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體制下的反抗思潮—賴和的社會改革思想 - 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過至今為止,整體研究的重心還是鎖定在「作為文學家」的賴和身上,在社會運動這塊領域,一部整合性的研究完全付之闕如。
本論文試圖整合賴和在社運行動上以及台灣文學上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59.65.137.222)您好!臺灣時間:2021/12/0110:02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黃勝治研究生(外文):AbelHuang論文名稱:殖民體制下的反抗思潮—賴和的社會改革思想指導教授:蔡明哲指導教授(外文):Ming-cheTsai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東吳大學系所名稱:社會學系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社會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6畢業學年度:94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300中文關鍵詞:人本主義、社會網絡、左右翼、社會運動、社會改革外文關鍵詞:socialmovement、societalinnovation、socialnetwork、left-rightwing、humanism相關次數:
被引用:3點閱:1076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9
身為「新台灣文學之父」,關於日治時期賴和的研究是重要的,自解嚴後從民國八O年代開始,關於賴和的研究開始多了起來。
不過至今為止,整體研究的重心還是鎖定在「作為文學家」的賴和身上,在社會運動這塊領域,一部整合性的研究完全付之闕如。
本論文試圖整合賴和在社運行動上以及台灣文學上的成就,找出更全面了解賴和對社會關懷及改革的思想。
很多人認為賴和並非理論家,沒有辦法針對改善社會提出一套有系統的論點,不過在眾多日治時期的知名抗日知識份子中,只有賴和能夠同時被左右翼所接受;更進一步研究賴和的言行,更可以發現其人本主義思想雖然沒有明確的方向及立論,反而是當時代最被親近的想法。
本論文以賴和的社會網絡做為起點,圍繞著賴和的個人、友人、社會團體;進而加入賴和的文學及改革思想,析論出賴和社會思想裡的中立性及超越性。
賴和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是個政治人物,即使參與多個政治社團及文學社團,位居要津,他始終代表著普羅台灣人民,表達著唯一敵人為殖民統治者的明確態度,因此能得到所有人的尊崇跟信服。
日治時代的左右翼思想分裂、鬥爭,導致不斷內耗及被殖民當局勦滅,如果當時有人肯重視賴和的社會改革思想,可能會有其他的結果;當前台灣政局渾沌,整個台灣分裂成泛藍跟泛綠陣營的內鬨,外有中共強權虎視眈眈,賴和的思想絕對有重新審視的必要,兩派之間不是零合戰,社會改革也能從中找到出路。
Asthe“fatherof TaiwanNewLiterature”,theresearchofLaiHo(賴和)intheJapanesecolonialrulewasimportant.SincerescindsmartiallawstartsfromtheRepublicofChinainthe80s,researchaboutLaiHohasbeenstartingtoincrease.Butuntilnow,thewholeresearchesfocusedon“LaiHo”whowasa“literaryman”.AnintegratedresearchaboutLaiHo’ssocialmovementhasbeenlacking.BythisthesisIhaveattempttomakeanintegrationoftheLaiHo’sachievementofsocialmovementandTaiwanLiterature,andtrytocomprehensivelyunderstandwhatthesocialconcernandrevolutionLaiHothinkabout.ManypeoplethinkthatLaiHoisnotatheoretician,andhecan’tcomeupwithasystematicalpointhowtoimprovethesociety.Butamongmanyfamousanti-JapaneseintellectualsinJapanesecolonialrule,onlyLaiHocanbeacceptedbythosewholistinleft-rightwing.TothefurtherresearchofLaiHo’sbehavior,wecanalsofindthathisthoughtofhumanismisthemostcloseinallage,insteadoftheaccuratedirectionandtheory.TheessaybeginswithLaiHo'ssocialnetwork.ItsurroundsLaiHo'sindividual,friendship,andsocialgroup;itsupplementsLaiHo'sliteratureandrevolutionarythinking,andanalyzesaswellasconcludesLaiHo'simpartialityandtranscendencewithinhissocialthinking.LaiHohasneveradmittedthatheisapolitician.Althoughhehasbeeninvolvedinnumerouspoliticalandliterarycommunities.HejuststoodupforalltheTaiwanesetoshowthecolonialgovernor(Japanesegovernment)theirclearanddefiniteattitude.Sohecouldgaineveryone’srespectandadmiration.TheideologyofTaiwanwasbreakuptoright-wingandleft-winginJapanesecolonialruleage.TheyconfictwitheachotherbringcivilstrifeandbeattackfromallsidesbyJapanesecolonialgovernment.IfthenhadsomeonewhocanattachimportancetoLaiHointhattime,maybeitwillbeanothereventnow.Taiwan’spoliticalsituationischaoscurrently,peoplearedividinginto“PanBlue”or“PanGreen”camptocivilstrife.AndtherearePeople'sRepublicofChinaoutsideglowering.ItbehoovesLaiHo’sideologytosurveyanew.Therewillnotbezero-sumgamebetweentwocamps,andsocietalinnovationcanfinditswayout,too.