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體以「小令、中調、長調」而分,並非「古人定例」 - 樵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詞體以「小令、中調、長調」而分,並非「古人定例」 前言詞學之於今人,尤其是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更多的意義恐怕已經是象徵意義了。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跳到主文
歡迎您的到訪。
除了為掌燈引路者致敬,也歡迎您一同悠游於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的海洋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Apr12Sun202012:08
▲詞體以「小令、中調、長調」而分,並非「古人定例」
詞體以「小令、中調、長調」而分,並非「古人定例」
前言
詞學之於今人,尤其是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更多的意義恐怕已經是象徵意義了。
很多時候一般的愛好者們接觸到的相關知識大多都是來自於課本之內的──當然,作為「科普」類型的知識傳遞,顯然是經過一定程度上的簡化,甚至是錯誤的簡化。
而關於「詞體」的分類,課本會教人「詞以小令、中調、長調」而分,但我們需要明白,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倘若以「字數」而分,顯然是罔顧其本的,更多的我們應該考慮其樂調的關係,才能更細緻梳理對詞學的認知。
詞體分類之淵源
明代之「小令、中調、長調」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詞家小令、中調、長調之分,自此書而始。
後來詞譜依其字數以為定式,未免稍拘,故為萬樹《詞律》所譏。
「自此書而始」所指便是《類編草堂詩餘》,所謂「類編」其實就是仿製,宋代有本詞集叫做《草堂詩餘》,是南宋書坊為了應歌而編撰的集子,既是以「應歌」為用,其分類方式便大多以四季、慶席等為分。
清代宋翔鳳《樂府餘論》云:
《草堂詩餘》一集,蓋為征歌而設,故別題春景、夏景等名,隨時節即景歌以娛客,題吉席、慶壽更是此意。
又趙萬里《校輯金人詞.引用書目》云:
分類本以時令、天文、地理、人物等類標目,與周邦彥《片玉詞》、趙長卿《惜春樂府》略同,蓋所以取便歌者。
但宋本《草堂詩餘》失佚已久,至明代詞學復甦之後,《草堂詩餘》的分類版,分類重編版分調版,分調重編版、縮編版已達數十種之多。
但獨《類編草堂詩餘》將其中以「調」分,以「類」分的方式打破,提出了以字數為分的方式。
後清代毛先舒並提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又考此為「古人定例」。
當然這種分類方式雖然簡單明了,但對於詞學而言,便弊大於利了。
所謂定例,有何依據?若少一字為短,多一字為長,必無是理。
如《七娘子》有五十八字者,有六十字者,將為小令乎,抑中調乎?(《詞律發凡》)
宋代以「慢曲」與「令詞」而分
詞自明代以前,並沒有「小令、中調、長調」的分類方式。
宋詞流變至張炎時,其實已經算諸體皆備了,但張炎僅提出「慢曲」與「令曲」之分。
其《詞源》有記制曲一論,云「作慢詞,看是甚題目,先擇曲名,然後命意。
」又有記制令曲一論,云「詞之難於令曲,如詩之難於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閒不得。
」
北宋大晟府存時,大多都是以樂調曲目而分:
迄於崇寧,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諸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調,淪落之後,少得存者。
由此八十四調之聲稍傳。
