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转帖科学禅定群众智共享. 高老师:. 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参禅之初,认为世界是实有的,所以执虚幻为实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因为执着世界为实有,所以会 ...
禅大乘佛教佛学解脱道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如何解?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请问如何理解?关注者10被浏览11,257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2个回答默认排序知了一切唯心所现关注14人赞同了该回答转帖科学禅定群众智共享高老师: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参禅之初,认为世界是实有的,所以执虚幻为实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因为执着世界为实有,所以会被世间名利牵引、捆绑,陷于欲望漩涡中。
第二、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佛法讲“空”。
空的意思是一切都非实有。
佛法以空义来对治对有的执着。
所以,这时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此时有修有证,有境界、有菩萨、有佛!因为认识到一切都是“假的”,所以就抛弃了对名利的追逐,求一个清净境界。
第三、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比喻:如果你在梦境中知道自己是在做梦,那么你就不会被梦中的名利所困扰,你也不会恐惧在梦中死去(没有人会死在自己的梦境中),你会认识到做梦的意义是体验梦境。
同样道理,当你彻悟到世界都是被你观察出来的,一切所有都是你的心生幻象,你就不会困于虚妄不实的名利之中,能够自在地生活着!当然,你也会解脱生死。
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不会死在被你看出来的世界中的。
这是“真清净”!如同在梦醒后,梦中事物都是“了无一物可得”的一样,世界上最大的奥秘是:这个世界竟然是个假象。
因此,金钱名利、菩萨、佛,以及一切所谓的修证境界都是“本无所有”的。
在虚妄中求实、求幻都是执着妄想。
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无,能够认识到“一切”,我说的是包括学佛本身在内的“一切”都是假象,也就彻底解脱了烦恼和生死,这时名为“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一切无修无证!认识到一切唯心所现,即本解脱!余师兄回复:我也来说说自己的浅见: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对心外有物的相信。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对心外无物的领悟。
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是对心外无物,一切唯心所现的彻底相信。
请老师和各位师兄指正![抱拳][抱拳][抱拳]哲师兄回复:很凑巧,今天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试着解答,算是给自己加深印象吧,也请各位师兄和老师指正。
[愉快]。
1/参禅之初,是凡人境界。
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2/禅有悟时,算是理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见一切相皆是非相。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3/禅中彻悟,已然无我,此为非逻辑境界。
所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已经不存在谁看到山或是谁看到水了。
所谓存疑,只在提问者本身。
因为没有第二个山或第二个水。
[微笑]菩提师兄回复: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以普通人的思维认识这个世界,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属于“有”的范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初步形成以实相非相的思维认识这个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属于“空”的范畴。