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8第二章 日治時期在台灣的重要社會運動 第一節 日治時期重要的農民運動……………………………………… 49 第二節 日治時期重要的政治運動……………………………………… 53 第三節 日治時期重要的文學改革運動………………………………… 59第三章 左右翼社會運動及政治思想興起的背景 第一節 一九二O、三O年代左右翼重要思想及人物……………………… 84 第二節 一九二O、三O年代左右翼重要雜誌及其貢獻…………………… 99第四章 賴和與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運動的關係 第一節 賴和的個人背景分析…………………………………………… 112 第二節 賴和的社會網絡………………………………………………… 122 第三節 賴和文學性、社會性及政治性………………………………… 137 第四節 賴和參與重要社運團體的歷程………………………………… 153 第五節 賴和對於重要社運團體的貢獻………………………………… 168第五章 賴和左右翼思想的矛盾與融合 第一節 賴和文學受社會運動的影響…………………………………… 175 第二節 賴和文學中的左翼思想剖析…………………………………… 192 第三節 賴和參與社運中的左派思想剖析……………………………… 214 第四節 賴和抗日思想中的矛盾性與融合性…………………………… 226 第五節 賴和抗日思想中的未來性與啟發……………………………… 237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建構舊文化中的新思維………………………………………… 244 第二節 賴和社會改革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啟發………………………… 250參考文獻…………………………………………………………………… 254附錄一 日治時期非武裝抗日大事紀附錄二 賴和重要紀事年表附錄三 賴和公開發表作品表(1925-1935)附錄四 賴和的俄國相關藏書附錄五 本論文引用賴和詩選圖一 1920年~1931年台灣政治運動屬性……………………………… 11圖二 台灣抗日社會運動思想光譜……………………………………… 34圖三 論文架構圖………………………………………………………… 36圖四 歷史研究法的的步驟……………………………………………… 41圖五 一九二六年時文協理事於霧峰攝影留念……………………… 170圖六 賴和抗日思想時間光譜………………………………………… 204圖七 賴和寫作文字使用的3D圖……………………………………… 205表一 「台灣解放構想」的諸類型…………………………………………7表二 「網絡」定義彙整表……………………………………………… 17表三 張我軍1924~1925年間於民報刊登的十篇爭議性文章………… 65表四 鄉土文學論爭派別……………………………………………… 71表五 左右派路線不同之區分………………………………………… 82表六 賴和藏書分類表………………………………………………… 115表七 賴和小說對三種人態度不同的分期表………………………… 145表八 日本總督府對文化協會成員所做分類………………………… 157
中文部分:一、賴和著作李南衡主編,1979、1980,《日據下的臺灣新文學—賴和先生全集(簡稱明集(一)-(五)文獻資料篇》,臺北:明潭出版社。
林瑞明編,2000、6,《賴和全集(一)小說卷》;《賴和全集(二)新詩散文卷》;《賴和全集(三)雜卷》;《賴和全集(四)(五)漢詩(上)(下)卷》,臺北:前衛。
張恆豪編,1991、2,《賴和集—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日據時代(1)》,臺北:前衛。
張恆豪編,1999、7,<覺悟下的犧牲─賴和集序>,《臺灣作家全集─賴和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賴和資料館編,1994,《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下)》。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賴和資料館編,1994,《種子落地<臺語詩歌專集>、<臺灣小說專集>、<臺灣散文篇>、<評論集>》。
彰化: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
二、賴和同期相關文獻王錦江(施琅),1994、6,<賴懶雲論臺灣文壇人物論(四)>,收於《賴和研究資料繪編(上)》,李明潭譯,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甘文芳,1921、9,<實社會文學>,《臺灣青年》第三卷第三號。
李獻璋編,1936、11,《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臺灣文藝協會。
吳三連、葉榮鐘等人著,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北市:自立晚報文化。
巫永福,<臺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收於巫永福,1986、11,《風雨中的長青樹》,臺中:中央書局,亞東出版社,1922、11,《獨秀文存》,上海,亞東。
梁啟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
陳炘,1920、7,<文學與職務>,《臺灣青年》第一卷第一號。
張深切,1961、12,《里程碑》,臺北:聖工出版社。
張良澤編,1979、11,《王詩琅全集卷九》,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張桓豪主編,1991,《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日據時代(1)》,臺北:前衛。
連雅堂,1992、3,《臺灣詩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1988《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縣:蹈鄉。
彭瑞金主編,1991,《王詩琅、朱點人合集—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日據時代(1)》,臺北:前衛。
黃得時,1955、8,<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第四卷第二期,黃得時,1988、10,<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運動>,《歷史、文化與臺灣》,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黃邨城(春成),1954、8,<談談《南音》>,《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頁57。
辜顯榮翁傳記編篡會,1939,《辜顯榮翁傳》。
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楊雲萍,<《人人》雜誌創刊前後>,《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
楊雲萍,1954、8,<人人雜誌創刊前後>,《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
楊肇嘉,1967,《楊肇嘉回憶錄》,第二冊,臺北:三民。
楊洽人、許俊雄編,1998,《磺溪文學-楊守愚日記》,彰化縣市文化中心。
葉榮鐘,1990,《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
葉榮鐘,1955、8,<詩醫賴懶雲>,收於《臺灣人物羣像》,臺北:帕米爾。
廖毓文,1955、5,<臺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下)>,《臺北文物》第四卷第一期。
廖文其,1960、10、25-1960、12、25,<臺灣文字改革運動史>,連載於《政治建設》創刊號至第四期。
蔡培火、陳逢緣、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1982,《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社。
三、論文期刊王文顏,1985、6,<光復前臺灣詩社的時代價值>,《文訊》月刊第十八期。
王鳳雄,1995,《日據時代臺灣社解放運動及論述—以「臺灣民報」作為分析場域(1920~1932)》,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烜,2000,《企業創新策略、核心競爭力類型及其配適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篤恭,1983,<一群高邁、聰敏而勇敢的人們>,《中華雜誌》243期。
李南衡,1984、4,<認識「賴和先生」>,《新書月刊》7。
朱湘玉,2000,<日據時代現代與封建的拔河--以賴和小說為中心>,收於「第一屆臺灣文學研究生校際研討會」論文。
呂興昌,1993、10,<臺灣文學資料的蒐集整理與翻譯>,《文學臺灣》第八卷。
呂民璿、莊耀嘉,1990,《單親青少年違規犯罪行為之研究》,國科會委託專案。
呂正惠,1994、11,<賴和三篇小說析論-兼論賴和作品的社會性格>,發表於「賴和及其同期作家」研討會。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
宋冬陽(陳芳明),1984,<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藝》,八十八期。
