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理學之心理學】告訴你提升自我意識的重要 - Matter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培養「自我意識」有助我們在面臨各種轉變或決定時懂得暫時停一停,稍為審視自己真正「有意識」的選擇。
心理學人常喜歡說「啊,這個人很conscious of他自己 ...
意識認識自我人性心理學非心理學之心理學【非心理學之心理學】告訴你提升自我意識的重要發布於2020年7月25日分佈式入口翻譯經過大概一個月短暫的「生活回復原狀」後,第三波肺炎在香港再次爆發,確診數字最近更每天破百,身邊有朋友處之泰然,本着接受命運的心態如常生活但仍保持衛生清潔;有的朋友再次陷入恐懼之中,甚至落入輕度焦慮的情況,我們發現「正常」生活並非理所當然;最近有位同事在煩惱轉型用ipad還是買新Macbook,前後糾結了接近兩個月,但仍未想清楚前者或後者,甚至萌起「Whynotboth?」的念頭,但同時她不喜歡生活那麼「物質主義」或過於奢侈。
於是我與其他同事與她做了些“Coaching”(姑且當作是心理輔導吧,但不全然),她好像對自己的需要清晰了點。
這兩件事令我突然想談談「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這東西。
不是抱怨甚麼,但有時看到朋友陷入「選擇困難症」的狀況,又或是對世界發生的事感到憂心忡忡,心頭冒起各種自我責怪或批評世界的謬誤(FalseBeliefs)時,老實說有時是挺令人煩厭的。
不過這種情況又是很易理解的事。
人是群體動物,在群體之間又喜歡尋求一點獨特性,但如何確保自己沒有判斷錯誤常常是人類很困惑的事,而基於我們各種思考的謬誤、可達資訊的不足、偏見、主觀情感等等的影響,要妥善作一個讓自己安心的決定實在十分困難。
「自我意識」任何人都有,只在於強弱而已,很簡單就是審視自己內在世界的能力,心理學對此有更詳盡的解釋,但我不打算以理論切入,這裏只讓你有個初步了解:「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對自己及其狀態的認識;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認識;對自己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認識。
」想討論的是前後兩者。
為何要培養這東西?因為我們都很自然地是隨波逐流的生物,相信你對羊羣心理(Conformity)完全不陌生,我們很自然會遵從社會上的明文或非明文規條走而忘記自己真正想要或想做的東西——我們自發地會採納別人給我們的意見,對我們的批評,然後內化以為那些觀點是屬於自己的,因為這樣有助我們得到對方認同,按物競天擇的觀念來看這樣有助我們生存下去。
簡單例子是升學時我們會納入朋友、家人、師長對於某些學科對前途就業的看法,而基於希望維繫人際關係的價值觀,可能會因而放棄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繼而無限放大修讀對方鼓勵修讀的學科的好處,直至真正上課時才感到後悔莫及,然後引起種種個人問題……但那不是我們的錯誤,而是生物體內遺傳下來的因子。
以下給你說明提升自我意識的幾點好處,也讓你有意識地考慮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提升自我意識,有機會會在日後的文章分享提升的方法。
PhotobyBelindaFewingsonUnsplash1.世界變化無常時懂得保護自己培養「自我意識」有助我們在面臨各種轉變或決定時懂得暫時停一停,稍為審視自己真正「有意識」的選擇。
心理學人常喜歡說「啊,這個人很consciousof他自己」,意思就是說這個人的「自我意識」很強,很清晰自己的需要與適合自己的決定。
應用到疫情當下,疫症是人類無法掌控的事情,除了做足防疫措施外,對於無緣由的疫症爆發人類也只能接受命運。
「自我意識」強的人會懂得讓自己在世界變幻時仍堅守自己的信念、原則與喜好,阻止自己盲目隨波逐流,如面對疫症時懂得審視自己能夠掌控的事情,不「盲搶米」、「盲搶口罩」,懂得欣然摒棄自己因疫情而無法強求的事,在生活中尋找自己享受做的新事物,不讓恐懼或外在世界干涉自己內心。
這不是自閉甚麼,而是保護自己的防禦機制。
2.成為自己改變世界「怎樣為社會出一分力」是很多香港人過去一年半來糾結的問題,原因不多說,但應用到世界每一個人身上亦然。
心理學家在教導治療或心理輔導課時總是強調,我們必須先料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為求助者帶來最大的裨益,情況就像如果老師對該學科沒有充分的知識那就根本無辦法為學生提供多元而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一個學科。
我們要以第三身看這世界才能為世界帶來最大幫助。
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們可能每分每秒都受世界的資訊干預,而為了成為一個社會甚至世界公民,我們總不自覺地忽略了自己的獨特性。
