調味汁,也可加入韭菜花、蒜泥、蔥花、蝦皮、花生碎、香菜等。

對於福建,鹹豆花是加入滷料的鹵湯,撒上蘿蔔乾、蝦米、炸蒜丁、香菜或者芹菜等,加入的滷料包括鹵筍、鹵豬大腸、鹵豬肺、滷蛋、鹵火腿腸、滷肉等等。

一般攤位以及店家也會提供辣油給愛吃辣的顧客。

辣[編輯] 豆花魚 在四川重慶地區,對果凍狀的豆花以北方叫法稱為豆腐腦,而當地所稱的「豆花」指的是尚未壓製成形的豆腐,相比豆腐腦更為緊實,而比豆腐鬆散。

四川、重慶的豆花在食用時佐以辛辣調料,與南方的甜和北方的咸形成鮮明對比。

當地習慣辣味豆花配米飯食用,是為「豆花飯」。

原料[編輯] 豆花原料很容易得到,僅有黃豆、水及凝固劑三種。

水的多寡是影響濃淡要素;而凝固劑常為可食用性的石膏粉、鹽滷,還有人使用海菜粉或地瓜粉。

鹽滷是海水精鍊後的產物,不同於一般的食用鹽,在日本是健康食品的代表。

燒石膏[來源請求],學名是Gypsum,英文名是Fibrosum或Calciumsulfate。

熟石膏的化學成分是半水合硫酸鈣(CaSO4・1/2H2O)。

生石膏的化學成分是二水合硫酸鈣(CaSO4・2H2O),分子內含水,呈半透明狀。

若買到的是生石膏粉,可以通過炒或微波加熱的辦法去除分子中的水分即可。

製作方法[編輯] 豆花製作須先將黃豆浸泡,依品種或個人喜好約4至8小時不等,俟黃豆吸飽水份後再加以打漿、濾渣、煮滾,復降溫至80℃。

最後步驟稱為「沖豆花」,也稱「點鹵」(歇後語「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即從此得來)。

意即需將少量(某些做法僅數滴)凝固劑沖入豆漿後再靜置5至15分鐘才能完成。

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於豆漿與凝固劑融合的溫度控制,以及沖豆花的速度與技巧。

[3] 凝固劑[編輯] 洋菜、食用膠、海藻抽取物,此類所製成的豆花,更像是豆漿風味的果凍布丁,因其加熱會融解成液態豆漿的特點,侷限只能常溫以下食用,但製作成功率極高、容易,故被廣泛使用。

食用石膏、鹽滷,此類所製成的豆花,加熱不會融解,故熱豆花一定需使用此類的作法,更有消費者藉由豆花店是否販賣熱豆花,來藉此判別是否為依序傳統製成的商家,並更勝饕客青睞。

葡萄糖酸內酯,豆花凝固劑扮演極重要的關鍵角色,而不同的凝固劑配方對豆腐的質量影響很大。

地方特色[編輯] 北京豆腐腦兒,有回、漢之分。

回民的豆腐腦是用羊肉、口蘑渣、黃花、木耳加澱粉打滷;漢民的豆腐腦是用豬肉片打滷,加入口蘑渣。

調料有醬油、醬豆腐汁、韭菜花、辣椒油、滷蝦油、芝麻醬等[4]。

參見[編輯] 豆漿 豆腐 腐乳 杏仁豆腐 黑豆花 雞豆花 注釋[編輯] ^多稱其為「豆腐腦」或「豆腐腦兒」 ^官話中老豆腐指北豆腐 參考來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豆花 引用 ^【利其器】點解做豆腐花,總離不開個小木桶?.[2018-07-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9).  ^豆花與豆腐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京報 ^家常豆花的做法.[2019-07-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9).  ^北京地方志《民俗志》第二章飲食民俗P50 資料 黃婉玲、林偉民(攝影,夫).《百年台灣古早味:尋訪真實老味道》.臺北市:健行文化.2011-07-01[2011].ISBN 978-986-679-836-8(中文). (繁體中文)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豆花&oldid=67621306」 分類:豆腐中國小吃台灣甜食香港甜品豆製品台灣冰品新加坡食品馬來西亞食品越南食品川菜臺灣街頭小吃隱藏分類:自2017年10月可能帶有原創研究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7年10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Jawaភាសាខ្មែរ한국어BahasaMelayu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