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成員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2020年2月1日起,因應英國脫歐,歐盟成員國由28個減至27個。

1957年創立歐盟的核心成員有6個國家,其他國家是後期加入的。

要加入歐盟,必須達到哥本哈根標準所要求的 ... 歐洲聯盟成員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8月30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歐洲聯盟成員國"—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歐洲聯盟成員國分類主權國家位置 歐洲聯盟創建時間1958年[1]/1993年[2]數量27(2020年2月1日起)應用範圍21個共和國6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人口504,979,439面積4,381,376km²本級政府23個議會制政府1個總統制政府3個半總統制政府 歐洲聯盟成員國是根據《歐洲聯盟條約》,自願加入歐洲聯盟的國家。

和一般的國際組織不同,作為歐盟的成員國,要遵守共同制定的統一法律;但和聯邦制的國家(如美國)不同,每個成員國有相對的獨立性,如自行決定外交政策、並擁有自己的軍隊等。

自2020年2月1日起,因應英國脫歐,歐盟成員國由28個減至27個。

1957年創立歐盟的核心成員有6個國家,其他國家是後期加入的。

要加入歐盟,必須達到哥本哈根標準所要求的政治和經濟條件,亦即需要有一個民主、自由市場的政府,有相應的自由制度、成文的法律;申請國還須承認歐盟現存法律,並得到其他成員國同意。

