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與實質的觀念 - 股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名目GDP:是以當年的價格計算該年份的總產值。

實質GDP:是以基期的價格計算該年份的總產值。

可以看到兩者的唯一差異,也是其中關鍵 ... 名目與實質的觀念 作者 股感知識庫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股感知識庫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Twitter 複製文章連結 已複製文章連結 總體經濟 名目與實質的觀念 2020年4月1日 作者 股感知識庫 文章來源 股感知識庫   展開 在大部分的經濟學文章當中,我們常可看到名目或實質的字眼,放置在幾個重要的經濟指標之前,諸如「名目GDP」、或是「實質薪資」之類,因此要能區分「名目」及「實質」這兩個重要的經濟觀念,對於閱讀之後股感的總體經濟系列文章,或是研究大部分財經領域的相關知識,都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直觀地理解,「名目」就是名義上的範圍、「實質」就是實際上的範圍,而兩者間的差異關鍵在於通膨!通常經濟指標的「名目值」,表示該指標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名義量;而經濟指標的「實質值」,代表該經濟指標考慮了通貨膨脹的影響,並將通膨效果排除以期看到更實際的經濟變量。

以大家常常討論的薪資作為例子,假設某人的「名目薪資」為45,000元,這代表表面上他所獲得的薪資數字,而我們常說要把通膨考慮進去,因此考慮了通膨影響(並將通膨效果排除)的「實質薪資」可能是42,000元。

薪水會漲、物價也會漲,所謂「物價上漲讓你的錢變薄了」,其實講的就是「實質」的觀念,你領到的鈔票並沒有真的比較薄(名目上錢的數量一樣),但因為物價上漲你能買的東西卻相對變少了(實質上錢的購買力下降)。

而在以下的內容,我們將就常常出現「實質」觀念、經濟學上的三大面向:產出(GDP)、利率、薪資一一作介紹。

雖然大原則都是排除通膨的影響,但每個經濟指標在定義上如何去除通膨的影響又不盡相同。

閱讀完以下內容,你將對總體經濟有更進階的認識。

實質GDP  讓我們稍稍複習GDP的觀念,GDP是「一國疆域以內所有生產單位的生產成果」,簡單講就是該國的產出。

那麼實質GDP要如何排除通膨對產出的影響呢?我們首先看到以下簡單的定義。

名目GDP:是以當年的價格計算該年份的總產值。

實質GDP:是以基期的價格計算該年份的總產值。

可以看到兩者的唯一差異,也是其中關鍵的部分在於基期(註一)。

實質GDP將價格以特定某一年(基期)來做計算,因此就能排除不同年間因通貨膨脹而造成名目GDP有所偏誤的影響。

舉例來講,以2015年的價錢所計算的GDP是2015年的名目GDP,以2016年的價格所計算的GDP是2016年的名目GDP。

如果我們把2015年定為基期,那麼2015年的實質GDP是以2015年的價錢所計算出的GDP,也就等於2015年的名目GDP;而 2016年的實質GDP還是以2015年的價錢所計算出的GDP! 因為不同年間的GDP統一都以特定年(基期)的價格做計算,因此就能排除物價變化的影響,單純看出一國產出是否真有成長。

以下表為例,2010年的實質GDP是以2000年(基期)的價格去做計算,因此就可以排除2000~2010年間因物價上漲所帶來的影響,單純地比較這十年間產出成長了多少。

也就是說實質GDP純粹反映產量,而名目GDP不單反映當期的產量,也反映了當期的價格。

因此從這兩個指標,我們可以計算一種反映商品與服務的綜合價格變動情況的指標,稱為GDP平減指數,是物價指數的一種。

GDP平減指數=(名目GDP/實質GDP)*100 因為基期年的名目GDP與實質GDP是相等的,所以基期年的GDP平減指數一定等於100。

而接下來各年的GDP平減指數,其實就是在比較該年度的物價水準與基期年物價的高低。

基期年的名目GDP=實質GDP;基期年的GDP平減指數=100 實質利率  利率是借款人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也是放款因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

名目利率在實務上通常以一年期的銀行定存利率作為參考,簡單講就是你把錢存進銀行,一年後表面上可賺得的利率。

我們知道「實質」的概念是要排除通膨的影響,那麼實質利率要如何排除通膨的影響呢?通常為「名目利率」直接扣掉「通膨率」大約就可以等於「實質利率」。

這個式子也是經濟學上非常著名的費雪方程式,但其實背後道理非常直觀,假設今天銀行的定存利率為5%,而當年的通膨率為3%,那麼名目利率(定存利率)5%扣掉通膨率3%,就約等於實質利率2%。

