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名人Great People | 堅毅的反抗者——賴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07年,賴和拜黃倬其為師,在小逸堂學習漢文經典,奠定創作傳統文學的基礎。

... 儘管漢詩的寫作並沒有停止,但賴和在1925年發表第一首白話散文〈無題〉與第一首 ... 關於我們 企劃介紹核心團隊合作單位大事記 最新消息 推廣活動 相關報導 影音分享 成果分享 認識名人 藝術領域 社會領域 科學領域 文學領域 使用指南 帳號申請 會員登入 聯繫我們 常見問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臺灣記得你計畫總計畫團隊 Tel 05-5342601#2865 E-mail [email protected] 認識名人 文學領域 堅毅的反抗者——賴和 1894年5月28日,賴和在彰化市仔尾的一個舊式家庭出生,當時的臺灣仍被清帝國統治,祖父與父親皆以傳統民俗為業。

由於成長環境中時常接觸社會中下階層的人民,使得賴和能同理弱者、為弱者發聲。

圖1.賴和像 圖片來源:賴和紀念館 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使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歷經二代人的努力,賴家逐漸積累田產,而能給予賴和讀書的機會。

1903年,賴和十歲,家人送他去讀「漢學仔」(私塾、書房),而後進入彰化第一公學校(設於彰化孔廟,後移至今中山國小)求學,每天早晨上公學校之前先上書房早讀,下課後再到書房上課。

1907年,賴和拜黃倬其為師,在小逸堂學習漢文經典,奠定創作傳統文學的基礎。

漢文與日文的學習經驗,為賴和的成長過程注入兩股文化源流,令其後的創作更添多元的色彩。

除此之外,賴和也曾因為自認是客家人卻不會說客家話而感到愧疚,寫道:「我本客屬人,鄉語更自忘,戚然傷懷抱,數典愧祖宗。

」 圖2.彰化第一公學校(現中山國小)今貌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 關懷弱勢的「走街先」 1909年,賴和考進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臺大醫學院),與翁俊明、杜聰明成為同學,而翁俊明與王趙培曾組織復元會,賴和也有參與其中的可能性。

所謂「復元會」,一方面彰顯「恢復病人健康」等行醫濟世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展現「光復臺灣」的想望。

從影響層面來說,儘管「復元會」並未造成辛亥革命般劇烈的震盪,但也足以表露賴和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期待。

圖3.賴和就讀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時期的成績單 圖片來源:賴和紀念館 1914年,賴和自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任職於嘉義醫院,1915年於任職期間與王草女士結婚。

然而,因為臺灣人的身份,使賴和即便自醫學校畢業,也只能擔任筆錄、通譯的工作。

面對如此不合理的待遇,賴和最後選擇返回家鄉行醫,在彰化開設賴和醫院。

圖4.賴和故居與診所,位於彰化街市仔尾第160番地 圖片來源:賴和紀念館 開業後,賴和為散赤人(sàn-tshiah-lâng,窮人)與貧農看診,面對這些拿不出診療費的病患,賴和以讓對方寫下借據的方式,讓他們保仍有尊嚴、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幫助的弱勢者」,只是暫時無法付款。

只不過,到了年末,依然有許多病患無法還款,賴和便燒掉借據,讓散赤人、貧農不會「欠錢過年」。

鄭智仁也曾將賴和的為人行事寫成歌,歌詞寫道:「走街仔仙/走街仔仙/替人看病走代先/街頭巷尾/走無停/透風落雨伊作前/走街仔仙/走街仔仙/疼痛咱的賴和仙/走街仔仙/走街仔仙/咱敬愛的賴和仙⋯⋯」展露出賴和行醫時所受的愛戴。