巫惠貞、巫有鎰,2001,<國小教師社會網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縣與臺北市為例>。
《臺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6。
林邊,1978,<忍看蒼生含辱--賴和先生的文學>,《臺灣文藝》61。
林柏維,1985,《臺灣的民族抗日運動團體--臺灣文化協會之研(1921~1927)》,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維,1989,<臺灣抗日運動的左右分流-臺灣文化協會的分裂>,《南台工專學報》,第十期。
林倖妃,1994,<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運動中的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明,1991,<重讀王詩琅<賴懶雲論>>,《臺灣文藝》創新7號。
林瑞明,1991,<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國文天地》,七卷四期。
林瑞明,2001,<賴和與臺灣新文學運動>,《歷史月刊》,2001年11月號。
洪世昌,1997,《「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儀真,1997,《三十年代與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比較》,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馬漢茂,1994<從賴和看日據時期代臺灣小說的孤島狀態--兼論方才起步的西方研究和翻譯>,收於「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11.25-27。
施淑,1994,<書齋、城市與鄉村--日據時代小說中的左翼知識份子>,發表於「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
文建會籌畫主辦,11月25日,新竹清大。
施淑,1983、1,<稱子與稱錘--論賴和小說的思想性>,《臺灣文藝》80,「賴和專輯」。
施懿琳,1993、3,<從《應社詩薈》看日據中晚期彰化詩人的時代關懷>14,《中國學術年刊》。
施懿琳,1994<彰化應社研究>,收於「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11.25-27。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
徐玉書,1936、5,<臺灣新文學社創社及「新文學」第一、二、三期作品的批評>,《臺灣新文學》一卷四號。
梁明雄,1995.9,<文學的賴和•賴和的文學>,《臺灣文獻》46:3。
陳正平,2001、11、1-2002、10、15,<「前進」賴和的文學世界>,發表於91年度專題研究計劃結案報告,建國技術學院。
陳昭如,1995,<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中的法律意識--以賴和為中心的討論>,發表於「臺灣文學研討會」,淡水學院臺灣文學系主辦,1995.11.4-5。
陳介英,1993<從韋伯實質研究的角度論其理念類型在知識建構上的意義>,《思與言》,31卷4期。
陳兆珍,1997,<試論賴和詩中的抗議精神>,《世新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七期。
陳玉蘭,1990,<評賴和的鄉土文學作品>,《民間文藝季刊》,1990年第四號。
陳萬益,1998,<啟蒙與傾聽--論賴和小說的人民性>,收於《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12.20。
陳萬益,1996<從民間來,到民間去--賴和的文學立場>,收於《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12。
陳萬益,1999,<臺灣魂--論賴和文學的抗議精神>,收於「邁向21世紀的臺灣民族與國家研討會」論文,1999.12.21-23。
陳淑娟,2000,《賴和漢詩的主題思想研究》,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2,<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賴和漢詩中的人本思想>,《國文天地》202。
陳淑容,2001,《1930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陳翠蓮,1987,《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忠,2000,《書寫臺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問文。
陳建忠,2002,<解構殖民主義神話:論賴和文學的反殖民主義思想>,《中外文學》366。
陳建忠,2002<反殖民戰線的內部批判--再探「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臺灣史料研究》19。
陳建忠,2003<反殖民文學的文學形式--論賴和小說中的對話性敘事>,《國文天地》202。
陳芳明,1986,<賴和與臺灣左翼文學系譜>,《聯合文學》,十一卷六期。
陳芳明,1993,<左翼史觀的尋求與創造>,《臺灣史料研究》,第二卷。
陳芳明,1993、8,<臺灣抗日運動史上的兩份重要刊物—《臺灣大眾時報》與《新臺灣大眾時報》>,《臺灣史料研究》,第2號。
張志相,1992、7,《張深切及其著作研究(一九○四─一九六五)》,成功大學史語所碩士論文。
張火燦、劉淑寧,2002,<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秋季號,2卷3期,頁101-113。
張恆豪,2000、2,<覺悟者--<一桿「稱仔」>與<克拉格比>>,《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台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自得主編,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素玢,2000、12,<二林蔗農事件到葡農事件—地域與社會力的形成>,《臺灣史料研究》,16號。
游勝冠,1998,<日本殖民進步主義與本土主義的文化抗爭—本土主發展脈絡中的民間文學>,收於《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中,清大中文系,1997.11.21-22。
游勝冠,2002,<我生不幸為俘囚,豈關種族他人優>,《國文天地》,十七卷十期。
康原,1990,<夢見賴和>,《聯合文學》,十六卷八期,頁26-30。
黃琪樁,1995,<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刊於《新生代臺灣文學研究面向論文集》,林亨泰編,臺灣省教育廳、彰化縣政府等。
黃瑞祺,1996,<現代性的省察:歷史社會學的一種詮釋>,《臺灣社會學刊》,19期,頁169-211。
黃毅志,1992,<地位取得:理論與結構分析>,《思與言》,30(4)。
黃毅志,1994,<臺灣地區民眾主觀階級認同>,《東吳社會學報》,3。
黃毅志,199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臺灣社會學刊》,21。
黃毅志,2000,<文化資本、社會網絡與階級認同、階級界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
黃惠禎,2000<日本學界對賴和的評論:「日本臺灣學會第二回學術大會」觀察報告>,《水筆仔:臺灣文學研究通訊》11。
黃惠禎,2002,<楊逵與賴和的文學因緣>,《臺灣文學學報》3。
黃清高,1985,<都市居民社會網絡之研究>,《思與言》,23(3),頁275-302。
黃樹仁,1980,《日據時代臺灣知識份子的意識形態與角色之研究,1920~1927》,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明偉,2003、2,<賴和小說三論>,《臺灣文藝雙月》186期。
吳春成,1987,《日據下臺灣知識份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臺灣民報(1920-1927)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劍龍,1995,<影響與開拓--論魯迅對賴和小說的影響>,《文藝理論與批評》55。