成員國的大小、富裕程度、政治體系不盡相同,但都享有同等的權利;但於投票過程,人口較多國家可能享有較大的投票權。

目次 1成員國 2擴張 3代表 4主權 5政治體制 6退出和暫停成員資格 7注釋 8參考文獻 9參見 10外部連結 成員國[編輯] 現今成員國(共27個) 國旗 國家 全稱 入盟日期 人口 面積(km²) GDP(PPP$) 吉尼係數 人類發展指數 首都 官方語言 例外領地 奧地利 奧地利共和國 dieRepublikÖsterreich 1995年1月1日 8,372,930[3] 83,871 38,838[4] 29.1[5] 0.955[6] 維也納 德語 – 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 hetKoninkrijkBelgië leRoyaumedeBelgique dasKönigreichBelgien 1957年3月25日創始國 10,827,519[3] 30,528 35,421[4] 33.0[5] 0.953[6] 布魯塞爾 荷蘭語法語德語 –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共和國 РепубликаБългария 2007年1月1日 7,576,751[3] 110,910 11,900[4] 29.2[5] 0.840[6] 索菲亞 保加利亞語 –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RepublikaHrvatska 2013年7月1日 4,398,150[3] 56,594 17,703[4] 29[5] 0.805[6] 薩格勒布 克羅埃西亞語 –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國 ηΚυπριακήΔημοκρατία KıbrısCumhuriyeti 2004年5月1日 801,851[3] 9,251 28,544[4] 31.2[5] 0.914[6] 尼科西亞 希臘語土耳其語 3個例外 不包括: 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t1] 聯合國緩衝區[t2] 英屬軍事基地 捷克 捷克共和國 Českárepublika 2004年5月1日 10,512,397[3] 78,866 24,093[4] 25.8[5] 0.903[6] 布拉格 捷克語 – 丹麥 丹麥王國 KongerigetDanmark 1973年1月1日 5,547,088[3] 43,094 35,757[4] 24.7[5] 0.955[6] 哥本哈根 丹麥語 2個例外 不包括:  法羅群島  格陵蘭[t3]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共和國 EestiVabariik 2004年5月1日 1,340,274[3] 45,226 17,908[4] 36.0[5] 0.883[6] 塔林 愛沙尼亞語 – 芬蘭 芬蘭共和國 Suomentasavalta RepublikenFinland 1995年1月1日 5,350,475[3] 338,145 33,555[4] 26.9[5] 0.959[6] 赫爾辛基 芬蘭瑞典語 1 包括:  奧蘭 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 laRépubliquefrançaise 1957年3月25日創始國 64,709,480[3] 674,843 33,678[4] 32.7[5] 0.961[6] 巴黎 法語 6個包括+6個不包括 包括:  法屬圭亞那  瓜地洛普  馬丁尼克  馬約特  留尼旺  法屬聖馬丁[t4] 不包括:  新喀里多尼亞  法屬玻里尼西亞  聖巴泰勒米[t4][7]  聖皮埃與密克隆群島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瓦利斯和富圖那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dieBundesrepublikDeutschland 1957年3月25日創始國[t5] 81,757,595[3] 357,050 34,212[4] 28.3[5] 0.947[6] 柏林 德語 – 希臘 希臘共和國 ηΕλληνικήΔημοκρατία 1981年1月1日 11,125,179[3] 131,990 29,881[4] 34.3[5] 0.942[6] 雅典 希臘語 – 匈牙利 匈牙利[t6] Magyarország[t7] 2004年5月1日 10,013,628[3] 93,030 18,566[4] 30.0[5] 0.879[6] 布達佩斯 匈牙利語 – 愛爾蘭 愛爾蘭[t8] Éire[t9] Ireland[t10] 1973年1月1日 4,450,878[3] 70,273 39,468[4] 34.3[5] 0.965[6] 都柏林 愛爾蘭語英語 –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 laRepubblicaitaliana 1957年3月25日創始國 60,397,353[3] 301,318 29,109[4] 36.0[5] 0.951[6] 羅馬 義大利語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共和國 LatvijasRepublika 2004年5月1日 2,248,961[3] 64,589 14,254[4] 35.7[5] 0.866[6] 里加 拉脫維亞語 –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 LietuvosRespublika 2004年5月1日 3,329,227[3] 65,303 16,542[4] 35.8[5] 0.870[6] 維爾紐斯 立陶宛語 – 盧森堡 盧森堡大公國 leGrand-DuchédeLuxembourg dasGroßherzogtumLuxemburg d'GroussherzogtumLëtzebuerg 1957年3月25日創始國 502,207[3] 2,586 78,395[4] 30.8[5] 0.960[6] 盧森堡 法語德語盧森堡語 – 馬爾他 馬爾他共和國 ir-Repubblikata'Malta RepublicofMalta 2004年5月1日 416,333[3] 316 23,583[4] 25.8[5] 0.902[6] 瓦萊塔 馬爾他語英語 – 荷蘭 荷蘭[t11] Nederland[t12] 1957年3月25日創始國 16,576,800[3] 41,526 39,937[4] 30.9[5] 0.964[6] 阿姆斯特丹[t13] 荷蘭語 3個例外 不包括:  阿魯巴  古拉索  荷屬聖馬丁 波蘭 波蘭共和國 RzeczpospolitaPolska 2004年5月1日 38,163,895[3] 312,683 18,072[4] 34.9[5] 0.880[6] 華沙 波蘭語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國 aRepúblicaPortuguesa 1986年1月1日 10,636,888[3] 92,391 21,858[4] 38.5[5] 0.909[6] 里斯本 葡萄牙語 2 包括:  亞速群島  馬德拉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t14] România[t15] 2007年1月1日 21,466,174[3] 238,391 11,917[4] 31.5[5] 0.837[6] 布加勒斯特 羅馬尼亞語 –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國 Slovenskárepublika 2004年5月1日 5,424,057[3] 49,037 21,244[4] 25.8[5] 0.880[6] 布拉提斯拉瓦 斯洛伐克語 – 斯洛維尼亞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RepublikaSlovenija 2004年5月1日 2,054,119[3] 20,273 27,654[4] 31.2[5] 0.929[6] 盧布爾雅那 斯洛維尼亞語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 elReinodeEspaña 1986年1月1日 46,087,170[3] 506,030 29,689[4] 34.7[5] 0.955[6] 馬德里 西班牙語 4 包括:  加納利群島  休達  麥里亞 西屬主權地 瑞典 瑞典王國 KonungariketSverige 1995年1月1日 9,347,899[3] 449,964 35,964[4] 25.0[5] 0.963[6] 斯德哥爾摩 瑞典語 – 已退出的成員國(共1個) 國旗 國家 全稱 作為歐盟成員國的起止時間 人口 面積(km²) GDP(PPP$) 吉尼係數 人類發展指數 首都 官方語言 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 1973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 62,041,708[3] 244,820 34,618[4] 36.0[5] 0.947[6] 倫敦 英語 擴張[編輯] 歐盟成員國領土的擴張動畫 歐盟最早由6個核心國家組建。

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在任時懷疑英國申請加入歐盟的真實目的在於作為替美國潛伏於歐盟的特洛伊木馬,所以對英國加入歐盟一直保持反對態度。