圖5.賴和醫生攝於診療室 圖片來源:賴和紀念館 1918年1月,賴和的長子出生,不幸僅僅二十二天便過世。

同年2月,聽聞廈門鼓浪嶼博愛醫院正招募醫生,加上其對中國的嚮往,便前往廈門鼓浪嶼行醫。

不過,由於臺灣受到日本統治,儘管身上有著漢人血統,仍舊因持有日本護照而被視為是日本人,在中日衝突的氛圍下並不受中國人的歡迎。

此時的賴和因身份認同產生極大的困惑,無法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原本對中國的嚮往也因為看到滿街人們吸著鴉片的墮落模樣而破滅,進而萌生返回臺灣的念頭。

在賴和的詩作〈於同安見有結帳幙於市上為人注射嗎啡者趨之者更不斷〉之中如此寫道:「人病猶可醫,國病不可醫。

國病資仁人,施濟起垂危。

今無醫國手,坐視罹瘡痍。

禹域四百川,鴉片實離離。

」可見賴和看到人們吸鴉片的憂慮與失望心情。

為臺灣新文學奠定基礎 早期賴和的作品多為漢詩為主,且著作頗豐。

以1910年為例,賴和便寫下約35首作品。

題材內容包含旅遊紀錄、抒情、歷史感懷等面向,例如1912年賴和與杜聰明自台北徒步回彰化時,便寫下〈旅伴〉、〈新店溪喚渡〉、〈三角湧〉等多首作品。

其抒情漢詩如〈閨怨〉、〈落花〉,歷史感懷如〈鄭成功、地球〉等。

至1917年,賴和遠赴廈門鼓浪嶼就職,雖然對中國的現況感到失望,但他並未空手而歸。

即便隻身在外,賴和仍舊關心著臺灣本土文壇的發展,參加《臺灣日日新報》的徵詩活動,其作品〈早梅〉大受好評,自此在文學界走紅。

圖6.賴和(第一排右三者)於廈門鼓浪嶼博愛醫院合影 圖片來源:賴和紀念館 1919年中國發生五四運動,賴和原本以對仗工整的文言文為主的書寫,也受五四運動中「白話文運動」的影響開始漸漸轉為白話,並開始以各種不同的筆名進行創作,包含懶雲、甫三、安都生、灰、孔乙己等,都是賴和使用過的筆名。

此一階段可說是賴和文學創作生涯中的轉捩點,儘管漢詩的寫作並沒有停止,但賴和在1925年發表第一首白話散文〈無題〉與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可看出寫作語法的轉變。

文學與社會運動的結合 返回彰化後,賴和開始參加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受蔣渭水之邀擔任臺灣文化協會理事一職,書寫內容也與社會運動的理念結合。

1923年發生治警事件,賴和也成為被囚禁的一員。

出獄後,他寫下〈出獄歸家〉一詩:「莽莽乾坤舉目非,此生拚與世相違。

誰知到處人爭看,反似沙場戰勝歸。

」詩文中透露的是臺灣人對於「治警英雄」的推崇,也可看出此時的賴和仍然以舊文學為創作基礎。

圖7.治警事件出獄紀念合照。

影中脫帽者為出獄人,戴帽者為迎接人。


賴和為居中身著大衣、理平頭者。

圖片來源:賴和紀念館 文學與社會運動的結合 直到1925年,由於不合理的甘蔗收購制度,造成彰化二林事件,引爆警民衝突,賴和為此創作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前兩段這麼寫著:「弱者的哀求/所得到的賞賜/只是橫逆、摧殘、壓迫/弱者的勞力/所得到的報酬/就是嘲笑、謫罵、詰責。

」從中可看出賴和替農民打抱不平的憤怒,也可看見他開始以白話文創作的理念。

往後,賴和更創作白話文小說〈鬥鬧熱〉、〈一桿「秤仔」〉等,並主持《臺灣民報》的藝文欄提攜後進,開啟臺灣文學的新方向。

〈一桿「秤仔」〉描寫臺灣貧苦農民,主角秦得參諧音雙關閩南語「真的慘」,故事描寫由佃農轉作轉作菜販的他,遇上巡警索賄,抵抗後不僅借來的秤仔被折斷,還被迫入獄,象徵公平正義的「秤仔」損壞,秦得參也在不公義中結束他的一生。