楊翠,2002<裂縫與出口--試探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精神構圖:以賴和、林幼春為例>,《中臺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水:臺中縣文化局。
楊宗翰,2000<典範的生成?--關於臺灣文學史「再現賴和」之檢討>,《國文天地》182。
曾淑婉,1992,《從網路觀點看臺灣製造業互賴關係對技術升級之影響-以汽車業及放電加工績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瑞梅1994,<影響情感與財務支持連繫的因素>。
《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
廖祺正,1990、6,《三十年代臺灣鄉土話文運動》,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坤榮,2002,<臺灣農會經營管理的困境:網絡理論的分析>,《政治科學論叢》,16期。
翟本瑞,1987,<選擇性親和性:韋伯對歷史認識的方法論設計>,《東海學報》,28卷。
趙天儀,1994,<論賴和的新詩>,發表於「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11.25-27。
劉紹唐主編,1985,<民國人物小傳>,《傳記文學》,第五十一卷第四期。
劉紅林,2002,<「臺灣的魯迅」--賴和文化思想論>,《臺灣研究集刊》77。
鄭穗影,1994,<賴和文學的現實與理想--臺灣文學語言和精神之根源的思索>,發表於「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之論文,1994.11.25-27。
蔡渭水,2000,《以生態學觀點探索蘇州地區IT產業的群聚現象》,第九屆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豐群基金會,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蔡淵洯,1988,《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1928~1937)》,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威岑,2002,《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做比較》,台東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
錢志城,1994,<日據時代臺灣左翼民族運動>,《社會科學教育學刊》,3卷,頁30。
藍建春,2001,<文學史與賴和:以「臺灣新/現代文學史之父」的論述為例>,《臺灣文學學報》第2期。
戴國輝,1981、1,<日本の殖民地支配と臺灣籍民」>,《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第三號。
載偉謙,2002,<歷史研究法及其在運動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卷2期。
簡志龍,2003,《賴和漢詩中的社會現象分析與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寶煖,1999,<歷史研究法及其在圖書資訊學之應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62期。
顧力仁,1998,<歷史法及其在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書府》,18期6月。
四、專書王昶雄,1994、7,<打頭陣的賴和>,《磺溪一完人》,臺北:前衛。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曉波編,1986、6,《被顛倒的臺灣歷史》,臺北:帕米爾。
王曉波,1986,《臺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臺北:帕米爾。
王曉波,1997,《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
王曉波,1998,《台胞抗日文獻選新編》,臺北:海峽學術。
史明,1980、9,《臺灣人四百年史》,美國:蓬島文化公司。
李冰、沈琴編著,2001,《傳播理論》,臺北:建強出版。
李篤恭,1994,<璜溪一完人—懷念先賢賴和先生>,《璜溪一完人》,臺北:前衛。
朱智賢,1957,《歷史研究法》,臺北:正中。
吳守禮,1983,《近五十年來臺語研究之總成績》,臺北:大立。
吳文星,1992,《日據時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
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臺北:臉譜文化出版。
吳密察監修,2000、9,《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
何炳松、呂思勉,1974,《歷史研究法二種》,臺北:華世。
杜繼平,2002,《階級、民族與統獨爭議—統獨左右的上下求索》,北縣:人間。
周婉窈,1989,《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社。
周穗明,2002,《現代化:歷史、理論與反思:兼論西方左翼現代化的批評》,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林瑞明,1989,《賴和的文學與社會運動之研究》,臺南:久洋出版社。
林瑞明,1993,《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北市:允晨。
林瑞明,1996,《臺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北市:允晨。
林瑞明編,2001、12,《賴和全集(六)—評論卷》,臺北:前衛。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武治純,1985,<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壓不扁的玫瑰花--臺灣鄉土文學初探》,通縣: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1997,《臺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北市:文津。
洪德謙,1999,《二十一世紀社會學》,臺北:揚智。
范珍輝、江亮演等編著,1999,《社會運動》,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胡慧幼主編,2003,《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姚從吾,1974,<歷史方法論>,《姚從吾先生全集》,臺北:正中,第一冊。
施正鋒,1994、12,《教授論壇專刊2-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
施淑,1997、6,<賴和小說的思想性質>,《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高天生,1994、12,《臺灣小說與小說家》,臺北:前衛。
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張炎憲、陳美蓉編,1993,《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
許世楷,1972、5,《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東京:東京大學。
許世楷,1984,《日本統治下,臺灣─抵抗,彈壓》,東京:東京大學。
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逸雄,1988,《臺灣抗日小說選》,東京:研文出版社。
陳少廷,1977,《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少廷,1994、12,<臺灣近代國家思想之形成>,刊於《教授論壇專刊2》,施正鋒編,臺北:臺灣教授協會,頁240。
