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古典館-名曲鑑聽室-威爾第:「弄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劇是受費尼傑劇院委託,根據皮亞夫(Francesco Maria Piave)的劇本所創作的三幕悲劇,一八五一年於威尼斯首演,由作曲者威爾第親自指揮首演。
更多名曲鑑聽室
立即購買
博客來古典館
名曲試聽1
名曲試聽2
義大利歌劇不朽名作-威爾第「弄臣」
德國海德堡大學音樂學博士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羅基敏
本劇是受費尼傑劇院委託,根據皮亞夫(FrancescoMariaPiave)的劇本所創作的三幕悲劇,一八五一年於威尼斯首演,由作曲者威爾第親自指揮首演。
故事根據雨果的作品「王的兒戲」改編而來,描寫真實人物法藍索一世糜爛的生活。
歌劇作品描述十六世紀義大利曼都瓦公爵的故事,曼都瓦公爵是一位風流瀟灑的年輕貴族。
他有一個上了年紀的駝子弄臣。
為了取悅公爵,弄臣除了要阿諛奉承之外,還經常要到各處物色美麗的年輕女子來滿足公爵的色慾。
有時候公爵染指朝臣的妻子或女兒後,弄臣還會嘲弄那些憤怒的朝臣。
。
為了害怕公爵染指自己的女兒吉兒達,他將女兒藏在家中。
後來報應終於降臨在弄臣的身上,吉兒達不幸被公爵發現,因而失身。
於是弄臣決意謀殺自己的主人,但吉兒達卻代替公爵死在殺手的槍下。
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戲劇「王的兒戲」(Lerois'amuse)首演於1832年11月22日,就史載看來演出過程似乎不甚愉快。
當日在場者曾證言:整體表演極差勁,觀眾的反應冷淡且沉默。
第一幕貝蘭琪的綁架進行得很笨拙〔威爾第後來將此橋段用於吉兒達被綁架一景〕;而她父親沒看見陰謀綁架者架在他家牆上的梯子,這更加令觀眾大惑不解。
第二幕,領主滑稽的戲服令觀眾發噱。
終幕,當弄臣問他的女兒:「妳愛他嗎?」,她回答:「永遠愛他!」時,舞臺下卻傳來奚落之聲。
此劇首演之夜也正是最後一夜,雖然法國憲法明文保障表達思想的自由,隔日官方依然以「不道德」為由而予以禁演。
一直到1882年,「王的兒戲」在巴黎的劇場消失了近五十年;但是,改編自此故事以歌劇形態呈現的「弄臣」,卻已經在各地〔包括巴黎〕成功演出超過三十年了。
沒有人知道威爾第自何處得知雨果這個劇作的,當然他更不可能見過此劇的演出。
1844年,威爾第改編自雨果劇本的歌劇「艾爾納尼」大獲成功;但隨後數年他並不太認真創作,這「王的兒戲」直到改編成「弄臣」之前,威爾第均不曾將其故事情節滲入他其他的創作中。
1849年9月7日,威爾第將此劇推荐給那不勒斯的劇作家卡瑪爾諾(Salvatore
Cammarano),當時他正為聖卡羅歌劇院(TeatroSan
Carlo)籌備歌劇「露薏莎.米勒」(Luisa
Miller)的演出事宜。
不足八個月後的1850年4月28日,威爾第正準與威尼斯芬尼斯歌劇院(Teatro
LaFenice)簽訂下一部歌劇合約時,寫信給詩人、也是歌劇「艾爾納尼」的作詞者皮亞夫(Francesco