而美成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為之,其曲遂繁。
(《詞源》卷下)
其中「慢曲、引、近」等,皆出於樂曲之中而各有名異同。
清朱彝尊編《詞綜》時,也曾略約提到宋人輯詞集的方式:
「宋人編集歌詞,長者曰慢,短者曰令,初無中、長調之目,自股從敬編《草堂詞》、以臆見分之,後遂相沿,殊屬牽率。
」
在周邦彥、張炎之前,實際上詞體都不能算完整,北宋二晏、歐陽脩之時,宋詞多為令詞,雖然已經有所謂的「長調」在民間流行,但實不為文人注意。
故其體制未成而遑論分類,又不甚可取。
詞體以「字數」分類之弊
「長調」與「慢曲子」不可同語
為什麼顧從佩以字數分類多遭詞家詬病,很大的原因就是這種分類方式是將詞擯棄聲樂關係來劃分。
萬樹所言且不論,然至今沿用的長調論,便讓人模糊了「慢曲」「急曲」和「長調」的關係,以至於愛好者都無法分清各種錙銖。
現在很多人都將「長調」當成「慢詞」,然則並非如此。
《新唐書》云:「慢者過節,急者流蕩」;又《詞譜》云:「蓋長調拍緩,即古之曼聲也」,據此,我們能發現古人並舉「慢詞」是與「急曲子」對應的。
但不論是急曲子和慢曲子,它們的字調都跨越了小令與長調。
(編按:意謂小令有急有慢,長調有急有慢)
如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一調,按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提到「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又「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又姜夔詞調中,多以去入為結,清冽激盪。
再有,〈憶少年〉等調,聲調慢長卻字數近小令;〈念奴嬌〉則聲調高亮又卻是「長調」篇幅。
若單純的以字數分類,直接便忽略了其中聲情的變化。
但每一詞牌下卻又因其句式長短、韻位疏密的不同,使得其表現的情感又絕難相同。
〈壽樓春〉不可作賀詞,〈滿庭芳〉又不可寫壯烈之情──倘若作詞之時只知道字數分類,那還如何談所謂的「倚聲填詞」?
引近則用六均拍,外有序子,與法曲散序中序不同。
法曲之序一片,正合均拍。
俗傳序子四片,其拍頗碎,故纏令多用之。
繩以慢曲八均之拍不可。
又非慢二急三拍與三台相類也。
曲之大小,皆合均聲,豈得無拍。
歌者或斂袖,或掩扇,殊亦可曬,唱曲苟不按拍,取氣決是不勻,必無節奏,是非習於音者,不知也。
(《詞源》)
後世難以樂調分類
古樂有五音十二律,又衍出八十四調,每調旋律各異,所用樂器又有不同、節拍又有不同。
而詞作為樂曲的「歌詞」,它的字數、韻位的變化,抵是減字,是添字,是疊韻,都是隨旋律、節拍而變。
凡大曲,就本宮調製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態。
(《碧雞漫志》卷三)
當然,倘若歌法尚存,其實大家都會對以字數分詞體嗤之以鼻,如以現代樂理論,即便是某C大調目下的歌詞和D大調目下的歌詞一致,也不會有人認為這闕歌是可以劃分到一起的罷?故而兩宋時期,是肯定不會以「歌詞」字數來劃分詞集的。
但兩宋之後,歌法不存,時人不通樂律,難分宮調,吳梅談詞不可造新名時,便提及:
曲之板式,今尚完備,苟能遍歌舊曲,不難自集新聲。
詞則拍節既亡,字譜零落,強分高下,等諸面壁,間釋工尺,亦同響壁。
集曲之法,首嚴腔格,亡佚若斯,萬難整理,此其一也。
(《詞學通論》)
因詞譜不存,便再難指認「樂律」,某詞是入「宮調」是入「商調」,是急是緩,便無從得知。
如〈浪淘沙〉本有七言絕句一體,後柳永又演成慢曲,入「歇指調」,後周邦彥又入「商調」,中歷五代又成雙調;又〈念奴嬌〉一調,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
因此,按「小令、中調、長調」的分類方式,雖然是不科學的,但依然一直在沿用。
按宋翔鳳所言即:「令者,樂家所謂小令也。
曰引、曰近者,樂家所謂中調也。
曰慢者,樂家所謂長調也。
不曰令曰引曰近曰慢,而曰小令、中調、長調者,取流俗易解,又能包括眾題也。
」(《樂府餘論》)
結言