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彻悟以后不再执着,非空非有。
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回归自然,自由的体验生命的乐趣。
发布于2017-12-1319:15赞同147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知乎用户2人赞同了该回答大家好,我是胡科,我接触禅宗的意义,是听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禅宗的故事》之后,听原文,并记录,写出自己一些感悟与启发,花费许久时间来整理这些资料,不足之处,望请各位海涵。
▲为什么要说禅?禅有用吗?答:抱歉,没用。
禅,不是武林秘籍,不是职场宝典,不是锦囊妙计或者什么攻略之类。
它也不是心灵鸡汤,不负责心理按摩。
但凡有诸如此类想法和需求的,请不要了解禅宗。
▲禅是什么?答:中华智慧之一种。
▲智慧没用吗?答:是的,至少看起来没有。
智慧就像公司的董事长,原则上是不干活的。
整天忙忙碌碌,那是勤杂工;每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那是财务部;签合同,看报表,协调各部门,那是总经理。
这些工作,董事长都不做。
他,就是个吃闲饭的。
但,公司不能没有董事长。
人的智力结构也一样。
知识,就是员工。
方法,就是管理层。
智慧,就是董事长。
没有智慧的人就像没有董事长的公司,只能算是作坊或夫妻店。
当然,作坊或夫妻店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头脑里不想要“董事长”的,也可以不读。
如果想要呢?那就建议你读点禅宗。
为什么呢?因为禅宗就像董事长。
正如董事长要不懂事,禅的意义也在于没有意义。
在禅宗那里,什么“禅是什么”或者“禅有什么用”,诸如此类的问题是问都不能问的,一问就错,弄不好师父就会给你一耳光,或者一脚踢出去。
这样的故事很多,后面会讲给大家听。
问题是:为什么呀?因为禅有三个特点:不可说。
不必说。
不能说。
一、为什么不可说?因为禅宗追求的是最高智慧,或者说终极智慧。
终极智慧也是可以说的吗?不可以。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什么意思?第一个道是真理,第二个道是言说;第一个名是概念,第二个名是命名。
常,是永恒的意思。
所以,老子的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真理,如果可以言说,那就不是永恒真理。
概念,如果可以命名,那就不是永恒概念。
同样,智慧如果可说,那就不是终极智慧。
那么,有没有什么智慧是可说的?有,比如中庸。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当然就是最高。
但,孔子说得很清楚,中庸是德不是道。
什么是德?什么是道?道就是真理或规律,最高的道就叫大道。
德则是功能或作用,最高的德就叫大德。
功能和作用当然可以说,也必须说。
所以中庸可说,禅不可以。
更何况,禅宗追求的最高智慧或者终极智慧就像无线电波一样弥漫在虚空之中,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形容,不可描述。
如果硬要说,请问怎么说?这是第一点。
第二、不必说,为什么?因为禅宗的特点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也是后面重点要说的。
总而言之,参禅悟道靠的是心领神会,衣钵相传靠的是心心相印。
心花怒放,我就是佛,何必说?第三、不能说,为什么?抱歉,这个就不能剧透了。
好吧!禅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那么请问,禅师们难道都是一言不发,呆如木鸡,像个哑巴的?当然不是,怎么会!实际上,禅宗不但说话,还爱讲故事。
比如《五灯会元》卷十九就讲了龙门清远的故事。
龙门清远是北宋的禅师,刚刚学佛的时候也喜欢提问。
但是他每次去问师父,师父都总是说:我不会,我不如你。
他的师兄就更加离谱。
龙门清远向他请教,这位师兄竟然揪着清远的耳朵围着炉子转圈圈,一边走一边说:你总会知道的,你自己知道的。
龙门清远没办法,只好自己去悟。
公案一:某个寒冷的冬夜,龙门清远独自坐在炉前,穷极无聊地用木棍拨弄着炉灰,忽然看见炉灰深处有一火如豆,便恍然大悟,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什么意思啊?随便你想。
比方说,只要深入钻研(深深拨)就能有所收获,或者参禅悟道就是灰中见火,而且还可以理解为甚至整个人生也都不过天冷了烤火,火灭了拨拨,如此而已。
当然,你还可以这样理解:处处可以悟道,事事可以修行,时时可以成佛,哪怕当时你只是在拨弄炉灰,哪怕你看到的只是星星之火。
反正,标准答案是没有的。
