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庆亲王奕劻?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一下庆亲王奕劻是谁,他做了什么。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
政治清朝历史人物如何看待/评价TA如何评价庆亲王奕劻?关注者166被浏览128,042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5条评论分享9个回答默认排序王梓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关注104人赞同了该回答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一下庆亲王奕劻是谁,他做了什么。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
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
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为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受命与李鸿章于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
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
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
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时年79岁。
追谥曰密,子载振袭爵。
这是奕劻大概的生平介绍。
奕劻早年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只有两件事情可讲:一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奕劻袭封为辅国将军。
二是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叶赫那拉·桂祥通信之时,常由奕劻代为捉笔,奕劻虽无学问,却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
袭封爵位,代表奕劻进入了统治集团范围内,虽然只是个边缘角色。
为慈禧代笔,则为庆亲王日后发家奠定了基础,这种基础可以理解为人情结党。
同治十一年,奕劻成为御前大臣,这表明奕劻开始进入大清的统治核心集团。
而同治帝时期,恰恰是慈禧太后执掌朝局,垂帘听政的开始。
而奕劻成为御前大臣,恰好为同治帝亲政之时,说奕劻为顾命大臣并不为过,而奕劻可以获此重用,与垂帘听政的慈禧肯定是有关系的。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
岂止做官,升迁亦是。
到了光绪时期,奕劻迎来了为官的辉煌时代。
。
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
说来此事还是因祸得福,慈禧太后借中法战争失利一事罢斥奕劻等一班军机,史称甲申易枢。
奕劻反而成为了总理衙门大臣,成为庆亲王。
晚清时期,总理衙门大臣的含金量自不必说。
奕劻一举进入了满清统治集团最核心的圈子中。
而奕劻此时,他的问题渐渐显露了出来。
所谓权位渐崇,而庸碌无为。
典型表现是光绪十一年,海军衙门成立之后,同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
此时,奕劻身居高位却碌碌无为,而屡为世人所暗讥。
到了光绪二十年,奕劻才被加封庆亲王。
光绪二十四年,奕劻展现了他一个天赋:站队。
戊戌政变和己亥建储,奕劻作为神机营主营是立过功的。
支持了后党,这是奕劻第一次成功站队。
而站队的回报是大大的。
奕劻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世袭罔替什么概念,除了皇上,没人能拿你怎么样?天家就是你的最大依仗。
到了光绪二十六年,庆亲王又展现了他另一个才能:洞察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春,当义和团波及京师之后,奕劻作为总理衙门大臣,屡次领衔上书,请求朝廷镇压义和团。
光绪二十六年,奕劻还做了一件事情,和李鸿章一起与八国联军议和。
签订了中国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光绪二十九年,荣禄病逝。
庆亲王又成了军机首枢,很快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
奕劻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当时的人们讥为“庆那公司”。
奕劻此举可谓将权力用到了极致。
但不是用在为国为民上,而是为了自己谋利上。
不过以奕劻的洞察力,也许早已发现大清病入膏肓,无力回天,这么做也许是为了多捞一笔罢了。
光绪三十年(1904年),御史蒋式瑆奏劾奕劻任军机大臣以来,大小官员都去贿赂他,庆亲王府门庭如市,奕劻挥霍异常,但是尚能积蓄起巨款,在英商汇丰银行存入一百二十万两私产。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御史赵启霖再次奏参他为段芝贵谋巡抚职,受贿十万两,其子载振并纳段芝贵所献歌妓杨翠喜。
但奕劻因得慈禧太后宠信,两案都不了了之。
奕劻初主军机时,袁世凯就用重金笼络,使之成为袁世凯在朝廷中的内援。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奕劻七十诞辰,大开祝典,成了官员们攀缘交结的好时机,而奕劻更是大肆进财纳贿。
