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最大的錯在哪裡? - 倪采青閱讀行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了之後,你應當會發現,某些曾經是錯字的字,已受教育部承認;某些正解 ... 從Google搜尋,「身份」出現93,900K個詞條,「身分」只有11,000K,錯字 ... 身為一個兩歲認字、三歲讀報、十五歲聯考國文選擇題拿滿分的孩子,采青曾經有充分的自信,不可能和錯別字--起碼是曾經出現在考卷上的錯字析辨--沾上任何關係。

直到今天才知道,以為自己不會犯錯的想法,本身就是最大的錯誤。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變身暢銷小說家:倪采青談小說寫作技巧》在收到二校稿後,我發現稿中的「身份」被改成「身分」,「部份」被改成「部分」。

我大吃一驚,以為馥林的編輯居然把對的改成錯的,直到拿出國民身份證,才發現真的是「身分」。

難道我就這麼錯了二十多年了?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於是開始研究「分」和「份」的用法。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緣份(X)→緣分(O)夠份量(X)→夠分量(O)知識份子(X)→知識分子(O)輩份(X)→輩分(O)本份(X)→本分(O)過份(X)→過分(O)Copyright© 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還真的錯了二十多年。

為什麼不記得以前考試有考到這個?還是時代變了?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於是,就在颱風夜的風雨交加中,我上網投入錯別字研究,越看越膽戰心驚。

Copyright©2009 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硬梆梆(X)→硬邦邦(O)Why?鴨子呱呱叫(X)→鴨子聒聒叫(O)真的嗎?碼錶(X)→馬表(O)有可能嗎?沒輒(X)→沒轍(O)不會吧?嘎然而止(X)→戛(ㄐ一ㄚˊ)然而止(O)  我不相信!鬍渣(X)→鬍碴(ㄔㄚˊ)(O)殺了我吧!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還有這一堆是一不留意就會錯的。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僵屍(X)→殭屍(O)頒佈/宣佈/發佈(X)→頒布/宣布/發布(O)假藉(X)→假借(O)男仕(X)→男士(O)重覆(X)→重複(O)揭密(X)→揭祕(O)華陀(X)→華佗(O)黃蓮(X)→黃連(O)傢具(X)→家具(O)脈膊(X)→脈搏(O)蕃茄/蕃薯(X)→番茄/番薯(O)記賬(X)→記帳(O)怡人(X)→宜人(O)copyright倪采青秘密(X)→祕密(O)(此項應是受打字軟體所累)高挑(X)→高”身兆”(O)反唇相譏(X)→反唇相稽(O)僱主(X)→雇主(O)雇用(X)→僱用(O)(名詞用「雇」,動詞用「僱」)嬴弱(X)→羸(ㄌㄟˊ)弱(O)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看到這裡,有誰心裡沒捏一把冷汗的?Copyright©2009 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d智慧財產權這時候我突然很慶幸自己不是國文系出身,而是語言學。

雖然半途而廢,起碼曾花兩三年全心投入,被洗腦得挺徹底的。

語言學的訓練告訴我:語言是隨時在改變的。

以前是錯的,未必將來就是錯。

當大家都錯的時候,錯的就變成對的。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d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這樣的理解,讓我不致羞愧自盡。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d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國文學者重考證,語言學家則不喜制訂對錯讓大家遵守,而是忠實描述語言的演變。

畢竟,「約定俗成」(或「積非成是」)在語言的演變是極為自然的現象。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f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回到源頭來說,語言的目的是溝通。

如果堅持要正統而指責多數人已約定俗成的用法為錯誤,這樣的堅持不知對溝通有什麼正面的幫助?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應該不少人都知道,滑稽本應讀「古」稽,但誰真的會在日常對話唸「古」而不受側目的?教育部頒布「徹底」可寫成「澈底」,但誰寫成「澈底」而不曾被指為寫錯字的?教育部也公告「骰子」要讀成「投子」,「蛤蜊」要讀「隔離」,「自怨自艾」要讀成「自怨自意」,這些都是考證過的正確讀音,但誰真的會在日常生活這樣讀呢?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d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我並非反對語言應由政治力來統一規範(政府機構還是有其作用),但,有些誤讀、誤寫已然積習難改,在匡謬正俗時,也許也該和使用者的習慣取得平衡,以免重演「骰子/投子」的爭議。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f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現在由於唸「骰子」還佔壓倒性多數,唸「投子」鐵定被笑。

但是,等到以後我們的小孩被規定要唸「投子」,當我們漸漸老去而小孩漸漸長大,誰能保證到時唸「骰子」不會被貼上過時標記?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我不敢保證,因為語言隨時在改變,政治也永遠喜歡控制語言。

而歷史告訴我們,政治通常是強勢的一方,所以我們的長輩會講日語,繁體會變簡體。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f載‧尊重智慧財產權但語言是活的。

在政治的大規範之下,語言仍不斷在民間更新再生,也許將來某天「很瞎」、「敗犬」、「殺很大」會被編進國文課本,「婆婆媽媽」在字典裡的解釋也會增加一條「指已結婚、有小孩的婦女同胞們」。

誰知道呢?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f‧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以下這些例子都是語言在演進之後產生的改變。

左邊是正解,右邊是約定俗成之後的結果。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d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了解(O)→瞭解 儘快(O)→盡快劉海(O)→瀏海、留海坐落(O)→座落寒毛(O)→汗毛精采(O)→精彩駐足(O)→佇足香菸(O)→香煙標致(O)→標緻拚命(O)→拼命思惟(O)→思維度假(O)→渡假念書(O)→唸書手表(O)→手錶儉樸(O)→簡樸火伴(O)→伙伴、夥伴眇小(O)→渺小噩夢(O)→惡夢梁柱(O)→樑柱胡天胡帝(O)→胡天胡地每下愈況(O)→每況愈下必恭必敬(O)→畢恭畢敬(詳見黃長安先生《我覺得必恭必敬比較好》一文)Copyright©2009倪d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看了之後,你應當會發現,某些曾經是錯字的字,已受教育部承認;某些正解在經過長時間的積非成是之後,反而變得像錯字了。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f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還有一些字已難考證孰先孰後,兩者都廣為流通: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f‧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帳棚vs.帳篷Copyright©2009倪采青d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根據教育部的解釋,「帳棚」似是指露營用的三角帳棚,「帳篷」則是像馬戲團帳篷、蒙古包之類的大型住宅。