詞以字數為分,是可笑也可悲的。
云可笑,是捨本逐末的詞學退步,云可悲,則是聲樂佚忘後的不得已。
「小令、中調、長調」的分類方式,確實通俗易懂,也好歸收眾題,但我們不能把這種方式當成「古人成法」、「古人定例」,並以為圭臬。
我們需要了解詞中的音樂關係,並知道詞有如宋人一般是以「曲調分類」,亦或是以「應歌分類」,也有是因文體而做的「字數分類」。
當然,這些是對愛好者們說的,如今談古典文學,很多人都只從課本的「科普」中而知之,但又以課本為「聖經」,並引其言,以駁達學──這更是可笑又可悲的事情。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詞體以「小令、中調、長調」而分,並非「古人定例」〉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bmjkpkm.html
作者:不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樵客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評論個人分類:「詞」綜論此分類上一篇:▲詞的長短分類:詞牌中的「小令、中調、長調」
此分類下一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歷代「詞」最經典名句95首
上一篇:▲詞的長短分類:詞牌中的「小令、中調、長調」
下一篇:△本站推薦給同學的閱讀書單
歷史上的今天
2022:△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簫笛音色比較及相關詩詞
2022:▲由豐子愷的〈漸〉想到「忽」:人生在世,忽然而已
2020:▲王國維《人間詞話》「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比較
2020:△本站推薦給同學的閱讀書單
2020:▲詞的長短分類:詞牌中的「小令、中調、長調」
2019:▲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原文+翻譯)
2019:演講稿:珍惜青春時光
2019:▲琴聲裡的松濤----李白:聽蜀僧濬彈琴(原文+翻譯解析)
2018:關於父母,孩子永遠記得的5件事
2018:李岳霞:研究顯示體罰恐會影響孩子智力
2018:◎藍佩嘉:體罰孩子的父母,需要助力而非責難
2018:◎洪蘭:教導他,不要羞辱他
2018:◎林蔚昀、諶淑婷:打罵孩子真的是教育嗎?
2018:◎蘇明進:零體罰,老師怎麼教學生?
2018:◎馮喬蘭:以啟發代替處罰
2018:◎為了不讓父母傷心、難過,我們應該好好地做個聽話、少做錯事的人?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文章分類
網站導覽(2)
網站導覽(9)網站管理(1)
主編的窩(7)
育我師友(7)塗鴉寫作(21)發言隨筆(5)自我省思(5)教學點滴(19)國文學科中心(4)工作計畫(0)
國文教學(18)
國文教室(30)寫作教室(30)文學意象(10)文法修辭(10)應用文(4)國語文競賽(21)國文題庫(32)大考國文(82)大考國寫(29)大考趨勢(6)國中會考(3)統測國文(14)教甄國文(1)文白之爭(語文改革派)(75)文白之爭(經典傳統派)(32)文白之爭(持平中立派)(16)國文教學省思(36)中國文學系(7)
音樂.電影.多媒體教學(17)
古典音樂(1)英文老歌(3)大音希聲(古代樂曲)(3)民族音樂(2)國語老歌(5)台語老歌(4)影視配樂(10)古典詩詞譜曲(7)現代詩譜曲(5)古典風流行歌曲(8)流行音樂(6)卡通動畫(5)認識電影(1)電影劇本(26)現代舞蹈(1)多媒體教學(67)遠距線上教學(8)
閱讀書房(8)
藏書家(4)圖書館(1)閱讀之旅:經典書單(14)閱讀悅讀(18)研究方法(3)學問人生(4)治學地圖:參考工具書(0)藏書目錄(278)
人物生平(5)
古代作家(51)古代女性(13)現代作家(72)當代學人(28)名人傳記(5)
文學史(4)