以群眾心理學的角度說,人為了迎合群體,會對自己的觀念、喜好、價值觀或習慣作出調適,而為了保障自己能在群體中生存下去,我們很自然會默許群體的決定,因而失去客觀全知的角度觀察世界。
「自我意識」讓我們尋找自我,了解自我的思考模式,自己回應世界應有的態度,不被世界牽着走。
較形象化的是以第三身角度處世,有別於為世界奔馳,我們先內視個人,繼而才思考自己在世界的定位。
若懂得內視自己,為生命掌舵,自然能以自己的獨特性感染他人,不論多少世界亦會因我們起變化。
提升「自我意識」有助我們擺脫世界的渲染薰陶,成為自己世界的主人。
3.讓自己知道自己為何而活我們或許不知道,每個人在不同崗位上工作,可能你認為自己是單單為金錢工作,但其實為何你會選擇在那行業下工作,相信潛意識也暗暗指示過你擔任這崗位的好處,或這崗位是你能夠接受的工作,你才能堅持在這崗位上本着「向薪水看」的信念日復日地工作。
無論你能否悟出潛意識給你的啟示,不喜歡這工作的同時也意味着你心目中有其他更憧憬的工作,又或有一個希望能從其他工作實踐的信念。
人會不自覺地納入許多外來的聲音,於是作出誤以為是自己喜歡的決定,迂迴路走多了才覺察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可是這是有代價的:除了時間之外,過多無意識的經歷只會成為遮蔽我們成長路向的面紗,越多經歷我們越大機會納入外來的聲音,不懂疏理思緒的話只會讓我們迷失自我。
提升「自我意識」就讓我們從自身思考,主導自己的人生,有意識地下每一個人生決定,覺察每一個“trial-and-error”之中對人生帶來的意義並且疏導出一套自己秉持的價值觀或信念,例如是很簡單要「為全人類提供有機的蔬果農耕品」,以這套價值觀或信念推動自己前進。
再以旅行為例吧。
年少時我們常說要把握青春,把握機會歐遊,然後很多時歐遊後的反饋都是「無意思」、「沉悶」、「不知看了些甚麼」等等,然後我們就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這裡無意談旅行的意義(有機會也可以聊聊),但以此作例對我來說有意識的做法是,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思考自己生活中缺乏的東西是甚麼,可能是跳出家國思考的環境、或是一個理想的創作環境,然後才思考到外地旅遊的需要,該到哪裡滿足我這些需要。
相比起為去而去,又或是被動地為尋找某地方的名勝景點而旅行,前者來得較主動而且不易受到突發狀況(如景點突然關閉或行程變動)影響心情。
調整心態與思維從來比改變客觀條件來得容易。
覺察自己的需要顯得重要。
以上三點大概濃縮了「提升自我意識」的好處,希望能成功說服你對「自我意識」的關注吧,也謝謝你看到這裡。
近年來熱門討論的「斷‧捨‧離」其實也是建基於我們能意識自己的需要與喜好而生的生活概念。
我一直認為人類必須從內心出發,了解自己的不足與盲點,而且有意識地疏理出自己應對群眾變化的心態,這文明才能進步。
這是我的信念。
如果這篇的反應良好,之後會貼地分享一些自己「提升自我意識」的方法,為各位在這世道紛亂的情況下帶點裨益。
歡迎各位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支持作者喜歡我的文章嗎?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CCBY-NC-ND2.0版權聲明63看不過癮?一鍵登入,即可加入全球最優質中文創作社區登入
延伸文章資訊
- 1自我意識與做人向度之相關研究一、前言在華人社會中
在結構」時,作者又引用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正義理論」將儒. 家所強調的「庶人倫理」區分為「程序正義」與「分配正義」. 兩種。在程序正義方面,儒家所重視的是「尊尊 ...
- 2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 - 心理学空间
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认识范畴。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我概念只是自我 ...
- 3自我意識 - 華人百科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征(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 ...
- 4自我意識 - MBA智库百科
心理學家柯里把自我意識的這一側面稱為“自我形象”。他說:“人與人之間相互可以作為鏡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人們由於把自己的容貌、姿態、服裝等作為自己的 ...
- 5【非心理學之心理學】告訴你提升自我意識的重要 - Matters
培養「自我意識」有助我們在面臨各種轉變或決定時懂得暫時停一停,稍為審視自己真正「有意識」的選擇。心理學人常喜歡說「啊,這個人很conscious of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