不過,相信在絕大多數華人的語感裡,兩者已無區別。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f‧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對於錯別字漸成正解,中國大陸的態度相對寬鬆許多。

在2002年中國教育部根據詞語的出現頻率,將錯字出現頻率高者承認為「異形詞」,頒佈出一套《異形詞整理表》。

稍微翻看一下,某些以目前眼光看還明顯算錯字的字,在中國已經受承認了。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f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回到出版主題,由於《變身暢銷小說家》印刷日程迫在眉睫,采青沒機會親自做第三校了,只好憑藉印象向馥林指出稿中可能有「份vs.分」、「樑vs.梁」等錯誤……應該不止這些,但手邊沒印刷稿,實在無可奈何了。

只能寄望出版社三校時能校出來。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d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馥林的回應讓采青暫時鬆了一口氣:嚴格來說那些不算錯字,只能算民間慣用的「異體字」。

出版社習慣用電子稿的搜尋取代功能,把異體字改為正體字。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從Google搜尋,「身份」出現93,900K個詞條,「身分」只有11,000K,錯字的詞頻竟是正體的8.5倍之多。

「樑柱」出現2110K次,「梁柱」出現640K次,也是異體比正體多出3倍。

這代表著,若非政治力介入(教育部強制規範),在語言的自然演變之下,很有可能會朝異體字傾斜下去。

Copyright© 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不過,若已跨身出版,還是堅守正體字為妙,因為既然官方如此制訂了,採用正體字在權威面前較站得住腳。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避免錯別字對小說家而言是基本功。

做得好,沒人會拿這點來稱讚;做不好,馬上被眼尖的讀者發現,並一竿子打翻你其他部分的表現。

「錯別字這麼多,怎麼寫小說?」他們會這麼講。

儘管你自信人物情節都精采,卻可能被幾個錯字毀了一切。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身為小說家,我想我們都該用更審慎的態度來對待每個文字。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最後,談一談小說家常碰到的一件疑問:是「漲紅了臉」還是「脹紅了臉」?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認為是「漲紅」,理由是: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漲」有液體體積增大的意思,屬「水部」;「脹」屬「肉部」,有膨脹、腫脹的意思。

「漲紅臉」指因情緒激動,使血液集中在臉部而呈紅色,所以當用「漲」而非「脹」。

(出處在此)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皇冠出版的《說文解字》認為是「脹紅」,該出版社的書籍也都取「脹紅」,理由如下: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脹(ㄓㄤˋ):1.皮肉紅腫,如『腫脹』。

2.體積變大,如『膨脹』、『冷縮熱脹』。

3.飲食過飽胃部不舒服的感覺,如『肚子脹(不寫作『肚子「漲」』)。

4.因緊張焦灼引起心理、生理悶的感覺,如『頭昏腦脹』(不寫作『頭昏腦「漲」』)。

而『脹紅了臉』也不宜作『「漲」紅了臉』。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用Google搜尋的詞頻,「脹紅了臉」有35.2K,「漲紅了臉」有345K,後者是前者的將近10倍。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你認為呢?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 ●延伸閱讀:1.《公文常見錯別字》(其中「伙伴/夥伴」和「帳棚/帳篷」兩則可能有待商榷)2.國科會《科學發展》月刊字詞統一用法表3.《別說我啣金湯匙》一校稿及可怕的錯別字Copyright ©2009倪采青版權d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錯別字檢索工具:1.教育部國語辭典2.教育部成語典3.教育部異體字字典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f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註一:為免誤解,補充說明,學界對這方面的態度有分兩個流派。

「規定派」(prescriptive)認為應該制訂正統語法,強迫使用者遵守。

「描述派」(descriptive)認為不應強制制訂規則,只需客觀敘述語言發展。

政治官方多為前者(瞧繁體字如何變成簡體字就可見一斑),語言教學師資受的訓練也是前者(想想你國文老師的諄諄教誨),當代語言學家走的則多是後者,因此對語言演變會抱持較任其自然的態度--起碼采青曾就讀的系所是如此。

但語言學的概念在此僅為提供另類思考觀點,實際上「政治力」和「教育」對語言演變的影響絕不容忽視。

Copyright©2009倪采青版權所有‧謝絕轉載‧尊重智慧財產權 Copyright©2009倪采青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Postnavigation ←《我的完美情人》書評 《然後呢…》書評→ 59thoughtson“錯別字:最大的錯在哪裡?” 采青的两本书都拜读过,确实是写得相当用心,我也学到很多东西。

最近想投稿到奇幻基地(海外稿,长篇奇幻),不知道他家收不收简体稿,写邮件问也没有回复,想问一下采青或者大家有没有知道的,恳请指教一下。

Reply↓ 張大春:每況愈下有甚麼不對?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apple/art/20110501/15213278 Reply↓ 我是一位媽媽,以前我的媽媽所教我的字到現在變成錯的《如緣份現在是(分)》,我的孩子現所學的字對我來說都很怪異,這就是現在學者該留給下一代的寶貝知識? Reply↓ 我曾經是描述派,但現在我對作品98%的校對魂是規定派,追求最初的古字。

現在大概也只有像必恭必敬之於畢恭畢敬的解釋能說服我少部分文字使用約定俗成。

我很久以前真的很喜歡「部份分量佈滿分布」這般,以「字組形狀統一與比重平衡」方式來決定用字呢,但現在我寧願文章照著公文規定走。

Reply↓ 揭密(X)→揭祕(O) 也許是在廣東話裏密(mat6)和秘(bei3)是不同聲的, (不懂廣東話的人從拼音裡的語素完全不同也能看出端倪吧) 因此常會對使用官話的人常常混淆秘密二字感到奇怪。

