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高齡衰弱前期長者執行彈力帶運動訓練之身體功能及平衡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年紀增長及老化,身體活力下降及運動量減少,使得肌肉流失及萎縮,此惡性循環常發生在高齡族群中(張,2014),在各個社區中的老人,得到衰弱的盛行率變化範圍大, ... 跳至主要內容 ::: 首頁 輔具研究 目前頁面:探討高齡衰弱前期長者執行彈力帶運動訓練之身體功能及平衡改善成效 輔具研究 探討高齡衰弱前期長者執行彈力帶運動訓練之身體功能及平衡改善成效 國別:國內 輔具分類:個人醫療輔具 性質類別:使用成效 發表年份:2017 輔具研究項目內容 資料來源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原著作者 張允恆 研究單位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 整理作者 張允恆(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 成果內容 【背景】台灣及全世界逐漸邁入高齡社會,年紀增長引起的疾病越來越受到重視。

隨著年紀增長及老化,身體活力下降及運動量減少,使得肌肉流失及萎縮,此惡性循環常發生在高齡族群中(張,2014),在各個社區中的老人,得到衰弱的盛行率變化範圍大,約4%~59%不等,而整體而言大約落在9.9%~13.6%之間,男性、女性的盛行率而言,則是男性5.2%、女性9.6%,罹病率則皆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Collard,Boter,Schoevers,&OudeVoshaar.,2012)。

另外,2015年國家衛生研究院利用HALST資料分析發現65歲以上老人的衰弱症盛行率為5.4%,而41.5%的老人屬於衰弱前期,這群社區老人普遍患有的共病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且衰弱症老人的共病症盛行率較正常老人與衰弱前期老人高(國衛院,2015);國外文獻中亦指出若在社區的老年人中,在其發生衰弱前,做初級的預防相較老年人發生衰弱後來的治療,相對的效益較高(Metzelthinetal.,2013)。

【目的】探索經由實證文獻建構的彈力帶運動訓練方案是否能改善衰弱前期長者的生理功能、體適能、平衡及自覺健康與活動能力狀態。

並建構一套衰弱前期長者,能持續常規操作的運動訓練方式,進而維持其身體功能的運動訓練方法。

【方法】本研究採雙組前後測的介入類實驗性研究設計,樣本以立意取樣方式招募研究對象,資料收集部分為單盲設計。

實驗組運用彈力帶介入執行抗阻力運動訓練,每次50分鐘,每週3次,共計12週,控制組以衛教方式說明運動的重要性及實行注意事項,共進行四次的成效指標測量。

透過彈力帶運動訓練探討同一群受測者之功能性體適能、跌倒平衡能力、握力、步行速度、老人憂鬱狀態、身體功能、體重、BMI、身體肌肉量、認知功能、營養狀態與自覺健康及活動能力是否有顯著差異。

【結果】在十二週的彈力帶運動訓練介入後,生理指標方面,體重、BMI、肌肉量這三個項目,皆在第十二週的介入後,有統計顯著的差異(p=0.042;p=0.044;p=0.001),但在第十六週有下降的情形,表示在沒有持續介入的情況下,體重、BMI、肌肉量這三個項目是會容易有退步的情形產生;自覺狀態部分,在自覺健康狀態第十二、十六週達到統計上的顯著(p=0.030;p=0.020)、自覺活動能力在第十六週達到統計上的顯著(p=0.013);MMSE的部分,在第十二、十六週達到統計上的顯著(p=0.022;p<0.001);銀髮族體適能相關項目包含上肢與下肢部分各個項目於第十二週與第十六週測量皆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此外,跌倒評估總分在第八、十二、十六週(p=0.014;p<0.001;p<0.001),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後,皆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結論/實務應用】本研究結果證實,這一套彈力帶運動訓練設計,對於衰弱前期的長者生理、心理及體適能狀態,皆有極大的幫助。

對於護理專業未來於社區推動健康促進,有極大的幫助,本研究所設計的彈力帶運動課程,可供未來社區推動長者們的活躍老化,促進其下肢的肌力,進而減少高齡長者們跌倒的機率,有極大的助益。

因此,未來在社區居家安居的長者可以透過簡易的運動訓練維持健康體適能,減緩老化造成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的負面影響。

回列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