但,听完故事,多少会有点感悟吧?事实上,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是宗教色彩最淡而哲学意味最浓的。
它其实就是人生哲学。
所以,这样的故事在禅宗那里很多,只不过他们叫做公案。
我们这本书,也要讲很多这样的公案。
▲为什么要讲公案呢?因为智慧的获得,跟知识和方法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知识靠传授,方法靠示范,智慧靠启迪。
启迪智慧留下的案例,就是公案。
实际上,禅不可说,又不可不说。
别的不说,单单“不立文字”这四个字,就是在说。
结果是什么呢?参禅变成了智力游戏,而且是高智商的。
所以,高智商的人都喜欢参禅。
比如苏东坡,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
毕竟,参禅悟道,必须智商高,悟性好。
反过来也一样,读禅越多,就越聪明。
这样看,禅又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对抗孤独▲缓解焦虑▲变得聪明也许,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立地成佛。
不过,按照禅宗的观点,觉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获得最高智慧更是如此。
接下来,我带着大家一起系统地了解禅宗。
个人感悟:这一段文字是易中天老师《禅宗的故事》的发刊词,我花了一点时间在整理,在这里跟大家说抱歉,实际上禅机随处可见,说话、吃饭都是禅,换句话这样理解,世间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的眼睛。
从现在开始我们说禅。
什么是禅呢?禅是佛教的一个宗派,而且是中国佛教的,不过禅宗自己不这么说,也不能这么说,他们得说这个宗派早就有了,而且还是佛祖亲自开创的,这就要讲故事,准确的说,编故事。
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佛祖在灵山说法,我们知道,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要靠演讲,说法的地方叫灵鹫山,佛祖去世以后,他的弟子们就根据自己的记忆,把演讲记录整理出来,这就是佛经,所以佛教的开头往往要说:如是我闻。
意思是,我是这样听他说的。
单单靠讲课就能创立一个世界性的宗教,这说明什么呢,演讲肯定精彩,精彩到什么程度呢?天神都被感动,天上的花扑扑拉拉的掉落下来,这样的雨就叫花雨,留下的成语则叫“天花乱坠”。
天花乱坠现在是贬义词,当时可是褒义,乱,也不是混乱或者凌乱,而是随意,随意才真实也才美。
想来那时真是壮观——虚空之中布满了鲜花,有的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有的像骤然而至的急雨,或者匆匆落下,或者扑面而来,或者飘忽不定,那些花儿在澄明透彻的高空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应该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吧,就连旁边的石头也都情不自禁的点头称是。
诸神散花如雨,顽石纷纷点头,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祖登坛说法时的动人场面。
有诗为证:门前一棵菩提树,心中一座明镜台,诸天天女散花来。
这一天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佛祖拿起了一朵花给大家看,这个动作就叫“拈花示众”,什么意思啊?不知道啊。
所以在场的人都莫名其妙,众多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只有一个人笑了,他叫摩诃迦叶('叶'字音'摄'sè)。
摩诃的意思是大,迦叶的意思是光明,合起来就是大光明,据说这位僧士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弟子中最没有执着之念的,最不认死理的,所以只有他笑了,于是佛祖说:吾有正法眼藏(zhang),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段话比较难懂,里面有很多的概念我们将来还要再说,大家现在只要记住两点就行了。
第一,涅槃妙心是最高智慧,微妙法门是特殊途径。
佛祖的意思也很简单,刚才我已经把最高智慧通过特殊途径传给摩诃迦叶了,怎么传呢?我拈花示众,他微微一笑。
哈,比支付宝转账还快。
奇怪,拈花示众,微微一笑,就这么两个动作怎么就把最高智慧传过去了呢?对不起,也不需要知道,如果很想知道,那就听一首情歌吧。
这首歌叫《苏州河畔》,他的歌词是这样的:夜留下一片寂寞,河边不见人影一个,我挽着你,你挽着我,暗的街上来回走着。
夜留下一片寂寞,世上只有我们两个,我望着你,你望着我,千言万语化作沉默。