陳芳明,1988,《楊逵的文學生涯》,臺北:前衛。
陳芳明,1998,《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
陳芳明,1998,《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紅色文化。
陳芳明,2004、6,《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
陳明柔,2004,《我的勞動是寫作—葉石濤傳》,臺北:時報。
陳學明,1995,《新左派》,臺北:揚智。
張建隆,<醫民醫國─詩人─吳新榮>,收於莊永明等編,《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
臺北市:自立晚報。
張炎憲、李筱峰、載寶村等編,1996、9,《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
張笠雲等合著,1993,《社會組織》,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文化。
莊永明,<更留癡態在,書卷當良儔—王敏川傳略>,自立晚報,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第10版。
游勝冠,1996,《臺灣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
章英華、傅仰止、瞿海源,1995,《社會調查與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國立編譯館主編,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臺北:漢美圖書公司。
黃昭堂,1989,《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
黃煌雄,1999,《蔣渭水傳》,臺北:前衛。
黃武忠,1980、8,《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作家小傳》,臺北:時報出版。
黃富三,1987、10,《霧峰林家的興起》,臺北:自立晚報。
黃惠禎,1994,《楊逵及其作品研究》,臺北:麥田。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臺北:巨流。
黃麗禎,1999,<弱肉久矣恣強食--論賴和小說及漢詩中對法律之看法>,《朝霞集--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科資優保送生作品集第七集》,國文學系國文科資優生輔導小組編。
彭瑞金,1994,《日據臺灣社會運動的勃發與新文學運動的興起》,新竹巿:國立清華大學。
彭瑞金,1995,《臺灣文學採集》,北市:前衛。
楊鴻烈,1975,《歷史研究法》臺北:華世。
楊義,1986<賴和:臺灣新文學的奶母>,《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義,1993<第十三章光復前臺灣小說的文化歸屬>,《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
楊碧川,1988,《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縣:稻鄉。
楊懋春,1981,《當代社會學說》,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葉石濤,1985、6,<為什麼賴和先生是臺灣新文學之父?>,《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遠景出版社。
葉石濤,1997、6,《臺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
葉至誠,1997,《社會學》,臺北:揚智。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臺北:三民書局。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熊瑞梅,1995,<社會網絡的資料蒐集、測量及分析>,《社會調查與分析》(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趙干城等,1990,《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
趙遐秋,1999,<賴和臺灣新文學的偉大奠基人>,《臺灣鄉土文學八大家--鄉土意識與愛國主義》,北京:台海出版社。
蔡淑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臺北:巨流。
藍博洲,1993,《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臺北:時報。
盧修一,1990,《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一九二八─一九三一)》,臺北:前衛,簡炯仁,1991,《臺灣民眾黨》。
北縣:稻鄉。
薛順雄,1997、6,<賴和舊俗文學作品的時代意義>,《臺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東海大學中文系編,臺北:文津出版社。
謝徵孚主編,1982,《社會學》,臺北:正中書局。
羅秀芝,1999,《王白淵卷—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鍾肇政,1994,<談賴和>,李篤恭編,《磺溪一完人--賴和先生百年紀念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7。
五、外文譯作下村作次郎著,1994,<日本人印象中的臺灣作家•賴和--從戰前臺灣文學之歷史性記述中思考起>,發表於「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11.25-27。
下村作次郎等編,1995,《よみがえる臺灣文學--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書店。
下村作次郎著,1997,<賴和的<豐作>--一九三六年「朝鮮•臺灣•中國新銳作家集」>,《從文學讀臺灣》,邱振瑞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中島利郎著,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彭萱譯,高雄:春暉社。
北斗群役所,1939,《北斗郡概況》。
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矢內原忠雄著,1964、1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周憲文譯,臺北:台銀。
矢內原忠雄著,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周憲文譯,臺北:帕米爾。
矢內原忠雄著,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人間臺灣政治經濟叢刊1,李明俊譯,台北市:人間。
尾崎秀樹著,1991、6,《近代文學的傷痕》,東京,岩波書店。
吉田莊人著,1995,《從人物看臺灣百年史》,彤雲譯,北市:武陵。
若林正丈著,1983,<臺灣抗日運動研究>,東京:研文。
若林正丈著,1978、4,<臺灣總督府秘密文書「文化協會對策」>,《臺灣近現代史研究》創刊號。
若林正丈著,1987,<臺灣抗日運中的「中國指標」與「臺灣指表」>,《當代》,十七期。
若林正丈著,1994,<尋找遙遠的連帶(上)、(下)>,《臺灣風物》,陳怡宏譯,五十三卷二、三期。
張炎憲•翁佳音編,1988、5,《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王詩琅譯,臺北:稻鄉。
臺灣總督府警察局編,1989,《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臺灣總督府警察延革誌第二篇中卷),王乃信等翻譯,臺北:創造社。
臺灣史蹟研究會,1977,《臺灣叢談》,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臺中廳庶務課,1919,《臺中廳管內概要》。
臺灣總督府內務府土木課,1940,《土木事業概要》。
臺中州役所,1936,《臺中州館內概況及事務概要》。
臺灣總督府殖產總督府特產課編,1934,《臺灣糖業統計》。
