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智慧醫療的定義、應用與台灣的挑戰 - 未來城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常用於智慧醫療的新科技,英文字母首字正好是「ABCDEF」——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Cloud)、大數據(Data)、邊緣運算(Edge ...
廣告分享文章分享至FB分享至LINE複製連結首頁AI科技智慧醫療智慧醫療懶人包》八張圖,一次搞懂智慧醫療的定義、應用與台灣的挑戰
未來城市智慧醫療懶人包:八張圖,一次搞懂智慧醫療的定義、應用與台灣的挑戰。
圖片來源: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2021-03-16文・陳芳毓 資訊圖表・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79693
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說,智慧醫療將是台灣的「第二座護國神山」。
什麼是智慧醫療?它應用到哪些科技?台灣真的做得來嗎?
身為病人,是不是常煩惱看病不知該掛那一科?好不容易掛到號,醫師卻總是很忙,講沒幾句話就請你去拿藥?而拿藥,又是另一場漫長的等待?
身為醫師,一診有上百位病人,還要打報告、做研究。
某些科別還要面對特殊挑戰,如放射科醫師一年要看數十萬張片子,急診室醫師不只處理急症,還要擔心暴力;加護病房醫師則要時時留意數據,以免病情突然惡化⋯⋯
醫院擔心的就更多了。
醫療這麼多流程、檢驗,怎麼樣才能高效又不出錯?流行傳染病這麼多如何管理、預警,才不會院內感染?成千上萬種醫材該如何管理,才不會錯置遺失?
直擊醫療現場:病人等、醫師累、醫院忙。
病人看病時排隊2小時、看診2分鐘,而醫生及管理階層常被庶務纏身,導致醫護上下都過勞。
資訊圖表設計/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智慧醫療如何調適醫護人力短缺?
這是台灣醫界的縮影,但全球也面臨同樣問題。
19世紀後,醫療在科技協助下進步飛快,將人類平均壽命從40歲延長到了80歲;然而,醫療體系也因此受到考驗:
管理顧問麥肯錫(McKinsey&Company)“TransforminghealthcarewithAI:Theimpactontheworkforceandorganizations”(健康照護AI轉型:人力與組織的衝擊)預期,2050年,美國與歐洲將有1/4人口超過65歲。
人老了,上醫院的機率增加,全球卻面臨醫護荒——WHO統計,到2030年,全球還需要990萬名外科醫師、護士和照護人員。
廣告
台灣老化的腳步比世界更快,國發會估計,2032年,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1/4。
然而健保可能破產、醫師、護士因低薪過勞而逃離大醫院;重要科別「四大皆空」的報導,更從沒斷過。
病人即將暴增,醫護卻持續短缺,若沿用目前的高醫療照護標準,而不推動結構性改變,健康照顧系統極可能崩盤。
「管理這麼多病人的代價很昂貴,醫療系統必須從偶發性治療,轉變成預防、長期的照顧管理,」麥肯錫指出轉型方向。
此外,AI、自動化等科技,能提升醫療照顧效能,讓醫護有更多時間照顧病人,進而提振士氣、提高留任率,解決眼前的挑戰。
在醫療端,智慧醫療有不得不做的壓力;在科技端,則有尋找新商機的推力。
代工利潤微薄,鴻海、廣達、宏碁、華碩等科技大廠,數年前便已紛紛切入智慧醫療;加上大廠的創辦人均已邁入古稀之年,與其說「智慧醫療」是老將的事業第二春,不如說是他們的切身體會。
最後,2020年突然爆發的COVID-19疫情,使遠距醫療、零接觸醫療從實驗變成日常,一把將醫療往科技使勁推去。
智慧醫療:當醫療遇上科技時,病人可以在家先量血壓,讓AI提早找出可能病灶,讓醫生再確認病因,提升決策精準度。
資訊圖表設計/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智慧醫療包含哪些科技應用?
當醫療遇上科技,一個新名詞誕生了:智慧醫療。
廣告根據WHO的定義,智慧醫療泛指資通訊技術(ITC)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照護、公衛監測等。
根據國發會報告《智慧醫療關鍵議題與對策之研究》,台灣推動智慧醫療有四大方向,包括「推動電子病歷及醫療影像傳輸」「醫院安全關懷RFlD計畫」「推動遠距健康照護」「健康資料庫加值應用」。
勤業眾信報告《2020醫療照護產業展望》指出,科技正驅動醫療照護產業的革新,尤其是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物聯網裝置、醫療資料互通與醫療場域去中心化等顛覆性趨勢,「正全面翻轉這個高度專業且嚴謹保守的產業。
」
最常用於智慧醫療的新科技,英文字母首字正好是「ABCDEF」——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Cloud)、大數據(Data)、邊緣運算(EdgeComputing)與5G(FifthGeneration)。
想認識更多AI人工智慧的應用、技術與發展?有哪些AI學習資源?立刻閱讀:AI人工智慧的必修知識包
智慧醫療六大科技應用:AI人工智慧、Blockchain區塊鏈、Cloud雲端、Data數據、EdgeComputing、FifthGeneration(5G)。
資訊圖表設計/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科技為醫療帶來什麼優勢?