直到夏爾·戴高樂卸任法國總統後,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在和英國首相愛德華·希思經過長達12小時的談判後,才同意英國於1973年加入歐盟。

[8][9][10] 1969年有四個國家申請加入:英國、愛爾蘭、丹麥和挪威,但挪威其後於1972年公投否決入歐,[11][12]因此1973年英國、愛爾蘭和丹麥成功加入歐盟。

[13]地處北美洲的自治領地格陵蘭在1985年不顧宗主國丹麥而單獨退出歐洲共同體管轄。

[14]1980年代仍然有3個南歐國家成功加入歐盟,包括結束軍政府獨裁統治恢復民主的希臘(1981年加入歐盟)、葡萄牙和西班牙(1986年加入歐盟)。

[13]1987年,摩洛哥申請入歐,但由於不是歐洲國家而沒有被批准。

[15] 1990年兩德統一,統一後的德國仍是歐盟成員國。

1995年奧地利、芬蘭和瑞典成功加入歐盟,[13]1992年,瑞士申請但被否決。

[16]1994年挪威再一次申請入歐,再被公投否決。

[17]2004年,中歐和東歐10國成功加入歐盟。

[18] 2007年東歐國家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歐盟。

2013年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

2014年歐盟正式接納阿爾巴尼亞成為歐盟候選國,而北馬其頓和土耳其仍在申請中。

[19]雖然土耳其從1980年代就開始申請,但一直因亞美尼亞大屠殺和庫德人等人權問題引起爭議,到2004年才開始談判,到了2016年土耳其政變後,因漸趨專制,與俄羅斯重新建立外交關係,至此已減少申請入歐的意欲。

[20]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退出歐盟。

歐盟到現在沒有停止擴大的計劃,凡是歐洲國家,根據哥本哈根標準,政局穩定、具有自由市場、民主、尊重法律、人權,並且同意遵守歐盟170,000頁的公共法,都可以申請加入歐盟,並進入歐元區。

[21] 代表[編輯] 每個成員國在歐盟的各個機構都有代表,在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中都有席位,但投票權並不平等,人口多的大國享有較多的投票權,但小國也具有相比他的人口更多的投票權,歐盟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為6個月,主要任務是負責日常事務。

每個成員國在歐洲議會中根據自己的人口占有一定的席位,小國按人口比例的議員數目要比大國多,雖然絕對數少,議員以前是由各國議會推薦,但自1979年後,則由普選選出。

各成員國政府指定一名歐盟執委會委員,一名歐洲法院法官,一名歐洲審計院委員,以前大國可以多派委員,但後來隨著成員國增加,目前各國同等只能委派一名,但在歐洲法院中最大的國家可以委任一名總法務官。

歐洲中央銀行是由各國中央銀行行長組成,不由各國政府決定。

大國通常在談判中具有更多的發言權,小國在大國之間發生爭持時,起到關鍵的調節人作用,他們的投票也能舉足輕重,但一般情況下還是大國在發揮決定性作用,尤其是當法國和德國意見一致時。

主權[編輯] 第四章 1.根據歐盟條約第五條,歐盟對成員國沒有管轄權。

2.歐盟要尊重成員國的平等權利、保持自己國民特性、政治和憲法的基本結構、包括區域和地方的自治權利。

要尊重他們基本的國家功能,包括保證領土完整、法律和法規不變、保障國民安全,尤其國民安全是成員國自己的內部事務。

3.依據真誠合作的原則,歐盟和成員國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完成條約規定的任務。

成員國要採取適當的方式,通用的或特殊的,保證履行條約規定的義務或歐盟共同商定的行動。

成員國要幫助促進歐盟事業的進展,並防止採取任何對歐盟事業有害的措施。

-歐盟條約第4條 基本條約規定所有成員國都具有相等的、不可分割的主權,但實際歐盟幾乎在所有方面都像一個「超級聯邦」。

由每個成員的代表組成的機構形成一個聯合主權,所以經常被成為「聯營主權」。

[22]這些機構具有制定共同法和在歐盟內執行法律的權力。

如果一個成員國違反了歐盟法,會面臨被罰款或撤消基金的處罰,更嚴重的可能會被暫停投票資格。

和其他國際組織不同,歐盟系統已經「變成一個正在互相干涉其他國家內部事務的系統」。

[23]不過在軍事和外交政策方面,主權被干涉的還不多,都是互相合作和經過一致同意的。

由於各國還具有主權,假如某個成員國對某項一直同意的法律不滿,他可以選擇退出歐盟以避開這個法律,因此大家都避免制定可能有危害的法律,所以目前這種情況還從沒有發生過。