MariaPiave),他說:「我心中已有另一個構想,如果官方同意,它將會是現代戲劇中最偉大的創作之一…它的故事偉大而精彩,其中一個角色發古往今來前所未見的偉岸構思。
這故事就是『王的兒戲』,而我所說的這個角色,就是劇中主人翁提博列特(Triboulet)。
」
「威爾第+雨果+皮亞夫+芬尼斯劇院」的組合,非常光彩且順利地創作出「艾爾納尼」,可是為何「王的兒戲」卻諸多波折?這問題相當合邏輯,而主因則應歸究於當年奧地利的戲劇審查員〔也就是威爾第口中的『官方』〕得知此計劃後立刻要求作曲家及劇作家打消它,並在其後之創作過程中諸多挑難之故。
雨果這個劇本就這樣在歷經一連串檢查之後,由「王的兒戲」轉為「弄臣」這個今日我們熟悉的演出樣式。
故事背景設定由巴黎變成曼都瓦(Mantua),國王變成公爵,主人翁亦由提博列特改為黎哥雷駝。
雖然整個過程並不順利,不過雨果劇本的實質內容幸運地留下了,而這也是威爾第所想要的,是激發他靈感,使他鬥志昂揚的故事。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許多人反對這個故事?過去有許多歌劇也曾包含了誘拐、謀殺、弒君的情節。
可是弄臣的不道德卻是不同的,在其他歌劇中,善與惡很容易辨認,善吸引人,惡令人厭惡。
但是這部歌劇中,邪惡放蕩之徒決不令人討厭;畸型的黎哥雷駝包含著父親無私的愛;而甜美無邪的吉兒達更不是一般概念那麼回事,邪惡已玷污了她,她忘了誘拐她的人的罪,不惜以身代其愛人而死。
於是所有主要角色都具備矛盾的特質,都不可預期且違反本性。
「弄臣」飽含戲劇性的結構支撐且強化了劇中人的表現力,場景隨劇情由華麗而黑暗而污穢:富麗堂皇的宮殿,黑暗的街上,破爛的旅店。
而各幕所安排的次要角色更讓劇情取得微妙的平衡:第一、二幕邪惡的朝臣與第三幕邪惡的史巴拉弗奇烈及妖媚的瑪德琳娜恰成對比。
當黎哥雷駝唱出:「我們二人是同道」(Pari
siamo),他點出了整部作品精神所在:「美麗與醜陋其實相同,它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
1851年3月11日「弄臣」在芬尼斯歌劇院首演,立刻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但並未被充分理解。
一如以往,它免不了要被樂評家嚴厲的抨擊,劇評人維尼西亞(Gazetta
diVenezia)曾毫不留情地說道:「作曲家與劇作者被已過時的撒旦學院派殘餘思想所緊緊控制,妄想在殘缺及恐怖中尋覓理想…吾人不能讚同這類品味」。
而另一評論家柯萊(Chorley)在他的「音樂回憶錄」〔1862年版〕一書中論及「弄臣」時,亦寫道:「丑角女兒這個角色…冷酷、幼稚且無知。
當她與公爵相會後,被綁架前所唱的詠嘆調,就像是一個裝模作樣的呵欠。
甚至最後的四重唱…在愉悅的合唱下唯獨她的部分是一串斷續的啜泣…這些都屬低層次的藝術設計。
」
在樂評家的不了解中與戲劇檢查員的剪刀下,「弄臣」倖存了下來;它不受那些簡陋粗糙甚至低俗的演出所影響,於今已擁有無可動搖的歷史地位;它的多樣性、深刻性及美好的原始特質使它歷久彌新;而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聆聽、欣賞、以及被感動吧。
劇情大意
羅基敏
第一幕