就像網上常出現《某某遊戲密技》或者《某某健身密笈》之類的標題。

版主回覆:(06/06/201203:49:21AM) 廣東話原來有這點好處!:D Reply↓ 看完之後我發現我不會中文了~ 版主回覆:(04/19/201212:26:25AM) (笑)XD Reply↓ 看到采青大大寫的正解以及錯誤的寫法 真是看得膽顫心驚<=應該沒打錯吧? 不過文字不管是什麼因素參入 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千年前的大篆、小篆字體 沒人研究的話 誰會看得出來是現在中文的前身 版主回覆:(08/26/201101:59:11AM) 沒錯,文字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Reply↓ 我以前是代表學校字音字形選手, 所以從國小就被迫看遍了什麼大專院校教職版的字音字形手冊。

沒想到才過沒多久,教育部又修正更訂啦? 真的是今朝夕改,令人手足無措啊! (臺灣人真的很愛加語尾祝詞,但是這樣才有親切感吶!) >>不過個人還是覺得,語言這種東西,   能溝通就好,何必多此一舉,讀音一改再改呢? 版主回覆:(01/31/201106:39:17AM) 是啊,現在有些語詞也被改得跟采青當年學的不一樣了。

這時候才理解到,為何國小學寫國字的時候,爸爸媽媽老是說:「這樣寫不對,我們以前都是那樣寫。

那樣才對。



」 印象最深刻的字是[溫]–>[温] 右上方的口裡頭,采青父執輩學的是寫「人」,采青學的是寫一橫。

Reply↓ 誠你所言:「避免錯別字對小說家而言是基本功。

…應該更審慎的態度來對待每個文字。

」 其實,作為使用漢字的人,正確使用規範字,避免錯別字,都應是最起碼的要求。

但由 於漢字是表意文字,面對語文最基本的元素形、音、義,如不能確切掌握了解,應用 時就極易混淆而致誤。

不乏名家、教授、政要、律師、法官等的報告或是文章裡面錯別 字也是在所難免,但這些專業人士都很害怕錯別字,因為面子掛不住、丟臉丟不起。

……不過錯別字要能夠真正理解,正確使用文字,就必須經過嚴格的自我訓練,才能顯 現基本素養。

下面是筆者的一些認知見解: (一)「鬍渣/鬍碴」應是『鬍楂』。

『鬍楂(ㄔㄚˊ)』被人錯寫成「鬍渣」、「鬍碴」的情形十分普遍。

連(教育部《重編 國語辭典修訂本》)也錯用成『碴』。

「渣」、「碴」、「楂」意符不同,所表達的意義也不 同。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掌握字義特別重要。

有時「同音字」之間的意義分別,非 常嚴謹細微。

一旦了解掌握字的類別意義,便會對漢字嚴密縝緻、曲盡其妙的傳神表 意性回味不已。

「鬍楂(茬)」一詞,恰從「楂」:伐斫後所留的樹樁或樹枿(枿:音ㄋ ㄧㄝˋ,本義指「伐木餘」,斬而復生之芽或枝條。

),通「茬」(音ㄔㄚˊ,殘留的根 茬。

),引申為未剃淨殘餘或復生的短毛髮或鬍子。

「樹枿」、「根茬」能復生萌蘖,形 象粲然生動,栩栩躍然欲活。

所以「鬍楂(茬)」用意符為「木」之「楂」或意符為 「艸」之「茬」,而意符為「石」的『碴』或意符為「水」的『渣』怎能萌蘖復生呢?。

(二)『滿』與『蠻』當副詞時,使用的區別。

『滿』與『蠻』,當副詞,都有“很”的意思,這二字常出現在生活口語化中且多見混 用,如『蠻有意思&滿有意思』、『蠻好&滿好』、『蠻不錯&滿不錯』。

其區別在副詞作 用的不同:『滿(ㄇㄢˇ)』性態副詞,主要為修飾動詞,表示動作的性狀情態,如『滿 以為』、「滿感動」、「滿有意思」、『滿思佇機報復』、「滿擬染指,分取一杯羹」。

『蠻(ㄇㄢˊ)』程度副詞,主要為修飾形容詞,如「蠻嫵媚」、「蠻能幹」、「蠻俏麗」、 『蠻好』、「蠻可口的」。

(三)「漲紅了臉」還是「脹紅了臉」? 『脹紅了臉』、「紅頭脹臉」、「頭昏腦脹」皆指因生氣、著急或慚恧(ㄋㄩˋ)羞 臊而情緒波動,使血液集於臉部呈脹(瘬)紅色。

所以意符從「肉」之『脹』或 意符從「疒」之「瘬』。

見於《紅樓夢˙第七十一回》:「司棋滿面紅脹,又流下淚來。

」、又《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又見林黛玉臉紅頭脹,一行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不勝怯弱。

」 *大陸字典有將『漲』也解作“頭部充血”,如「臉漲得通红」。

教育部《重編國 語辭典修訂本》則兩者兼收。

如○1『滿面紅脹』(因著急或害羞而滿臉湧上紅暈) ○2『紫脹』(形容人氣憤無處發洩,致胸中鬱恨而臉色難看。

)○3『漲紅』(因某 種情緒波動,使血液集中某部位而呈現紅色)。

但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漲紅了臉→×脹紅了臉。

」 *『ㄓㄤˋ』紅了臉,到底用「脹」或「漲」。

雖令人無所適從,但<全國字形 競賽>和<大學指考>都曾出為試題,公佈答案皆為「脹」。

又「漲」讀 ㄓㄤˋ時,指“瀰漫”之意,如「煙燄漲天」。

Reply↓ 我想拿這個去當學測的考題 大概會死一堆人吧 版主回覆:(10/20/201001:06:02AM) 鐵定會。

XD Reply↓ 這確實很傷腦筋… 小弟我之前嘗試製作歌詞,就發現這問題,像「虎尾」,華語唸法有「虎已」、「虎委」,押韻時會盡量不安排有爭議字詞在句尾,讓民眾和學者都高興。