但要注意的是,「直接相減」的方法得出的實質利率是「大約」值,完整的實質利率定義為: (1+實質利率)=(1+名目利率)/(1+通膨率) 寫成直接扣除的式子,只是為了簡便計算,而且也符合經濟直覺。

不過只有當名目利率與通膨率都不大時,其中的差異才微小到可以忽略。

通常名目利率為正數,而實質利率則有可能為負數,當實質利率小於0時,代表名目利率低於通膨率,也就是說存在銀行裡的錢比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通常(實質)負利率的環境將誘使大眾將儲蓄從銀行體系流出,追求較高利率的標的,刺激投資和消費,這也說明為何在寬鬆政策下,央行降息能夠刺激景氣的原因。

實質薪資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也是大家最關心的薪資。

名目薪資很簡單,就是帳面上取得的薪資數字,那麼實質薪資要如何計算呢?一樣記得大原則,「實質」的概念為扣除通膨的影響,實質GDP是以設定基期,實質利率是以扣掉通膨率的方式來扣除通膨的影響,而實質薪資則是以除於消費者物價指數計算得出。

實質薪資=(該期名目薪資/該期消費者物價指數)*100 下表我們可以看到從2016年以來台灣的名目薪資(以經常性薪資(註二)表示)與實質薪資走勢圖。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基期訂在2016年,故2016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0,此年的名目薪資等於實質薪資;而看到2019年8月的薪資部分,名目薪資為42,135、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2.84,所以實質薪資=(42,135/102.84)*100=40,971。

在文章的最後,再跟大家複習此篇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一個觀念:「實質經濟指標是為了排除通貨膨脹對名目經濟指標的影響」,以下也再幫大家整理列出三大經濟面向的實質定義。

 實質GDP:是以基期的價格計算該年份的總產值。

  實質利率=名目利率–通貨膨脹率  實質薪資=(該期名目薪資/該期消費者物價指數)*100 註一:基期依照基期年的選取方法又分成定基法與連鎖法。

定基法每五年改變一次基期,連鎖法則是每年改變基期,例如計算2016年的實質GDP時,是以2015年為基期,但計算2017年的實質GDP時,則改以2016年為基期。

定基法的優點在於計算簡便,但近年來由於科技進步,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當新產品出現後,舊產品的價格往往快速跌落,因此使用定基法計算的實質GDP在離基期年愈遠時,偏誤將愈來愈大。

目前台灣實質GDP的基期計算為連鎖法,每年改變基期。

註二:經常性薪資是指每月給付受僱員工之工作報酬,包括本薪與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如房租津貼、交通費、膳食費、水電費、按月發放之工作(生產績效、業績)獎金及全勤獎金等。

簡單來說是不包含年終獎金的一般月薪。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行政院主計處、吳聰敏《經濟學原理》、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微利時代,通貨膨脹殺傷力劇增 為什麼要投資?實現資產增加跟對抗通膨   週餘   篇 註冊/登入會員 免費註冊 94509   分享文章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Twitter 複製文章連結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股感知識庫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Twitter 複製文章連結 追蹤股感 @stockfeel 詼諧輕鬆看時事 股感,來自生活 影像中的股感 每日知識發送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1 什麼是AltmanZ-Score?了解財務健康指標模型 投資   2 資產配置投資策略:長期投資成功之道 投資   3 定存原來比想像得還不安全?哪些錢該投資?哪些錢該放定存? 投資   4 買「債券基金」只看配息對嗎?時間會怎樣影響債券表現? 投資   5 當投資組合建議不如預期 投資   6 Alpha是否已死? 投資   7 PMI指數是什麼?採購經理人指數細項、計算方式與經濟數據解讀 投資   8 Newmont礦業在2016年持續被看好 產業   9 信貸利率怎麼算?27家銀行信貸利率比較(2022最新) 商業   10 總是覺得「物價」飆漲?4種指數告訴你原因在哪 產業   11 3個資產負債表的主要指標分析銀行股 投資   12 衡量股市是否太貴了,你必須觀察這個指標 投資   13 如何將流動性不足問題納入股票估值中 投資   14 TEJAPI財金筆記—財報附註的重要性:應收帳款收款天數 投資   15 不想天天盯盤,投資組合再平衡能幫助我嗎? 投資   16 同樣追蹤「台灣50指數」,ETF便宜的好?0050vs006208這兩檔差在哪? 投資   17 外匯是投資的王道─認識外匯商品 投資   18 請別相信預測(二) 投資   19 賺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有這3個關鍵、2個障礙 投資   20 破解成長迷思:如何判斷優質與劣質的成長 投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