第一景
在非常富戲劇性的序曲之後,幕起,舞臺上呈現富麗堂皇的曼都瓦公爵大廳,廳內正舉行舞會。
曼都瓦公爵與朝臣布爾薩自大廳後方進場,公爵告訴布爾薩他為近日常在教堂遇見的美麗女郎著迷,已知道她家住何處但尚未查出她的名字,而那女郎似乎亦尚不知道公爵愛慕她。
此時,布爾薩注意到自另一房間進入大廳的一群仕女,其中契普拉諾伯爵夫人最為豔光照人,最中公爵之意。
輕快的詠嘆調「看這四周的女人」(Questa
oquella 試聽 歌詞義中對照)中,公爵唱出他輕浮、玩世不恭的心態。
不久,大廳奏起悠揚的舞曲,公爵立刻趨前向契普拉諾伯爵夫人獻殷勤,對伯爵夫人即將隨伯爵回領地表示遺憾,同時挽著伯爵夫人走出大廳。
契普拉諾伯爵從頭至尾緊盯著二人,公爵的弄臣,醜陋的駝子黎哥雷駝則在一旁冷嘲熱諷,取笑伯爵無能阻止公爵調戲他的夫人。
當淳樸的德國民間舞曲響起時,黎哥雷駝暫時離開,公爵另一朝臣馬魯洛此時正好興奮地進入大廳。
他宣稱發現黎哥雷駝這個人人討厭的弄臣有情婦,正當眾人議論紛紛之際,公爵與黎哥雷駝回到大廳,公爵抱怨伯爵總是緊跟在後,令他與伯爵夫人好事難諧。
於是黎哥雷駝建議公爵誘拐伯爵夫人,除掉伯爵,這自然是太過分,就算是貪花好色的公爵也做不出來。
黎哥雷駝更進一步在眾朝臣面前嘲弄契普拉諾伯爵,公爵則建議他說話要謹慎;但黎哥雷駝仍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宣稱沒有人敢碰公爵的寵臣。
憤怒的契普拉諾伯爵於是約集布爾薩、馬魯洛等朝臣商議要聯合對付黎哥雷駝。
隨後音樂一轉,大廳又恢復原先歡樂的氣氛。
正當眾人興高采烈之際,老孟特隆伯爵突然闖進大廳,他因女兒被公爵誘拐失去貞潔而前來興師問罪。
黎哥雷駝走到老伯爵面前,對他出言嘲弄,老伯爵不加理會,依然逕自義正嚴詞責問公爵。
於是公爵下令逮捕老伯爵。
當老伯爵正要被架出大廳時,他出言詛咒公爵及黎哥雷駝二人,直斥公爵下流無恥,必遭雷殛,指稱黎哥雷駝將會嘗到做父親之苦,黎哥雷駝一時間被震懾住,孟特隆隨後被衛士架走,幕落。
第一幕
第二景
場景轉至黎哥雷駝的居處,一處有小花園,有陽臺的隱密小屋。
黎哥雷駝由屋旁小徑出場,沿途沉思孟特隆對他的詛咒。
當他正欲走進屋前小花園時,尾隨其後之剌客史巴拉弗奇烈上前攀談,詢問黎哥雷駝是否需要他的服務,是否有欲除去之對象。
雖然黎哥雷駝暫時沒有需要,但是他仍探詢了史巴拉弗奇烈之名及連絡方法。
當史巴拉弗奇烈離去後,黎哥雷駝不禁以詠嘆調「我們倆人是同道」(Pari
siamo)感嘆他與剌客原是一丘之貉:一個以口舌殺人,一個以劍殺人。
接著他繼續悲嘆自己殘缺不幸的命運,訴說對朝臣們無情無義之憎恨及迴繞不去孟特隆詛咒的陰影。
此時,音樂由陰鬱不祥一轉,象徵黎哥雷駝女兒吉兒達的燦爛音符揚起。
黎哥雷駝打開門進入屋前小花園,吉兒達走出小屋迎接,二人溫柔地擁抱。
隨後吉兒達向父親詢問她的身世,但黎哥雷駝打斷她,要她不可任意外出。
吉兒達回答除了教堂之外任何地方均不曾去過,接著更進一步探問有關母親之事,勾起黎哥雷駝昔日幸福的回憶,詠嘆調「哦!別再提起她了」(Ah,
deh,nonparlarealmisero)詠唱她母親的溫柔,抱憾她的早逝。
隨後多疑的黎哥雷駝將吉兒達的伴護喬凡娜喚出,令她好好守住吉兒達:「啊!女人,請照顧這朵純潔的花」(Ah!