请问,这个时候他们需要说什么吗,需要做什么吗?不需要,所以摩诃迦叶与佛祖之间也不需要。
更何况,佛祖好歹还拿起了花,摩诃迦叶好歹也笑了,那对恋人可只是我望着你,你望着我。
这说明什么呢,有些心意,是不需要语言表达就能相通的。
相视一笑,眉目传情不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吗?只要心意相通,便是契合。
什么是契合?契的本意是文书,用文书来相互约定就叫契约,契约相合相同就叫合同,如果不用文书就能够契合呢?那就叫默契,有默契的领会就叫心领神会,心领神会后面的微笑就叫会心一笑,至于为什么会有默契,不用管,也管不了,同样,心意为什么相通又怎样传达?不要追问,这就像支付宝怎么转账,后台怎么操作的,你管它呢,需要的是心和神。
心和神的事就说不清了。
不妨再听一首歌,开头两句是这样的: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诵经中的真言,据说这首歌是西藏活佛仓央嘉措的诗,但诗中的我应该是一位姑娘。
这一天,她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却蓦(mo)然听见一位喇嘛诵经的声音,声音是那样的磁性,那样的性感,她登时就像雷击了一样疯狂地爱上了那位喇嘛,结果怎么样呢?她整夜的拨经桶,因为那位喇嘛也摇动过经桶;她全年磕长头,因为那位喇嘛也曾经在这山路上磕长头。
所以她说: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她还决定用一生一世来转山转水转佛堂,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结果她见着了,于是她说:那一瞬,我已飞,不为来世,只为有你!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讲道理。
摩诃迦叶和佛祖之间也这样吧,只不过他心领神会的是最高智慧。
最高智慧也能像我爱你一样默默传达吗?当然,因为佛教的主张就是爱,只不过这种爱不是只爱一个人,而是爱所有人,叫“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现在你还纠结那鲜花和微笑吗,恐怕用不着了,那就再听一首歌: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
这当然是一首现代歌曲,与禅宗也毫无关系,却可以用来说禅宗的故事,因为摩诃迦叶的微笑正如这首歌所唱的那样,确实飞遍海角天涯,变成了遍野春花。
感悟:看完这一段,实际上要靠自己的悟性去悟,就像修行里面所讲的“果位”,如果你可以通过自己的领悟,并且可以很好的把控自己情绪、言行举止,当然把控的要点在于,所有的这些都是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信息,那么你已经进入阿罗汉境界,还有一种说法,这种人叫“能人”,如果你既可以管好自己,又可以去约束别人,而且做任何事情,首先是有利于对方,随便有利于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利利他”,通常这样的人,我们称之谓“君子”,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菩萨的果位,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你,你都可以一如既往对待所有人好,达到“无我利他”的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众生”,墨家学说里面所讲的“大爱”能够做到这一点,佛语叫做“无上正等正觉,觉性圆满”就叫佛,还有一种说法也叫做“圣人”,一说到“圣人”那是多少年才出一个,一千年、甚至几千年才出一个,华夏文明5000年历史,被人称颂为“圣人”,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半”,有争议说是“二个半”,但不管是多少,只能说明“圣人”很少,千年才出一个,后面有时间,再给大家做详细的阐述。
“果位”为佛教用语,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中的内容有所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
佛教用语,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
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
小乘佛教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个佛,可见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我们简单,通俗的理解,归纳一下:能人:可以约束好自己的人,自利(阿罗汉);君子:即可以管好自己,又可以教化他人的人,自利利他(菩萨);圣人:“无上正等正觉,觉性圆满”,“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无我利他(佛)。