對醫護人員來說,智慧醫療最直接的好處,是防錯與減少工作負擔。
根據國發會報告,美國基層醫療醫師所進行調查發現,近75%醫師表示,資訊科技應用技術能夠降低錯誤事件;70%則認為資訊科技能夠提升生產力;而60%則表示,資訊科技具備降低成本、以及培養病人端建立承擔更多責任的潛力。
麥肯錫則更看重人工智慧。
廣告
舉例來說,AI可使15%醫療照護工作自動化,其中醫材準備員約有48%的工作可交給AI,比例最高;各科醫師也能減少2到12%的工作。
以歐洲來說,2030年時將會增加39%的護理師需求,但僅10%的護理工作可被自動化。
儘管如此,醫護人員還是能將而佔工作時間七成的行政庶務,交給AI。
科技催化與現實需求下,AI已成「現在醫療決策者、政府、投資人、創新者與歐盟的首要之務」。
麥肯錫指出,芬蘭、德國、英國、以色列、中國與美國政府都將AI導入醫療,私人部門也角色吃重,創投投資的前50家AI相關醫護企業總金額就達85億美金,「大型科技公司、新創、製藥與醫材公司與健康保險公司,都與AI健康照護生態系互動。
」
美國生醫研究機構史克里普(TheScrippsResearchInstitute)創辦人托波爾(EricTopol)發現,2017年全年,美國疾管局(FDA)僅核准兩項醫療AI;隔年,進展到每月一到兩項;如今,一年有超過30項醫療演算法被核准。
智慧醫療四大關鍵數據,近75%的醫師表示資訊科技應用能降低錯誤,各科醫師能減少2-12%的工作。
資訊圖表設計/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智慧醫療能用在哪些領域?
「人工智慧有翻轉醫療照護的潛力,」麥肯錫報告指出,智慧醫療將影響六大領域,包括慢性病管理、自主管理與疾病預防、疾病診斷、診斷分流、臨床決策支援與照護服務。
能改善醫療成效、病患經驗,使醫療服務更可親,進而增加醫護體系的效能,照顧更多病患,避免醫護人員過勞。
廣告英國上市公司、L.E.K.顧問認為,AI的應用貫穿就醫前、中、後,涵蓋從病人自主健康管理、疾病診斷、治療決策建議,到病人醫囑遵從的追蹤。
無論是從提供診斷治療的醫護人員、接受治療的病患,及醫院的營運管理者,都有對應的AI工具可用。
麥肯錫檢視智慧醫療的發展,將其分為三個進程:
第一階段,即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以AI取代大規模重複性的行政工作或診斷,如影像判讀。
因此,許多醫院的放射科、病理科、眼科都已使用AI,協助醫師篩檢數以萬計的醫療影像。
第二階段,AI解決方案的使用情境將從醫院移回家庭,比如遠距監測、AI示警系統、虛擬助理等,讓病人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
進入這個階段後,腫瘤科、心臟科、神經內科等AI進展較快速的科別。
這會需要透過專業合作,使AI與臨床流程更緊密結合,醫院的組織文化與能力也將開始改變。
第三階段,更多AI解決方案進入臨床應用,並輔助醫師做出診斷決策;最後,使AI自然融入健康照護的價值鏈,從醫療教育、疾病診斷到大眾健康維護,無所不在。
麥肯錫強調,要完成這三階段,歐洲健康照護機構必須有更多的數據整合、更強力的監理並持續改善數據品質,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對AI解決方案與風險管理,也要有更大的信心。
(延伸閱讀|看報告不用等到下次門診!AI科技解決醫療難題 這四面向最值得關注)廣告
智慧醫療一條龍:導入AI,從看診前的病人自主管理、看診中的醫師診斷輔助,到看診後病人能受到遠距照護。
資訊圖表設計/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智慧醫療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儘管各界充滿期待,相較於較成熟的智慧製造與自動駕駛,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
麥肯錫發現,仍有44%醫護人員的工作從未涉及人工智慧;L.E.K.顧問則評估,以自動駕駛AI的發展六階段(Level0到Level6)來看,智慧醫療的最高表現則只有Level1(無人車則介於Level2到3),代表醫療AI技術尚未成熟,須在醫護人員完全掌控下,才能協助醫療決策,「大部分是實驗性地、選擇性地使用於協助醫院的臨床與非臨床工作流程。
」
而在產業面,人工智慧要落實、進而形成產業生態系,也面臨許多挑戰。
以台灣來說,還需克服四個問題:
智慧醫療棘手困境:台灣缺乏醫療軟體生態、科技與醫療溝通成本高、受限個資法健保數據無法商用、健保也不見得給付,全盤投入可能研發可能是個危機。
資訊圖表設計/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一、受限法規,醫療數據取得困難
因醫療數據涉及病人個資,難以取得,使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比製造、交通等產業都慢。
即便台灣有獨步全球的健保數據,也因《個人資料保護法》限制,無法商用,只能眼看國外競爭對手攻進台灣市場。
二、健保補助有限,醫院缺乏推廣誘因
人工智慧醫療服務必須取得主管機關、衛福部食藥署核准,才能用於醫療診斷。
但食藥署過去管理的是醫材(硬體),相關要求並不適用於軟體(演算法);健保局也尚未同意以健保給付人工智慧醫療服務,使醫院缺乏推廣誘因;而AI演算法的「黑盒子」特性,也使部分醫護人員心存懷疑,不肯埋單。
三、台灣缺乏軟體產業
雖然不少人認為,台灣科技產業與醫療技術都領先全球,加上健保資料,「強強聯手」定能繼半導體業後,創造「第二個護國神山」。
事實上,台灣科技業的強項是硬體,但智慧醫療的核心是軟體(演算法),台灣不見得有領先優勢。
四,醫界與科技業文化大不同
此外,智慧醫療服務的使用者是醫師,研發、製造端則在科技業,雙方須緊密合作,才能研發合乎需求的產品。
然而,醫界與科技業的組織文化與專業語言大不相同,需要更多同時理解醫學與科技的人才居中協調,才能嫁接兩個產業。
如何加速智慧醫療?