有沒有發現我是用「華語」而不是「中文」?這也是經過考量的… 版主回覆:(10/18/201002:59:35AM) 很有趣的觀察。

用「華語」而不是「中文」也是很細心的考量。

^^ 依教育部國語辭典,「尾」以「委」為主音,「以」是又音。

譬如,我們常說虎頭蛇「委」而少說虎頭蛇「以」,常說年「委」而少說年「以」。

Reply↓ 呃~份好像沒有 好像~ 版主回覆:(10/18/201002:58:48AM) 可惜不知要到哪裡查詢教育部的錯別字規範修改歷史。

不然一定可以挖到很多有趣的事。

:D Reply↓ 份和布是教育部後來改了 版主回覆:(08/13/201001:50:33AM) 原來如此。

:) Reply↓ 其實有的字原本就唸那個音,只不過大家都這樣唸,我們也沒辦法,只好跟著「同流合污」了←不然會被笑(即使唸的正確的) 版主回覆:(05/22/201005:12:39AM) 呵呵,正是如此!語言原就是為了溝通,堅持講純正的,不如講對方聽得懂的。

Reply↓ 但國小老師可不這樣想,讓我小孩搞亂了,例如冒,帽,它的細明體及楷體都是一個ㄇ再二橫,微軟的字型庫有問題?只有慢漫曼…楷體及明體不一樣?悶ㄚ~~ 版主回覆:(05/20/201005:19:53AM) 國小教育走的是「規定派」,教育部(老師)規定什麼,學生只能照著做,不然就算錯。

至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就是學界武斷的規定了,許多聽起來都不可思議,在那樣的體制之下,學生也只能乖乖服從。

我小時候學的「温」字右上方是「曰」,我父執輩學的是「溫」右上方口中是個人。

我寫「溫」也被老師說錯,但現在微軟字型庫還是「溫」。

Reply↓ 請教采青 慢這個字 細明體是上面是日 但楷體是一個ㄇ再二橫 這樣是不是也是錯別字? 教育部規定是ㄇ再二橫 但我們街上路面都是日 微軟的字型也不一樣 版主回覆:(05/14/201001:05:59AM) 這應該不算錯別字,是字體不同而已。

Reply↓ 沒用的,文章鎖右鍵 鎖左鍵,卻沒有鎖 ctrl+A輕鬆被我複製貼上 版主回覆:(05/10/201005:30:53AM) 是的,鎖右鍵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所以重要文稿不要放上網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Reply↓ 那請教采青^^: 「範屬」還是「泛屬」? 或是兩者的意思不同? 版主回覆:(05/08/201008:51:32AM) 這個詞似乎不是很常用,教育部國語辭典查不到。

依照我個人(不保證正確)的語感: 「泛屬」是「普遍屬於」的意思,比較鬆散。

「範屬」近似「範疇」,比較嚴格。

Reply↓ 完全不知道是馬表耶! 版主回覆:(01/14/201001:18:15AM) 是的,我也非常驚訝。

Reply↓ 用手寫的話,我是自己的「己」跟已經的「已」分不清楚! 版主回覆:(11/19/200902:28:45PM) 多練寫幾遍吧,有錯別字容易被編輯退稿喔。

Reply↓ 252頁那首《琵琶行》: 幽咽「流景」水下灘, 應該是「泉流」才對。

版主回覆:(11/19/200906:30:36AM) 謝謝Ray。

這件事讓采青學到,不要以為校了三次就不會有錯字。

:~~ Reply↓ 「變身暢銷小說家」第九十四頁: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憫然. 是「憫」然還是「惘」然? 第九十五頁: 在那道姑身後十余丈處, 似應為「十餘丈處」. 版主回覆:(11/01/200903:47:18PM) 非常謝謝無言協助堪誤。

這些錯字沒校出來,采青深感羞愧,現已將這些記錄下來,再版時將修改。

再次謝謝~ Reply↓ 采青在上面回應中有提到“漢字說清楚”!這本書我在學校的圖書館借過,原也打算要購買來惡補… 可是看過後發現,還是有很多模稜兩可的字沒有列在書上呢ˊˋ~ 就像妳文章中列出來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比較來、比較去果然還是… 自己碰到疑問的時候就做筆記最好了!!噗噗。

寫小說必備之錯別字秘笈(?) 在份跟分的分別有稍微懂了! 往後在錯別字上有疑慮,還能繼續回覆這篇討教嗎><? 話說回來,到底是「部分」還是「部份」? (剛剛看份跟分久了,突然覺得它們變形了,Orz) 版主回覆:(10/23/200904:32:26AM) 目前教育部的規範是「部分」。

Reply↓ 現在由於唸「骰子」還佔壓倒性多數…… 是唸成「古子」嗎?康熙字典上說骰字可唸成兜,頭,古三音.還有人唸成「ㄕㄞˇ子」的,康熙字典上沒提及此. 教育部的詞典居然查不到「徹底」一詞.「澈底」只有水清見底時才能用,其他時候都應該用「徹底」.徹是貫通之意,徹底就是直通到底.若將「徹底」改成「澈底」,難不成把「徹夜」也改成「澈夜」?國歌裡的「貫徹始終」也要改成「貫澈始終」? 「脹紅臉」是臉脹紅.若臉是液體,用「漲紅臉」還有話說,沒有人會認為臉是液體吧?怎麼會用「漲」字呢? 版主回覆:(10/23/200912:10:16AM) 現在台灣幾乎所有人都讀「ㄕㄞˇ子」,教育部要匡謬正俗,因此改回讀「投子」。