文學史方法(1)中國現代文學史(3)中國文學史(1)台灣文學史(1)
神話概論、中國神話傳說(4)
神話概論(3)四靈神獸(7)神話傳說(4)山海經(3)
外國神話傳說(2)
希臘神話(3)印度神話(3)
中國古典小說概論(2)
古典小說(5)魯迅:《中國小說史略》(2)
漢魏六朝筆記小說(3)
六朝志怪(9)列仙傳(3)世說新語(8)
唐代傳奇小說(2)
唐人傳奇(37)太平廣記(1)
宋明筆記小說及話本小說(2)
夷堅志(1)三言二拍(4)
元明清章回小說(9)
水滸傳(8)西遊記(6)三國演義(6)金瓶梅(8)儒林外史(4)紅樓夢(115)蔣勳說紅樓夢(21)老殘遊記(9)章回小說(2)
清代筆記小說(2)
聊齋志異(25)閱微草堂筆記(1)
武俠小說(3)
武俠評論(8)俠的文化(8)武俠小說(3)
小說概論、現代小說(9)
現代小說(19)台灣早期小說(5)小說概論(13)魯迅小說(19)張愛玲小說(16)白先勇小說(24)鍾肇政小說(3)黃春明小說(4)台灣鄉土小說(3)
外國小說(7)
英國小說(1)法國小說(15)美國小說(1)愛爾蘭小說(2)德國小說(2)拉丁美洲小說(8)日本小說(47)
中國古典詩概論、詩經、樂府詩、古詩、近體詩、詩話(20)
古典詩概論(15)詩經(37)歷代詩論詩話(3)樂府民歌(16)文人擬樂府、新樂府(37)漢魏六朝古詩(17)近體詩格律(5)唐代詩歌綜論(6)唐代古詩(22)唐代絕句(18)唐代律詩(21)唐宋詩比較(2)宋代古詩(3)宋代絕句(9)宋代律詩(6)宋代詩歌(10)元明清代詩歌(4)論詩絕句(1)其他詩歌(1)閨怨愛情(3)
外國詩歌及地方詩歌(4)
倉央嘉措(5)紀伯侖(6)泰戈爾(2)西洋詩歌(6)
現代詩學、現代詩(31)
現代詩概論(23)現代詩.方旗(1)現代詩.陳黎(3)現代詩.林泠(2)現代詩.胡適(1)現代詩.余光中(26)現代詩:白萩(4)現代詩.向陽(1)現代詩.吳晟(1)現代詩.蕭蕭(3)現代詩.卞之琳(2)現代詩.杜十三(1)現代詩.非馬(6)現代詩.紀弦(8)現代詩.周夢蝶(14)現代詩.洛夫(16)現代詩.徐志摩(1)現代詩.席慕蓉(7)現代詩.商禽(11)現代詩.張錯(1)現代詩.張默(0)現代詩.覃子豪(1)現代詩.焦桐(1)現代詩.瘂弦(10)現代詩.楊牧(15)現代詩.鄭愁予(11)現代詩.夐虹(2)現代詩.蔣勳(4)現代詩.羅青(1)其他現代詩人(5)新詩賞析(1)
詞、詞話(9)
「詞」綜論(10)晚唐詞(2)五代詞(4)北宋詞(29)南宋詞(11)金元詞(1)明清詞(8)現代詞(2)王國維.人間詞話(8)
曲、曲論(1)
元代散曲(12)
講唱文學(2)
彈詞(1)諸宮調(1)
中國古典戲曲、元雜劇、明清傳奇(4)
京劇(7)雜劇(13)傳奇(戲曲)(23)傳統戲曲概說(5)
戲劇概說、電影劇本、現代戲劇、外國戲劇(3)
外國戲劇(4)希臘悲劇(6)戲劇概說(7)
古文(10)
古文概說(5)先秦古文(28)漢魏古文(15)六朝古文(29)北朝古文(3)唐代古文(39)宋代古文(51)元代古文(3)明代古文(29)清代古文(23)
駢文(1)
歷代駢文(11)
現代散文(25)
親情(21)醫學(1)環保(17)懷舊(3)生活(5)愛情(7)人性(3)散文評論(6)友情(1)性別(1)光陰(5)生老病死(5)自我存在(3)生活隨筆(2)原住民(12)台灣鄉土(2)社會寫實(2)教育(3)飲食(20)青春(4)流浪(3)自然(20)旅行(38)傳記(5)佛教(8)
楚辭(離騷、九歌、天問......)(3)
屈原楚辭(8)楚辭綜論(2)屈原以外楚辭(3)
短賦、漢賦、駢賦、散文賦(3)
漢代大賦(1)六朝駢賦(5)唐宋散文賦(7)
寓言(韓非子、柳宗元、郁離子......)(13)
寓言啟示(7)晏子春秋寓言(3)戰國策寓言(0)列子寓言(4)韓非子寓言(16)說苑新序寓言(3)韓詩外傳寓言(2)柳宗元寓言(6)郁離子寓言(13)其他寓言(3)現代寓言(10)西方寓言(1)幽默小品(2)
生活哲學(6)
生命領悟(32)唐君毅《人生之體驗》(10)格言語錄(20)EQ管理(6)勵志奮進(11)談情說愛(0)
文學理論(4)