vegliaodonna)。
忽然黎哥雷駝發覺外頭有聲音,他走到門外小徑察看,公爵此時已潛進花園,擲給喬凡娜一袋錢要她別聲張,隨即躲在樹後。
黎哥雷駝回來後詢問吉兒達上教堂時是否有人在後跟蹤,吉兒達保證沒有。
黎哥雷駝命令喬凡娜要時時緊鎖大門,確定一切安全無虞後向吉兒達告別而後離去。
公爵在樹後窺見一切,驚異不止。
吉兒達因未向父親透露一年輕男子曾在教堂跟蹤她而深感不安,她向喬凡娜訴說已愛上這英俊的年輕人。
公爵此時由樹後走出,示意喬凡娜離開,然後投向吉兒達跟前。
吉兒達大吃一驚,呼喚喬凡娜,但是公爵溫柔地唱出詠嘆調「愛是靈魂的陽光」(E
ilsoldell'anima),她終於屈服在公爵的熱情下。
公爵告訴吉兒達,他名叫瓜第耶•梅爾,是個窮學生。
當正欲進一步對吉兒達傾訴愛意時,喬凡娜走進花園對二人說聽見外面有腳步聲。
吉兒達請喬凡娜帶公爵由陽臺離去,分別時兩人離情依依,繾綣難捨。
望著公爵漸行漸遠的身影,吉兒達唱出著名詠嘆調「親愛的名字」(Caro
nome)提著燈,走回小屋。
此時契普拉諾、布爾薩、馬魯洛及其他朝臣已在花園外窺伺,他們相信吉兒達就是黎哥雷駝的情婦,決定綁架她報復黎哥雷駝。
不久黎哥雷駝回來,乘著夜色眾人欺騙他說他們準備綁架契普拉諾夫人,黎哥雷駝將信將疑,但馬魯洛遞給他契普拉諾家之鎖匙,及至觸摸鎖匙上的紋章後,終於信以為真。
馬魯洛為黎哥雷駝帶上面具,順手以手帕矇住他的眼耳,要他扶住架在小屋前的梯子。
黎哥雷駝因為看不見,誤以為梯子是架在契普諾伯爵家圍牆上。
朝臣們此時唱出計謀即將得手:「輕一點,輕一點」(Zitti,
zitti),接著一些人攀梯進入小屋,架走吉兒達。
黎哥雷駝由於耳朵被矇住,聽不到吉兒達的求救聲,直到取下矇眼的手帕後,始知自己上當。
他扯掉面具衝進小花園,見到吉兒達遺落在地的領巾,瘋狂地呼喊她的名字,但已無人回應。
黎哥雷駝狂叫:「啊!是那老人的詛咒」(Ah!