各地进献者络绎于道,王府门前车水马龙,列起了长阵。
这一次七十寿诞,奕劻所得现金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两白银以上。
所谓后方紧吃,大致如此了。
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劻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
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后,他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
不久,袁世凯被起用,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
奕劻算是给皇族共和背锅了。
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十七日,清廷第一次御前会议,奕劻、溥伦主张自行退位,宣布共和,但溥伟、载泽坚决反对,没有结果。
第二天再开御前会议,仍无结果。
会后,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等十余主战派前往庆亲王府邸,围攻奕劻,但奕劻不改主意。
此时奕劻又展现了自己的洞察力,既然认定大清药丸,何必拘泥于帝制,以共和代之,可好?奕劻,其一生,可以如此概括:能力不高,学问不行;然做事,作风稳重,滴水不漏,“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以上就是我的拙见。
发布于2016-01-1520:43赞同10421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浩然文史历史学博士关注37人赞同了该回答在晚清政局上,曾有三位举足轻重的“铁帽子王”,分别是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其中,奕訢和奕譞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奕譞还是光绪的生父,身份之尊贵可谓与生俱来。
与这两位不同,奕劻是“罪宗之后”,出身只是清朝宗室爵位中相对低下的“辅国将军”,本来与王爵无缘,然而,他却成为影响晚清最后十年的政坛大佬。
他是如何逆天改命呢?一、清朝宗室爵位制度清朝入主中原后,在承袭前代爵位制度的基础上,融合满人特色创立了封爵制度。
清朝的爵位分为宗室爵位、蒙藏爵位和异姓功臣爵位三大部分。
其中,宗室爵位是由爱新觉罗宗室血脉专享的爵位,“封爵而不裂土”,由宗人府管理,朝廷尊养。
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自上而下依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其中以“和硕亲王”最为尊贵。
宗室爵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为界,分为“入八分公”(前六个爵位)和“不入八分公”。
所谓“八分”,是指宗室享有的八种待遇,包括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
影视剧中的奕劻爵位的承袭有两种,一种是“世袭罔替”,一种是“递降袭爵”。
所谓世袭罔替,即承袭原爵位,就是“铁帽子王”。
清朝共有12位“铁帽子王”,即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10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2位郡王。
其中,怡、恭、醇、庆四王属于“恩封”,其余八王则是在清朝夺天下时因功勋卓越而受封。
恭亲王照片所谓递降袭爵,就是每承袭一次,就要降一级,降到一定级别后就不再降了。
其中,入八分王公爵位降袭至奉恩辅国公就打住。
不入八分宗室最高只能封至不入八分镇国公,但是如果有功可以封为贝勒而入八分。
奕劻出身于“辅国将军”爵位,属于“不入八分”,按照上述制度,他几乎不可能封王,更何况,他还是“戴罪出身”。
二、罪宗之后奕劻的爷爷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是第一代庆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庆亲王爵位由永璘第三子绵愍承袭,由于此时的庆亲王爵位还不是”铁帽子王”,属于“递降袭爵”,因此绵愍承袭的爵位为“庆郡王”。
道光十六年(1836年),绵愍去世。
然而,绵愍没有儿子,他的爵位谁来继承呢?道光帝就把乾隆第六子永璇的孙子奕彩过继给绵愍为嗣,并承袭绵愍爵位。
但这个奕彩实在不争气,在丧服期间纳妾而被夺爵。
此后,庆郡王的爵位又转交给永璘第五子、奕劻的五大爷绵悌继承。
奕劻之父为永璘第六子绵性。
永璇生母淑嘉皇贵妃照此来看,庆王爵位奕劻基本上就不用惦记了。
再加上奕劻的父亲绵性在奕彩被夺爵后曾通过贿赂企图袭爵,而被发配盛京,奕劻更成为了“罪宗之后”,继承庆王爵位难上加难。
更戏剧性的是,绵悌也没有儿子,庆王爵位再次面临断绝的局面。
于是道光将奕劻过继给了绵悌为嗣,承袭爵位。
庆王的爵位经过三次传承,再加上期间多次受罚,到了奕劻承袭时,已经降至“辅国将军”。
话虽如此,与作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的绵性之子的身份相比,此时的奕劻毕竟具备了上升的条件。
三、从辅国将军到铁帽子王奕劻承袭庆王世系爵位,按照清朝内务制度,宗室亲贵可在御前任职,奕劻因此任职散佚大臣、内大臣以及镶黄旗汉军副都统、镶红旗汉军都统、正蓝旗满洲都统等武职。