什么叫圣人,有什么标准?圣人:古往今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圣人,“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圣人有三个标准: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这也成了许多后人平判圣人的标准。
三个半圣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晚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半个圣人);二个半圣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晚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半个圣人),没有诸葛亮,争议的原因是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后人及史学家神话的,历史上的诸葛亮的真实贡献,不足于称为“圣人”;为什么有半个圣人:单单和上面的圣人比较起来还是有比较的话,曾国藩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他当官确实是没问题,官场上有着比较高的地位,也让清王朝更加繁荣,但是归根结底他是一位政客,也有一些缺点,所以不能算是完全的圣人,只能说半个了。
那天佛祖在灵山说法,诸神感动,天降花雨,佛祖拿起一朵花给大家看,多数人都莫名其妙,只有摩诃迦叶一个人笑了。
于是佛祖说:刚才,我已经把最高智慧通过特殊途径传给了摩诃迦叶,从今往后,对世界真相的把握也将在传统方法之外通过另外一条途径传递和传播,这就叫“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什么是教外别传,就是另立一个新的学派、流派、门派或者宗派,我们知道它就是禅宗,禅宗就这样通过鲜花和微笑诞生了,这可真是花样年华。
但这里面有问题,什么问题?我们知道学佛是要修行的,修行就要有结果,结果有正邪两种,关键在修行之道,靠教外之道或旁门左道去修,就叫盲修,盲修只会走火入魔,结果是邪。
只有按照佛门正道修行,修得的才是正,这就叫“修成正果”。
如此结果,当然是大家都希望的,问题是修没修成正果并不归自己说了算,总得有份毕业证书,也就是说,这件事需要证明,得到证明的才是正果,也叫证得之果。
这个要求十分合理,在其他门派也不成问题,对于禅宗来说却相当麻烦,因为禅宗原本是教外别传,传法的时候还一句话不说,那么请问:你怎么知道,修的是不是邪门歪道?又怎么知道,最后修成的是不是正果?禅宗的说法是:以心印心。
印,就是印证,也就是承认和许可,就像在文件上签字盖章。
古人把图章叫做印,也叫印信或者印章,用印信来证明,就叫印证。
印证跟验证不同,验证必须检验,印证只要有印就行,只不过禅宗的印信是心,叫“心印”,由此留下了一个成语“心心相印”。
这就是说,毕业证不需要有实体,心照不宣即可。
这倒是环保,可惜还是有问题。
什么问题呢?禅宗不仅是学派和流派,也是门派和宗派。
是宗派就要有宗师,是门派就要有掌门。
佛祖把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教给了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就是禅宗的初祖,第一代掌门,可惜这位掌门迟早要圆寂,以后又怎么办呢?交给下一代宗师和掌门,这在佛教就叫法嗣,在江湖则叫传人。
嗣就是子嗣的嗣,子孙的意思,也有继承的意思。
子嗣传的是血统,法嗣传的是法统。
于是问题来了:历代掌门交班的时候怎么弄呢,难道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心心相印?或者每次都是师父拿起一朵花来,徒弟笑一笑,万一大家都笑了,交给谁啊?佛祖也知道不可以,因此又给了两件东西,一件是木绵袈裟,还有一件是紫金钵盂。
木绵就是棉花,不是又叫英雄树的那个木棉,木绵袈裟的那个绵字偏旁是丝,本意是丝绵,蚕丝做的,中国古代没有棉花,印度才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把它看做地上长出来的木本的丝绵,因此叫木绵。
有衣有钵,心证之外便又有了物证,物证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历代掌门交班都要传衣钵,叫“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法印就是佛法的印记和标识,掌握了真正的佛法,所以叫以契证心,这当然只能靠心传和心证。