「徹底」改成「澈底」也是教育部令人難以理解的決策。

采青從前一直用「脹紅臉」,也相當驚訝教育部規定為「漲紅」,在得知後有特別留意,還真的大部分出版社都用「漲紅」,唯有皇冠出版社用「脹紅」。

曾經聽過網友討論,認為若被打腫是「脹紅」(腫脹變大),若是泛起紅暈用「漲紅」(血液沖上臉),似乎也不無道理,僅供參考。

Reply↓ 我覺得就公開發表來說能用正統的的還是用吧,因為看小說也是學習語言與文字的方法,有的人可能就因為自己的一個錯字,讓他錯誤一輩子.這樣的影響力不可不慎啊. 版主回覆:(10/16/200902:14:06AM) 非常同意。

:) Reply↓ 哇! 逛您的部落格真是長知識說XD 版主回覆:(10/10/200912:26:50PM) Thankyou~^^ Reply↓ 每每看完采青的文章,都覺得獲益良多!!!^^感謝采青的整理與分享~ 版主回覆:(09/04/200903:50:34PM) 很高興知道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

謝謝amazingfox。

Reply↓ 台湾的网站大陆打开的都很慢。

、我这里网速还算快的。

台湾有的网站我们这里还不能打开 版主回覆:(09/04/200903:22:51PM) 原來如此。

信息交流是好事。

有空多來坐。

:) Reply↓ 我沒有什麽出錯的.哈哈.國文水平還不錯的說 版主回覆:(09/04/200901:26:47AM) 豈止不錯,是太厲害了。

Reply↓ 我在武汉。

你在哪里住过。

简体写起来方便 版主回覆:(09/04/200901:23:25AM) 我在深圳。

深圳的人口有80%是外地人,所以我也認識不少武漢朋友喔。

:) 不過深圳連到痞客邦的網絡遭到屏蔽,武漢不會屏蔽嗎? Reply↓ 我與采青大同為語言學出身,我本身抱持descriptive的態度,所以前陣子為了自己書中的一些用語用字,在改與不改之間掙扎不已。

要找到一個認真討論寫作的地方,實屬不易,我很高興能來到你的部落。

版主回覆:(09/03/200905:06:36AM) 很高興認識恬香。

進入出版界後,發現有descriptive觀念的人實在不多啊,所以還是向主流勢力屈服了。

^^! 恬香也要出書了嗎?出版時別忘通知一聲,采青必定赴援。

^^ Reply↓ 真是受益良多阿 版主回覆:(09/03/200901:40:09AM) 謝謝。

:) Reply↓ 我高3高3高3…. 一項自傲於文字的我看到錯別字這個標題突然被勾起了極致的好奇心~~~ 看到份/分… 其實我一直以為ˇˇ" 可以!!!通用!!! 就是古字跟現代字的用法ㄚ… ㄜ…原來這樣就算錯別字了~~~~ 也是這是"積非成是"的文字咩^^ 不過聯考國文要是考這麼妙ㄉ話… 我大概會樂翻XD 版主回覆:(09/03/200901:36:58AM) 所以現在的聯考國文也沒有教「份」與「分」的區別嗎? 要是有的話,應該會考倒一缸子人吧。

^^ Reply↓ 你的文筆很有趣 版主回覆:(09/03/200901:36:43AM) 謝謝。

Reply↓ 我是大陆的。

有好多在你看来是错别字的汉字。

其实我们都经常在用 版主回覆:(09/03/200901:35:02AM) 這些是在「台灣教育部」看來的錯別字,不是我。

:D 我在大陸住過10個月,對大陸的文字也深感奇妙。

Reply↓ 時代在變~~思想也在變 版主回覆:(09/02/200901:22:45AM) 大家都在變。

:) Reply↓ 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上次去聽的一場口考 因為有國學類科的所長在~ 有講到分跟份的差別~ 可以數的就是份 不能數的就是分 第一次這麼深刻了解很多字的用法 還好~我不是念這些學科的(擦汗) 版主回覆:(08/19/200901:47:18PM) 長見識了。

頭一次聽到中文有分可數、不可數。

不過這樣的分法有道理。

^^ 采青也聽過一個說法,「份」只用在以下三處: 1.年月日:「年份」 2.量詞:「一份文件」、「雙份特餐」 3.整體中的單位:「股份」、「備份」 其他全部用「分」。

總之儘量用「分」比較不會錯。

Reply↓ 親愛的會員您好: 我們是痞客邦PIXNET的專欄編輯,感謝您用心經營部落格,由於我們非常喜愛您此篇文章內容, 因此我們將您此篇文章放上了PIXNET首頁藝文出版專欄,希望有更多痞客邦PIXNET的會員閱讀您的好文章。

若有任何問題,請至服務專區與我們聯繫,謝謝^^ http://support.pixnet.tw/index.php 痞客邦PIXNET Reply↓ 精確的文字靠左腦、經典的小說靠右腦。

這跟有創意的人常常會被退學有關係嗎? 版主回覆:(08/19/200901:17:46AM) 目前的教育及考試制度偏重左腦,對右腦人較不公平,殊為可嘆。

Reply↓ 文字與語言,本來就是人類所創造的,所以文字應用,隨著時代的演變也隨之進化了。

另外恭喜采大出書。

我等它很久了。

版主回覆:(08/18/200906:38:43AM) 謝謝殺豬刀。

采青不時也有到您的blog走走。

:) Reply↓ (好巧版大討論的主題大作家也曾探討) 倪匡有一本書-未來身份 開宗明義告訴大家 身份寫成身分 是錯的!! 是以訛傳訛的謬用 因為這是你的身份 不是分成兩半的身分啊 以上供參考~ 版主回覆:(08/18/200901:17:01AM) 是啊,采青很感謝馥林編輯協助校出這個錯誤,不然就鬧笑話了。

^^||| Reply↓ 馥林的編輯真了不起!可以找到這麼冷的錯別字 采青大美女可千萬別放過…… 我是說,千萬要好好把握這位(些)編輯 因為偉大的作家背後,一定有一(以上)位好編輯 話說很多人罵教育部,其實他們也有苦衷啦,雖說語言文字往往約定俗成,畢竟總要有人管 誰管? 50元硬幣上的老兄說: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 一句眾人之事,可是包山包海什麼都有的呢~~~ (管得亂七八糟是該有人罵就是) 而且,漢語畢竟是世界上最多人類使用的語言 複雜也是應該的呀~~ 版主回覆:(08/18/200901:12:37AM) 馥林找到的是「分/份」、「樑/梁」,其他是采青自行研究的啦。