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三十岁万寿,奕劻进封为贝勒。
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帝大婚,奕劻以贝勒加郡王衔,被授为御前大臣。
自光绪元年起,奕劻即以御前大臣的身份教授光绪满文、满语。
影视剧中的奕劻因为在御前奔走,精明干练的奕劻很快引起了慈禧的注意。
此时的慈禧在政治上有意排挤恭亲王奕訢,因此积极物色能够替代奕訢又能为己所用的人。
再加上奕劻与慈禧的弟弟叶赫那拉·桂祥关系甚好,因此成为慈禧取代奕訢的合适人选。
影视剧中的慈禧1884年,恭亲王势力被排挤出军机,奕劻得以接管原由恭亲王总办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正式晋封为庆郡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的外交机构,奕劻凭借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身份,逐渐取得了列强的好感,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奕劻的政治砝码。
此外,奕劻还与醇亲王奕譞共同办理新成立的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的相关事务,进一步在军事方面为自己升迁提供了支撑。
各国总理事务衙门慈禧重用奕劻,奕劻也利用一切机会向慈禧表达忠诚,赢得了慈禧的加倍信任。
1894年慈禧六十万寿之际,赶上甲午战争,奕劻主动请缨。
之后便进爵“庆亲王”。
1898年戊戌政变的关键时刻,奕劻又明确表态,为慈禧打call。
之后便正式加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奕劻受封金册(天津博物馆藏)四、出任中国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庚子事变后,在《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八国联军退兵事宜的处理中,奕劻出力甚多。
1903年,奕劻得以进入军机并任军机首领大臣,成为深受慈禧信任的政坛大佬。
以至于袁世凯也费尽心机与庆王结交,还与他的儿子载振结为兄弟,袁、庆二人在清末新政期间被外界视为同党。
在没有袭爵之前,奕劻作为宗室远支且为罪宗之后,俸禄微薄,只好变卖字画为生。
早年的窘迫经历让奕劻对银子有饥渴般的渴望,这导致他在获得权力后贪得无厌,甚至卖官鬻爵。
1907年,奕劻七十大寿时,宗室亲贵及大小官员借机攀附者不计其数。
其中,段芝贵斥巨资,并以歌妓杨翠喜贿赂奕劻父子,谋得了黑龙江巡抚一职。
封疆大吏是国家的栋梁,如今却成了奕劻赚钱的工具。
皇族内阁1911年,大清首届责任内阁成立。
这个内阁基本由宗室构成,因此被称为“皇族内阁”,奕劻即出任了这届内阁的总理大臣。
此后,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奕劻逃往天津租界避难,并于1917年逝世。
天津庆王府文史君说历史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奕劻原本与庆亲王无缘,但却因庆亲王一脉接二连三地无子绝后,庆亲王的帽子就落到了奕劻的头上。
作为“罪宗之后”,他凭借精明干练的业务能力和投机逢迎的政治手段,成为大清最后一位“铁帽子王”。
奕劻为政贡献不多又贪婪成性,就是这样的人却成为晚清政坛上的不倒翁,足以从侧面看出大清政坛有多么恶劣。
参考文献周增光:《庆亲王奕劻:从“罪宗之后”到“铁帽子王”》,《文史天地》2015年第8期。
刘鹏超:《试析晚清的奕劻贪污问题》,《兰台世界》2015年第3期。
常超:《“贪”出来的最后一位“铁帽子王”》,《紫禁城》2011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建颜)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
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
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发布于2022-08-1511:29赞同3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延伸文章資訊
- 1奕劻慶密親王謚號是怎麼來的
奕劻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鐵帽子王”,晚清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但他死后蓋棺論定的謚號“密”,卻是所有清代親王中最差的。按《謚法》的解釋“追補前過” ...
- 2奕劻 - 求真百科
奕劻(Template:標音;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8日),出生於北京。他是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永璘有六子,第三子慶良郡王綿愍,第六子為輔國公綿性,奕劻為永 ...
- 3愛新覺羅·奕劻_百度百科
愛新覺羅·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滿洲鑲藍旗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曾孫,慶僖親王愛新覺羅·永璘之孫,不入八分 ...
- 4奕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5奕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