全文反映當時臺灣人民面對殖民者的悲歌,也成為賴和最著名的白話文小說之一,之後他更創作許多白話文作品,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後,賴和於《臺灣新民報》發表新詩〈南國哀歌〉,儘管有部分文字因過於激進而未被刊出,但其中以臺語文書寫的方式,也讓更多在地的元素注入文學領域之中。

學者林瑞明曾在書中評論道:「他的反抗者的立場非常鮮明,參加文化協會以來,終生在日本統治者的對立面,也充分表現在文學上。

」 圖8.〈南國哀歌(下)〉因末段並未刊出而空白 圖片來源:臺灣民報資料庫 在社會運動方面,1927年前後臺灣文化協會由於理念的差異而分裂,右派如林獻堂希望維持文協創會會旨所提倡的以文化活動為主的路線,而左派如連溫卿希望能夠更加積極參與社會運動,雙方衝突日益加深,最後由支持社會主義路線的連溫卿取得實質領導權,林獻堂、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則相繼退出。

賴和在這場分裂中屬於居中協調的角色,在兩處的刊物皆有投稿。

他曾在《臺灣大眾時報》創刊號發表散文〈前進!〉,主張大家本是兄弟,應該齊心努力。

他對臺灣掙脫殖民處境的期待,充分反映在此篇散文中。

圖9.賴和於彰化協調新舊文協分裂的報導 圖片出處:臺灣民報 驟然離世,餘音永存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同時,賴和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再度被捕。

雖因病重得以出獄,卻也在不久後因心臟病逝世,享年五十歲,葬於彰化八卦山。

賴和生前對於社會運動的資助與對貧苦病患的協助,使得賴和過世時並沒有留下太多積蓄,賴和出殯那天,彰化人沿街擺設香案祭拜,送葬隊伍綿延不絕,足見社會大眾對他的感念。

圖10.原位於彰化市金馬路與中山路交叉口的賴和紀念碑,刻有〈前進!〉一文,今移至八卦山上,改為前進詩牆 圖片來源:賴和紀念館 然而,由於1950年代前後戒嚴與反共意識的影響,賴和曾一度被世人遺忘,賴和家屬悉心保存賴和手稿文物,則經歷八七水災、白色恐怖。

直到1970年代後,世人才重新認識賴和。

至今,賴和的作品及生平仍然持續被討論,1980年代彰化市街拓寬,賴和醫館遭拆除,賴和長子賴燊集結家族、藝文界、醫界、學界等民間力量,成立賴和基金會,於賴和醫館舊址設立賴和基金會。

近年更有客家電視臺所拍攝的〈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對賴和的五部經典文學作品進行改編,帶領觀眾從賴和的小說中探討各種不同角色在大時代中的生存策略。

即便距離賴和逝世已將近80年,對賴和生平、作品的討論仍然持續發酵。

參考資料 1.陳建忠選注,〈大科崁〉,《賴和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

2.林瑞明,〈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臺北:允晨,2017。

3.懶雲,〈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臺灣民報》,1925.12.20,15版。

4.民視讚夯FormosaTVThumbsUp,〈2014.06.01【臺灣演義】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https://youtu.be/5d-RKA0kHZ4?t=1032,擷取日期2020年8月16日。

5.賴和紀念館,〈走街仔仙〉,http://cls.lib.ntu.edu.tw/laihe/B2/b23_2.htm,擷取日期2020年8月16日。

文學領域 賴和LaiHe 1894-1943 彰化出生FromChanghua 回上一頁 為烏腳病患者點燃生命金燈——王金河 傳頌音樂與愛的詩篇──陳泗治 想要幫助學生們建構本土價值和人文素養,創造美感學習環境,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joinu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