但馥林編輯好是無庸置疑的。

^^ 這樣反過來一想,政府官員也有難為處。

從俗會被罵將錯就錯,堅持正統也會被罵(如「投子」一例),分寸拿捏也不容易。

Reply↓ 害羞用"漲紅" 被打腫用"脹紅" 版主回覆:(08/18/200901:09:49AM) 我似乎也聽過這種說法。

有幾分道理。

Reply↓ 采青大,妳辛苦了,還特地整理出這篇詳細的錯別字. 其他大大提供的錯別字也很詳細實用呢! 如果上列的錯別字內容可以轉存下來就好了,(隨時都能找出來看,多方便哩!) 在這裡我也想推薦一本前不久才買到的工具書,裡面有關錯別字也介紹的很詳細.(呃…這不算另類的打書廣告吧?) 書名:漢字說清楚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季旭昇教授 內容簡介如下: :::內容簡介::: .「發憤」為什麼不可以寫成「發奮」?「蜂擁」與「蜂湧」到底誰正確? .為什麼「券」與有信用需求的文件有關,而「卷」卻沒有呢? .「心無旁騖」要寫成馬旁的「騖」,還是鳥旁的「鶩」比較合理? .「席捲」與古人不坐椅子、不睡床鋪的生活習慣有何關聯? .為什麼「心心相印」若寫成「心心相映」,情感的濃度就大大地降低了? .「默默不語」和「脈脈不語」聽起來完全相同,但意思是哪裡不一樣呢? .其實,不只有一窩蜂,還有一窩孫、一窩絲,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怎樣的夢比較令人驚嚇,「噩夢」還是「惡夢」? .「念」與「唸」,哪個有「長久的思念」,哪個有「呻吟」的意思? .艱苦卓絕?照字面應解釋為「艱難困苦比別人卓越」──真不知道在講什麼? .「請稍後,馬上回來。

」「稍候回來,不要走開。

」小心!這都是不通的喲! .交代,把事情「交」給別人,「代」為處理;交待,就變成把事情「交」給別人,請別人「等待」處理?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決」是水衝破岸向下流;「絕」指把絲線切斷,那麼「決絕」呢? .「令人不齒」若寫為「令人不恥」,就變成「令人不覺得羞恥」,天哪!意義完全相反了! .「銘謝」是用紙筆默默地把感謝刻在心中,「鳴謝」則是用嘴巴大大聲地說謝謝! .「飆」如何從「風像群犬狂奔一樣地狂吹」,轉變到「無拘無束,全力演出」的意思? .西周銅器銘文中「畫」字,最上面是一支筆,記錄田界之用;中間是一支圓規,丈量田界之用;底下是個田字,所以就是「畫田界」! .你知道嗎,「恭賀春釐」的「釐」甲骨文左邊是一把成熟的麥子,右邊是手拿著棍子在打麥子,這表示收成,所以有「福」、「喜」的意思喲! 從古人的造字原則,到歷代觀點,精確掌握字義,分辨正確與錯誤,欣賞詩詞絕妙用法, 全書共有八十六篇,篇篇介紹日常生活中在「字形」、「字音」、「字義」上,值得探其究竟的漢字。

網址: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2472 很實用的書喔,有需要的就找來看看吧. 版主回覆:(08/18/200901:11:52AM) 延伸閱讀的兩則都可以下載。

《漢字說清楚》看起來很實用,采青在考慮購進惡補一下。

謝謝君的建議。

:D Reply↓ 驚訝不已,原來我也錯這麼多字。

只能說現在的國字改的好亂啊! 版主回覆:(08/17/200905:30:27AM) 發現這些錯別字,對采青來說也是好大的震撼。

:~~ Reply↓ 嘎=ga;確實是唸jia2然而止沒錯…lei2弱也是對的,不是ying2弱。

可是,印象中「份」改成「分」是受到某些(?)因素影響,從小我唸fen4的都寫份,fen1的都寫分,所以是身「份」證。

像這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http://www.immd.gov.hk/zhtml/images/pic-adult-front_sample.jpg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703/09/W020070309493788854492.jpg 可是…新版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130/345036299_ba63a0d4a9.jpg 舊版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http://blog.nownews.com/allimage/jasonforce/0000019043_b.jpg btw,份、分分開,有減少ambiguity的好處,像「分量」(數學名詞)vs.「份量」、「分子」(物理)vs.「份子」。

站在所學專業,自然比較不認同prescription,但他們既然連三隻小豬也可以變成語… 「聒」是聒噪。

「呱」是onomatopoeia。

妳覺得呢? 假「藉」是藉口,「假借」是六書之一。

可是簡字寫成了「借口」。

「覆」是覆蓋,「複」是乘以二或以上。

可是簡字也寫成「重复」。

「怡」人似乎也說得通,甚至比「宜」人含義更廣。

台灣用「雇主」,但香港用「僱主」。

如果伙伴的正解是火伴的話,那營火的時候我應該把他踢進去當柴燒… 另外,「拚」命要唸pan4,妳發現了嗎?😛 版主回覆:(08/16/200902:41:16PM) 你好厲害,把身份證都找了出來。

「分」跟「份」確實讓我震驚。

我記得以前也是四聲都寫「份」,曾幾何時變成如此。

硬邦邦、鴨子聒聒叫、馬表、沒轍、戛(ㄐ一ㄚˊ)然而止、鬍碴…這幾個例子都是正確的。

嬰兒啼哭才用呱(ㄨㄚ)。

簡體字把某些相異字簡化為一了,像「後」變成「后」、「遊」變成「游」、「麵」變成「面」、「隻」變成「只」。

所以當簡體字轉成繁體,「只有」一定變成「隻有」。

:D 「火伴」據說是有典故,古代軍隊十人分享一堆火,所以同火的人叫「火伴」,後來才漸漸取「伙伴」而不用「火伴」了。

知道「拚」要唸pan4(因為以前學校教過),知道歸知道,日常生活中從不這樣講。

:P Reply↓ 我筆誤了囧 「又想起了一個︰『蠻』「和」『滿』……前者「筆劃算多」……」 版主回覆:(08/16/200902:40:42PM) 呵呵,打字難免會有錯,不要緊。