lamaledizione),幕落。
第二幕
幕起,公爵在其起居室中不安地踱步,前晚他忍不住再回小屋時,發現大門敞開且一片凌亂,有人綁架了吉兒達:「有人自我身旁奪走她」(Ella
mifurapita),公爵誓言報復那些惡棍,並繼續唱出當她最需要幫助時,他卻不能在身邊保護之悔恨:「我彷彿看見淚水自她臉頰滑落」(Parmi
vederlelagrime)。
此時朝臣們進來,告訴公爵他們昨晚前去黎哥雷駝住處,用巧計綁架了他的情婦「在一條僻靜的街上」(Scorrendo
unitiremota
via)。
公爵知道那正是吉兒達,興奮的唱出:「偉大的愛情正呼喚我」(Possenteamormi
chiana),並立即前去與她相會。
黎哥雷駝隨後焦急地進來,他知道女兒被藏在宮殿中,但仍強自鎮定,旁敲側擊,想從朝臣們口中探出一點蛛絲馬跡。
不久公爵夫人的侍僮進來,宣稱夫人想見公爵,當朝臣們說公爵如今拒絕接見任何人,黎哥雷駝立刻知悉女兒與公爵一起。
他大喊要索回她,朝臣們則裝蒜,問:「誰?」,他回答:「昨晚你們從我家擄走的女孩」,朝臣們依然惺惺作態,稱他的情婦可能在其它地方。
當黎哥雷駝哭喊把女兒還給他時,朝臣們大吃一驚,接下來相當著名的場景中,黎哥雷駝先是威脅,繼之以哀求,唱道:「可恨的朝臣,卑鄙該死的」(Cortigiani,vil
razza),竭力欲使朝臣說出吉兒達所在。
突然,吉兒達由一側的房門進來,父女二人緊緊相擁,但是當黎哥雷駝見到女兒臉上的淚痕,心覺不妙,憤怒地命令朝臣們離開。
朝臣們離去後,吉兒達含淚敘述她從遇見公爵到被綁架整個事件之始末:「在每個安息日」(Tutte
lefeste),黎哥雷駝盡力安撫她:「哭吧!哭吧!孩子」(Piangi!piangi!
fanciulla),保證將帶她永離這不幸之地。
此時孟特隆伯爵被衛士帶進來,他正要被押入監獄,當伯爵走到公爵肖像前,他停下腳步對肖像詛咒為何上天尚未懲罰這浪蕩子,黎哥雷駝接口說他會為上天完成復仇之使命,接下來的二重唱:「是的,復仇」(Si,
vendetta),黎哥雷駝誓言報復,吉兒達則依然深愛公爵,祈求父親原諒他。
。
第三幕
幕起,舞臺上是敏西河堤防畔一棟破爛的旅店,剌客史巴拉弗奇烈正是在此從事邪惡的交易。
黎哥雷駝與吉兒達自右方出現,吉兒達懇求父親原諒公爵,因為她依然愛他。
黎哥雷駝帶她至圍牆的裂縫,囑咐她仔細看。
此時公爵身著軍官服裝,走進旅館,吩咐史巴拉弗奇烈準備一間房間與酒,然後唱出光彩斑斕的著名詠嘆調:「善變的女人」(La
donnaemobile 試聽 歌詞義中對照)。
史巴拉弗奇烈之妹,嬌媚的瑪德琳娜,就是她以姿色引誘公爵至此地,從旅館內走出,公爵立即上前擁抱她。
史巴拉弗奇烈閒步走至黎哥雷駝父女藏身處,問黎哥雷駝要他生或死,黎哥雷駝回答稍等。
吉兒達見到裡面的一切,對愛人的不忠痛心疾首。
接下來的四重唱:「愛神親愛的女兒」(Bella
figliadell'amore),公爵向瑪德琳娜求愛,瑪德琳娜欲拒還迎,吉兒達訴說遭背叛之苦,黎哥雷駝則吐露復仇之暢快。
黎哥雷駝令吉兒達立即回去更換男裝,離開此地前往維洛那,然後給史巴拉弗奇烈十個金幣,保證事成殺了公爵後再付另外十枚為報酬。
史巴拉弗奇烈建議結束公爵生命後直接將屍體裝入麻袋丟入敏西河,但黎哥雷駝堅持自行處置屍身。
當史巴拉弗奇烈回到旅店後象徵命運的雷聲響起,此時瑪德琳娜後悔將公爵誘進她哥哥之手,祈求公爵在雷雨來襲之前離開,但公爵不肯走,且史巴拉弗奇烈領他上樓,安排他在乾草堆暫度一晚。
當雷雨來襲時吉兒達身著男裝出現,走近牆縫處窺探,聽見瑪德琳娜懇求她哥哥放過這英俊的陌生人。
史巴拉弗奇烈妥協,同意如果午夜之前有人前來敲門求宿,他可以殺了那人代替公爵,以取得剩下的酬金。
聽見一切的吉兒達決定為她的摯愛犧性,她入內敲門求宿,史巴拉弗奇烈立即藏身門後,瑪德琳娜趨前應門,接著一聲恐怖的雷響起,淹沒了當史巴拉弗奇烈將短劍刺進吉兒達身驅時痛苦的叫聲。
暴風雨漸漸散去,黎哥雷駝來到旅館前,他不安焦慮地等候午夜的來臨,渴望立刻見到公爵冰涼的軀體。
不多時鐘敲十二響,黎哥雷駝敲門,史巴拉弗奇烈負著一麻袋走出,表示要儘快將屍體丟進河中。
黎哥雷駝給刺客一袋錢,然後正想將麻袋擲入敏西河,突然公爵唱「善變的女人」的聲音自遠處傳來,他不安地打開麻袋,赫然發現袋內垂死之人竟是吉兒達,悲痛之下黎哥雷駝將吉兒達緊擁在懷裡,父女二人唱出最後的告別:「在天堂上」(Lassù..