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则是明确对方法嗣的身份,谁获得了这衣钵,谁就是接班人,禅宗的衣钵就像是传国玉玺,由此留下了一个成语“衣钵相传”,还有一个说法“衣钵传人”。
传人是一代一代的,第一代摩诃迦叶算是初祖,二祖则是阿难陀。
阿难陀简称阿难,意思是欢喜,同样名列十大佛弟子,只不过比摩诃迦叶年轻。
其实这两个人的名字我们应该不会陌生,因为《西游记》里面带着唐僧进藏经楼取经的就是他们,只不过阿难的难字旁边加了单人旁,变成了阿傩(nuó)。
故事:据说他们俩带着唐僧看完目录以后就索要红包:圣僧从东土大唐远道而来,总该意思意思,有点见面礼、土特产什么的吧,快拿快拿,好传经给你。
唐僧吃了一惊:啊,这个,弟子不曾备得。
迦叶和阿傩说:怎么着,要我们白给啊?唐僧完全不知道如何应付,孙悟空便跳将起来说:老孙去找佛祖。
阿傩说:喊什么喊,这什么地方,也敢撒野放刁。
这才心不甘气不愿的把经书给了唐僧师徒,不过大家都知道,全是白纸,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官司打到如来那里,如来却说:我们佛家提供的原本就是有偿服务。
啊,迦叶和阿傩也坚持要好处费,唐僧无奈,只好让猪八戒把唐太宗送的紫金钵盂交出来,才换了有字的经书。
这当然是小说,靠不住的。
迦叶和阿难不可能要好处费,更何况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可是偷渡出国,怎么会有太宗皇帝送的紫金钵盂,当真有,如来也不会要。
那么,这东西什么来历,恐怕就是传说中佛祖传给摩诃迦叶的那个,这样看,阿难陀要了去倒是物归原主。
其实吴承恩这么写是有点意思的,因为摩诃迦叶和阿难陀被说成是禅宗的祖师爷,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他们拿出来的经书当然是一片空白,所以孙悟空一状告到佛祖那里,佛祖才会笑着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
那么如来让迦叶和阿难送书是找错人了吗?也不是,因为禅宗自己也说,佛祖圆寂以后把众人召集起来编撰佛经的就是摩诃迦叶,应摩诃迦叶的邀请,最先在集会上颂出:如是我闻......,并且得到认可的是阿难陀。
换句话说,迦叶是佛经编辑委员会主任,阿难是副主任,唐僧要取有字真经,不找他们两个要,找谁呢?问题在于,这怎么是不立文字?哈哈,禅宗编造的历史穿帮了,但故事还得编下去,接下来便轮到菩提达摩出场。
公元526年,菩提达摩在广州登陆,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据说菩提达摩是西土禅宗的第28代传人,还随身带来了木绵袈裟和紫金钵盂。
前面说过,禅宗是衣钵相传的,第28代祖师爷和信物都带来了,岂非证明,禅宗从印度到了中国。
可惜这事儿靠不住,28代,那袈裟早就烂了,所以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
编故事也不奇怪,因为菩提达摩是印度人,也有人说他是波斯人,外来的和尚总是会念经,再说了,没有一个从外国来的得道高僧,禅宗又怎么跟佛教对接呢?于是菩提达摩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来的也正是时候,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北方是鲜卑人的政权北魏,南边是汉族人的政权南梁。
南梁是崇佛的,所以达摩登陆之后就受到地方官的隆重接待,又在第二年被请到了今天的南京,南京当时叫金陵,是南梁的首都,皇帝是梁武帝❶。
梁武帝是当时最大的佛教赞助商,就在菩提达摩到达中国的半年后,他第一次舍身金陵同泰寺,也就是宣布要舍去凡身,供奉佛祖,不当皇帝,改做和尚。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只好花一个亿把他赎了回来。
这其实是胡闹,何况用的钱并不是他的私房,而是民脂民膏,捐款的目的也并非弘扬佛法,而是为自己求福报。
这个家伙认为,学佛就像做生意,投入越多,产出越大,所以后来他还要多次舍身,用公款为自己在佛国购买股票和期货。
显然,作为皇帝他是混蛋,作为信徒他是菜鸟,梁武帝却认为功德无量,如果有可能,他甚至很想打电话问。
问:佛祖,俺捐了一个亿,能封个菩萨不?可惜南梁与佛国不通电话,也没有互联网,因此听说菩提达摩来了,这个糊涂皇帝便很兴奋,在他看来,那位高僧是外来和尚,又自称活了一百五十岁,见多识广,手眼通天,应该能够为他投资的回报做个估值。
他哪里想得到,菩提达摩是来说禅的,禅宗连文字都不要,又怎么会帮他算账呢,所以两个人的对话就无异于鸡同鸭讲。
梁武帝问:圣僧,朕继位以来,建寺庙,抄经书,度僧人无数,呵呵呵,不好意思,请问,有何功德?菩提达摩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大吃一惊,问:为什么?菩提达摩说:因为都是影子。
影子啊,那你说,如何是真功德?这个世上求不来。
那么,神圣真理的第一条又是什么?空寂孤独,没有神圣。
啊,那回答朕问题的又是谁?我不认识。
梁武帝更加听不懂,完全傻掉了。