^^ Reply↓ 謝謝姊姊的指教。

內心戲似乎是文字描寫最為優勝的地方…… 另外提個例子︰「的」和「得」。

這好像是頗多內地/台灣寫手容易犯的錯,不過網絡小說看多了偶爾自己也會把「說得好」寫成「說的好」,回頭修稿時真的是汗了一把。

又想起了一個︰「蠻」還「滿」,我只能說,前者字算深,有時執筆忘字真有可能寫成「滿」了。

關於標點符號的運用,有個問題想要提出來,到底內心戲﹑就是角色自己在腦海裡想的話語需要用引號嗎? 似乎標點符號也是比較容易犯的錯,而有時錯還好像錯得很有風格似的。

比方說引用別人說話的語氣,一連串的字眼中間沒有停頓︰「他居然打我他居然打我他居然打我!」 這樣也成嗎? 版主回覆:(08/16/200902:30:51PM) 「蠻」和「滿」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和皇冠的「說文解字」,都取「滿好」、「滿不在乎」。

(「蠻」只用在「蠻不講理」) 據采青觀察,古代武俠小說(如金庸)較慣於把內心想法用引號表示,現代小說則較少。

另外,英文小說習慣把內心想法用斜體字標示,因此某些翻譯小說也會把內心想法改用標楷體。

標點符號刻意錯的狀況,當角色說話本就具有此種特色時,是可以接受的。

Reply↓ 哇~~真是大開眼界~~原來真得很多字~我錯了~~辛苦了,謝謝分享~ 版主回覆:(08/16/200902:30:20PM) 不用客氣,一起努力。

Reply↓ 那"尚"方寶劍和"上"方寶劍,哪個對?? 版主回覆:(08/16/200903:06:23AM) 尚方對。

:) Reply↓ 錯別字留給編輯…教育部的定義考完試就可以忘記了。

(只是覺得這種東西應該是很自由,約定俗成,而不是一個很暴力的「教育部xx委員會」可以去決定…) 版主回覆:(08/16/200903:05:01AM) AGREE. 古往今來,語言往往難逃政治力的介入,這是最可嘆之處。

Reply↓ 帳棚vs帳篷 相當有趣的解釋啊^^ 不同小說裡不同的字造成不同的結果 ex: 一、今天小王帶著一家人上山去露營,晚上和孩子一起搭帳棚。

(使用者:平民單位容量:三至四人面積:小) 二、蘇丹命令手下的土耳其軍團前去攻打卓九勒大公,當他們到達斯約格布湖時,決定在湖邊建立據點。

軍官們命令   士兵們搭建帳篷,為攻陷位於湖中央的修道院做準備……(使用者:軍隊單位容量:十人以上面積:中至大型) 結論:中文真是無敵難(嘆) 版主回覆:(08/17/200905:29:42AM) 中文算是世界上公認困難的語言。

書寫困難是其一,文法的微妙更是。

如"吃飯了"和"吃了飯了"有何不同,不只老外困惑,華人自己恐怕也解釋不出來吧。

Reply↓ 說到錯字,還真的是可怕。

可是異體字還是能接受啦,同音字就不能了。

好像大家用拼音輸入法比較容易出錯的感覺? 然後剛剛打一篇網誌,關於文字和圖像的比較,自然是沒有倪姊姊的教學那麼有深度,但也昐指教︰http://blog.yam.com/libusse1212/article/23384126 版主回覆:(08/16/200902:55:30AM) 拜讀了。

寫得很好。

子嬰有的感嘆,采青也曾經有過。

英文有句諺語叫"一圖勝千言",感覺上小說家怎麼寫都無法像圖像那樣生動。

不過,後來也漸漸找到了文字的優勢。

第一,想像空間大。

同樣一段描述,讀者能夠自行在產生"心像",產生出他想看見的畫面。

這也是為何小說改編成電影很少令讀者滿意(尤其是選角選不好時),圖像會破壞想像空間。

第二,某些微妙情節以文字表現反而更細緻,譬如高手過招的內力比拼,瞬息之間交換數招就知道對方的功力,或是為何高手選擇不用這招而用那招。

這是電影無法拍出的。

Reply↓ 真是見鬼了~ 版主回覆:(08/16/200902:54:23AM) 深有同感 Reply↓ 呵~其實教育部在想什麼我們小老百姓哪知道?大概是希望我們多在這些可怕的「修定版」中迷得暈頭轉向忘記重要事項吧XD 不過我要幫一個澄清一下,「羸」弱,這孩子從我唸高中到現在都沒變過,老師上課時也會放大,因為它跟贏很像,只差中間而已,不注意者常常會視而不見居多。

語言常常積非成是,當然它是活的,它會變化,只是古版的我不禁要問:當我們開始「唸」錯時,為什麼沒有人糾正呢? 讓我想到了張大春的《大頭春的週記》裡,大頭春問老師:為什麼記者唸錯寫錯都不用罰寫?我覺得他們應該要罰寫oo遍才是。

的童言抗議XD 我覺得文字在演變,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它的「前身」而一筆勾消過往。

ps.不過其實講那個一點,這也驗證了人性其實大部份是「得過且過」,只求迅速記憶與應用,很少人會去注意單字的意義與使用狀態,你可以說這樣太「鑽牛角尖」,但也可以說「囫圇吞棗」才會這樣「陰錯陽差」囉~ 版主回覆:(08/16/200902:48:16AM) 贏楓厲害(豎大拇指),羸弱能唸對寫對的人想必是不多。