inciel)。
吉兒達隨後斷氣,黎哥雷駝哭喊:「可怕的詛咒!」幕落。
推薦版本:DECCA4144892
帕華洛帝、蘇莎蘭、麥爾尼斯等演唱
波寧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推薦理由:
「弄臣」的成就奠定了威爾第在歌劇史上的不朽地位。
「弄臣」的傑出,劇中主人翁鮮明的性格塑造功不可沒;輕佻好色的公爵,單純深情的吉兒達、複雜深沈的黎哥雷駝在威爾第不凡手法下不僅栩栩如生、更熔煉出令人動容之萬鈞劇力。
自一九六六年成名,七○年代帕華洛帝逐步邁向事業的高峰,而與其搭配演出的蘇莎蘭及麥爾尼斯,以及指揮波寧亦已登頂峰。
三位主人翁,其精湛出色的唱腔早已舉世公認,再加上指揮波寧白熱化的詮釋,凝鍊的悲劇最高潮令人擊節叫好。
蘇莎蘭的美聲、配上帕華洛帝令人歎為觀止的高音美技,再加上優秀無比的錄音效果,從第一幕的「看這四周的女人」(Questa
eQuella)開始,帕華洛帝就以強烈的自信心與豐富的表現力,展現了他正是無可取代的公爵一角,而其所演唱的「善變的女人」(La
donnaèmobile)更已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唱。
延伸文章資訊
- 1弄臣(歌劇)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弄臣》(義大利語:Rigoletto)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劇,與《茶花女》、《遊唱詩人》並稱為威爾第中期的三大傑作。意大利語劇本由范切斯科·皮亞威( ...
- 2威爾第創作的三幕歌劇 - 弄臣_百度百科
《弄臣》(意大利文:Rigoletto)是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創作的歌劇,共三幕。劇本由M.皮亞維根據維克多·雨果的諷刺戲劇《國王尋歡作樂》改編。《弄臣》創作 ...
- 3弄臣(歌剧) - Wikiwand
《弄臣》(意大利语:Rigoletto)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剧,与《茶花女》、《游唱诗人》并称为威尔第中期的三大杰作。意大利语剧本由范切斯科·皮亚 ...
- 4Rigoletto弄臣--威爾第歌劇介紹 - 籬籬刻思歌詞翻譯
羅西尼曾說:"弄臣是初次顯現威爾第真正天才的作品"。 這齣歌劇是根據法國浪漫主義大師雨果三十歲時寫的戲劇《逸樂之王》,由皮亞威改成歌劇劇本。
- 5經典歌劇《弄臣》中不是只有《女人善變》一首曲子,這首也很 ...
今天給大家聽的是他成熟期的作品叫做《弄臣》。威爾第的劇本大部分來自戲劇大師和大作家,他很喜歡為莎士比亞譜曲,《弄臣》則是來自浪漫派大師雨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