菩提达摩也发现了,这个皇帝不仅菜鸟,而且愚蠢,跟他说禅无异于对牛弹琴,只好分道扬镳。
菩提达摩离开金陵来到长江边,顺手摘了一根芦苇,站在上面飘然而去,这就叫“一苇渡江”。
当然也有人说:不是一根芦苇,是一捆。
一根不行,一捆就行吗?也不靠谱,但可以肯定的是,菩提达摩到了北魏,进了山洞。
山洞在河南省少林寺背后的嵩山,菩提达摩在那里一动不动,面对洞壁坐了很久很久,据说就连小鸟要在他肩膀上筑起巢来,菩提达摩都终日默然,一言不发,这就叫“面壁九年”。
九,未必是实数,只是久的意思,很久的意思。
总之,菩提达摩是在山洞里面面壁修行了。
奇怪的是,尽管他与世无争,却有人三番五次的来下毒,看来佛门也非清静之地,只要是江湖就会有凶险。
到第六次,菩提达摩决定吃下了毒药,并被安葬在今天河南省陕县的熊耳山,三年以后却有人看见了他。
看见菩提达摩的人名叫宋云,是北魏的外交官,当时宋云出使西域,没有得到菩提达摩圆寂的信息,却在葱岭也就是帕米尔高原,看见菩提达摩手上拎了一只皮鞋翩然而至,于是宋云双手合十问:大师要到哪里去?菩提达摩说:回西天。
宋云到了洛阳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众人听了都将信将疑,思来想去决定探个究竟,结果怎么样呢?他们发现菩提达摩的棺木中空空如也,只有一只皮鞋,大家只好把棺木中的那只皮鞋送到少林寺供奉,后来这只皮鞋又被人偷走不知去向,这就叫“只履西归”。
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归全是神话,这位菩提达摩法师究竟是神,还是人?当然是人,只不过被神化了。
神话是必然的,因为佛教毕竟是外来文化,他们要想在中国站住脚,必须依靠两种力量,这就是皇家的权力和民间的迷信。
典故: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龟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的库车来了一个和尚叫佛图澄,佛图澄怎么让大家相信佛教呢?他的办法是对着一盆清水念经,念着念着,水里面就长出了莲花,结果让后赵的皇帝和臣僚大为叹服。
由于得到皇权的支持,佛教的事业蒸蒸日上,短短几十年,后赵的寺庙就多达近九百座。
菩提达摩要去见梁武帝也许有这个原因,可惜那个皇帝不开窍,这就只能走民间路线,靠口碑宣传。
当然了,像佛图澄那样变魔术是不行的,这不符合禅宗的宗旨,坐在山洞里面却有轰动效应,也有传播效果,因为从来就没有人像他这样做过,达摩的微信公众号很快就篇篇10万+,尽管上面一个字儿都没有。
一位铁杆粉丝也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僧人就是慧可❷。
慧可是在达摩面壁的时候拜师的,当时天降大雪,达摩坐在洞内一动不动,慧可站在洞外也一动不动,直到黎明时分,大雪掩过了膝盖还是不动,达摩不禁心生怜悯,他问:你如此这般,要求什么?慧可流着眼泪说:愿大和尚慈悲,普度众生。
达摩说: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慧可二话不说,抽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
达摩说:好吧,你告诉我,为什么要学佛?慧可说:我心不安。
达摩说:把心给我,我帮你安。
慧可说:我不知道心在哪里?达摩说:我给你安放好了。
慧可豁然开朗,大彻大悟。
得到真传的慧可成为菩提达摩的衣钵传人,菩提达摩把木绵袈裟和紫金钵盂都给了他,然后自己服毒死去,于是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的二祖,宗派系统❸也就建立起来了,以后我们说到三祖、四祖、五祖、六祖,指的都是中国禅宗。
不过,禅的风靡天下还要到五祖之后。
注解❶:梁武帝见过菩提达摩吗?有争议,但菩提达摩真的到了中国。
注解❷:慧可是中国禅宗的二祖。
注解❸:禅宗五宗七派系统的图解看下图。
编辑于2022-03-1115:03赞同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写回答1个回答被折叠(为什么?)
延伸文章資訊
- 1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台光講堂- 痞客邦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 ...
- 2見山是山
此时人的头脑中没有複杂概念的形成,认知停留在表面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 ...
- 3佛说看山是山整句 - 百度知道
人生三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 ...
- 4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看 ...
- 5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