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和清朝内阁有什么不同?彼此有怎样的联系?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而中晚清军机处和中晚明内阁的权柄区别是,军机处可以绕过六部施政,并且军机处拥有 ... 明制一天有三次朝,称早朝、午朝、晚朝,如实则皇帝要三次出面见群臣及民众。

明朝历史政治清朝历史知识明朝内阁和清朝内阁有什么不同?彼此有怎样的联系?关注者195被浏览93,086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1条评论​分享​12个回答默认排序独孤嘻哈京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关注39人赞同了该回答不同时期的内阁和军机处是不一样权柄的,比如明太祖时期的“内阁”大约就相当于雍正时期的军机处,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和万历时期的内阁是不相同的。

在国家施政上分为:行政权,议政权,决策权。

在汉晋三国大部分时间,宰相是兼顾这三项权力,宰相有自己的臣僚,堪称小朝廷。

而皇帝拥有任命宰相的权力。

唐朝时期行政权、议政权被分给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权的否决打回权给了门下省,皇帝拿走了行政指令的发布用印权。

这是分裂相权,宰相由和皇帝坐而论道变成了职业经理人。

唐末到宋朝差不多,只是把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议政权和否决打回权合一,再把这个权力分为文武财即为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政事堂的权力分为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双宰相。

这是进一步分裂相权。

到了明初,朱元璋这位实在精力旺盛,他取消了宰相这一职位,议政权和决策权为皇帝一身,所有六部的报告直接打给他,一天数百件奏折,皇帝全部口述交六部尚书行政,这时候的“内阁”大学士只是听录秘书。

成祖之后的明朝皇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精力差,水平低,不免要咨询身边大学士的意见,这样议政权又让渡给了内阁,而即便是决策权也太繁重了,决策权被让渡给了司礼监。

这就形成了行政权在六部尚书,议政权在内阁,决策权在司礼监的情形,皇帝只需要在这三者的拔河之间来回拨弄绳子维持平衡。

至于军机处,其实就是相当于另一个朱元璋~雍正皇帝的内阁罢了,不去高代价地调整现有制度,仅仅另起炉灶行程一套新的简洁的班子。

总结一下,明朝内阁和清朝内阁区别是清朝内阁前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后有军机处,没掌过几年权,明朝内阁中后期大部分时间基本把握着议政权。

清朝前期内阁和军机处的功能区别在于:所有常例的奏章还是走原内阁程序议政,皇帝朱批,所有紧急的军国大事写上“请旨”,都交由军机处,皇帝自己议政决策,行政上甚至跳过六部的行政权直接给地方督抚乃至更低级别。

后期军机处全面掌控内阁原有权力,但是军机也变成了另一个内阁罢了。

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到雍正的精力旺盛与自信,免不了要询问身边人的意见。

这样到清朝后期特别是由亲王领衔的军机处又获得了议政权,甚至还包括部分行政权和决策权,慈禧太后依靠权术成为了拥有任命权的“皇帝”。

而中晚清军机处和中晚明内阁的权柄区别是,军机处可以绕过六部施政,并且军机处拥有决策权(反正皇帝羸弱妇人听不懂),成为事实上的中书门下省,但由于满族的征服属性与八旗主仆观,以及慈禧的个人权术,军机处并不能像内阁一样制衡皇权。

不过虽然军机处听话,但是各地督抚都东南互保了,大清此时只不过是靠老派官员的道德观和洋人势力来维持了。

编辑于2019-03-1216:55​赞同39​​3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秋日星空​关注64人赞同了该回答很多人的答案都没有答道点子上。

内阁/军机处的权力,说到底取决于皇帝。

行政事务就是那么些,皇帝不干就得有人来干,皇帝想让别人干,就得给别人权力,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用得着长篇大论吗?说什么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大,可以制衡皇帝,这个和现在的公司是一样的,老板如果懒惰,把事情交给别人干,时间长了一旦形成惯例,老板就被架空了,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国家是一个放大了的公司,面对的行政事物的复杂程度比公司大得多,如果一开始有一个两个皇帝懒惰,一旦让内阁有了权力,形成了内阁自己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官场文化,后面继任的皇帝要面临这套权力运行机制和官场文化,即便后面的皇帝想勤政,也找不到北。

所以明朝有的皇帝刚继位的时候还想勤政一番,时间长了就受不了了,大臣们会搞各种小动作,让皇帝的旨意无法执行下去,最后皇帝只能投降。

清朝的皇帝因为勤政(我没有说勤政是好事),军机处始终无法把皇帝架空,所以才有人认为军机处只是个奴才。

假如清朝皇帝也懒惰的话,军机处也会最终演变成明朝中后期的内阁,只是清朝存续的200多年尚未有一个皇帝懒惰,所以军机处没有机会变成明朝的内阁。

说到底,还是一句话,行政事务就这么多,皇帝不干就得找人干,找人干就得给人家权力。

发布于2016-05-3114:26​赞同64​​22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