臺灣總督府港務局,1939(昭和14年),《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6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現在改名為《日本統治下的民族運動》,東京:臺灣史料保存會。
BabbieEarl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PracticeofSocialResearch)》,李美華等譯,臺北:時英。
EcoUmberto等著,1995,《詮釋與過度詮釋》(InterpretationandOverinterpretation),王宇根譯,牛津大學出版社FrankfortandNachmias著,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intheSocialSciences)》,潘明宏譯,臺北:韋伯文化。
GadamerHans-Georg著,1993,《詮釋學真理與方法》(HermeneutikWahrheitundMethode),洪漢鼎譯,臺北:時報文化。
GiddensAnthony著,2000,《超越左派右派(BeyondLeftandRight)》,李惠斌、楊雪東譯,臺北:聯經。
NormanK.Denzin著,2000,《解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Interactionism)》,張君玫譯,臺北:弘智。
NeumanW.L.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取向(SocialResearchMethods: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pproaches)》,朱柔若譯,揚智出版,13-16章。
PunchK.F.著,2005、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林世華等譯,台北:心理。
StrausssandCorbin著,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ofQualitativeResearch:TechniquesandProceduresforDevelopingGroundedtheory)》,吳芝儀•廖梅花譯,臺北:濤石。
TaylorCharles著,1994,<承認的政治>(ThePolitiesofRecognition),載於Multiculturalism:ExaminingthePoliticsofRrcogniti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收於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董之林、陳燕谷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6月。
TurnerJonathanH.著,1996,《社會學理論的結構(TheStructureofSociologicalTheory)》,吳曲輝等譯,臺北:桂冠。
ThamesandHudson著,2000,《歷史研究(AStudyofHistory)》,劉北城、郭小凌譯,上海:上海人民。
WiersmaW.著,1997,《教育研究法導論(ResearchMethodsinEducation)》,袁振國主譯,北京:教育科學。
英文部分:Alba,R.D.,1982,“TakingStockofNetworkAnalysis:ADecade’sResults”,ResearchintheSociologyofOrganization,Vol.1,pp.1-38.Antonucci,T.C.,1985,“PersonalCharacteristics,SocialSupport,andSocialBehavior.”InR.H.BinstockandE.Shanas,HandbookofAgingandtheSocialSciences.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pp.94-128.Arillo,J.Carlos.,1988,“OnStrategicNetwork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9,pp.31-41.Benson,J.K.,1975,“TheInterorganizationalNetworkasaPoliticaEconomy”,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Vol.20,pp.229-547.Best,W.J.andV.J.Kahn,1970,ResearchinEducation,(secondedition),Boston:AllynandBacon.Best,W.J.andV.J.Kahn,1998ResearchinEducation,(eighthedition),Boston:AllynandBacon.Borg,WalterR.andGallD.Meredith,1989.EducationalResearch:AnIntroduction,(5thedition),N.Y.:Longman.Cook,K.S.andR.MEmerson,1978,“Power,EquityandCommitmentinExchangeNetworks”,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Vol.43,pp.721-739.Dean,A.andN.Cin,1977,“TheStress-bufferingRoleofSocialSupport”.TheJournalofNervousandMentalDisease,165(6),pp.403-417.Donelson,R.F.1990,GroupFormation.,GroupDynamics.California:PacificGrove.Emirbayer,M.andJ.Goodwin,1994,“NetworkAnalysis,Culture,andtheProblemofAgency”,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99,pp.1411-1454.Fombrun,Charles,1982,“StructuralDynamicsWithinandBetween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31(9),pp.403-421.Fombrun,CharlesJ.,1986,“StructuralDynamicsWithinandBetween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35(5),pp.51-72.Gay,L.R.,1996,EducationResearch:CompetenciesforAnalysisandApplication,(5thedition.),EnglewoodCliffs,NJ:Merrill.GeorgeMasonUniversity,1989,MethodsfortheCharacterizationofRoleStructuresinNetworkAnalysis,in“ResearchMethodsinSocialNetworkAnalysis”,Freeman.Fairfax,VA:GeorgeMasonUniversityPress.pp.489-530.Garraghan,GilbertJ.,1957AGuidetoHistoricalMethod,N.Y.:FordhamUniversityPress.Hakasson,H.andJ.Johanson,1988,“FormalandInformalCooperationStrategiesinInternationalIndustrialNetwork”.LnF.ContractorandP.Lorange(Eds.),CooperativeStrategiesinInternationalBusiness.Lexingeon,MA:LexingtonBooks,pp.369-379.Haythornthwaite,C.,1999,ASocialNetworkTheoryofTieStrengthandMediaUse:A FrameworkforEvaluatingMulti-levelImpactsofNewMedia.