不過,現實政治、政治妥協和政治壓力會導致一個國家可能會同意接受對自己並沒有利益的措施,以便改善關係,導致將來通過對自己有利益的措施時會更容易些。

對於歐盟法是否應該凌駕於本國法律之上,一直有爭議,條約並沒有規定,可是法院在具體執行時是以歐盟法為主,而且里斯本條約也是這樣規定的,有的國家的法律系統,例如法國和義大利,也是照此辦理,但另外一些國家,如波蘭、德國就認為本國的憲法是最權威的。

政治體制[編輯] 歐盟的加入條件只要求成員國的政治體制是自由民主的,對每個國家的具體體制沒有約束,可以維持自己的傳統。

其中有7個國家是君主立憲制,賽普勒斯是總統制;有3個國家為半總統制,即總統和總理分享行政權;其他成員國都是議會制,總統或君主都只是虛位元首,由議會選舉的總理掌握行政權。

地方政府的形式也不相同。

德國和比利時是聯邦制,波蘭和馬爾他是中央集權,英國和西班牙是地方自治,法國則有海外領地。

有的海外領地在歐盟範圍內,如奧蘭(芬)、瓜德羅普、馬提尼克、馬約特、法屬蓋亞那、留尼旺(法)、直布羅陀(英)、加那利群島、休達與梅利利亞(西)、亞速群島與馬德拉(葡);但有的則在歐盟範圍外,如法羅群島(丹)。

退出和暫停成員資格[編輯] 歐盟條約第7條提出暫停成員資格的規定,如果某個成員經常違反歐盟在歐盟條約第2條規定的基本原則如自由、民主、人權等,經過除當事國以外的簡單多數投票通過,即可暫停其成員資格;但決定其是否違反基本原則,則需全體一致投票通過。

[24]但是相關條約中並未有直接將成員國逐出歐盟的機制存在。

這個想法出現在歐盟憲法和里斯本條約的起草過程中,但沒有列入。

[25]里斯本條約首先制定成員可以通過談判程序自行退出歐盟的條款,退出程序載於歐盟條約第50條中「任何成員國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退出聯盟」。

1958年法屬阿爾及利亞作為法國殖民地,隨法國一同加入歐洲共同體。

1962年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殖民統治獨立,自動退出歐洲共同體管轄。

1973年格陵蘭作為丹麥自治領地,隨丹麥一同加入歐洲共同體。

1985年格陵蘭退出歐洲共同體管轄。

然而第一個退出歐洲聯盟的成員國卻是英國。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英國民眾決定退出歐盟。

2017年3月29日,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2019年10月17日,英國與歐盟達成最終版本的脫歐協議。

2020年1月22日,英國議會完成對脫歐協議的立法程序。

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通過脫歐協議。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退出歐盟。

注釋[編輯] ^歐盟不承認北賽普勒斯獨立,但目前事實上賽普勒斯政府無法統治此地。

^法律上屬於賽普勒斯領土,但實際賽普勒斯政府無法統治,由聯合國管轄。

^1985年格陵蘭單獨退出歐盟。

^4.04.1參見歐盟條約第355條(1)款。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根據1990年的條約,前東德和西德合併統一後,自動成為歐盟成員。

^「匈牙利」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匈牙利共和國」。

^「匈牙利」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匈牙利共和國」。

^愛爾蘭憲法規定的正式名稱為「愛爾蘭共和國」,但一般只用於在強調和北愛爾蘭區別時。

^愛爾蘭憲法規定的正式名稱為「愛爾蘭共和國」,但一般只用於在強調和北愛爾蘭區別時。

^愛爾蘭憲法規定的正式名稱為「愛爾蘭共和國」,但一般只用於在強調和北愛爾蘭區別時。

^雖然正式名稱為「荷蘭王國」,但根據歐盟法可以只使用「荷蘭」作為國名。

^雖然正式名稱為「荷蘭王國」,但根據歐盟法可以只使用「荷蘭」作為國名。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憲法規定的首都,但實際上政府設在海牙。

