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子的無為觀念及其修養目標 - 討論有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以上可見,老子的「無為」不是排斥任何人為或指什麼都不做。
「無為」的意思是指順任事物之自然,排斥不必要的作為及反對強作妄為。
而順任事物之自然 ...
論老子的無為觀念及其修養目標
李耀庭
老子的「無為」觀念雖然廣受人知,但人們對「無為」的真正意思卻有不少的誤解,而老子的修養目標在相比之下則較少人接觸過。
所以本篇會集中於糾正人們對「無為」的誤解,再進一步論「無為」觀念的真正含意及老子的修養目標。
一、老子的無為觀念
(一)普遍人們對老子「無為」觀念的誤解
普遍人們第一個對老子的印象是他鼓吹什麼都不要做,而且老子的思想往往成為好逸惡勞的人不工作的藉口,其原因在於他們對「無為」觀念的誤解。
而更嚴重的錯誤是有部分人把「無為而無不為」理解為「無所不為」,認為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可以做,這完全不符合老子的原意。
而有些人則試著從字面意思去推斷「無為」的意思,正如館野正美(註1)探討此問題時最初所談及「所謂的『無為』就是『乍看之下似乎所做的是無用之事,但其實卻是相當重要的行為。
』」這樣的理解雖然是正面的,但卻不夠深入。
那要如何才能理解老子的「無為」觀念呢?筆者認為應從「自然無為」及「無為而無不為」著手。
(二)自然無為
「自然無為」經常被人用來概括老子的思想,而的確,此為老子哲學要表達的重要觀念之一。
正如陳鼓應先生及白奚先生(註2)所說︰「『自由無為』包含著『自然』與『無為』兩層內容。
『自然』是一種觀念、態度和價值,也是一種狀態和效果;『無為』則是一種行為,是實現『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兩者密不可分、互相關連。
所以要了解「無為」,必要先了解兩者之內容及關係,才能有深入的認識。
老子的「自然」並非一般我們所指的「大自然」,而是人天生出來的原本天真狀態,即是自己如此,本來如此的意思,即不受外間的影響,與身邊事物保持一個和諧穩定的狀態,是之為「自然」。
而「無為」則需要更深入了解,因為不是人一切行為都違反此「無為」。
正如陳鼓應先生及白奚先生(註3)所說︰「它的意思要從自然與人為的關係上才能獲得正確的理解。
「自然」和「人為」雖然是一對矛盾,但不是絕對排斥」,而要決定是否違反「無為」,要取決於是否會破壞事物的自然狀態。
其實只要不是勉強的,違反常規的行為,就仍可以保持事物的自然和平衡。
所以老子所說的「無為」中的「為」是指不必要的、不適當的行為。
正如陳鼓應先生及白奚先生(註4)認為《老子》中以下語句可以證明此點︰
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三章)
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四章)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第十七章)
以上可見,老子的「無為」不是排斥任何人為或指什麼都不做。
「無為」的意思是指順任事物之自然,排斥不必要的作為及反對強作妄為。
而順任事物之自然的自然並非指大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不以人為影響或強行改變事物本身的規律。
(三)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多次提及「無為而無不為」的問題,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無為」的意思︰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第四十八章)
張松輝先生(註5)認為這裡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是「只要做到清淨無為,就能做到一切事情。
」他進一步指出︰「『清淨無為』是指內心沒什麼目的和想法,也就是沒有什麼追求的意思。
」而他亦指出「無為」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做該做的」。
所謂「無為」絕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客觀規律去做事。
做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就不做。
即不對萬物加干涉,順物而為的意思。
而把「無為而無不為」放在治國的「無為而治」中,可使「無為」的意思更清晰可見。
正如《老子》中所言︰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七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章)
以上所說的「好靜」、「無事」、「無欲」都是「無為」思想的內容。
「好靜」是針對過多的法令;「無事」是針對煩苛政舉;「無欲」是針對統治者的貪得無厭。