(http://alexia.lis.uiuc.edu/~haythorn/sna_theory.html,October10.)House,J.S,D.Umberson,andK.RLandis,1988,StructuresandProcessesofSocialSupport.AnnualReviewofSociology,14,pp.293-318.Johanson,J.andL.G.Mattsson,1984,“InterorganizationalRelationsinIndustrialSystem:ANetworkApproachComparedwiththeTransaction-costApproach”,PaperPresentedatthePrinceSymposiumStockholmSchoolofEconomics,StockholmSweden.Johanson,J.andL.G.Mattsson,1987,“InterorganizationalRelationsinIndustrialSystems:ANetworkApproachComparedwiththeTransaction-costApproach”,InternationalStudiesof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17(1):pp.34-48;MarsdenP.V.1994,SocialNetworkanalysis:Methodsandapplications,Cambridgeuniversity.Kadushin,Charles,2000,AShortIntroductiontoSocialNetwork:ANon-Technical ElementaryPrimer,CerpeWorkshopMay,pp.21-26.(http://construct.haifa.ac.il/~cerpe/papers/kadushin.htm)Kamann,D.J.F.andL.G.Nijkamp,1988,Technogensis:IncubationandDiffusionresearchmemorandum,Amsterdam,Holland:FreeUniversity.Knoke,D.andJ.H.Kuklinski,1982,NetworkAnalysis,Newburypark,Calif:Sage.p.28.Krackhardt,David,1987,“CognitiveSocialStructures”,SocialNetworksV9,pp.109-134.Lin,N.,A.Dean,andW.Ensel,1981,“SocialSupportScales:AMethodologicalNote”,SchizophreniaBulletin,7(1),pp.73-89.Lin,N.,W.M.Ensel,andJ.C.Vaughn,1981,“SocialResourcesandStrengthofTies:StructuralFactorsinOccupationalStatusAttainment”,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46,pp.393-405.Littlejohn,S,W.,2002,“NetworkDataandMeasurement”,AnnualReviewofSociology.6,pp.79-141.Mereno,J.,1934,WhoshallShallSurvive?NewYork:BeaconPress.Miles,RaymondE.andCharlesC.Snow,1992,“CausesofFailureinNetworkOrganizations”,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Berkeley;Summer.Miles,RaymondEandCharlesCSnow,1995,“TheNewNetworkFirm:ASphericalStructureBuiltonaHuman”,OrganizationalDynamics;NewYork;Spring.Mitchell,J.C.,1969,SocialNetworksinRrbanSituation.Manchester,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pp.1-49.Mitchell,J.C.,1973,Networks,Norms,andNsititutions.InJ.CBoissevain,andMitchell(Eds.).NetworkAnalysis:StudiesinHumanInteraction.TheHague:Mouton.pp.15-36.MongePeterandSCintractorNoshir,2003,TheoriesofCommunicationNetwork,NewYouk,OxfordUniversutypress.NohriaN.andR.G.Eccles,1992,“NetworksandOrganizations:Structure”,Form,andAction,Boston,Massachusetts: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Powell,W.W.,1987,“HybirdOrganizationalArrangements:NewFormorTransitionalDevelopment”,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Vol.30,No.1,pp.67-87.Powell,W.W.,1990,“NeitherMarketnorHierarchy:NetworkFormsofOrganization”,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12,pp.295-336.Skocpol,Theda,1998,VisionandMethodinhistoricalSocology,U.S.A,CambridgeUniversity.Thorelli,H.B.,1986,“Network:BetweenMarketsandHierarchie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7,pp.37-51.Tichy,N.M.,M.L.Tushman,andC.Fombrun,1979,“SocialNetworkAnalysisforOrganizatio”,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4(4),pp.507-519.Umberson,D.,D.ChenMeichu,J.S.House,K.Hopkins,andE.Slaten,1996,“TheEffectofSocialRelationshipsonPsychologicalWell-Being:AreMenandWomenReallysoDifferent?”,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61,pp.837-857.Walker,K.N.,A.Macbride,andM.L.S.Vachon,1977,“SocialSupportNetworksandtheCrisisofBereavement”,SocialScienceandMedicine,11(1),pp.35-41.Wellman,Barry,1990,AnElectronicGroupIsVirtuallyasocialnetwork.U.S.A,CambridgeUniversity.Wiersma,William,1995’ResearchMethodsinEducation:InIntroduction,(6thedition),Boston:AllynandBacon.Wiersma,William,2000,ResearchMethodsinEducation,U.S.A.,APersonEducationCpmpant.Williamson,Oliver,1983,“CredibleCommitments:UsingHostagestoSupportExchange”,AmericanEconomicReview,73(9),pp.519-540.Williamson,Oliver,1985,TheEconomicInstitutionsofCapitalism,NewYork:TheFreePress.Williamson,Oliver,1996,TheMechanismsofGovernance,NewYork:TheFreePress.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賴和漢詩的主題思想研究
2.