文學創作(5)文學批評(9)文學桂冠(4)中國文學概論(1)
藝術、美學(12)
蔣勳談美(17)流商刻羽(10)舞出雲門(2)中國藝術史(8)古蹟風華(2)故宮國寶(12)當代藝術(1)西洋藝術史(1)流行樂壇(1)美的沉思(3)書法之美(30)博物館學(9)
非文學類古代文本(夢溪筆談、天工開物、本草綱目)(3)
夢溪筆談(7)天工開物(4)本草綱目(1)
文字意義(1)
文字意義(5)
史記、二十五史、歷史、史學(14)
史記(107)漢書(6)三國志(5)晉書(2)南史(1)新舊唐書(1)新舊五代史(1)資治通鑑(3)宋史(2)中國歷史(27)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35)史學史識(4)歷史教學(9)實用歷史(12)
中國思想史(1)
中國思想史(8)
儒家思想、論語、禮記、易經(8)
易經(6)論語(4)生活論語(30)禮記(10)中庸(4)孔門氣象(12)孝道(2)幼學蒙書(4)
孟子、荀子(9)
孟子概說(6)孟子.梁惠王(8)孟子.公孫丑(14)孟子.滕文公(3)孟子.離婁(9)孟子.萬章(1)孟子.告子(8)孟子.盡心(8)荀子(5)
道家思想、老子、莊子、列子(4)
道家思想(6)老子(5)莊子(43)列子(3)
先秦諸子、墨家思想、法家思想(4)
先秦諸子(2)墨家思想(7)法家思想(4)呂氏春秋(2)
佛家哲學、禪宗思想(1)
禪宗思想(3)
宋明理學(1)
宋明理學(4)
傳統文化、比較文化學(9)
古人食衣住行生活(16)東西文化交流(2)傳統技藝(6)文化傳統(17)觀人於微(2)晚清民初思潮(8)新儒家(7)比較文化(6)比較文化(1)
鯤島尋源(台灣相關)(9)
台灣歷史(18)近代台灣(3)台灣古文(40)台灣古詩(5)台灣文學(3)台灣新文學(2)民俗信仰(7)地方風土(6)兩岸交流(1)
教育省思(23)
教育省思(56)成長掙扎(1)翻轉教學(17)高等教育(23)兩岸教育(8)教師之路(5)教師甄選(3)教專試題(0)親子教育(27)外國教育(15)教專發展評鑑(10)學子心聲(14)偏鄉教育(5)教師成長(6)學習留白(4)處罰管教(21)教育政策(16)班級經營(6)大學考招(6)性平教育(8)學習熱情(2)教材課本(5)技職教育(3)
哲學概論、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西洋哲學史(10)
思考練功房(19)倫理學(3)知識論(1)西洋哲學史(3)科學哲學(1)印度哲學(1)形上學(5)比較哲學(1)古希臘哲學(1)人生哲學(1)
當代思潮(11)
後現代主義(2)社會主義(1)意識流(2)魔幻寫實主義(1)象徵主義(2)韋伯社會學(3)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5)女權運動(3)人權價值(2)法律公義(3)自由主義(2)
科學、科普閱讀(6)
數學(1)科普教育(6)天文學(1)科普文學(4)心理學(3)生物學(7)
生涯規劃、自傳、面試(6)
面試技巧(3)校系迷思(1)高中生活(1)自傳書寫(5)生涯規劃(6)大學生活(1)
社會觀察、人際職場、組織管理、媒體傳播(8)
性別平等(8)社會評論(10)生活新知(4)職場歷練(16)未來趨勢(13)溝通互動(10)媒體傳播(5)組織管理(3)
宗教、比較宗教學(6)
佛經法句(21)基督宗教(7)佛法如海(11)宗教哲學(2)梵音佛曲(5)佛教史(4)
生死學(3)
死亡省思(3)遺囑墓誌銘(8)敬悼逝者(2)
網海摭拾(2)
網路暫存(16)網站連結(1)
隱藏草稿(0)
西洋文學典故(1)未分類文章(4)
題目內容關鍵字搜尋
喜愛的音樂連結