老子認為只要做到「無為」,就可以讓人民自我化育,自我發展,自我完成,那麼人民自然就能平安富足。
而老子亦用「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比喻說明「無為」對國家的重要。
正如載健業先生(註6)所說︰「烹小魚而不斷翻動,翻得愈勤碎得愈厲害;治大國而朝令夕改,老百姓督不堪其苦。
」從此可得知,「無為」於治國的層面來說,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動作,使社會安定。
總括來說,「無為」與「有為」的分野不在於是否人為,而是在於是否順應自然發展的規律。
遵循、順應自然規律的就是無為,把個人主觀意志強加於自然的就是「有為」。
所以「無為」非什麼都不做,反而是跟隨自然發展,做應該做的事,只是不做擾亂自然規律的行為罷了。
二、老子的修養目標
老子的修養目標,我們可以把它視為老子認為人的最高境界,或他希望人們透過修養而達到的境界。
而老子為了使君主能夠有遵循的榜樣,定出了「聖人」及「真人」。
雖然儒家亦有「聖人」,但兩家的聖人標準卻有不同。
儒家的聖人是典範化的道德人,道家的聖人則體任自然。
透過「聖人」及「真人」的條件,我們便可以知道老子的修養目標。
而我們可從「無」、「無己」及「自然」三方面去探討其修養目標。
(一) 無
牟宗三先生(註7)指出︰「一開始『無』不是個存有論的概念,而是個實踐,生活上的概念。
」而羅義俊先生(註8)進一步指出︰「『無』既是精神境界,同也是工夫。
」這裡指出的是,聖人需要做到「無」的境界,而「無」本身同時也是工夫。
正如《老子》中有言︰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心行妨。
(第十二章)
(二)無我
《老子》中︰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心,聖人皆孩之。
(第四十九章)
正如羅義俊(註9)所說︰「居位的聖人,去掉了統治意志,統治意識,權力欲,其自身只是取消自我觀念的,零意識的『無身』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去甚去奢去泰自不必說,在政治生活中則只是呈現一沖虛靜沏的心境,故能以賤為本,以下為基。
」簡單來說,聖人要無私、無欲、無身、無執,永遠沒有一己之心志或沒有恆常不變的心志,一切心志都以人民作中心,即想民所想,此之為無己。
此乃老子修養的目標之一。
(三) 自然
《老子》中有提及︰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第三十八章)
意思是指「上德」之人,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也不自恃有德,完全因任自然,這是最高的德,所以說「有德」;「下德」之人,拘守著形式上的德,自以為不離德,是有居心的,不能出於自然,所有說「無德」。
聖人取法於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是德之最高境界。
正如戴健業先生(註10)所說︰「以自然的人生態度處世,就不難達到道家所推祟的最高人生境界。
」不用心智去損害自然之道,不用人為的努力去改變天然,就是「聖人」。
所以做到以自然處世,是老子的修養目標之一。
總結老子的修養目標來說,老子的目標是希望透過修養,使人達到「無」的境界,亦同時做到「無我」及「自然」。
只有達到「無」的境界,才真正做到誠實自然,從而達到老子一直強調的「返本歸真」。
總括全文來說,老子的「無為」觀念其實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態度,亦可謂之道。
而老子的修養目標亦離不開「無」與「自然」,故我們要深入了解此兩個概念,才能集得老子的智慧。
註釋
(註1)館野正美(2003),105頁。
(註2)陳鼓應、白奚(2001),88頁。
(註3)陳鼓應、白奚(2001),89頁。
(註4)陳鼓應、白奚(2001),89頁。
(註5)張松輝(2006),231-236頁。
(註6)戴健業(1996),87-89頁。
(註7)牟宗三(1983),91頁。
(註8)羅義俊(2006),38-39頁。
(註9)羅義俊(2006),69-71頁。
(註10)戴健業(1996),70-71頁。
參考書目︰
館野正美著,趙佳誼譯,《老莊思想圖解》,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戴健業,《老子的人生哲學——自然人生》,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松輝,《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羅義俊,《老子入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涵蘊之問題》,台灣︰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文章回應(0)
撰寫回應
筆者: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