^「羅馬尼亞」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羅馬尼亞共和國」。

^「羅馬尼亞」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羅馬尼亞共和國」。

參考文獻[編輯] ^1958年1月1日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

^1993年11月1日歐洲聯盟成立。

^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EurostatPopulationEstimate.Eurostat.2010-01-01[2010-01-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0)(英語).  ^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ReportforSelectedCountriesandSubjects.[2022-03-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9).  ^5.0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255.265.27存档副本.[2009-10-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7).  ^6.00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206.216.226.236.246.256.266.27HumanDevelopmentReport2009-HDIranking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UNDP,accessed1June2010 ^EUROPEANCOUNCILDECISIONof29October2010amendingthestatuswithregardtotheEuropeanUnionoftheislandofSaint-Barthélemy(2010/718/EU).[2015-02-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4).  ^Britainshutout.BBCNews.2002[2008-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7).  ^"1971YearinReview,UPI.com".[2010-06-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4).  ^Evercloserunion?TheUKandEurope.BBCNews.[2022-03-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7).  ^NorwayhasrejectedtheEUbutcannotignoreit.www.telegraph.co.uk.[2022-03-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5).  ^EuropeanCommission.TheHistoryoftheEuropeanUnion:1972.10November2005[2006-0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13.013.113.2AshorthistoryoftheEuropeanUnion.EURACResearch.29May2004[2008-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1月17日).  ^EuropeanCommission.1985.TheHistoryoftheEuropeanUnion.10November2005[2006-0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W.EuropeBlocBarsMoroccoasaMember.LosAngelesTimes.21July1987[2008-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7).  ^BritishEmbassy,Berne.EUandSwitzerland.TheUK&Switzerland.4July2006[2006-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4月28日).  ^EuropeanCommission.TheHistoryoftheEuropeanUnion:1994.10November2005[2006-0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HistoryoftheEuropeanUnion.Europa(webportal).[2008-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1).  ^Enlargement-Countries.Europa(webportal).[2008-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2).  ^Q&A:Turkey'sEUentrytalks.BBCNews.11December2006[2008-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Accessioncriteria.Europa(webportal).[2008-08-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9).  ^pooledsovereignty:DefinitionfromAnswers.com.[2010-06-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03).  ^Whywestillneedempires.TheGuardian.[2022-03-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Suspensionclau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Europaglossary,accessed1June2010 ^Athanassiou,Phoebus(December2009)WithdrawalandExpulsionfromtheEUandEMU,SomeReflec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DF),EuropeanCentralBank.Retrieved8September2011 參見[編輯] 歐洲主題 國際關係主題 歐洲聯盟 歐盟官方語言名稱列表 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 外部連結[編輯] 歐洲聯盟成員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歐洲聯盟成員國  愛爾蘭  法國  德國  奧地利  比利時  保加利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希臘  匈牙利  克羅埃西亞  義大利  拉脫維亞  立陶宛  盧森堡  馬爾他  荷蘭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閱論編歐洲各國家和地區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巴尼亞 安道爾 亞美尼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比利時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 義大利 哈薩克斯坦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 馬爾他 摩爾多瓦 摩納哥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俄羅斯 聖馬利諾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烏克蘭 英國 公認主權實體 馬爾他騎士團 梵蒂岡(聖座) 歐洲聯盟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科索沃 北賽普勒斯 頓涅茨克 盧甘斯克 南奧塞提亞 德涅斯特河沿岸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奧蘭 法羅群島 直布羅陀 揚馬延 根西 澤西 曼島 斯瓦爾巴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欧洲联盟成员国&oldid=72486873」 分類:​歐盟成員國國際組織成員國列表歐洲國家列表歐盟相關列表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自2021年8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德語的條目含有荷蘭語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含有保加利亞語的條目含有克羅埃西亞語的條目含有希臘語的條目含有土耳其語的條目含有捷克語的條目含有丹麥語的條目含有愛沙尼亞語的條目含有芬蘭語的條目含有瑞典語的條目含有匈牙利語的條目含有愛爾蘭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義大利語的條目含有拉脫維亞語的條目含有立陶宛語的條目含有盧森堡語的條目含有馬爾他語的條目含有波蘭語的條目含有葡萄牙語的條目含有羅馬尼亞語的條目含有斯洛伐克語的條目含有斯洛維尼亞語的條目含有西班牙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Cymraeg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LëtzebuergeschЛезги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КырыкмарыBahasaMelayu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TarandíneРусскийScots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дмурт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TiếngViệt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