「唸」錯時,只有在學校會被糾正吧。

除此之外,現代國文素養低落,電腦普及應該是主因之一。

太依靠新微軟選字了。

:~~ Reply↓ 我的天~~~~ 徹底顛覆了既定的概念…….. 有些還說得過去,有些真的只能用莫名奇妙來形容== 版主回覆:(08/16/200902:43:55AM) 以後咱們過年都來擲"投"子吧😀 Reply↓ 「澈」底~ Reply↓ 不知道教育部在想什麼 版主回覆:(08/14/200902:31:48PM) 這也是采青很納悶的:p Reply↓ 頭香!! (過乾癮之後等這兒流量一天上萬就不好搶了) 版主回覆:(01/10/201002:17:31PM) 奇怪,你想得怎麼跟我一樣,我每次去搶你頭香時也是這樣想,只不過我比較含蓄(卑鄙?),沒說出來而已。

:P Reply↓ LeaveaReplyCancelreply Youremailaddresswillnotbepublished.Requiredfieldsaremark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關於倪采青 小說家、書評人、晶荷花精負責人。

臉書:rosenovel2009年出版《變身暢銷小說家》,是文壇罕見還沒出版過小說就出版小說寫作教學書的異數。

2012年以都會小說《潛入婚紗的女人》獲得馥林都會小說獎並售出偶像劇版權。

其他著作包括《金匙小姐不矜持》、《夢遊祕境的女孩》、《過稿力》等。

最新著作《再見後,開始香戀》於2018年5月出版。

倪采青同時是晶荷花精負責人,長期耕耘於芳療、花精和身心靈療癒領域。

文章搜尋 Searchfor: 最新文章 《再見後,開始香戀》華文第一本芳療小說出版! 《過稿力:一流出版人告訴你編輯到底想要什麼》即將出版 《神棄者:闇影覺醒》書評 《暢銷書密碼:人工智慧帶我們重新理解小說創作》書評 《文案訓練手冊》書評 《倒數殺機》書評 《滅世天使2:抉擇》書評 《超棒推理小說這樣寫》書評 《寫給未來的日記》書評 香水痴狂 1-3你所不知道的編輯選稿內幕 《14天的約定》書評 《讓愛靠過來》書評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書評 《闇黑之心》書評 近期迴響QORQIOSon自架wordpress部落格,你必須懂的幾件事。

netizenon文學獎幹嘛公布本名?小貓on文學獎幹嘛公布本名?Nanion文學獎幹嘛公布本名?Nanion文學獎幹嘛公布本名?bluebirdon文學獎幹嘛公布本名?倪采青on大眾小說vs.純文學拆穿純文學的爛on大眾小說vs.純文學拆穿純文學的爛on大眾小說vs.純文學拆穿純文學的爛on大眾小說vs.純文學vicky445on出版社為何退你稿,即使你寫得很好芳華逝on長篇小說出版社投稿大全斜槓媽媽on《過稿力:一流出版人告訴你編輯到底想要什麼》即將出版吳明是on《寫給未來的日記》書評吳明是on《寫給未來的日記》書評文章彙整 文章彙整 SelectMonth July2018 (1) June2017 (1) February2017 (1) December2016 (1) August2016 (1) April2016 (1) February2016 (2) January2016 (1) December2015 (1) November2015 (1) October2015 (5) September2015 (2) July2015 (3) June2015 (6) May2015 (1) April2015 (2) March2015 (5) February2015 (3) January2015 (3) December2014 (5) November2014 (4) October2014 (4) September2014 (5) August2014 (9) July2014 (5) June2014 (6) May2014 (9) April2014 (6) March2014 (7) February2014 (7) January2014 (4) December2013 (1) November2013 (3) October2013 (9) September2013 (5) August2013 (7) July2013 (7) June2013 (10) May2013 (6) April2013 (5) March2013 (5) February2013 (7) January2013 (8) December2012 (6) November2012 (7) October2012 (7) September2012 (8) August2012 (7) July2012 (7) June2012 (7) May2012 (7) April2012 (4) March2012 (4) February2012 (4) January2012 (8) December2011 (9) November2011 (8) October2011 (7) September2011 (7) August2011 (7) July2011 (7) June2011 (4) May2011 (4) April2011 (2) March2011 (2) February2011 (1) January2011 (2) December2010 (2) November2010 (3) October2010 (4) September2010 (7) August2010 (4) July2010 (7) June2010 (32) May2010 (9) April2010 (11) March2010 (9) February2010 (9) January2010 (12) December2009 (13) November2009 (11) October2009 (9) September2009 (9) August2009 (9) July2009 (11) June2009 (24) May2009 (14) April2009 (4) March2009 (3) February2009 (1) January2009 (2) December2008 (1) November2008 (2) October2008 (3) September2008 (3) August2008 (1) July2008 (7) June2008 (2) May2008 (4) April2008 (4) February2008 (6) December2007 (6) November2007 (1) May2007 (5) 文章分類文章分類 SelectCategory 小說作品  (58)    《再見後,開始香戀》  (1)    《夢遊祕境的女孩》  (4)    《小紅豆的交換日記》  (2)    《師尊錄》  (4)    《晴逢敵手》  (5)    《潛入婚紗的女人》  (15)    《為愛排位》  (1)    《獨不語‧狼》  (1)    《金匙小姐不矜持》  (13)    《鎮雷璽》  (2)    《靈媒的秘密》  (4)    《鳳兒淚》  (6) 小說寫作技巧  (165)    《變身暢銷小說家》  (123)    《過稿力》  (10)    修稿實戰分享  (5)    演講摘要  (26)    部落格經營  (1) 散文專欄  (50)    《聯合報‧繽紛版》  (50) 書評  (258)    《双河彎‧我的私房書》  (54)    寫作教學書  (20)    導讀推薦  (7)    心靈成長  (1)    日韓文學  (16)    歐美文學  (104)    華語文學  (41)    都會小說  (83) 采青動態  (6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