古琴.廣陵散(古曲)古琴.流水(古曲)古琴.水仙操(古曲)古琴.普庵咒(古曲)古琴.憶故人(古曲)古琴.陽關三疊(古曲)古琴.雲的呼吸帕赫貝爾.卡農(鋼琴版)帕赫貝爾.卡農(小提琴版)巴哈.聖母頌(馬友友大提琴)巴哈.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巴哈.G弦上的詠嘆調巴哈.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海頓.小夜曲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莫扎特.第21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歡樂頌46分.56分)聖桑:天鵝(馬友友大提琴)蕭邦.降E大調夜曲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第六號悲愴交響曲英國民謠.綠袖子披頭四.LetItBe順其自然(英文)西城男孩.YouRaiseMeUp你鼓舞了我(英文)凱文柯恩.綠鋼琴凱文柯恩.日晷之夢JohnBarry.遠離非洲(電影配樂)JohnWilliams.辛德勒的名單(電影配樂)EnnioMorricone.新天堂樂園(電影配樂)電影配樂大師EnnioMorricone立川直樹.悲情城市(電影配樂)唐麥克林.Vincent(英文)席琳狄翁.MyHeartWillGoOn(英文)喜多郎.絲綢之路何占豪、陳鋼.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呂思清小提琴)梅艷芳.胭脂扣(粵語)黃鶯鶯.天使之戀黃鶯鶯.哭砂歐陽菲菲.感恩的心蔡琴.被遺忘的時光蔡琴.不了情萬芳.新不了情陳淑樺.滾滾紅塵陳淑樺.聰明糊塗心鄭怡.海上花曾淑勤.魯冰花辛曉琪.領悟潘越雲.浮生千山路張國榮.倩女幽魂(粵語)林子祥.男兒當自強(粵語)黃霑、羅大佑、徐克.滄海一聲笑(國語)羅大佑.戀人1990李宗盛.凡人歌蔡藍欽.這個世界五月天.乾杯周杰倫.青花瓷周杰倫.蘭亭序周杰倫.菊花台(音樂)范逸臣.IBelieve(國語)胡夏.那些年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臺語)江蕙.多明哥.雨夜花(臺語)江蕙.家後(臺語)林志炫.家後(臺語)蕭煌奇.阿嬤的話(臺語)吳易誠.你敢有聽著咱唱歌(臺語)1985年合唱版.明天會更好1986年合唱版.快樂天堂紅葉部落八部合音.小米祈禱之歌齊豫.奇異恩典(國語)基督教聖歌.慈光歌(英文管風琴)蔣勳.恭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懺悔偈懺悔偈(台語)佛教梵唄.叩鐘偈(晨鐘偈)佛教梵唄.叩鐘偈(暮鐘偈)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每月文章統計
每月文章統計
所有文章列表
最新留言
月曆
«
七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相簿幻燈片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新聞交換(RSS)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原料的前、中、後調| 方格子
再等數十分鐘,溫和的中調香氣也揮發完了,於是香水只剩下沈穩的後味, ... 以上面的例子,前調其實是佛手柑、粉紅胡椒、茉莉、橙花、橡樹苔、岩蘭草 ...
- 2詞長短句小令中調長調詞牌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 網路展書讀
- 3宋詞選補充講義
詞之類別(宋人、草堂詩餘). (清、毛先舒所分). 小令→ (令) 中調→ (引、近) 長調→ (慢). 58字內. 59 ~ 90字. 91字以上 ...
- 4宋词中调例子 - 华阅文章网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宋词中调例子,内容包括最短的宋词中调,求20首中调的宋词谢谢,宋词中韵调。宴山亭赵佶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 5【知識點】中調的詞怎麼寫?中調的詞怎麼寫?中調的詩詞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