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解的多足類動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部分的馬陸外觀呈細長圓筒狀,具有40~200對足,屬於倍足綱。
牠們可能會在下過雨後爬進室內,或從家中的盆栽土壤出現。
因為外觀與蜈蚣相似,有時會讓人與 ...
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教育e報第978期
:::
教育園丁的話
教育劄記
教育分享
教育榮耀
我要投稿
搜尋
網站導覽
:::第944期
常被誤解的多足類動物
李鍾旻/專欄作家
瀏覽次數:4949
LINE分享
FB分享
蜈蚣、馬陸和蚰蜒是「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中的一群動物,俗稱多足類,部分種類在住家潮濕環境很常見。
然而可能是由於「腳很多」的外貌易帶來視覺上的衝擊,或者基於某些傳聞,有些人見到牠們會覺得不舒服,甚至感到害怕或不安。
蜈蚣
蜈蚣是唇足綱的動物,身體扁而細長,通常具有約21~23對足,普遍在地表、落葉間活動,專門捕食昆蟲或其他無脊椎動物,有時可能因為覓食而從門戶縫隙或排水管道鑽入住家中。
許多人都聽說過「蜈蚣有毒」的說法,也常會有長輩叮嚀孩童勿接近蜈蚣以免遭咬。
而蜈蚣其實並不會主動攻擊人,只是當牠們受到驚動時很可能會突然以咬住接觸到的物體。
因此只要特別留意,不要隨意以手捕捉蜈蚣,一般便不致於遭咬。
但若遭蜈蚣咬傷,一般都會有傷口劇烈疼痛的情形,以及紅腫、麻,甚至發燒或頭痛。
因為蜈蚣的頭部有一對顎肢,末端的毒鉤能分泌少量毒液,毒液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並含有會引起疼痛、發癢的組織胺。
雖然疼痛感可能持續數日,但其毒性一般並不至於會有生命危險,也鮮有全身性過敏反應的案例。
(圖一)長足衛蜈蚣(Rhysidalongipeslongipes),居家環境常見的蜈蚣,一般對人不會造成威脅,惟須注意避免以手接觸,若遭其咬傷可能會引起腫痛不適感。
蚰蜒
蚰蜒屬於唇足綱,擁有15對細長的足,爬行迅速,以捕食昆蟲或小型無脊椎動物維生。
在住家較不如蜈蚣常見,通常在靠近山區的房舍比較有機會見到牠。
雖然和牠的近親蜈蚣同樣具有毒鉤,毒性弱,倘若被牠咬到,可能會造成暫時性的皮膚紅腫。
但實際上咬人的情形極罕見,因蚰蜒遭遇人時往往會快速躲避。
較特別的是,東引地區夏天可見到不少蚰蜒,當地居民與軍人慣稱其為「乖乖」,偶有流傳其分泌物會腐蝕人體皮膚的說法,但實際上應為謠傳。
(圖二)大蚰蜒(Thereuopodaclunifera),低海拔地區常見的蚰蜒,夜間活動,常棲息在岩壁或樹幹上。
馬陸
大部分的馬陸外觀呈細長圓筒狀,具有40~200對足,屬於倍足綱。
牠們可能會在下過雨後爬進室內,或從家中的盆栽土壤出現。
因為外觀與蜈蚣相似,有時會讓人與蜈蚣混淆。
但其實馬陸並不會咬人,足也較蜈蚣短,牠們大多是以腐植質、真菌、植物性組織為食。
只不過,許多馬陸的身體兩側具有防禦腺體,受驚擾時會分泌具有異味的分泌物,成分通常為醛類、酚類、少量氰化物等,毒性很弱。
多數常見的馬陸基本上是無害的,皮膚若與之短暫接觸,一般只會沾染怪味。
僅有部分種類的馬陸分泌物具有刺激性,人體接觸到有可能會引起發炎。
(圖四)霍氏繞馬陸(Helicorthomorphaholstii),這種馬陸分布平地及低海拔,有時會因園藝培養土夾帶而出現在盆栽中,體型小且無害。
多一分認識,少一分恐懼
不管是蜈蚣、蚰蜒還是馬陸,雖然生活環境常與人類重疊,但牠們其實都不會主動攻擊人,通常可與我們相安無事。
況且,比起傷害人,平時多足類動物被人類打死或弄傷的比例還遠遠高過許多。
有時,甚至一些皮膚對藥物過敏、遭植物刺傷的案例中,節肢動物還會被人類誤認為是罪魁禍首。
延伸文章資訊
- 1蜈蚣與馬陸
蜈蚣和馬陸的防治. 單憑除害劑難以防治蜈蚣. 和馬陸。由於對公眾健康. 危害不大,因此無須着意. 防治。馬陸其實是益蟲,. 有助分解土壤中的有機. 物,使之成為植物的養.
- 2馬陸和蜈蚣有什麼不同? - 臺灣網路科教館
馬陸的腳比蜈蚣多; 馬陸的體節較多,蜈蚣的體節較少; 馬陸的身體呈圓筒形,蜈蚣的身體扁平; 馬陸的每一個體節都有一對步腳,蜈蚣有兩對。 馬陸沒有毒,蜈蚣有毒.
- 3常被誤解的多足類動物
大部分的馬陸外觀呈細長圓筒狀,具有40~200對足,屬於倍足綱。牠們可能會在下過雨後爬進室內,或從家中的盆栽土壤出現。因為外觀與蜈蚣相似,有時會讓人與 ...
- 4如何分辨馬陸,蜈蚣,蚰蜒? - GetIt01
馬陸俗稱千足蟲屬節肢動物門倍足綱體成圓柱狀身體前3節無足,其餘各節成對癒合,因此每節有2對足。 蜈蚣也叫百足蟲屬節肢動物門唇足綱體型略扁平每體節一對足。15對足 ...
- 5不要再叫錯!蜈蚣、馬陸非昆蟲北市動物園解密 - 自由時報
動物園昆蟲館中,在大網室內土壤昆蟲及節肢動物區也展示幾種節肢動物,例如屬於蛛形綱的墨西哥紅膝頭蜘蛛、毛蜘蛛、帝王蠍和唇足綱的少棘蜈蚣等。 馬陸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