企業創新策略、核心競爭力類型及其配適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海峽兩岸台商企業網路互賴觀點實證
3.
日據下台灣知識份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台灣民報(1920--1927)個案研究
4.
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
5.
日據時期台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
6.
從網路的觀點看臺灣製造業互賴關係對技術升級之影響--以汽車業及放電加工機業為例--
7.
日據時期臺灣社會解放運動及論述
8.
賴和漢詩中的社會現象分析與研究
9.
非營利組織的事件參與及其跨組織網絡之生態分析:以台灣1987-2011年的環境運動為例
1.
陳芳明,1993,<左翼史觀的尋求與創造>,《臺灣史料研究》,第二卷。
2.
陳建忠,2003<反殖民文學的文學形式--論賴和小說中的對話性敘事>,《國文天地》202。
3.
陳建忠,2002<反殖民戰線的內部批判--再探「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臺灣史料研究》19。
4.
陳建忠,2002,<解構殖民主義神話:論賴和文學的反殖民主義思想>,《中外文學》366。
5.
陳淑娟,2002,<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賴和漢詩中的人本思想>,《國文天地》202。
6.
陳介英,1993<從韋伯實質研究的角度論其理念類型在知識建構上的意義>,《思與言》,31卷4期。
7.
梁明雄,1995.9,<文學的賴和•賴和的文學>,《臺灣文獻》46:3。
8.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
9.
施懿琳,1993、3,<從《應社詩薈》看日據中晚期彰化詩人的時代關懷>14,《中國學術年刊》。
10.
施淑,1983、1,<稱子與稱錘--論賴和小說的思想性>,《臺灣文藝》80,「賴和專輯」。
11.
林瑞明,2001,<賴和與臺灣新文學運動>,《歷史月刊》,2001年11月號。
12.
林瑞明,1991,<重讀王詩琅<賴懶雲論>>,《臺灣文藝》創新7號。
13.
巫惠貞、巫有鎰,2001,<國小教師社會網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縣與臺北市為例>。
《臺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6。
14.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
15.
呂興昌,1993、10,<臺灣文學資料的蒐集整理與翻譯>,《文學臺灣》第八卷。
1.
賴和文學作品中的抗日意識研究
2.
賴和小說敘事研究
3.
日治時期台灣小說中的主題意識與台灣話文書寫——以賴和、蔡秋桐、郭秋生之作品為例
4.
賴和小說研究
5.
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
6.
日治時期小說裡的農工書寫─以賴和、楊逵和楊守愚為中心
7.
賴和白話小說的台灣話文研究
8.
魯迅與賴和小說主題之比較研究
9.
賴和白話小說的台灣話文研究
10.
日治時期文學作品所呈現的台灣社會--賴和、楊逵、吳濁流的作品分析
11.
再現賴和-戰後臺灣各級詩獎的賴和書寫
12.
愛爾蘭及台灣的國家意識覺醒:葉慈與賴和的比較研究
13.
賴和小說的台灣閩南語詞彙探討
14.
日據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
15.
賴和漢詩中的社會現象分析與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賴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據其子賴洝稱,年終歲暮,他的手頭常感拮据,不得不向姊姊調借私房錢來度年關,因為提拔培養後進的新文學運動者,支援啟蒙民眾的文化協會社會運動,及幫助政治受難者 ...
- 2賴和與台灣新文學運動 - 校友聯絡中心
賴和是仁醫,也是日治時期著名的社會運動者,從一九二一年十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之後,一直以文化抵抗的方式,堅決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
- 3賴和與初期新文學運動(1) | 政大開放式課程影音網
賴和與初期新文學運動(1). 長度: 20:59, 瀏覽: 1195, 最近修訂: 2018-07-17 ... 近現代殖民地社會的誕生 · 3. 台灣現代化運動的背景.
- 4台灣魂 論賴和文學的抗議精神 - 網路展書讀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賴和因參與台灣議會請願運動違反「治安警察法」被逮捕,〈阿四〉即記錄了他從醫學校畢業到參與社會運動以致被捕,而愈挫愈勇的心路歷程。這一篇 ...
- 5賴和 以漢文化為底蘊的民族意識:《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選 ...
賴和是日據時期著名的社會運動者,一九一三年十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圖為台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前排中為發起人林獻堂,後排站者右2為賴和。(取自維基百科) ...