如何能幫台灣智慧醫療升級?這是未來城市FutureCity彙整給醫生、病人及科技人的行動呼籲。
資訊圖表設計/高偉倫、吳培弘、林姿吟。
然而,國外的智慧醫療腳步不等人。
麥肯錫認為,持續投資AI、持續數位化、成本壓力、消費主義興起、醫護人力不足、動態醫療模式的趨勢、數位優先的醫療模式興起、價值導向的醫療趨勢、持續的科學研究等九大因素,使得醫療AI遲早會實現。
台灣要發揮「強強聯手」的效益,也需要病人、醫師、科技人聯手,同意去識別化醫療數據合理使用,方便醫師找出最需要AI化的領域,搭配科技軟硬體整合,才有機會將智慧醫療打造成「第二座護國神山」。
延伸閱讀|醫療AI,台灣來得及嗎?|韓廠已賣進台灣 「不能用健保數據」成台灣新創致命傷
行動呼籲|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亞洲人的醫療,讓台灣用科學與民主來寫|客座總編輯1
未來城市・智慧醫療深度專題
#5G
#AI醫療
#人工智慧
#區塊鏈
#大數據
#數位醫療
#智慧醫療
#科技業
#護國神山
#醫療人才
未來城市編輯部
《未來城市》是《天下》於2018年推出的智慧科技與設計交流平台。
透過報導智慧城市、社會設計、專家洞察,期望成為一個提供市民、企業和政府單位對話的平台。
其他人也在看智慧醫療5G下半年開台,會如何改變醫療產業?六大潛力應用搶先看|智慧醫療懶人包#1智慧醫療陽明交大併校、清大搶蓋智慧醫院 醫學院真的是高教金雞母?智慧醫療台灣不能只靠半導體——醫療科技創新不只是產業問題,而是國安問題你可能有興趣智慧醫療陽明交大併校、清大搶蓋智慧醫院 醫學院真的是高教金雞母?智慧醫療台灣不能只靠半導體——醫療科技創新不只是產業問題,而是國安問題智慧醫療(上)醫療AI,台灣來得及嗎?|韓廠已賣進台灣 「不能用健保數據」成台灣新創致命傷智慧醫療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我有一個台灣智慧醫療夢智慧醫療楊泮池:精準醫療已過時,用大數據讓人不生病才是藍海|未來招待所——智慧醫療智慧醫療林百里:廣達要從「黑手」,變成協助醫師的手|未來招待所——智慧醫療智慧醫療台美協同防疫!5種媲美口罩地圖的「新科技防疫神器」出爐|智慧醫療懶人包#8廣告智慧醫療當科技遇上醫療,以極致數據分析平台推動智慧醫療成主流趨勢!影音推薦宜蘭永續好生活|聯合國SDGs地方自願檢視報告|廣編企劃已成功複製連結廣告您的帳號尚未驗證為提供您更好的服務品質,請先完成E-mail驗證流程
下次再驗證
發送驗證信
已發送驗證信
天下雜誌群已發送驗證信至您的信箱:請於2小時內點擊信件內的驗證連結,即可繼續使用。
※若您未在信箱中找到驗證信,請檢查您的垃圾郵件。
好
延伸文章資訊
- 1智慧醫療英文簡稱WIT120 - 華人百科
智慧醫療英文簡稱WIT120,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台,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 ...
- 2智慧醫療,查詢,智勝文化:跨領域的商管人
大數據與智慧醫療.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將「智慧醫療」(Smart Healthcare)定義為: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
- 3一次搞懂智慧醫療的定義、應用與台灣的挑戰 - 未來城市
最常用於智慧醫療的新科技,英文字母首字正好是「ABCDEF」——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Cloud)、大數據(Data)、邊緣運算(Edge ...
- 4智慧醫療Smart HealthCare - YouTube
- 5常用品質中英文名詞對照表
創傷嚴重程度分數.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復原力 resilience. 智慧健康照護產業 smart healthcare industry. 智慧醫院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